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家長對小學生心理教育的態度

家長對小學生心理教育的態度

首先,話題提出:

由於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人才競爭激烈。隨著價值觀的改變,單親家庭的增多,獨生子女的教育,中小學生的心理問題比以前更加突出。目前,學校非常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家長學校的工作。而忽視了家庭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對家長掌握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特點和方法的指導。在實際的家庭教育中,相當壹部分家長非常重視孩子的文化學習和身體健康,要求高,也願意投入。而忽視了對孩子健康心理素質的培養,認識模糊,以至於采取放任的態度。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庭教育,父母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不可替代的作用。英國壹份調查報告指出:“教育成功的主要因素在於家庭環境,家庭因素的重要性幾乎是社區和學校之和的兩倍。”因此,研究如何提高家長的心理咨詢意識和方法,幫助家長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識,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因此,我們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導師指導中的研究課題。

二、研究的目的

本研究試圖提高家長的心理咨詢意識,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識和方法,在家庭教育中遵循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尋求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形式和方法,從而達到與學校教育同步,促進小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的目的。同時提高家長教育孩子心理健康的能力。

三、研究內容

1.了解學生和家長的心理健康狀況,分析家長與學生心理素質的關系。

2、指導家長根據心理健康教育的規律和方法,針對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對兒童實施多種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3.通過多種途徑、形式和方法,提高家長的心理疏導能力。

四、調研準備:(略)

動詞 (verb的縮寫)項目的實施:

在研究過程中,我們采用王正宇教授編制的癥狀自評量表,分別對四年級學生及其家長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測試。本測試的主要目的是診斷學生和家長的心理健康狀況及其相關情況。測試結果顯示,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總體良好。他們父母的整體心理健康狀況也不錯。父母的心理健康與子女的心理健康有顯著的相關性。(另有專題報道)基於此,我們確定除了對少數迷茫的學生家庭進行個別輔導外,要針對所有學生和家長,特別關註家長心理素質的提高和孩子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提高。

第二,采用華東師範大學修訂版《親子關系診斷測驗》(PCRT),周步成等。探討小學四年級學生及其家長的親子關系問題。該測試旨在客觀診斷親子關系及親子關系類型。以及親子關系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測試結果表明,小學生不良親子關系的主要類型是保護型;學歷低的母親比學歷高的母親更期待、更擔心、更溺愛孩子;不良的親子關系很容易讓孩子形成壹些不健康的心理。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其親子關系密切相關。父母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有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因此,在家庭教育中,要營造輕松、和諧、愉快的家庭氛圍,加強情感交流,用積極健康的情緒影響和引導孩子,使他們在充滿愛和溫暖的親子關系中健康成長。

第三,開展多種形式的討論活動。

1,開設導師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班。通過專題講座和座談會,幫助家長提高認識,明確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導師心理健康教育的特點和內容;掌握輔導員心理咨詢方法,提高輔導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舉辦了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特點和內容、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徑和方法、家庭教育中應註意的幾個問題、獨生子女教育等專題講座。讓家長清楚,家庭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產生的。創造條件,營造良好和諧的家庭環境,讓孩子健康的心理得到充分發展。要及時了解和發現孩子的心理問題,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技巧進行疏導。家庭心理教育輔導的有效性取決於對孩子的觀察和理解。家長要努力理解。善於與孩子溝通,全面了解孩子。采取不同的方法對孩子進行引導和輔導。比如孩子受了委屈或者很痛苦的時候,可以跟父母盡情的傾訴,也可以開心的哭。當孩子自卑時,父母可以幫助孩子調整目標或轉移目標,保護孩子的積極性,樹立孩子的自信心。

2、建立“家長開放日”制度,實施家校溝通,同步教育。為了加強學校與家庭、老師與家長的溝通。每學期向家長開放壹天。請家長來學校聽老師講課,和老師交流。廣受家長歡迎。在開放日活動中,家長們聽到和見證了孩子在學校各方面的表現,看到了在家裏看不到的另壹面,更有利於家長們從各個角度了解孩子。同時,家長從老師的課堂上學到了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很多家長深有感觸地說:當老師真的很難,我們很難全部管好。老師教育50多個孩子真的不容易。有的說:聽了老師的課,我們學到了很多教育方法。這對我們很有啟發。通過家長開放日活動,加強了家長與老師的關系。增進了相互了解,融洽了相互感情。營造了輕松和諧的教育協同氛圍。

3.在研究過程中,我們發現壹些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有壹些困惑和問題,我們不知道如何處理。因此,我們請了呼市師範學院的專家兩次對家長進行現場心理輔導活動。在現場心理咨詢過程中,家長提出了很多孩子在家表現出來的心理問題。如:註意力不集中,拖延,反應慢,學習效率低,不願意吃苦,脾氣不好,不聽勸告,對男生有偏見等等。專家分析這些問題的癥結,並向家長提出相應的建議。通過專家的咨詢,學生家長平時無法理解的困惑也消除了很多,對孩子的引導也更加自信。

