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多項選擇題
1,提出“生活即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b .杜威c .福祿貝爾?陳鶴琴
2、提出“活教育”理論的教育家是(?)。
A.陳鶴琴·張學門
C.陶行知張宗麟
3、在主任的領導職能中,首要職能是(?)。
A.建立有效的管理體系?b .確保懲教中心的工作
C.教育中有效的意識形態領導?d .建設壹支優秀的教師隊伍
4.幼兒園大班人數壹般(?)。
A.20人?B.25人?C.30人?D.35人
5、在幼兒教學活動中,提供最多交流機會的是(?)。
A.全園活動?b .班級集體活動
C.集體活動?d .個人活動
6.幼兒園課程評價可分為(?)。
A.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b .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
C.內部評價和外部評價?d .總體評價和局部評價
7、下列屬於早期傳統博弈論的是(?)。
A.盈余?b .認知結構理論?c .激勵調節理論?d .精神分析
8.遊戲素材的添加、組合、回歸呈現遊戲素材(?)特點。
A.動態?b .多樣性?c .豐富性?d .可操作性
9、放大鏡、天平、水箱等材料要放在(?)。
A.藝術區?b .木工區
C.科學區?d .積木區域
10、( ?)是指對壹個兒童或壹群兒童進行有規律的、系統的跟蹤觀察(即追蹤),找出心理發展過程的系統特征。
A.橫斷面研究?b .縱向研究
C.整體研究?d .差異研究
11.在心理學的發展過程中,屬於人本主義心理學流派的心理學家是(?)。
A.弗洛伊德?b .維特海默
斯金納嗎?羅傑斯
12、下列對學齡前兒童語言發展特點的描述正確的是(?)。
A.到4歲時,98%以上的孩子會使用完整的句子。
B 5 ~ 6歲是兒童語言發展最迅速的時期。
C.兒童首先掌握名詞和形容詞。
D.兒童的不完整句子多發生在2歲以前,主要是單字詞句子和雙字詞句子。
13.起初,兒童在觀察圖片時只能辨認出個別的物體,後來逐漸可以觀察圖片的整體內容,把握圖片的主題,這說明兒童觀察(?)。
A.強化目的b .形成方法
C.增加細節d .增加壹般性
14,在背材料的過程中,中間忘得很快,因為(?).
A.主動抑制?b .逆轉抑制
C.前攝抑制和後攝抑制?d .逐漸消失
15、兒童的基本情緒表現不包括(?)
A.笑?b .愛情?c .哭?d .恐懼
第二,填空
1,幼兒教育是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孩子對知識的興趣和探索的欲望。兒童科學學習的核心是_ _ _ _ _ _ _ _ _,體驗探究過程,發展初始探究能力。
2.幼兒園的社會教育具有_ _ _ _ _ _的特點。
3、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是_ _ _ _ _
4.幼兒教育是我國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基礎階段。
5.主張學前教育應“中國化”和“平民化”並在中國創辦鄉村幼兒園和勞動幼兒園的教育家是。
6.針對學齡前兒童實施?教育是我國學前教育的基本出發點,也是我國學前教育法律法規規定的學前教育的任務。
7.我國學前教育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組成部分,是我國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
8.21世紀國際教育委員會在《教育-在財富》報告中,進壹步明確了適合基礎教育整體使命的基礎學習內容:學習?學會壹起生活壹起學習?。15.在孩子們探索了什麽會沈,什麽會浮之後,老師總結出“重的東西會沈,輕的東西會浮”。這種說法違背了學前教育的壹般原則。
9.幼兒園的教育活動可分為生活活動、_ _ _ _和遊戲活動。
10,幼兒教育的主要對象是?。
三、判斷題
1.中班的孩子應該能在炎熱或寒冷的室外環境中連續活動60分鐘。( )
2.學前兒童繪畫能力的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即塗鴉期、符號期和定型期。( ?)
3.處於生長階段的兒童比成人需要更多的非必需氨基酸。( ?)
4.給孩子做食譜要註意季節變化,冬天要用高熱量的食物。( ?)
5.消除傳染源是預防傳染病的根本措施。( ?)
6.壹般情況下,骨折部位急救的第壹步是將傷者移至擔架上。( ?)
7.護理與教學的結合意味著教師應該與護士交流,互相幫助。( ?)
8.杜威在自然主義理論的哲學基礎上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概念,在教師教學問題上提出了“兒童中心論”的觀點。( ?)
9.延安第二保育院成立於1945,其教育工作遵循的主要原則是:革命觀、健康觀、愛孩子。( ?)
10,維果茨基認為兒童的認知和發展必須先於教學。( ?)
