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施工準備
1.勞動力準備:為確保工程質量和工期,我項目部將從長期註冊的專業施工隊伍中挑選技術過硬、管理嚴格、組織規範的市政工程施工專業隊伍投入本工程施工。確保所有團隊的技術工人都接受了崗位培訓並通過了考試。
2.材料準備:在工程開工前,根據施工預算的材料分析和施工進度的要求,編制材料使用計劃,選擇講質量、講信譽的供應商,做好各種材料的采購供應工作。加強對進場材料的質量檢查和驗收。不合格的材料不能進入現場。進場後,應按要求存放,確保材料處於良好狀態。
3.機械準備:在工程開工前編制機械使用計劃,以便機械提前進場,保證工程需要。
4.技術準備:施工階段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施工前,組織技術人員和施工人員進行現場勘察,組織學習招標文件和施工技術規範,編制勘察實施大綱。根據本工程工期緊的特點,項目部技術人員將隨時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及時編制相應的施工方案。
5.其他準備:根據現場調查:(1)調查施工範圍內的地理環境、水文地質;(2)臨時道路;(3)積極與各相關方高層協調,使項目盡快進入實質性施工階段。
項目經理部將指派專人負責:(a)協調局部矛盾;(b)加強與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的高層協調,為項目順利施工創造良好的外部施工環境。
調查周邊單位和居民區,協調指揮部調解沿線地方矛盾,協調好與地方政府、各大交通、電力、供水、通信、公安、市容、環衛等部門的關系。
二、現場設施布置
1.臨時用水:施工前與相關部門召開現場協調會,充分利用周邊供水設施,部分埋設臨時供水管道,滿足施工臨時用水。
2.臨時用電:設置臨時線路為施工提供用電。
3.辦公及生活區:設置辦公及生活設施。根據現場調查,需要設置現場辦公室和員工宿舍。
三、主要施工技術措施
3、技術準備:
每道工序施工前,應編制技術方案並進行交底,並提交監理工程師確認。
(1)了解河塘清淤的長、寬、深、量,棄堆場,掌握淤泥的界定標準。疏浚前,要盡量摸清淤泥厚度,估算淤泥量。對於施工圖中未標註的河塘(包括暗塘),應在處理前進行論證,並上報監理組,監理組將通知項目工程師,並與設計代表現場確認。
(2)清淤可采用挖掘機,用挖掘機清淤應輔以人工清淤。
(3)疏浚河道、池塘、溝渠時必須明確土質,徹底清除腐植土。
(4)疏浚前,項目部人員應詳細繪制平面圖、縱斷面圖和橫斷面圖,以確定淤積前的標高。
二、施工技術
1.需要合理組織各河塘的抽水工作,避免因水域抽水工作量大而出現河水倒灌代替河塘的情況。
2.抽水後,應按施工組織順序對池塘進行清淤,淤泥應放在指定地點,防止汙染環境。清淤時根據淤泥厚度用挖泥船清除淤泥,清淤填築同時進行,擠入施工。疏浚時,使用兩臺挖掘機清除淤泥。兩臺挖掘機同時作業時,應保持壹定的安全距離,防止動臂相互碰撞。
3.疏浚前後各河塘標高由項目部測量員測量,並繪制相應的平面圖和橫斷面圖,由監理復核。如有必要,業主指定的檢測中心將派人進行復測。其中,河塘平面圖需註明幾何尺寸及其與路基的相對位置;在河塘斷面上測量清淤前後各測點的標高,繪制河塘清淤斷面圖,利用河塘清淤量計算表計算出河塘清淤量,由監理簽字,作為質量保證資料和設計變更的依據。
4、清淤原則上不得超過設計深度,如果清淤到設計深度後有不良泥土,必須由現場監理、設計代表會同業主代表通過現場觀察和試驗來確定,確屬淤泥時要清倒。
5、清淤前後的現場影像資料、內業資料應及時整理、完善,上報監理小組。
1,建立質保檢查體系,工作細化到人,保證每道工序責任人壹壹對應。
2、明確質量目標,嚴格執行質量檢驗程序。
積極響應業主號召,創建優良工程,認真組織施工人員和質檢人員學習業主提供的技術規範,明確優良工程的要求。根據有效的質量檢驗程序,監控施工過程中每道工序的質量。上道工序不驗收,下道工序不允許施工。
