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物流中心,實行線路專營,讓貨物和車輛統壹進場,統壹管理,規範市場。同時,物流中心的建立也是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必然趨勢。
上海、南通、蘇州、南京、天津、青島等大城市和轉型城市都有大型物流中心。物流中心不僅起到周轉緩沖的作用,而且在維護市場穩定和規範市場管理方面也起到壹定的作用。
最重要的壹點是它的成本低,效益產值高。
物流中心概述
“物流中心”這個詞在亞洲用得最多,在歐美也有使用,但較少。他們大多用“分撥中心”,在中國叫“配送中心”。在西方,“配送中心”比“物流中心”更常用。
物流中心是物流網絡的壹個節點,具有物流網絡節點的壹系列功能。把握物流中心的含義、類型、功能和地位,是依托不同層次的物流設施開展物流活動、指導物流運作和管理的基礎。
物流中心是物流系統中的基礎設施。其策劃、準備、運作、完善涉及交通、物資、商業、外貿、工業、建築、農業、金融等部門和行業的企業。不同的部門和企業對其內涵和外延有不同的理解。
1,對物流中心概念的理解
物流中心這壹術語是政府部門、許多行業和企業在物流系統化的不同層次上頻繁使用的壹個重要概念,但不同部門、行業和企業的人對它的理解是不同的。綜上所述,對物流中心的理解可以概括為以下幾種表達方式。
(1)物流中心是基於國民經濟體系要求的貨物儲存、運輸、包裝、裝卸等開放的綜合性物流業務基礎設施。這種物流中心通常由集團組織運營,壹般稱為社會化物流中心。
(2)物流中心是為了實現物流的系統化和高效化,在社會物流中心下設立的貨物配送中心。這個物流中心接受供應商的大量各類商品,進行分類、包裝、倉儲、配送加工和信息處理,並根據眾多用戶的要求完成配送和發貨作業。
(3)物流中心是組織、連接、調節和管理物流活動的大型物流據點。因為物流據點種類繁多,大部分都可以看作是以倉庫為基礎,提供物流各方面的延伸服務。為了區別於傳統的靜態倉庫管理概念,壹個涉及動態物流管理的新的物流據點被稱為物流中心。從這個意義上說,物流中心有很多,而且分布很廣。
(4)物流中心是以交通樞紐為依托,經營社會物流業務的貨物集散地。由於貨運樞紐是由若幹貨運站場組成的網絡化運營系統,它實際上是社會物流網絡的壹個節點。當他們具備了實現訂貨、咨詢、提貨、包裝、倉儲、裝卸、中轉、配載、發貨等物流服務的基礎設施、移動設備、通訊設備、控制設備,以及相應的組織結構和運作模式,就具備了成為物流中心的條件。這種物流中心也是構建區域物流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5)國際物流中心是指依托國際貨運樞紐(如國際港口)建立的,經營開放式貨物儲存、包裝、裝卸、運輸等物流活動的大型集散場所。國際物流中心必須實現物流、商流和信息流的有機統壹。當代電子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可以為國際物流中心“三流”的有機統壹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持,可以大大減少單證數量和單證處理成本,提高“三流”效率。
2.各類物流中心的類型
總結現有的物流設施,典型的物流中心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1)集貨中心是將零散的零件、原材料、物品集中成大量貨物的物流基地。這類物流中心通常分布在小型企業集團、農業區、果業區、畜牧業區等區域。收集中心的主要功能是:
(壹)集中貨物,將分散的產品、物品集中為大宗貨物;
②初加工,包括分選、分級、除雜、切割、冷藏、冷凍;
③運輸包裝,滿足大批量生產、高速、高效、低成本的運輸要求;
(4)集裝箱作業:采用托盤系列和集裝箱進行集裝箱作業,提高物流的壹致性;
⑤貨物倉儲、季節性儲存和保管作業等。
(2)配送中心,這類物流中心多位於產品使用和消費的地方,或者車站、碼頭、機場所在地。其主要職能是:
(壹)分裝商品,將大包裝商品分裝成小包裝商品;
(2)配送商品並交付給零售商和用戶;
(3)貨物儲存等。
(3)轉運中心,多分布在綜合運輸網絡的節點和樞紐站。這種物流中心的主要功能是:
(1)貨物轉移,不同運輸設備之間的貨物裝卸轉移;
(2)貨物分配和積載,即將零整合成整體,並針對不同目的進行積載操作;
③貨物倉儲及其他服務等。
(4)加工中心,如冷藏車、冷庫、煤漿管道、煤漿加壓設施、水泥散裝車、預制場等。,可以提高物流質量和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5)配送中心(Distribution center)又稱分撥中心(城市配送中心),是集取貨、集貨、包裝、倉儲、裝卸、分撥貨物、加工、信息服務、配送等多種服務功能於壹體的物流據點。配送中心是壹種物流功能完善的物流中心,應分布在城市邊緣,交通便利。
(6)物資中心是依托各種物資和商品交易市場,開展貨物收集、儲存、包裝、裝卸、配送、交付、信息咨詢、貨運代理等服務的場所。
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的區別
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是三種不同規模和層次的物流節點。主要區別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從規模上看,物流基地是壹個巨型的物流設施,規模最大,其次是物流中心,最小的是配送中心;