四、簡答題
1,兒童繪畫能力發展階段。
2.簡單回答壹下兒童呼吸系統的衛生要求。
3.學齡前兒童常見的傳染病有哪些?應該采取什麽綜合預防措施?
4.簡述家園合作的意義。
動詞 (verb的縮寫)論文問題
1.遊戲如何影響孩子的社會性發展?
參考答案
壹、多項選擇題
1,育萃專家解析a .解析:“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陶行知認為,教育和生活是同壹個過程,教育包含在生活中,教育必須與生活相結合才能發揮作用。他提倡教育和生活的完全融合。“生活即教育”的核心內容是“教育就是妳所生活的”。
2.育種專家對A的分析。解析:“生活教育”是陳鶴琴先生在江西實驗幼兒師範學校時提出的壹種幼兒教育理論。
3.育種專家對B的分析。解析:幼兒園園長的工作職能包括對幼兒園各項工作的管理、協調和評價,其中首要職能是保證幼兒教育的順利進行。另外三個是主任的重要職能。
4.育種專家對D的分析。分析:《幼兒園工作條例》指出,幼兒園每班幼兒人數壹般為:小班(3至4歲)25人,中班(4至5歲)30人,大班(5至6歲)35人,混合班30人。
5.育種專家對C的分析。分析:團體活動是指壹些孩子壹起活動,可以給孩子提供更多交流的機會;班級集體活動是全班孩子的參與,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全園活動是所有幼兒園小朋友開展的活動,需要註意秩序;個人活動是孩子的個人活動。
6.育種專家對A的分析。分析:幼兒園課程評價從評價的功能和時間上可以分為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
7.育種專家對A的分析。解析:英國哲學家斯潘塞在19世紀提出的剩余能量理論,屬於現代兒童遊戲理論。認知結構理論、激勵調節理論和精神分析理論是當代博弈論。所以,本題選擇a項。
8.育種專家對A的分析。解析:材料本身是物化的,是靜態的,但如果能仔細考慮材料的呈現方式,就能讓靜態的材料變得動態起來。在幼兒園工作中,教師壹般通過添加、組合、回歸來實現遊戲素材的動態特性。
9.育種專家對C的分析。分析:放大鏡、天平、水箱等。屬於科學探究材料,應放在科學區。
10,育種與提取專家分析b .分析:縱向研究是對壹個兒童或壹群兒童進行有規律、有系統的跟蹤觀察或追蹤,以找出心理發展過程的系統性特征。
11,育萃專家解析d .解析:人本主義心理學興起於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美國,是美國當代心理學的主要流派之壹。以馬斯洛、羅傑斯等人為代表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學派與精神分析學派、行為主義學派分道揚鑣,形成了心理學的第三次思潮。
12,育萃專家解析d .解析:孩子2歲以後,逐漸出現相對完整的句子。完整句子的數量和比例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到6歲時,98%以上的孩子會使用完整的句子。a項錯誤。0 ~ 3歲是兒童語言真正形成的時期,也是兒童語言發展最快的階段。b項錯誤。兒童先掌握名詞和動詞,形容詞次之,C項錯誤。
13、育種與提取專家分析d .分析:兒童對圖片的觀察是逐漸概括的,可分為認識個體物體、認識空間關系、認識因果關系、認識物體整體四個階段。
14,育種與提取專家解析c .解析:前攝抑制被稱為先學材料幹擾後學材料的記憶與回憶。學習後的材料幹擾了學習前材料的保持和記憶,稱為後向抑制。所以在學習壹段材料的時候,中間的材料容易忘記,開頭和結尾的內容容易記住。
15,教養與提取專家解析b .解析:孩子的基本情緒有笑、哭、興趣、憤怒、恐懼。
第二,填空
1,育種和提取專家分析科學
2.教育和提取專家的分析是潛移默化的。
3.教育專家解析藝術教育。
4.教育專家分析基礎教育;永久教育
5.教育專家分析陶行知。
6.全面發展的教育和提取專家。
7.教育專家分析學校教育。
8.教育專家分析認知;做事;幸存
9.教育專家分析學習活動
10,教育專家對3-6歲兒童的分析
三、判斷題
1,育種與提取專家分析×。分析:中班的孩子在室外熱或冷的環境下,應該能連續活動半個小時左右。
2.養殖專家分析×。解析:學前兒童繪畫能力發展有三個時期,即塗鴉期、符號期、概念化期。
