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養老問題社區工作計劃

養老問題社區工作計劃

以下是工作計劃專欄,是我為妳精心整理的關於老年人社區工作計劃。歡迎閱讀。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快速發展,養老問題日益突出。* *年末,我市60歲以上老年人口約* *百萬,占全市總人口的13.9%。為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嚴峻挑戰,滿足日益增長的社會養老服務需求,為促進經濟發展、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發揮重要作用,根據《* *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的意見》和《* *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吉林省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規劃》的通知,結合我市實際情況,特制定本規劃。

壹、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總體目標

(1)指導思想。

跟隨?政府主導,政策支持,社會參與,市場推動?總體思路是進壹步加大政府投入,加強政策引導,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全面推進養老服務業發展,建立與我市老齡化進程相適應、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協調、城鄉統籌的適度普惠型養老服務體系,讓老年人過上更加幸福、更有尊嚴的生活。

(2)基本原則。

1.堅持政府主導和社會參與相結合。認真履行規劃引導、政策支持、監督管理的職責,積極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逐步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發展模式和運行機制。

2.堅持因地制宜和統籌發展相結合。立足實際,科學制定養老服務體系發展規劃,整合各類資源,優化空間布局,統籌城鄉養老事業全面科學發展。

3.堅持突出重點和適度包容相結合。在重點保障低收入、獨居、失能等困難老年人服務需求的基礎上。,繼續擴大為老服務範圍,推動養老服務業由補缺型向適度普惠型轉變。

4.堅持居家養老和社會養老相結合。充分發揮家庭和社區的功能,著力鞏固家庭養老地位,促進代際和諧。多措並舉大力發展社會養老,探索實施具有蛟河特色的養老模式。

(3)總體目標。

到2015年底,中心城區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實現全覆蓋,80%以上的鄉鎮和60%以上的農村社區建立養老服務設施和場所。全面推進中心城區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和農村敬老院建設,日間照料服務基本覆蓋中心城區社區和60%以上農村社區,完善城鄉社會福利中心建設,支持民辦養老機構發展,每千名老年人擁有床位達到30張。截至2015,15年2月底,全市擁有養老床位2000張,基本建成了以居家養老為基礎,以社區服務和機構養老為支撐,布局合理、規模適度、功能完善、覆蓋城鄉的適度普惠型養老服務體系。

二、主要任務

(1)鞏固和發展居家養老服務。

1.建立和完善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到2015年底,建立覆蓋中心城區、鄉鎮街道、社區(村)的三級居家養老服務網絡,中心城區街道、社區實現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全覆蓋;80%以上的城鎮街區和60%以上的農村社區建立了老年人設施和場所。加快居家養老服務信息管理平臺建設,全面掌握老年人及家庭成員的基本信息、健康狀況和服務需求,促進信息平臺與居家養老服務實體有效對接,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及時便捷的服務。

2.大力完善居家養老服務保障體系。引導和吸納各類社會服務資源和經濟主體進入養老服務領域,有效聚合功能區服務資源,以生活照料、家政服務、醫療康復、精神慰藉、法律援助等居家養老服務為重點,形成體現居家養老特色、需求與服務對接、各類服務資源配置相對完善的居家養老服務保障體系, 從而有效解決家中老人遇到的實際困難,使生活和醫療服務得到基本保障。

3.加強對特殊群體的家庭護理服務。針對高齡、獨居、失能等特殊老年群體的特點和需求,以低償、有償服務等方式,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家庭陪伴、基本生活照料、特殊照顧、緊急救助等服務。同時,進壹步引入市場機制,拓展服務領域和內容,探索建立針對特殊養老群體的分類服務方式,滿足其多樣化的服務需求。

4.探索老年宜居社區建設。不斷改善老年人基本生活條件,實物配租應當優先保障已登記為廉租住房保障對象的老年家庭。在老年人集中居住的城市住宅開發建設中,要充分考慮老年人居住、上下樓梯和出行的需求。同時,結合城鎮化和商品房開發,探索建設壹批規模適度、功能齊全的老年宜居社區,滿足老年人需求。

(2)推進城鄉社區養老服務。

1.推進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建設。在每個城市社區建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以服務站為載體,全面掌握老年人服務信息,整合服務資源,組織老年人服務活動,為特殊困難老年人提供政策支持和幫助,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品牌。

2.推進農村居家養老服務大院建設。結合農村社區建設,依托建制村或有條件的自然村建設居家養老服務大院,為農村老年人提供必要的室內外活動,組織適合老年人特點的文體活動,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結對幫扶、鄰裏守望等方式,推進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務,提高農村居家養老服務水平。