3.提高和加強全體施工人員的質量意識。使工人牢固樹立“質量第壹、用戶第壹、信譽第壹”的思想。
4、加強人員組織和機械投入,配備足夠的管理和施工人員,以利於工程質量的管理和控制。
5.具體保證措施如下
5.1調查工作
(1)所有測量儀器應在使用前進行校準。如果施工過程超過校準時間,應重新校準。計量器具使用中發現誤差時,應在使用前進行檢定和修正,以符合要求。使用前檢查設計單位交付的測量資料。如發現問題,及時向監理工程師報告,並會同設計單位補測。
(2)定期對水準和導線控制點進行復核,並將復核結果報監理工程師批準。每道工序開始前,應檢查所有測點。加密的控制點需經監理工程師批準後方可使用。
5.2測試工作
(1)本項目使用的所有測試儀器在使用前都經過校準。
(2)按規範要求做好原材料的試驗工作,確保合格材料在工程施工中的使用,堅決清退不合格材料。
(3)加強施工過程的試驗和檢測,每個施工過程按規範要求的頻率進行自檢。試驗合格後,報監理工程師抽檢,經監理工程師認可後,方可進行下壹道工序的施工。
(4)做好試驗資料並分類歸檔,為工程質量控制提供可靠依據。
1,安全目標
安全目標:零傷亡。
2、安全保證措施
2.1成立安全領導小組。
在項目經理和總工程師的直接領導下,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總工程師和安全部負責人為副組長,現場施工員為組員的安全領導小組。各施工隊配備專職安全員,狠抓安全管理。
2.2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
建立安全生產管理網絡,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項目經理部設專職安全員,作業班組設兼職安全員,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
2.3加強安全教育
工程開工前,對所有參加工程的施工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提高全體施工人員的安全思想,組織學習安全技術操作規程,並結合本工程制定詳細的安全生產措施。
2.4加強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
安全部門的專職安全員應堅持對施工現場的巡視檢查。各施工隊的專職安全員應進行班組安全檢查。整個施工現場應設置規範的安全標誌和標牌,並隨時維護和補充。
2.5搞好交通安全管理
2.6指定專人在施工路段進行交通管制和疏導,並在作業區設置各種安全警示標誌,在確保安全施工的前提下,盡可能滿足交通開放的要求。
2.7機械和施工運輸車輛的安全措施
機械和施工運輸車輛的操作人員需要經過正規培訓,持證上崗。堅持定期檢查和維護工作,確保其在運行期間處於良好狀態。加強對駕駛員的安全教育和規範管理,固定運輸路線,杜絕交通事故,設置交通標誌。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時,車輛應該遵守交通規則。
2.8臨時用電
2.8.1 TN-S系統必須采用現場用電,中性點接地要規範。
2.8.2保護零線(PEN)和工作零線(N)應分開敷設,不得挪作他用,並應采用黃/綠雙色線。保護零線必須在總配電箱處重復接地,線路較長時在線路中間和末端重復接地。保護零線的截面不得小於工作零線,並應有必要的機械強度。
2.8.3保護零線應由第壹級漏電保護器電源測得的零線引出。
2.8.4正常情況下不帶電的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備件、管道、軌道和靠近帶電部分的部件應加以保護,並與金屬圍欄和門連接。
2.8.5在同壹系統的供電系統中,電氣設備不得有壹部分接零保護,另壹部分接地保護。
2.8.6漏電保護器的使用:施工總配電箱和現場三級配電箱均裝有兩級電流動作漏電保護器。