3.養殖專家分析×。解析:氨基酸是蛋白質的基本成分。人必須從食物中攝取蛋白質,消化,分解成氨基酸,再結合成人體的各種蛋白質。兒童比成人需要更多的蛋白質,因為他們不僅需要蛋白質來補充他們已經消耗的東西,還需要蛋白質來形成壹個新的組織。必需氨基酸是指人體不能合成,必須由食物中的蛋白質提供的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是指可以在人體內合成或由其他氨基酸轉化而來的氨基酸。兒童比成人需要更多的必需氨基酸。
4.養殖專家分析×。分析:冬天氣溫低,孩子運動量相對減少。吃大量高熱量食物容易造成孩子肥胖,要合理搭配飲食。
5.養殖專家分析√。解析:傳染源是傳染病產生的根本原因,所以消除傳染源是預防傳染病的根本措施。
6.養殖專家分析×。分析:沒有急救包紮,不能輕易移動傷者。如果輕易移動,可能會造成骨折移位,嚴重的休克和血管神經損傷,甚至由閉合性骨折轉為開放性骨折,加重傷情。
7.養殖專家分析×。解析:保護與教育相結合也叫保護與教育的統壹或保護與教育並重,是指幼兒保育與教育並重,兩者相互配合。
8.養殖專家分析×。分析:杜威在自然主義理論的哲學基礎上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概念。杜威的“兒童中心主義”思想已成為其教育理論的核心要素。
9.養殖專家分析×。解析:延安第二保育院創建於1945延安。自建院初期,康克清就不止壹次向院領導提出,職工要樹立愛兒觀,貫徹教育與關愛相結合的教育方針。
10,育種與提取專家分析×。解析:皮亞傑認為,兒童的認知發展必須先於教學,兒童只有在特定的階段才能掌握某些概念。維果茨基則認為發展和教學是相互影響的,甚至教學應該先於發展。
四、簡答題
1,育種專家分析
(1)塗鴉時期
1歲半,孩子開始用筆在紙上畫畫。他們畫的純粹是塗鴉,畫面上只是壹些亂七八糟的線條,叫做塗鴉線。畫塗鴉線時稱為塗鴉期,可能會持續到3 ~ 4歲。
(2)象征時期
象征期是壹個過渡時期,發生在學前早期。3歲左右,孩子開始有表達的意向,能用自己掌握的圖形和線條表達事物的特征。由於此時兒童使用的形狀有限,相似的形狀在每個兒童不同的作品中可能代表非常不同的東西。
(3)概念繪畫時期
在概念繪畫時期,兒童的視覺敏感度得到了提高,眼球運動的軌跡越來越符合物體的外部輪廓,手部的小肌肉得到了進壹步的發展。繪畫時,可以表現對象的主要部分和基本特征,不借助語言就能看到畫的內容。而這個階段的孩子往往用程式化的圖形來表達物體,缺乏真實感,形象不完整。他們喜歡用固定的風格和畫法來表現不同的對象,畫的東西更有概念。
2.育種與提取專家分析
(1)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
(2)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3)組織兒童進行體育鍛煉和戶外活動;
(4)保護兒童聲帶;
(5)防止異物進入呼吸道。
3.育種與提取專家分析。
學齡前兒童常見的傳染病有麻疹、水痘、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乙型腦炎、細菌性痢疾、手足口病等。
傳染病的綜合預防措施:
(1)管理傳染源
早期發現兒童,早期隔離兒童,隔離傳染病接觸者。
(2)切斷傳播途徑
常規預防措施包括環境衛生、新鮮空氣、食品衛生、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和做好定期消毒工作。傳染病發生後采取的措施是對傳染病患兒所在班級的環境進行徹底消毒。
(3)保護易感人群
接種疫苗提高兒童抗杭州感染能力;堅持體育鍛煉和戶外活動,合理營養,增強兒童體質。
4.育種與提取專家分析。
(1)家園合作可以為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2)家園合作有利於父母資源的充分利用;
(3)可以拉近親子關系,提高家庭教育。
動詞 (verb的縮寫)論文問題
1,育種專家分析
(1)遊戲為孩子的社會性發展提供了壹種途徑。遊戲為孩子提供了壹個認識他人、減少自我中心的好機會。在遊戲中,孩子必須學會與他人交談和互動,控制自己的占有欲,遵守不同的規則,對他人的行為做出適當的反應,表達自己的想法,與他人分享知識和經驗,建立合作、領導、分享和輪流等社交技能,發展基本的溝通能力。
(2)遊戲可以促進兒童的社會化,增強他們的歸屬感。通過遊戲,孩子們學會了壹些社會行為,包括輪流、合作、分享和互相幫助。角色扮演可以幫助孩子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它可以幫助他們確定自己的社會角色,促進他們的同情心和認識他人的能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