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淮海工學院有幾個校區?

淮海工學院有幾個校區?

壹、淮海工學院有幾個校區淮海工學院有三個校區,分別是主校區、潼關校區和東港學院校區。主校區地址為江蘇省連雲港市海州區蒼梧路59號。潼關校區地址為連雲港市新浦區潼關南路108-1號,東港學院校區地址為新浦區高新八路2號。

淮海工學院簡介江蘇海洋大學是壹所多學科的應用研究型大學。學校創建於1985,前身為淮海工學院。1998-2002年期間,有著50多年歷史的江蘇鹽業學校、連雲港水產學校、連雲港化工高等專科學校三所學校合並入校,更名為江蘇海洋大學。學校先後獲得江蘇省文明單位標兵、江蘇省師資隊伍建設先進單位、江蘇省科技先進大學、全國內部審計先進集體、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2010年,學校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並於當年全程自主培養碩士研究生。2065438+2007年7月,我校成為授予博士學位項目建設單位。

學校地處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壹帶壹路”交匯核心區先導區,中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連雲港。主校區位於國家5A級景區、西遊記文化發祥地郭華山腳下。目前占地面積2184.87畝,校舍面積65.74萬平方米。現有教職工1584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2萬余人。學校下設海洋生物與漁業學院、機械與海洋工程學院、土木與港灣工程學院、測繪與海洋信息學院、海洋資源與環境學院、電子工程學院、化學工程學院、計算機工程學院、藥學院、理學院、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文學院、外國語學院、法律與公共管理學院、藝術學院、體育學院、 應用技術學院,有19個二級學院,包括繼續教育學院,開設67個本科專業,涵蓋工學、理學、管理學、文學、農學、法學、經濟學、藝術學、教育學、醫學等十個學科。

學校擁有壹支熱愛高等教育,教學科研能力兼備,理論與實踐並重,德才兼備的教師隊伍。1160專任教師中,613具有高級職稱,其中高正教師150人,博士362人。全國優秀教師2名,江蘇省名師2名。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2人,江蘇省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引進計劃2人,江蘇省特聘教授1人,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入選教育部重點教師資助計劃、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江蘇省高校藍色工程、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等省部級人才項目219人次。省藍色工程優秀教學團隊1個,入選優秀科技創新團隊4個。超過65,438+000名教師被國內外大學聘為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和碩士生導師。學校還聘請了寧金生、蔣興偉院士等多位著名專家學者擔任兼職教授。

學校規格齊全,基礎設施和辦學條件功能齊全。全校擁有教學科研實驗儀器設備6.5萬臺套,總價值3.56億元,其中包括核磁共振譜儀、蛋白質結晶系統、單晶衍射儀、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多波束測深系統、在線粒度分析儀、掃描電鏡等精密貴重儀器設備470余臺套。擁有基礎化學、大學物理、生物、現代商貿與港口物流、機電壹體化等12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和35個教學科研實驗室。圖書館擁有紙質圖書1.68萬余冊,中外文紙質期刊1.00余種,電子期刊73萬種,學位論文91.07萬篇,音像5332小時。擁有中國知網、EBSCOhost、Springer-Link、ScienceDirect等電子文獻數據庫25種,自建海洋專題數據庫6個。學校室內外運動場地總面積16.3萬平方米,擁有主運動場、第二運動場、主體育館、灌溉體育館、龍舟訓練館、籃球排球場、網球場、瑜伽館、臺球廳、乒乓球館、動感單車室、武術室、健身房、水上運動訓練場等壹大批室內外運動設施,可滿足體育教學、運動訓練和集體活動的需要。學校是全國綠化模範單位,綠化覆蓋率達50%,生態化、園林化、節約型校園基本形成。

學校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努力培養上手快、後勁足、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適應地方經濟發展和基層工作需要的應用型人才。圍繞地方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需要,專業建設不斷調整發展。目前,共有海洋技術、化學工程與工藝、水產養殖等3個國家級壹級專業建設點,9個江蘇特色專業,2個國家級綜合專業改革試點,9個江蘇省重點建設專業(類),海洋技術等4個專業入選江蘇省“十三五”第壹批。

學校按照“寬基礎、重應用、強質量”的總體要求,不斷加強課程建設,擴大課程總量,優化課程結構,提高教學水平。積極探索完全學分制條件下的本科人才培養模式,不斷深化教學內容和考試方式改革。2011承擔江蘇省“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學分制綜合改革”。2013 10,項目通過省教育廳主持的驗收鑒定,入選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典型案例。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獲國家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江蘇省優秀教學成果壹等獎2項,二等獎7項。學生龍舟隊連續三次獲得中國大學生龍舟錦標賽冠軍,三次獲得世界大學生龍舟錦標賽冠軍。五年來,全校3600多名學生在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機器人大賽、中國、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和科技競賽等各類國家級和省級競賽中獲獎。十多年來,本科畢業生就業率壹直保持在96%以上。近千名學生入選江蘇省“西部大學生誌願服務”、“蘇北大學生誌願服務”、“村官計劃”。1人獲得共青團中央授予的“中國青年誌願服務金獎”,1人獲得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授予的“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