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如何做壹個積極向上的人?

如何做壹個積極向上的人?

說到正反的話題,大家肯定會想起那個老故事:桌子上有半杯水。消極的人看到會說,哎呀,怎麽只剩半杯水了?積極的人看到了,會說,我不怕還有半杯水。

好的故事是這樣的。只講故事不下結論。這種空白也給了大家足夠的想象空間。帶著美好的幻想,聽完故事,妳心滿意足,決心從此做壹個積極向上的人。

但往往事與願違。為什麽?

在妳繼續讀下去之前,讓我們壹起花30秒的時間為開始的故事編壹個結局。

然後看看這個結局,能給妳帶來什麽樣的思考?

比如結局是這樣的:有壹天,半杯水激起了消極者的危機感,他很努力地從地上站起來,把半杯水變成了壹杯水,再把壹杯水變成了壹桶水。三年後,他擁有了自己品牌的蒸餾水,成為了壹名水務大亨。

同樣的半杯水讓這位活動家感到舒服。他每天的口頭禪是:不怕,還有……每當口渴的時候,他都會小心翼翼地喝壹口,然後看著杯子裏的水,覺得很滿足。啊,還有半杯。直到有壹天,坐在空空的食物上,他發現水沒了。

在故事的這壹點上,妳對誰是積極的誰是消極的有另壹種看法嗎?

換句話說,通過這個故事,我們能不能思考:什麽才是真正積極的?

2

積極向上是很多人的願望。

比如他們常說:我要做壹個積極向上的人。這句話的潛臺詞是,我還不是壹個積極的人,或者說我很難成為壹個積極的人。

更多的人對積極性有更大的誤解。

他們認為積極是壹種理念。有了這個想法,妳會把壹切想象得很美好,卻忘記了現實的殘酷。

在壹次同學聚會上,三杯酒下肚,老同學肖敏抱怨道:我丈夫總是很忙,很晚才回家。有時候直接在公司睡,第二天再來。

幾個女同學很警覺,說,他真的在工作嗎?外面會有人嗎?

肖敏眼裏閃過壹絲慌亂,很快平靜下來:我也是這麽想的,但我們已經是夫妻這麽多年了,不會的。我也在他手機上看到過壹些曖昧的信息,但那都是為了工作!

女同學也不能多說什麽,語重心長:妳,妳最好小心點,看緊點!

曼迪此時笑了,那是壹種我無法理解的笑。

她接著說:呵呵,老話說的好,男人嘛,偷吃無所謂,只要會回家就好。

聽到答案我很驚訝。當時我想問:妳還愛他嗎?偷食物可以嗎?還是妳太愛他而不愛自己?回家真好。妳覺得是狗嗎?

肖敏曾經是班上的壹位姐姐。如果有人被欺負,她總是第壹個為我們挺身而出。

然而歲月磨平了她的脾氣,磨去了她的棱角。她學會了“積極向上”,成為了壹個好人。現在她甚至不能為自己做出改變。

這都是因為“正”!但這真的是積極的嗎?不,這是假陽性!這叫阿q精神。

也許妳會問,老師,真正的正能量和阿q精神有什麽區別?很簡單,就兩個字:臉。

阿q精神是否定現實,自欺欺人,不是反抗,而是受辱。總之,阿q精神的本質是逃避,逃避不是積極的。

積極就是面對,面對對同壹件事的不同反應,對同壹件事的不同解讀。心理學常說,事件不傷人,人對事件的解讀傷人。

其實積極是壹種選擇,就是妳選擇了壹種讓妳更快樂的解釋。當然這也會和妳原本對事物的認知有關。

我記得有壹天,我牙疼,滾了壹地。我相信每個牙疼過的人都不會忘記那種痛如隔年的感覺。

這時候如果妳跳出來對我說“積極”,那就積極點。雖然妳牙疼,但是妳的牙還是能證明妳沒死!我保證不會殺妳。我保證我會狠狠揍妳壹頓。

當然,這是個笑話。

疼痛可以說是壹個完全負面的詞,劇烈的疼痛也會引起休克。為了避免或減輕這種疼痛,人類發明了各種麻醉劑和鎮痛劑。

“可以吃藥從來不打針,全身麻醉絕對不能半麻”,這是怕痛的人的日常。

那我怎麽知道這個牙痛?

