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是不是防疫站的電話?流量調度員只會詢問與疫情相關的身份信息、健康狀況、近期行程等。接到類似電話,壹定要註意識別,謹防上當受騙。我們來看看如何判斷是不是防疫站的電話。
如何判斷是否是防疫站1的電話,如何識別防疫人員的電話?
防疫人員的電話號碼基本都是本地手機號碼或固話,或者有近期居住史的城市的本地電話號碼或固話,不能是境外電話;
來電可以回撥(包括回撥後提示線路忙),詐騙電話壹般不會正常回撥;
電話會問妳的姓名、身份證號、電話、主要行程,但絕不會問銀行卡號,更不會問銀行卡密碼和驗證碼。
不得以任何理由讓妳打開屏幕欣賞、下載任何APP、掃描二維碼、發送鏈接供回答者點擊;
不會以任何理由推廣任何產品或要求受訪者付費;
不會以任何理由讓被調查人轉賬,進行所謂的“資金驗證”;我不會問個人財產和其他與疫情無關的問題。
萬壹上述情況與上述不符,可能是詐騙。建議及時撥打110報警。
防疫部門人員可能會問什麽問題?
1.個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齡、住址、近期居住史等。
2 .新冠肺炎預防接種記錄,包括接種時間、疫苗種類、劑量等。;
3.健康狀況:近期身體不適嗎?妳最近看過醫生嗎?最近的核酸檢測?是否有發熱、咳嗽、乏力、咽痛、嗅覺(味覺)減退、鼻塞、流鼻涕、結膜炎、肌痛、腹瀉等“十癥”。
4.過去10天的居住史和既往病史;
5.密切接觸史,包括* * *壹起吃飯,壹起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以及* * *和成員壹起生活等。;
6 .其他有利於疫情預防和控制的必要信息。
接到防疫人員的電話怎麽辦?
1.保持冷靜,積極配合。
2.實話實說,不要隱瞞。
3.在與工作人員溝通的過程中,請記住以下三個“問題”並如實記錄:壹、詢問對方公司名稱,並留下對方聯系電話;第二,問問對方什麽類型的風險人員會評判妳;第三,問對方想讓妳做什麽。
4.如接到外地防疫人員電話,請盡快向所在社區(村)、工作單位、賓館報告(可在火車、高鐵、飛機等公共交通工具上向乘務人員報告),配合落實疫情調查、核酸檢測、醫學觀察等防控措施。
如何判斷是否是防疫站的電話號碼2 ★騙局1
“流式手機”的常規層次
接電話前,來電界面顯示:* *疫情防控線,請務必接聽;
接電話後,我自稱“防控中心主任”,告訴妳我的行程不正常,有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然後我介紹買特效藥,買個幾千元的療程,每天服用,遠離病毒...
最近疫情反復。為了調查密切接觸人群,確實有流調員對確診病例的接觸者進行流調工作。
但流行病學人員只會詢問與疫情相關的身份信息、健康狀況、近期行程等,絕不會以流行病學調查的名義推薦所謂的特效藥。接到類似電話,壹定要註意識別,謹防上當受騙。
★騙局二
精心包裝的“防疫小貼士”
除了詐騙電話,看似權威的“防疫提示短信”也可能是不法分子設下的陷阱。
這類短信的內容可能是疾控中心預約了疫苗,社保局贈送了新冠肺炎保險等。短信裏經常會帶壹個預約鏈接,點擊後會被要求輸入各種個人信息。
我想提醒妳,這些短信都是假的。不要點擊任何不熟悉的鏈接,不要輸入個人敏感信息(銀行卡號、驗證碼等。).當妳收到這樣的消息時,妳必須立即刪除它們!
★招數三
掌握商機的“神秘大咖”
無孔不入的騙子依然潛伏在各種社交平臺。他們冒充軍官和研究人員,聲稱有“內部渠道”投資生產新冠肺炎疫苗。
他們通過發送私信的方式,介紹投資疫苗生產“賺大錢”的秘方,誘導受害者在其提供的網絡平臺上進行投資轉賬。
然而,轉賬之後,等待受害人的不是投資的收益,而是“神秘大咖”的消失和投資款的損失。
★騙局4
快速獲得結果的“核酸檢測”
疫情下,人們在旅行時經常需要進行核酸檢測。這時候很多微信聊天群都會有“半小時出結果”“在家就能做”核酸檢測。打著“額外付費”“專屬服務”的旗號,其實是非法斂財。
如果有核酸檢測的需求,壹定要選擇有資質的醫院、醫療機構或衛健委認證的第三方檢測平臺進行檢測。
所謂“私人渠道”出具的核酸報告很可能就是壹張廢紙,最後賠錢可能會影響正常生活和出行。
大家都註重疫情防控,各種與疫情相關的詐騙層出不窮。需要任務付費,內部渠道投資,有利就付費,填寫銀行驗證碼...任何涉及金錢的事情,十有八九都是詐騙。大家壹定要註意不要聽,不要送錢,先報警。
如何判斷是不是防疫辦的電話3騙局?1.冒充疫苗普查調查員詐騙。
騙子通過非正常手段批量購買賬號,冒充“預防接種普查調查員”或“回訪員”,以社區工作者的名義添加好友,然後將受害者拉入群中。在群內發布刷單、賭博等違法違規信息,通過壹單任務拒絕返還傭金、流水不足無法提現等套路騙取錢財。
防騙提醒
刷單是違法的,網絡賭博十次必輸。大家要提高警惕,不要心存僥幸。另外,騙子經常通過手機號添加好友,壹定要註意保護個人信息。
騙局二:聲稱健康碼不正常。
騙子冒充“疫情防控中心”或“衛健委”工作人員,謊稱衛生編碼/檢測報告/流量調整異常,要求去公安機關核實。在突破了受害人的心理防線後,主動提出以查資金、清嫌疑為由,將電話轉到“公安局”騙取錢財。
防騙提醒
公安機關不會網上辦案,也不會和涉案人員有金錢往來。拐賣/經濟犯罪/非法提取社保/妨礙疫情防控等索要資金的行為屬於詐騙,要提高警惕。
騙局三:聲稱“快遞與疫情有關”詐騙
不法分子以“快遞被查出新冠肺炎陽性,無法投遞”為借口,提出“雖然快遞會被銷毀,但會賠付快遞收件人”的解決方案。事後,詐騙分子誘騙當事人透露身份信息、銀行賬號、短信驗證碼等。通過讓他們掃描二維碼或下載APP填寫快遞支付信息,從而騙取當事人錢財。
騙局四:虛假“秘密信息”詐騙
詐騙分子冒充防疫中心工作人員,以“密切接觸者”為由向受害人發送釣魚短信,要求受害人點擊短信中的鏈接填寫個人信息,從而盜取受害人的個人財產。
防騙提醒
不要點不明鏈接!不點!不點!如果收到相關短信,可以先在國家衛健委推出的“同行秘密工作者自查”小程序中進行自我篩查。
騙局五:流量轉賬需要銀行卡號。
詐騙分子冒充防疫人員,群發短信。短信中要求當事人在壹定時間內到某地進行核酸檢測,否則要承擔壹定的法律責任。短信裏還有壹個鏈接,要求當事人按照提示輸入個人身份證、銀行卡號、密碼等重要信息。
防騙提醒
在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時,防疫人員不會詢問與疫情防控無關的個人隱私信息,也不會發送任何鏈接或二維碼,更不會要求被調查者輸入銀行卡或密碼等信息。壹旦遇到這樣的情況,壹定要提高警惕,不要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