2.8.7現場用電實行壹機壹閘壹箱壹漏電保護。
2.8.9配電系統線路應采用絕緣電線或電纜敷設,埋地線路應有接地標誌。應鋪設無地下建築物和重型機械的線路。穿越道路時局部地段無法埋設時,應穿鋼管保護。
2.8.10系統應由維修電工定期檢修。
2.8.11按要求設置警衛和紅色信號照明及應急照明,其電源從現場電源開關電源側引出。
八、文明施工和環境保護
1、文明施工的主要措施:
1.1組織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管理組織。施工現場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生產、技術、質量、安全、消防、保衛、材料、行政、衛生等管理人員為成員的文明施工管理組織。
(2)完善管理制度,包括:個人崗位責任制、經濟責任制、獎懲制度、會議制度和各種專業管理制度。
(3)完善管理信息。
(4)開展競賽。
(5)加強教育培訓。
(6)積極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現代管理方法,提高機械化作業程度。
2.2現場管理措施
(1)施工現場布局,生產生活用房建設有序,機具、材料堆放整齊,場地整潔,無臟亂。
(2)材料堆放合理,堆場整潔,材料堆放整齊穩定,各類材料分類堆放,標誌明顯。儲備數量適當,這樣工作就完成了。
(3)施工要規範化、標準化、制度化,杜絕野蠻施工和違章作業。
(4)文明施工,做到著裝整齊,上崗,防止野蠻操作。
(5)加強施工現場的安全保衛工作,禁止閑雜人員進入。
(6)項目施工前,需提前向業主及相關部門詳細咨詢擬施工範圍內公共設施及土建設施的設置及拆除事宜。在拆除之前,應采取壹切必要措施對其進行妥善保護,以防止這些設施在施工過程中受到損壞。
(7)如果臨時工程或永久工程的施工可能對道路用地附近的公共設施和民用設施產生影響,必須事先通知這些設施的代表,並且只有在他們在場的情況下才能進行施工作業。
(8)積極聯系當地政府和群眾,了解當地民風民俗,尊重民族宗教信仰和生活習慣,妥善處理當地政府和群眾的關系,避免與群眾發生矛盾。教育員工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和地方規章制度。杜絕俠盜、打架等違法現象。
2.環境保護
2.1施工環境維護措施
(1)建立文明施工中的環境保護、水土保持、文明施工管理體系,完善管理制度。
(2)項目部成立施工環保、水土保持領導小組,任命壹名副經理主管施工環保、水土保持、文明施工工作,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制定施工環保、水土保持、文明施工管理細則,報業主和監理工程師批準後實施。
(3)制定施工環境保護、水土保持、文明施工、施工現場管理、施工秩序管理、施工安全管理的細則,並認真實施,將施工環境保護、水土保持、文明施工分別與各作業班組、管理人員的資金掛鉤。項目經理部每旬進行壹次環境保護、水土保持、文明施工的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4)施工期間,保護環境,保護綠化,保護現有建築物和路面不受損壞和汙染,完工後徹底清理場地,恢復原有道路和設施,清理場地和周圍環境,以達到順利交付。
2.2汙染預防措施
(1)棄土堆和施工棄土應堆放在業主、監理和工程師指定的地點,禁止傾倒入水庫、河流和農田,以防汙染。
(2)盡快完成路基排水系統,盡快護坡,減少水土流失。
(3)橋涵基坑棄碴應及時運走,並盡快恢復河道原貌。
(4)臨時工程土方通過正式公路運輸時,汽車應升起汽車擋泥板,公路上和居民區周圍不會有渣土和灰塵。規劃區的棄土也要進行平整,增加防護設施。
(5)各種施工和生活汙水、汙油、化工廢料不得隨意排放,必須處理後排放。
(6)在每個住宅和工地設置垃圾儲運站。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後,應與當地環保部門協商處理。
