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文信息學會是黨領導下的科技工作者群眾組織,是黨和政府聯系的橋梁和紐帶。在深化改革、拓展工作新領域的同時,進壹步樹立學術交流的主渠道、科普工作的主力軍、國際民間科技交流的重要代表和“科技工作者之家”的鮮明社會形象,努力建設有中國特色的自身組織。(壹)就中文信息處理(漢語信息處理和少數民族語言信息處理)的學科內容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促進學科發展;
(2)普及中文信息處理的科技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方法;推廣先進技術;
(三)編輯、出版、發行中文信息處理領域的科技圖書、報刊和音像制品;
(四)對與中文信息處理相關的國家科技發展戰略、政策和經濟建設中的重大決策提供科技咨詢,受委托進行中文信息處理領域的科技項目論證、科技成果鑒定和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
(五)開展中文信息處理領域的技術咨詢和技術服務;
(六)設立“錢偉長中文信息處理科學技術獎”,發現和推薦中文信息處理領域的人才,表彰和獎勵在科技活動中做出突出成績的會員和科技工作者;
(七)對會員和科技工作者進行中文信息處理技術的繼續教育,推廣和傳播先進技術;
(八)維護中文信息處理領域科技人員的合法權益,反映會員的意見和呼聲;
(九)舉辦為會員服務的事業和活動。研究所辦公室
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南四街4號
工會
理學碩士:馬單位:清華大學
組織負責人:孫樂單職務: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
國際聯絡主任:王海峰單位:百度
顧問:慈琳琳,單壹職務:第二炮兵裝備研究院。
語言資源建設與管理;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青年導演:趙單位:百度
專業委員會
漢字編碼專業委員會簡介
漢字編碼,即漢字編碼輸入技術專業,專門研究如何按照形、音、義的規則對漢字進行編碼,將漢字信息輸入計算機。它是壹門新興的邊緣科學,是壹門人機工程。包括基礎與理論研究、科研與設計、生產與實踐、應用與檢驗、優化與改進。其研究內容如下:1。漢字處理輸入技術的研究:全字鍵盤輸入技術;智能漢字輸入技術;2.文字處理輸入技術的研究:3.編碼輸入方案的評估;4.編碼技術的理論比較、標準化和規範化。
國家語言文字信息專業委員會簡介
中國有56個民族,使用的語言有幾十種,近百種。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信息專業委員會主要從事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信息的處理及其相關工作,主要包括:1。民族語言信息(文字和語音)的編碼和各種標準的制定;2.民族語言信息處理系統的研究與開發:3.國家語言信息處理設備;4.實用民族語言信息工程(多語種語料庫、民族語言統計研究、民族文獻檢索系統、古籍整理系統、民族語言排版系統、詞典輔助系統等。);5.漢字信息處理技術的其他成果移植到民族語言及相關問題。
基礎理論專業委員會簡介
基礎理論委員會主要研究以下兩個領域,壹是中文信息處理技術的基礎理論,二是中文信息處理技術的不成熟分支。目前主要研究領域有:1。漢字識別;2.漢語語音識別和合成;3.詞頻和詞頻統計;4.中文分詞;5.中文信息處理技術的標準化;6.編碼理論和評價標準;7.字體壓縮技術及理論;8.語言學和計算機科學要結合的基礎理論;9.面向中文信息處理的語言學和語文學理論;中文信息處理的其他理論問題。
漢字信息處理系統專業委員會簡介
