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省級公路工程建設項目管理初探?

省級公路工程建設項目管理初探?

建立“以進度控制為主線,以安全質量管理為重點”的公路工程建設項目全過程動態管理模式。搭建公路建設各參與方統壹協作的信息平臺,實現公路工程建設管理“全事項、全過程、全領域、扁平化”的動態管理;建立公路建設管理的長效機制,促進公路建設項目管理的規範化和科學化。

1概述

隨著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和提高,公路建設項目投資主體、投資方式和管理模式的變化帶來了公路建設項目管理的多樣化和復雜化。新形勢對公路工程建設各參與方的管理水平要求越來越高。管理能力和運營效率的強弱將直接影響建設項目的施工質量、工程進度和管理效率。

2 .行業發展現狀研究

以高速公路管理為例,其管理狀態如圖1所示。省級公路建設管理具有以下特點:(1)公路工程建設管理遵循基本項目建設管理程序;(2)公路工程建設環節多。要實現項目的動態監管,就要實行“全事項、全過程、全領域”的監管;(3)在工程建設管理過程中,與行業內外多個部門存在信息交換和業務協同管理。比如造價站需要對工程投資估算、初步設計預算、施工圖設計預算、單價變更、決算等環節進行審批,質監站需要對施工過程中的安全生產履行行業監管職責。因此,有必要建立壹個全過程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的平臺,使各部門各取所需,高效實現公路建設管理。

3探索存在的問題

3.1管理手段落後,管理效率低。

目前,公路工程建設管理仍然實行傳統的常規管理模式,管理手段遠遠不能滿足需求。信息化尚未廣泛應用於各項管理活動中,日常工程建設管理無法得到及時有效的控制。施工過程中出現任何問題都不能及時發現並向上級報告。發現問題後,不能及時采取應急措施,導致處理延誤,甚至擴大問題的影響。

3.2數據收集不良,缺乏對應用的支持。

目前,公路建設相關的施工企業、監理企業、檢測機構和人員的基本信息主要以商務局報送信息的形式存在,無法及時獲取企業的經營建設行為;但是,企業和人員的大量基礎信息、建設信息、監管信息、安全信息、處罰信息掌握在行政許可、執法監督、日常管理等行業管理部門手中,沒有實現基礎信息的自動化、電子化采集,使得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及時性無法保證。公路工程建設相關信息無法有效收集,數據挖掘和分析無法有效利用,數據無法在施工管理和領導決策中發揮應有的支持作用。

3.3存在“信息孤島”,行業* * *享受困難。

目前,公路建設管理行業尚未形成完整健全的行業基礎信息數據庫,外部企業、機構和人員的基礎信息較為分散。各業務局只保留直屬企業的部分基礎信息,信息來源多樣,包括企業報送的紙質信息、業務人員手工錄入、上級領導部門共享部分信息等,未能做到行業內企業、機構、人員信息的集中共享。在公路工程建設中,工程文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電子文檔管理不善是建設單位技術積累的障礙。項目部缺乏專業的檔案管理人員是普遍存在的情況。突然整理是技術檔案管理的弊端,管理方式和存儲方式是影響數據重用的根本原因。

3.4成本管理傳統,缺乏事前預測和規劃

公路工程施工成本管理是工程建設過程中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目前,由於缺乏市場信息,施工單位缺乏對建築材料市場價格的了解和分析,成本意識形成較晚,缺乏科學的事前成本預測和決策,缺乏施工中的控制和施工後的成本考核,成本管理內容不全,缺乏全局意識和整體思維。3.5工程建設監管模式單壹,不能及時糾正。在工程建設實施階段,部分項目承擔單位履約能力差、誠信缺失,工程建設實施過程中合同履約率低。未按合同約定配備相關技術人員和設備,隨意更換項目經理、監理工程師、試驗工程師等主要管理和技術人員,“三類人員”證照不全。

4研究需求

整合公路工程建設信息資源,構建公路建設各方統壹協作的信息平臺,建立公路建設管理長效機制,促進公路建設項目管理的規範化和科學化。通過規範有序的信息化建設管理,充分發揮各級信息化建設管理機構的作用,構建決策科學、制度健全、管理規範、保障有力的信息化建設管理體系,使公路建設管理體系目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建設公路建設數據管理中心,完善和建立信息系統、服務系統和管理系統,實現項目間業務協同、互聯互通和* * * *共享的目的。目標是:實現高速公路、國省幹線建設項目和高速公路、國省幹線大修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實現重點項目管理全覆蓋;實現“辦公室-局-總部-設計/施工/監理單位”四級信息化管理模式,在線簽署辦公表格,實現計量與質量管理、計量與變更、計量與支付的協同,提高管理效率,縮短管理周期;實現公路工程建設信息產業共享,提高資源利用率。

5省級系統建設內容

公路工程建設項目管理系統的應用範圍包括國省幹線和高速公路的建設,以及國省幹線和高速公路的大中修、改擴建項目。公路工程建設項目管理系統將實現新建省幹線、高速公路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公路大修工程建設。其主要功能包括:公路工程基礎信息管理、前期工作管理、施工過程管理、交付竣工管理、缺陷責任期管理。

6社會和經濟效益

6.1經濟效益

本項目以信息化手段加強公路建設項目的日常運營監管,以先進的通信和信息技術手段實施公路建設全生命周期管理,以提高公路建設管理效率,提高公路建設管理工作效率,縮短業務建設管理周期,減少因管理不便造成的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消耗。

6.2社會福利

6.2.1提高公路工程建設項目管理效率。本項目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對項目從前期、實施期到竣工期的全過程進行管理和監控。通過梳理權力,項目管理流程程序化,行業內所有表格網上流轉,實現了計量與質量管理、計量與變更、計量與撥付的銜接,有效強化了管理監督手段;現場監管人員可以利用手機將現場視頻信息傳回主服務器,使工程的遠程管理更加方便;視頻監控通過在關鍵部位和重要環節放置監視器,可以實時監控項目建設的全過程,從而實現遠程監控和管理的功能;3D仿真模型通過測量付款完成情況,直接生成3D仿真模型,在模型上直接反映項目進展情況,便於相關人員掌握項目進展情況,上級領導了解項目情況;電子檔案的數據查詢和追溯功能,實現了行業內竣工工程檔案的電子化歸檔、查詢和享受;通過該項目的建設,全面提高了公路工程建設項目的管理效率。

6.2.2本項目的實施可以節約能源,減少汙染,改善環境。通過本項目的建設,運用GIS、數據庫、虛擬仿真等先進技術,對項目全過程和所有承包商進行信息化管理,實時進行統計和分析,為管理決策和重大工作部署提供真實可靠的依據。在有效緩解公路建設管理周期長、現場監管不便、管理流程復雜的情況下,既降低了管理時間成本,又減少了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從而減少了大氣汙染,改善了環境質量。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