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變!政變!政變!
阿富汗位於歐亞大陸的東西交通樞紐。二戰後,蘇聯從政治、經濟等方面對阿富汗王國進行滲透,逐步將其納入勢力範圍。
1973年7月,阿富汗國王查希爾的堂兄、前總理達烏德在蘇聯的支持下發動政變,推翻了不甘受蘇聯擺布的查希爾國王,建立了“阿富汗共和國”,以達烏德為國家元首。但達烏德也不甘心做莫斯科的順民,對蘇聯表現出離心傾向。1977年4月,達烏德訪蘇期間,蘇共中央總書記勃列日涅夫親自出馬,勸說他改變疏遠蘇聯的政策。然而,出乎勃列日涅夫意料的是,達烏德的回答是:“我是壹個獨立國家的總統。”正如daud的助手後來回憶的那樣,這無異於“簽署自己的死刑執行令”。4月27日,達烏德從莫斯科返回後不久,蘇聯策劃了壹批阿富汗年輕軍官發動政變,推翻了達烏德政權。坦克履帶碾過總統府臺階,鼾聲如雷的達烏德被沖鋒槍打得像馬蜂窩。政變後,在蘇聯的支持下,阿富汗建立了親蘇政權的阿富汗民主共和國,人民民主黨總書記塔拉基擔任革命委員會主席。
塔拉基上臺後,大力推行親蘇政策,深得莫斯科青睞。然而,塔拉基政權內部仍然存在嚴重的派系鬥爭。他所屬的“人民派”與以總理阿明為首的“旗幟派”之間的鬥爭日益激化。鬥爭的結果是這個國家五年內的第三次政變。
1979年9月14日,蘇聯駐阿富汗大使普紮諾夫設計幫助塔拉基誘捕阿明,但塔拉基被阿明推翻,阿明成為革命委員會主席。曾經名噪壹時的塔拉基被阿明的手下用小枕頭悶死。這就是所謂的“九月事件”。
“我決定殺了他!”
“九月事件”加深了阿明對蘇聯的仇恨。阿明上臺後,公開指責蘇聯插手幫助塔拉基策劃陰謀,迫使蘇聯更換駐阿富汗大使普紮諾夫。他還要求蘇聯從阿富汗撤回3000名軍事顧問、教官和技術人員,並拒絕了蘇聯發出的訪蘇邀請。蘇聯擔心失去阿富汗這個苦心經營的陣地,決定出兵幹預。1979年10月下旬的壹天晚上,勃列日涅夫召開蘇聯和中央政治局秘密會議,討論如何對付阿明。據與會者回憶,勃列日涅夫清了清嗓子,低沈而威嚴地說:“我決定殺了他!”"
入侵阿富汗的行動計劃是在蘇聯國防部長烏斯季諾夫的親自領導下,由國防部、總參謀部和中亞軍區共同制定的。
65438+2月65438+2月,蘇軍在蘇阿邊境地區成立軍級指揮機構,由國防部副部長索科洛夫元帥任總指揮。為了增加入侵的突然性,蘇軍采取了局部動員、局部擴張、快速擴張、快速推進的方法。除了空降兵,蘇軍主要使用中亞軍區和靠近阿富汗邊境的土庫曼軍區的6個師。65438+2月14-15,蘇軍還以遠程空運演習為名,將白俄羅斯軍區103空降師和南高加索軍區104空降師調往中亞,同時將中亞軍區105空降師秘密推進到蘇阿邊境的捷爾梅茲。
到65438年2月24日,入侵阿富汗的軍事準備基本完成。入侵阿富汗的蘇軍* * *有6個摩托化步兵師,2個空降師,3個武裝直升機隊,2個運輸直升機團,125000人;裝備有2000多輛坦克、1000輛步兵戰車、2000門火炮、25000輛汽車、200架固定翼飛機和150架直升機。作為回應,蘇軍總參謀部也下令西線蘇軍和東歐國家的部隊處於高度戒備狀態,並下令駐蒙古部隊處於全面戒備狀態。
與此同時,壹支蘇聯特種部隊在別洛諾夫上校的帶領下,以“協助剿匪”為名,秘密進入阿富汗首都喀布爾郊外的巴格拉姆空軍基地。然而,自以為萬無壹失的蘇聯人卻露出了馬腳。喀布爾的美國特工迅速將相關信息發回華盛頓。美國中央情報局的情報專家從這些不速之客攜帶的特殊裝備中得出壹個結論:當蘇聯總參謀部的特種部隊抵達喀布爾時,蘇軍應該會在阿富汗有大動作。
“這是最後通牒嗎?”