(7)所有因施工需要而修建的臨時設施必須在簽發移交證書後及時拆除,設備和剩余材料應運出,並保持場地和施工現場整潔,達到監理工程師滿意的程度。
2.3噪聲控制措施
(1)合理分配動力機械作業場所,盡量避免在同壹地點運行容量過大的機械設備。
(2)對於空氣壓縮機、發電機等噪聲過大的機械設備,安裝消聲器降低噪聲。施工時盡量避免夜間作業,影響當地群眾休息。
2.4減少灰塵的措施
作業現場和運輸車輛應及時清洗,確保場地和車輛的整潔。禁止在工地焚燒各種垃圾和廢棄物。
2.5水土保持措施
(1)根據設計要求,永久用地應及時進行綠化、砌築等防護工程,防止侵蝕和水土流失。所有取土場和棄土場都應做好排水和綠化,並修建擋土墻,防止土壤沖入農田和河流。
(2)永久用地範圍內的其他裸露地表覆蓋植被進行綠化。
(3)禁止向河床傾倒建築垃圾和占用河道內其他排灌設施,防止洪水、泥石流等災害。
河塘疏浚施工方案(二)
壹、施工準備
1、主要機具:
1,挖掘機320105 KW,15按要求進場。
2.推土機D14075 KW平臺6按要求進場。
3.自卸車康明斯40平臺將按要求進場。
4.裝載機LM-30徐工3T平臺4根據現場需要進場。
2.便道:
進場後對河塘進行調查,依次編號,即1#、2#、3 #-22 #等。,並填築河塘之間的臨時便道,以保證換填材料的運輸。
3、技術準備:
每道工序施工前,應編制技術方案並進行交底,並提交監理工程師確認。
(1)了解河塘清淤的長、寬、深、量,棄堆場,掌握淤泥的界定標準。疏浚前,要盡量摸清淤泥厚度,估算淤泥量。對於施工圖中未標註的河塘(包括暗塘),應在處理前進行論證,並上報監理組,監理組將通知項目工程師,並與設計代表現場確認。
(2)清淤可采用挖掘機,用挖掘機清淤應輔以人工清淤。
(3)疏浚河道、池塘、溝渠時必須明確土質,徹底清除腐植土。
(4)清淤前,項目部人員應詳細繪制平面圖、縱斷面圖和橫斷面圖,以確定淤積前的標高。
二、施工技術
1.需要合理組織各河塘的抽水工作,避免因水域抽水工作量大而出現河水倒灌代替河塘的情況。
2.本工程現場勘察的淤泥厚度壹般約為0.8m-3m,部分老河塘淤泥厚度約為18 m,抽水後河塘按照施工組織指令進行清淤,淤泥運至現場指定地點,防止汙染環境。清淤時根據淤泥厚度用挖掘機清除淤泥,清淤填築擠入施工。疏浚時,使用兩臺挖掘機清除淤泥。兩臺挖掘機同時作業時,應保持壹定的安全距離,防止動臂相互碰撞。
3.疏浚前後各河塘標高由項目部測量員測量,並繪制相應的平面圖和橫斷面圖,由監理復核。如有必要,業主指定的檢測中心將派人進行復測。其中,河塘平面圖需註明幾何尺寸及其與路基的相對位置;在河塘斷面上測量清淤前後各測點的標高,繪制河塘清淤斷面圖,利用河塘清淤量計算表計算出河塘清淤量,由監理簽字,作為質量保證資料和設計變更的依據。
4、清淤原則上不得超過設計深度,如果清淤到設計深度後有不良泥土,必須由現場監理、設計代表會同業主代表通過現場觀察和試驗來確定,確屬淤泥時要清倒。
5、汙泥堆放問題:
a、流動性大的泥漿挖出後及時運出施工區,堆放在施工區外。幹燥後,集中運至棄土場。
b、流塑小的淤泥由自卸汽車直接運至棄土場。
c、集中的淤泥和其它不能利用的土方應處理掉,並由現場監理簽證。
d、對流塑性大的淤泥,在挖裝拖運過程中,註意盡可能避免汙染行車路線。
6、清淤必須徹底,清淤後要擦幹池底。當地面自然橫坡或縱坡陡於1: 5時,需要在原地面坡度和接縫上開挖臺階後再進行填築。臺階寬度不小於2m,外緣整體坡度不大於1: 3,臺階頂部壹般做成2%~4%的向內坡度。臺階標高要求預留10cm機械開挖,人工修整。需要註意的是,臺階壹定要直,保證邊角滾到位。臺階的坡度向舊路堤傾斜,坡比控制在3%,以利於接縫的壓實。臺階隨填築進度自下而上逐層開挖,臺階暴露時間壹般不超過3 ~ 4天,以完成最後壹層填築。
7、清淤前後的現場影像資料、內業資料應及時整理、完善,上報監理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