第二份社區養老工作方案是為了進壹步推動錦江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深入開展,切實解決生活不便問題。空巢?老年人的居住問題,努力構建和諧社區,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結合社區實際,制定本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方案。

壹、指導思想

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理論?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滿足轄區廣大老年人日益增長的物質和精神文化需求為目標,保障老年人(70歲以上)和特殊群體老年人(含分散供養?三不?重點關註老年人、低保老年人、優撫老年人。黨政主導,社會參與,普遍關註?立足居家,依托社區,以建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為抓手,積極構建居家養老服務網絡體系,紮實有序推進居家養老服務,促進養老服務體系不斷完善,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力量。

二、目標和任務

20xx年,錦江社區建立了居家養老服務站,為社區老年人提供不少於5項居家養老服務,初步形成了地方政府購買服務、專門機構提供優惠服務、誌願者提供免費誌願服務的工作格局。

三。基本服務規範

(1)服務對象。社區居家養老是針對居住在轄區內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根據老年人的不同情況,分別提供免費服務、低償服務、有償服務和誌願服務。

1,免費服務對象。應該主要包括城鎮70周歲以上、生活不能自理、無子女照顧的老年人,重點優撫對象,以及?三不?老年人,革命?五個老人?和百歲老人。

2、低償服務對象。主要包括以下老年人:

(1)生活不能自理?空巢?老年人(指子女不在本市居住的老年人);

②未享受過各種民政救助的80歲以上老人?空巢?老年人;

(3)有壹定經濟來源但生活仍比較艱苦的老人。

3.有償服務對象。有經濟能力且需要日托、送餐或居家護理等服務的老年人自費購買服務。

4.誌願者。全是社區的老人,有什麽意義?空巢?老年人、老年人和殘疾人由誌願者提供服務。

(2)服務內容。圍繞老年人生活需求,提供助餐、保潔、洗浴、醫生、行走、急救等服務;同時,考慮到老年人的各種需求,提供文化娛樂、學習教育、聊天、法律維權、代購等服務。對於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可以采取上門套餐的方式提供服務。

1,保安服務。通過建立相應的聯系制度,充分發揮社區工作者和誌願者的作用,強化?空巢?老人的幫助等。社區老人生病期間,經常去探望,註意敲門敲門,打電話。同時要建立相應的緊急救助機制,讓老年人在遇到突發情況時,能夠得到及時、快捷、有效的救助和幫助。

2.生活護理服務。主要為老年人提供日托、購物、餐飲、送餐、陪護等特殊護理服務,以及保潔、做飯、洗衣、家電維修、管道疏通等壹般家政服務。

3.醫療保健服務。主要為老年人提供疾病預防(血壓測量、體溫測量等。),伴隨醫療、康復護理、心理健康、臨終關懷、健康教育、建立健康檔案、家庭病床開通等服務。

4.文化娛樂服務。主要為老年人提供學習活動場所、體育健身設施和組織健身隊伍,組織指導老年人參加學習培訓、書畫、知識講座、圖書閱讀等服務;積極引導老年人參加各種文化體育活動。

5.精神慰藉服務。主要為老年人提供鄰裏交流、聊天、心理咨詢、出現抑郁矛盾時的咨詢等服務。

6.法律維權服務。主要提供法律咨詢、法律援助、司法維權和維護老年人財產、贍養、婚姻等合法權益的服務。

7.其他服務。主要是根據老年人的不同年齡和生活狀況提供其他種類的服務。有條件的地方可以設立緊急救助服務熱線或者結合家政服務熱線為老年人提供服務。

(3)服務方式。根據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服務方式,根據老年人的需求和經濟條件以及提供居家養老服務的不同主體,提供不同的服務。

1,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政府向有特殊困難的老人發放代金券,有代金券的老人可以自主選擇社區護理員和家政服務公司提供的居家養老服務。

2.社會組織服務模式。創造條件成立專業的居家養老服務社會組織、團體或者機構,鼓勵相關單位、社會組織、中介組織等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居家養老服務,積極發揮其為老年人服務的作用。

3.誌願服務模式。鼓勵和支持社區內外的誌願者隊伍為居家老人提供多種形式的養老服務。提倡年輕健康的老年人組成誌願者隊伍,為老年人服務,?空巢?為病殘老人提供服務。

4.鄰裏互助。積極倡導鄰裏互助,采取鄰裏結對、親戚結對、黨員結對等方式。,按照就近自願的原則,建立相對固定的結對服務關系。

我慎重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