1979 65438+2月27日,蘇軍行動開始。
當晚,蘇聯駐阿富汗大使薩諾夫突然給阿明打電話說:“鑒於阿富汗政局混亂,反革命勢力猖獗,反蘇傾向日益嚴重,蘇聯生產黨中央委員會認為,作為阿富汗人民民主黨主席、總理和總書記的妳哈菲祖拉·阿明已經失去了控制局勢的能力。為了避免阿富汗局勢惡化,防止喀布爾成為帝國主義反蘇勢力的附庸,避免不必要的流血沖突,莫斯科建議妳辭去阿富汗人民民主黨主席、總理和總書記的職務……”
“這是最後通牒嗎?”阿明問。
“妳可以這麽理解,”布薩諾夫告訴阿明。“壹小時後,四輛蘇聯裝甲車將前往達魯馬曼宮,負責妳和妳家人的安全撤離。”
壹個堂堂的國家元首怎麽可能心甘情願地聽從蘇聯的擺布?阿明把希望寄托在忠於他的部隊身上。他想打電話給他們,命令他們來救他。然而阿明不知道,早在當天下午,壹群蘇聯專家就以排除通訊設備故障的名義闖入喀布爾電話局,切斷了總統府達魯馬曼宮與外界的所有電話聯系,只留下壹條通往蘇聯大使館的專線。阿明在現代的牢籠中與外界失去了聯系。
無奈之下,阿明叫來兩名貼身保鏢,交給他們兩封親筆信,命令他們火速趕往卡爾加和普裏查吉,將那裏的部隊調往喀布爾救援。
讓他沒想到的是,這兩個衛兵壹挖出大魯拉曼宮的高墻,就被蘇軍俘虜了。在嚴刑拷打下,他們不僅提供了阿明的突圍計劃,還繪制了詳細的達盧拉曼宮殿內外的建築結構和防禦保護圖。此時的阿明還在夢想著突破。
20點40分,薩諾夫又打來電話。阿明想買最後壹次。他對蘇聯大使說:“我擔心我的部下,尤其是將軍們想不明白。”我想開個會,做點工作。"
電話裏傳來壹陣冷笑,布薩諾夫打斷了阿明的話:“親愛的阿明同誌,妳們所有的將軍都來參加宴會了。妳為什麽不來喝壹杯?”此時,在蘇聯大使館的宴會廳裏,阿明的將軍們在主人的頻繁勸說下,被伏特加和杜松子酒灌醉了。
22時20分,蘇聯中央候補委員、蘇聯內務部第壹副部長中將·帕普金怒氣沖沖地來到盧拉曼宮三樓。他想和阿明進行最後的談判。隨著時間的推移,談判的氣氛越來越緊張,雙方的聲音越來越大。最後,阿明擺擺手,喊道:“福建!”"
憤怒的中將·帕普金和四名保鏢剛走出大門,就聽到了槍聲。帕普金倒在了地上。槍聲過後,五名蘇聯軍官的屍體被留在了達魯拉曼宮的院子裏。“事情出了差錯!”想拿帕普金做人質的阿明,失去了最後壹點討價還價的資本。
布薩諾夫聽到達盧拉曼宮發生槍戰的消息後,立即作為第二次行動的負責人下達了攻擊命令。與此同時,布薩諾夫還掛了壹個電話給阿明,稱帕普金個人闖入達盧拉曼宮“完全是個人行為,從來不代表蘇聯政府的意思”,以此來穩住阿明。23時40分,喀布爾郊外的巴格拉姆空軍基地馬達轟鳴,大批蘇軍傘兵和內務部特遣部隊向喀布爾進發。行動已經開始。
參與襲擊的蘇聯特種部隊三個營分別前往達魯馬曼宮、阿富汗內政部和喀布爾電臺。突擊隊指揮官別洛諾夫上校親自率領12輛T-62坦克、10輛步兵戰車、5輛裝甲運輸車和120名突擊隊員,向達盧拉曼的宮殿發起強攻。突擊隊僅用了12分鐘,就解決了總統府外圍防禦,將阿明及其家人趕到其辦公室。別洛諾夫從公文包裏拿出壹份文件,遞給阿明。這是蘇聯提前起草的“阿富汗邀請蘇聯出兵”的“邀請函”。阿明看了壹眼文件,知道自己無能為力,壹怒之下把信撕得粉碎。又是壹槍之後,阿明、他的4個妻子和24個孩子倒在血泊中。
65438+年2月28日淩晨,大批早已集結在蘇阿邊境的蘇軍分兩個突擊集群入侵阿富汗。同日,阿富汗人民民主黨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選舉卡爾邁勒為總書記,正式成立蘇聯支持的傀儡政權。根據前壹天的中共政治局會議決議,蘇聯塔斯社發表聲明,宣布“應阿富汗領導層的請求,蘇聯政府向阿富汗派遣有限數量的軍隊”。接下來的壹周,整個阿富汗淪陷。
嚴重後果
西方著名歷史學家保羅·肯尼迪曾有壹個著名論斷,帝國的過度擴張必然導致滅亡。入侵阿富汗讓蘇聯在國內外陷入前所未有的孤立。在整個1980年代,阿富汗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會議上討論最多的問題之壹。為抗議蘇聯入侵阿富汗,中國、美國、聯邦德國等國聯合抵制1980莫斯科奧運會。在蘇聯,反對入侵的聲音不絕於耳。在阿富汗,入侵阿富汗的蘇軍士氣渙散,士兵中甚至出現了吸毒現象。然而,阿富汗人民高漲的抵抗運動使入侵阿富汗的蘇聯軍隊陷入了泥潭。
1986年3月,新壹任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發來電報,逼著卡爾邁勒去莫斯科“治病”,並借機踢掉卡爾邁勒,撤換前國家情報局局長納吉布拉。然而,納吉布拉政權並不能拯救蘇聯在阿富汗的最終命運。
2月1989,最後壹批蘇軍撤離阿富汗。當最後壹輛坦克駛上蘇聯與阿富汗邊境的阿姆河大橋時,蘇聯駐阿富汗司令格羅莫夫跳下戰車,帶著前來迎接的兒子走過邊境。面對蜂擁而至的記者,格羅莫夫只說了兩個字:“我是最後壹個撤出阿富汗領土的蘇聯士兵。在我身後,再也找不到壹個蘇聯士兵了。”
蘇聯人走了。留給阿富汗人民的是壹個永恒的傷口。
/epublish/GB/paper 148/20010807/class 014800023/hwz 456572 . htm參考資料:來源:環球時報作者: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