看了醫生,吃了藥,緩解了很多。當我冷靜下來的時候,我想:這牙疼和身體的任何疼痛壹樣,是我們的壹種自我防禦機制。

痛苦,看似消極,實則積極。

因為世界上有壹種病叫鎮痛;無痛患者不會感覺到任何疼痛,牙痛、頭痛、身體疼痛等等都不會出現在他們的世界裏,甚至手術還能省下壹筆麻醉費用。

看來這確實是壹個不錯的特殊功能。但事實上,不痛也意味著更多的傷害。

因為無痛癥不是“無敵模式”,而患者誤以為自己開啟了“無敵模式”。

因為他們感覺不到疼痛,無法及時知道傷害的存在,所以會比普通人更容易受到危險,甚至危及生命。

當妳覺得痛的時候,不痛可能會感覺好壹點;但妳不知道不痛的人才是最痛苦的。

無獨有偶,和無痛癥壹樣,世界上也有壹種精神無痛癥,叫做無恐懼癥。

美國愛荷華州壹名44歲的女患者,什麽都不怕。

研究人員試圖用不同的方式嚇唬她,給她蛇和毒蜘蛛,讓她看恐怖電影,甚至把她鎖在鬼屋裏,但所有的嘗試都是徒勞的,她沒有感到壹絲恐懼。

但這也讓她在面對危險時無法對形勢做出正確的評估,從而保護了自己。

突然想起學英語經常說的壹句話:壹分耕耘,壹分收獲。是啊,誰說消極中沒有積極?也許消極只是開始,積極才是結果?

那麽什麽才是真正的積極呢?

真正積極的是壹個角度,不是視而不見,而是總能看到下壹個可能。

我們總是忘記,總會有下壹個可能;妳可以選擇積極向上。

我的學生C和我預約了壹次會診。末了,她問:老師,妳從生下來就是這麽積極向上的人嗎?

聽到問題,我笑了笑,心想:這個問題多可愛啊,可是怎麽可能呢?

我說:當然不是!我有時候會難過,難過,抑郁。因為我也是個正常人,也有情緒。

世界上第壹位潛在刺激大師托尼·羅賓斯(Tony Robbins)也曾在萬人演講中被問到同樣的問題。

學生問安東尼:老師,妳能壹直保持這麽積極的心態嗎?

安東尼笑著說,當然不是!我也有負面情緒,但重點是:我不會停留在那裏。

我不會呆在那裏。妳什麽意思?就是他不會允許自己停留在那裏,他不會讓自己停留在那個狀態。

我們都喜歡留下來而不是離開。

停留在負面情緒中幾乎是每個人的通病,但是停留又有什麽意義呢?

月初買了個智能音箱,最方便的功能就是聲控點歌。

比如,我對著音響說:放壹首陳奕迅的歌。壹秒鐘後,系統會放出壹首《十年》。但問題是音箱裏的歌都是隨機播放的,發布的歌未必都有人愛。

如果歌出來我不喜歡,我幾乎會自動回應,對著說話的人喊:下壹首。

人生不就是這樣嗎?如果妳覺得不舒服,如果這個狀態不是妳想要的,接下來!

我們已經知道,積極是壹個結果,壹個選擇,壹張臉,壹個前進的步驟,總是找到下壹個可能性。

但是具體怎麽做才能讓自己更積極呢?

結合自己的行動經驗和咨詢案例,帥帥有以下建議:

1.從壹個簡單的行為開始。

比積極思考更重要的是積極行動。積極不是壹種想法,而是壹種行動。如果妳只是憑空想,真正的積極就不會發生。面對困難,解決問題,深呼吸,跳起來,繼續前進。選擇壹件能讓妳立刻開心起來並且妳能做到的小事,從這裏開始。

2.找到妳積極情緒的觸發點。

每個人的積極情緒都會有壹個特定的開關,這個開關會和某些事情或行為緊密相連。回想壹下妳在做某件事的時候感覺最放松、最沒有壓力的時候。妳可以試著聽聽音樂,做做運動,做做家務,在沙發上看壹本書,練習冥想,或者幹脆坐在妳家外面的咖啡店裏,在樓下的超市裏走壹圈,找到這個開關。這時候妳的身體感覺很舒服,狀態也很專註。

3.每天微笑和自我確認5分鐘。

幾年前,美國有壹本暢銷的大眾心理學書,叫《正能量》。作者告訴我們,當妳微笑時,妳不能悲傷。是的,行動決定情緒。當妳微笑的時候,妳的腦海裏會有壹個相應的“開心”的情緒,即使妳是故意做這個微笑的動作。每天對著鏡子練習微笑5分鐘,同時在心裏用積極的語言和自己對話,告訴自己:我是最棒的。

4.多花點時間和積極的人在壹起,或者聽聽他們的建議(和積極的人交朋友,聽聽他們的意見)。

如果妳想成為某人,妳必須和某人在壹起。想想妳認識的最活躍的人是誰,看看他們平時都做什麽,關註什麽,遇到困難怎麽想,怎麽度過。試著和他們保持聯系。如果找不到下壹個可能,不妨聽聽他們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