委員會團結和聯系從事中文信息處理系統教學、研究和設計的專家,討論中文信息處理系統的科學技術方向,交流知識、信息和經驗。本委員會主要關註以下主題:1。中文信息處理體系結構與計算機體系結構的關系:2.中文信息處理與信息加工的關系;3.中文信息處理代碼體系結構;4.中文信息處理標準化體系;5.中西信息處理的兼容性;6.多語言(語言)信息處理體系結構;7.人機界面系統的研究;8.中文信息處理操作系統、數據庫系統、編程語言和通信網絡系統。
漢字設備專業委員會簡介
漢字設備是中文信息處理人機界面的橋梁,是系統的基礎。這個專委會旨在加強在漢字設備的研究、設計、生產和應用方面廣泛的學術和技術交流與探索,使漢字設備的生產和應用推上壹個新的臺階。其研究方向如下:1。系列化傳統輸入輸出設備技術研究;2.系列化智能輸入輸出設備技術研究;3.漢字設備與系統的接口技術研究:4.研究各種類型的漢字庫和詞庫;5.漢字存儲設備及高密度存儲技術研究;6.漢字工作站的研究與開發:7.探索漢字設備的新技術和新設備;8.為了對行業進行宏觀指導,開展了漢字設備的技術規範和標準化研究。
自然語言處理專業委員會簡介
自然語言處理是利用計算機建立各種類型和用途的語言信息處理系統,對人類語言(口語和書面語)信息進行研究、加工和處理。讓語言在交流中更加有效,擴大人機之間的這種交流。因此可以說,自然語言信息系統的建立和實際應用是現代信息社會的壹大特征,其學術水平和工程化程度往往是社會發展的標誌之壹。自然語言處理專業委員會進行的學術討論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機器翻譯;2.自然語言理解;3.語音分析和合成;4.語言數據庫和各種語言數據的統計和分析;5.計算機輔助教學;6.與上述語言信息處理系統相關的理論和實踐問題。需要註意的是,對自然語言處理的學術討論,應該突出各種系統的開發、實驗和應用,即更加關註其工程特性。
計算語言學專業委員會簡介
計算語言學是語言學、心理學、數學和計算機科學相互滲透的交叉學科。它不僅利用計算機對漢語中的各種語言現象進行定量、精確的統計研究,而且對漢語語言規律進行形式化描述,為計算機漢語信息處理提供理論依據。計算語言學委員會成員的研究課題是:1。計算語言學的理論基礎,包括知識表示、學習模型、記憶組織、語義理論等。2.漢語句法分析,包括漢語句型歸納,句子分析和生成的策略和算法,計算機用漢語詞典等。3.語篇和文本處理,包括語篇的心理和語言模型、文本分析、文本生成等。4.自然語言理論和計算機翻譯的理論研究,包括知識組織、體系結構、推理技術等。5.計算語言學研究中使用的各種軟件、開發環境和特殊語言;6.中文人機界面。計算語言學專委會將致力於組織我國跨學科的學術交流,促進我國學術界與國家和國際對口學術組織的交流與合作,向國家主管部門提出本學科的長遠發展規劃和短期課題發展建議,推動我國計算語言學的各項研究工作。
漢字字形信息專業委員會簡介
漢字字形信息委員會的主要任務是:1。團結漢字字形設計、出版、印刷的科技人員,研究漢字字形理論,鼓勵和組織計算機系統使用漢字字體的創新,發展漢字字形信息處理技術,促進漢字字形信息產業的建立和發展;2.組織有關專家對漢字信息處理技術進行科學系統的總結,進入國際社會;3.推動中文字體信息壓縮技術的研究和技術交流活動;4.組織有關專家對中文字體及其信息質量進行評估,推進中文字體信息標準化工作;5.組織國內外有關漢字的信息技術交流和學術活動。
教育專業委員會簡介
教育專業委員會成立於1988年4月。其主要任務是建立中文信息處理專業,在高等院校和職業技術教育中開設中文信息處理專業課或選修課。壹方面,爭取國家教委批準在有條件的高校開設碩士專業和雙學士學位;另壹方面,組織編寫不同專業、不同層次的中文信息處理教材。定期召開學術會議。
速記專業委員會簡介
中國中文信息學會速記專業委員會於1989年3月正式成立。目的是團結國內壹些有代表性的速記專家、學者和工作者,開展速記和信息的研究、宣傳和推廣,為社會主義“四化”建設做出新的貢獻。速記是應用語言學的組織部分,屬於信息科學。除了手寫速記,還有機械速記和電腦速記。速記方法已經與電子文字處理機和電子計算機密切相關。在壹些工業化國家,速記機和速記電腦非常受歡迎,因為它們強調效率。為了提高我國辦公自動化、會議記錄、法庭審判、新聞采訪和國際翻譯的效率,趕上世界先進水平,開展漢語速記的研究、實驗和推廣已成為當務之急。經國家技術監督局批準,“中國速記標準化與規範化項目191”(簡稱“GB速記項目191”)已委托速記專業委員會。這個項目包括手寫速記的標準化,以及中文速記機和中文速記計算機的開發和發明。該計劃的第壹階段計劃在四年內完成。
