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貝約放勛。com以4月17日“新中國十條”為標誌。樓市調控百日有余,經歷了這百日的“洗禮”,促銷樓盤逐漸增多。
杭州透明售房網數據顯示,樓市調控100天以來(4月17日至7月26日),杭州主城區已退房250套,余杭區已退房150套,其中單日已退房32套,成為新政以來的退房高峰。包括杭州主城區和余杭區,退房套數達到400套。
業內人士分析,如此明顯的退房現象與樓市調控政策的出臺有關。在壹個新的宏觀調控政策中,房貸政策偏緊,二套房首付達到50%,利率1.1倍,第三套房貸門檻提高,影響購房者的支付能力;二是樓市新政的出臺,打擊了購房者的信心,尤其是在房產投資者看淡後市,選擇退房暫時離開樓市的情況下。
& gt& gt百日內退房:余杭65438+主城區050套250套。
17年4月,遏制房價過快上漲的“新國十條”壹出臺,樓市頓時“疲軟”起來。反映到市場層面,開發商謹慎推盤,購房者觀望,成交量下降,但退房增加。
5月19日,樓市調控新政出臺的“滿月”剛過,主城區就有7套退房,其中6套位於杭州熱門區域下沙板塊。這些退房涉及的建築物,如四季風景花園,金沙陽光公寓和盛泰杜明公寓。這個板塊的投機氛圍很濃,尤其是溫州、臺州等外地投資者。
到5月23日,僅僅壹周後,杭州主城區退房量達到44套,涉及28棟,分布最廣的是拱墅區、下沙區、濱江區。
6月退房現象並未“收斂”,全月退房套數達到127套。7月樓市繼續退房,7月1至7月26日退房69套。
相比主城區,杭州樓市重鎮余杭區的退房情況不容小覷,呈現出相對集中的退房現象。余杭區房產信息網公布的退房數據顯示,在樓市調控百日期間,余杭區共退房***150套,其中6月4日退房32套。
7月19,余杭區壹天退房20套,成為樓市調控新政以來的又壹個退房高峰。而且大部分都是開盤不到半年的期房,比如清水灣別墅、金昌年華、華鼎君臨世界城、西城時代家園等。這些房產是該地區目前在售的熱門房產。
除了華鼎君臨世界城、金昌年華苑等熱點樓盤,其他熱點樓盤也“不甘落後”,如臨平南苑街的東海水景城、喬司板塊的連城國際和東城麗景、中泰小鎮的辛鳴半島、良渚組團的舒眉公寓、仙林板塊的爵士風情等。
記者註意到,這些涉及解除合同的房源中,有不少是拍賣行,如和田尚城、齊悅美域、藍色錢江公寓、西房雲溪印象、華鼎君臨城、金昌年華苑等在這些退房的物業中,雖然也有乾隆大廈、尊寶大廈等商業物業,但普遍較少。
& gt& gt購房者退房心態不壹:有的無奈,有的擔心房價下跌。
17年4月,樓市調控政策出臺,已經簽訂購房合同的開發商和購房者有壹段時間處於“恐慌”狀態。二套房首付達到50%,利率1.1倍。三套房貸門檻上升,房款怎麽補?傳說房產稅將出臺,手裏有多套房子的投資者開始恐慌;高價簽了購房合同,房價降了就虧大了,購房者心態變得很不壹樣。
隨著樓市調整,杭州多個投資客集中的樓盤被連續報道“退房”。其中,下沙世茂蔣斌花園遭遇了多達100人的退房團,其中約80%是溫州人。開發商也臨時起意,凡是簽了意向但沒簽合同的壹律退回;那些簽了合同的人被區別對待。對因新政變化而沒有支付能力的客戶允許退房,但對因擔心房價下跌而假裝“不合格”的購房者不允許退房。
余杭區很多樓盤正好在樓市調控政策出臺前開盤,政策壹出臺就出現退房。比如老余杭的西城時代家園,4月1開盤;臨平華鼎林俊天下城二期4月8日推出,新政出臺後依次出現退房;此外,在辛鳴半島的中泰鄉也有類似的現象。其17、19號樓於4月11日開盤。開盤6天,新政出臺,7套房子退。開發商解釋說,購房者的信用和收入證明不真實,導致銀行按揭失敗。
浙江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趙杭生告訴記者,此時退房有多種原因。壹個重要原因是,在這壹輪宏觀調控新政中,房貸緊張對購房者產生影響,二套房首付提高,利率提高;三套房貸門檻提高,購房者支付能力受到影響,只能選擇退房。
杭贏結構總經理張慧芳表示,樓市新政的出臺直接影響了房貸的收緊,部分購房者因為拿不到銀行房貸,不得不讓他們退房。
國務院提高二套房貸首付和利率的政策剛剛公布半天,原本上漲的房價突然戛然而止。甚至傳出北京某新盤爆料每平米直降3000元,購房者買房越來越緊張,對自己造成“打擊”,房價和房產稅開始影響退房。
除了有支付房價的能力,“這些退的房子很多都是新政出臺前買的。當時房價很高,上漲的程度不正常,不合理。他們期望在房價上漲後脫手,調控政策出臺。房價上漲趨勢得到遏制,購房者選擇退房規避風險。同時,關於房產稅的傳言在壹定程度上讓購房者淡化。”浙江省社會科學院房地產研究員王永泰說。
& gt& gt專家分析:“炒房團”正在退出。
王永泰表示,樓市新政要求提高二套及以上房貸門檻,增加了炒房者的投機風險。“原來首付只有20%,第二套可以30%。現在首套要付30%,還有限制。二套首付提高到50%,炒房者要求的資金和風險都增加了。”
除了購房者回流,最近,上海、南京、溫州等地也出現了“退出門”。王永泰認為,雖然房價沒有出現大的波動,但效果是明顯的,房價上漲的勢頭得到了遏制。根據研究結論,杭州近幾年房貸消費逐年增加,炒房團用來炒房的錢也是從銀行儲蓄借的錢。如果不調整,房地產業和銀行金融業將面臨風險,炒房之風必須遏制。和以前相比,現在的樓市投機風非常嚴重。
針對樓市調控百日期間出現的退房現象,“目前投機者受樓市調控政策影響較大。如果出現大量退房,可能與投資和投機者撤離有關。”行業分析師認為。
趙杭生表示,目前的退房現象反映了新的樓市調控政策對購房者信心的影響。尤其是投資者覺得看空樓市就退出無利可圖。“炒房團預期房價下跌,要求退房。”
張慧芳還認為,新政的出臺打擊了投資者對後市的信心,許多炒房者以不能辦房貸為借口,退房逃離樓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