4.召開家長會、經驗交流會。第壹學期邀請了150多位參與調研的家長參加研討會,第二學期召開了家庭教育經驗交流會。150多名家長來自不同單位,有的來自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工廠工人、個體戶,還有壹些下崗職工。學歷層次也不壹樣,有的大學生,有的研究生,有的中專,有的初中或者小學畢業。父母也有不同的素質。我們請不同職業、不同水平的家長介紹家庭教育的做法。成功的經驗也可以用來談談存在的問題和教訓。並寫壹篇親身經歷的文章。通過交流,相互啟發和學習,通過比較的人和事,父母之間的交流變得真實自然。最後,從115經驗篇中,精選出33篇,匯編成《家庭教育經驗集崔》,父母各壹份。這種方法受到了家長的歡迎,起到了很好的引導作用。

5.開展“爸爸(媽媽)兒子同樂會”等活動,讓家長和孩子壹起參與各種活動和遊戲。壹方面,通過遊戲和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另壹方面,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學校各種活動中的表現,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和教育。

6.對個別有心理障礙的學生家庭進行反饋。及時了解情況,調整策略,改進方法,提高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四、研究成果:

1,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我們學習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知識,提高了理論知識。改變了教師的受眾,增強了學生的心理輔導意識。註重心理教育在日常教學中的滲透,改進與家長的溝通方式。提高了家庭教育中指導家長用科學方法教育孩子的水平。

2.通過調研,家長提高了對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認識,轉變了觀念,很多家長明顯改變了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我掌握了壹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技巧。可以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采取多樣化的教育方式。學會了尊重孩子,能夠和孩子溝通。它反映在學生的日記和作文中。壹個學生在日記裏寫道:以前媽媽只關心我的成績,考不好就罵我。現在變了。能夠和我壹起分析錯誤的原因,經常鼓勵我。我也願意告訴她真相。她很高興看到我的進步。壹名學生說,過去,上藝術學校是家長說了算。現在妳可以聽聽我的意見,同意加入合唱團。學生自己也感受到了家長教育方式的改變。

3.學生的素質得到了充分的發展。我校被全國青工委授予“全國紅旗大隊”和“全國首屆雛鷹大隊”。省級先進家長學校。湖州市文明單位和市級小學。501班在“創想杯”活動中獲得全國百校“最佳創新活動獎”。26人獲得全國奧林匹克運動會壹、二、三等獎。、馬思瑤、劉玉燕、、鐘、、顏誌紅、許家傑等18名學生在省、市、區書畫大賽中獲壹、二、三等獎。102班的邱在市小發明競賽中獲得壹等獎和二等獎。董克獲得“全國手拉手好孩子”稱號,2000年參加第四次全國青年代表大會。姚啟彥獲得四星鷹勛章。、孫珍、宋、、羅莎等學生多次在省市遊泳比賽中獲得第壹、二、三名,並打破市紀錄。

4.理論成果:

小學生親子關系及其對心理健康影響的調查研究獲第六屆心理學會年會壹等獎。並發表在《呼市師範學院學報》第六期(2001)。吳芳芳老師的《幫助他建立良好心態》發表在湖洲教育2001年5月。王蕓老師的《家庭教育中的心理咨詢刻不容緩》發表於2001《全國基礎教育論文集》。劉天思老師的《轉變家庭教育觀念,做好家庭教育》在市家庭教育協會年會論文評比中獲得二等獎。沈懿老師的《快樂學習之源》獲省三等獎。吳芳芳老師的思維實踐探索獲市二等獎。何老師的《做好家庭教育,推進學校素質教育》獲市三等獎。

第五,思考主題。

1.兒童的心理健康與父母的心理狀態和親子關系密切相關。提高家長的心理健康水平,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有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因為父母來自不同的單位,從事的職業不同,文化程度不同,道德修養和重視程度不同,家庭的類型也不同。因此,在今後的進壹步研究中,我們應該對不同類型的家庭和不同層次的父母進行分類。

2.隨著社會離婚率的增加,社會上出現了不完整的家庭或單親家庭。父母離異或離婚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影響很大。單親父母離婚後如何撫平孩子受傷的身心?作為學校教育,如何引導單親家庭和重組家庭對孩子進行心理疏導,而不是壹味的縱容和彌補,或者忽視對孩子的教育,還有待下壹步研究。

3.在研究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壹些家長行為古怪,心態不好,明顯存在壹些不當的情緒和行為控制。我們學校如何引導這些家長,這是否屬於我們學校教育引導的範圍,我們沒有進行深入的探索。

4.父母關心孩子的學習,往往只關註表面,關心孩子的成績和排名,卻對孩子的知識缺乏應有的關心,不管孩子的知識是否紮實。這種不合理的態度導致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缺乏應對學習挫折的能力。所以,如何引導家長關心和幫助孩子學習,也是心理咨詢的重要壹環,而我們在這方面做得還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