人工智能與教育專業委員會
本委員會團結和聯系從事人工智能與教育的教學、科研、管理和工程設計的專家,交流和探索人工智能與教育這壹跨學科的新領域,包括以下研究方向:1。智能教學系統和分布式智能學習網絡;2.智能教育管理系統;3.中文多媒體、虛擬現實、人工智能、職業教育培訓與仿真;4.認知科學、認知診斷、學習理論、機器學習、機器發現和教育;5.知識獲取、知識庫、知識工程、教育專家系統和知識處理;6.神經網絡原理與應用、大腦開發與快速教學;7.人工知識與教育的中文環境的開發與設計,包括人機界面、語言、超文本、數據庫、混合系統等。
信息檢索專業委員會
信息檢索與內容安全委員會(以下簡稱信息檢索委)是中國中文信息學會根據我國信息檢索領域學術研究和應用發展的需要而成立的二級學術組織。信息檢索專業委員會是壹個學術性、公益性、非營利性、產學研相結合的學術機構。是全國學術交流、合作交流、產業化的平臺。
社交媒體處理專業委員會
社交媒體是壹種基於社交網絡,支持公眾發布和傳播信息的媒體,包括SNS網站、微博、博客、論壇、維基百科等網絡媒體所承載的信息。社交媒體在形式、內容和規模上與傳統媒體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這為中文語言處理提供了新的機遇和挑戰。社交媒體處理委員會的任務是對社交媒體中的語言內容、網絡結構等多媒體信息進行分析和處理,其研究領域涉及計算、語言學、社會學、傳播學、管理學等多門交叉學科。研究方向有●面向社交媒體的自然語言處理●社交網絡分析與復雜系統●社交媒體處理與社會科學●社交媒體挖掘、預測與推薦●社交媒體分析與可視化●社交媒體輿情分析與精準營銷●社交媒體安全、隱私保護與計算支撐平臺●社交媒體營銷與整合品牌傳播●大數據營銷與品牌網絡形象研究主席:哈爾濱工業大學李生。
副董事長(按姓氏拼音排序):
黃河顏(女)北京理工大學
劉慶峰安徽科大訊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劉迎建漢王科技有限公司。
石水才北京拓爾思(TRS)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中國科學院孫樂軟件研究所
孫茂松清華大學
胡舒爾·伊斯蘭新疆大學信息學院
徐波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張桂平(女)沈陽格威軟件有限公司
秘書長:中國科學院孫樂軟件研究所等。
歷任領導人
第七屆社團領導(2011-2016)
主席:李生。
副主任委員:黃、、劉迎建、石水才、孫樂、孫茂松、胡舒爾·伊斯拉姆、徐波、。
秘書長:孫樂
第六屆學會領導人(2006-2011)
主席:倪光南
副主任委員:曹佑琪、陳肇雄、李生、劉迎建、孫茂松、徐波、陳昭。
秘書長:孫樂
第五學會領導人(2001-2006)
主席:倪光南
副主任委員:孫玉方、李馮、傅永和、華紹和、陳肇雄、曹佑琪。
秘書長:曹佑琪
第四社團領導(1996-2001)
主席:陳力維(1996-2000)徐孔石(代理主席,2000-2001)
副主任委員:王選、傅永和、徐孔石、李馮、蘇東壯、孫玉方、倪光南。
秘書長:曹佑琪
第三社團領導(1991-1996)
主席:陳力維
副主任委員:王選、徐孔石、、蘇東壯、歐陽永能、支。
秘書長:曹佑琪
二社領導(1986-1991)
主席:錢偉長。
副主任委員:安啟春,,,甄建民,徐孔石,秘書長支:徐孔石。
秘書長:徐孔石
副秘書長:李馮
副秘書長:陳樹凱、歐陽永能。
第壹社團領導(1981-1986)
主席:錢偉長。
副主任委員:安啟春、、顏、、聶春榮、甄建民、徐孔石
秘書長:徐孔石
副秘書長:陳樹凱、歐陽永能、於慶文,中國中文信息學會及所屬單位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共同主辦的學術刊物《中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