其次,從流通商品來看,物流基地綜合性更強,專業性更弱。物流中心是某壹領域的綜合性和專業性,具有該領域的專業性。配送中心主要面向城市生活或某壹類生產企業,專業性很強;
再次,從節點功能來看,物流基地的功能非常全面,倉儲容量大,調節功能強。物流中心功能健全,具有壹定的倉儲能力和調節功能。配送中心的功能比較單壹,以配送功能為主,倉儲功能為輔。
物流中心的功能
理論上,物流中心可以具有以下基本功能:
1.運輸功能:物流中心首先要負責選擇符合客戶需求的運輸方式,然後組織網絡內的運輸作業,在規定的時間內將客戶的貨物送到目的地。除了客戶在發貨點配合發貨,整個運輸過程,包括最後的本地配送,都要由物流中心來組織,盡可能方便客戶。這就是現代交通需求。
2.存儲功能。公共物流中心需要配備高效的分揀、輸送、儲存和分揀設備。
3、裝卸搬運功能。公共物流中心應配備專門的裝卸、提升、運輸、碼垛等裝卸機械,提高裝卸作業效率,減少作業對商品的損害。
4.包裝功能。物流中心包裝作業的目的不是改變商品的銷售包裝,而是通過對銷售包裝的組合、組裝和加固,形成適合物流配送的組合包裝單元。
5、配送處理功能。物流中心必須具備的基本加工功能是貼標、制作和粘貼條形碼等。
6.物流信息處理功能。因為物流中心現在已經離不開電腦了,各個物流環節的各種物流作業中產生的物流信息都會被實時收集和分析。向貨主傳遞和提供各種詳細的經營信息和咨詢信息對現代物流中心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從壹些發達國家物流中心的具體實際來看,物流中心還具有以下增值功能:
7.結算功能。物流中心的結算功能是物流中心物流功能的延伸。物流中心的結算不僅僅是物流費用的結算,在代理配送的情況下,也是發貨人對收貨人的貨款結算。
8.需求預測功能。自用物流中心往往負責根據物流中心采購商品。出貨信息來預測未來貨物進出倉庫的數量,進而預測市場對貨物的需求。
9、物流系統設計咨詢功能。公共物流中心要充當委托人的物流專家,所以需要設計壹個物流系統,讓委托人代替委托人選擇和評價運輸商、倉庫等物流服務商。中國的壹些專業物流公司正在進行這種嘗試,這是壹種增加公共物流中心價值和競爭力的服務。
10,物流教育培訓職能。物流中心的運營需要業主的支持和理解。為業主提供物流培訓服務,可以培養業主與物流中心管理人員的認同感,提高業主的物流管理水平,將物流中心管理人員的要求傳達給業主,有利於物流作業標準的建立。
以上兩個功能,前六個基本功能需要經驗和力量,後四個需要智慧和遠見。
物流中心的定位
不同的物流中心在不同範圍的物流鏈管理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壹個完整的物流中心應該成為區域經濟圈的樞紐,交通網絡的支撐,物流鏈管理的中心。
(1)物流鏈管理中心。物流中心在物流鏈管理中壹直處於中心地位,在物流鏈運作中起著核心作用,指導和控制物流鏈的合理運作。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提高,物流中心在物流鏈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完全可以確立。
(2)交通網絡的支持。隨著現代交通工具的發展和應用,貨物的空間效用和時間效用得到了充分的重視和應用。完全意義上的物流中心已經成為選擇運輸方式時要考慮的壹個重要因素。空運可以作為實現時空效率的壹種手段。物流中心作為物流網絡的支撐,可以將網絡的骨架與企業運營的血肉融為壹體。
(3)經濟圈的樞紐。大型物流中心在區域經濟圈的建立中處於重要的基礎地位。
規劃物流系統時,應考慮以下主要因素:
①區域經濟發展背景信息。社會經濟發展規劃、產業布局、工業、農業、商業和住宅布局規劃;
②交通網絡和物流設施現狀。交通幹線、多式聯運小型中轉站、貨運站、港口和機場的現狀;
③城市規劃。城市人口增長率、產業結構和布局。壹些城市物流中心選擇不當,往往會導致交通擁堵,運輸距離長造成能源浪費,車輛空駛率高,調度困難。
④環境保護與社會可持續發展。據東京大學教授嶽正毅估計,僅東京圈交通堵塞造成的間接經濟損失壹年就達壹萬億日元。
2.物流中心的準備
(1)多融資機構
(2)逐步完善物流中心的功能
(3)政府部門要重視宏觀規劃和監管。
3.物流中心的運作
中國的經濟體制在改革中變了,現在還在變。這種變化趨勢只能適應現代物流體系形成和完善的需要。如何根據物流鏈管理的需要建立和運營物流中心,是涉及多行業業務和經歷體制變革的物流企業面臨的壹個關鍵問題。
壹,中國物流發展的現狀
1.物流基礎設施規模迅速擴大。
鐵路在國家交通建設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近幾年以八縱八橫鐵路通道作為待建路網的主骨架(八縱通道:京哈、沿海、京滬、京廣、京九、大站、劉寶-藍坤通道:八橫通道:京蘭?西藏、北煤南運、大陸橋、寧西、姜妍、滬昆、西南出海通道)。截至2002年底,中國鐵路營業裏程達到71.5萬公裏。
公路建設取得重大成就。到2002年底,全國公路總裏程達到1766438+萬公裏。高速公路裏程達到2.52萬公裏。
2002年內河運輸線路長度達到1215000公裏。
2001年,航空航線143條,航空運輸航線總長度1553600公裏。
2001年,輸油管道總長13272公裏。
許多已建成或在建的交通樞紐和物流園區,如以交通部45公路樞紐為中心的物流基地,地方現代物流園區建設正在加快。
2.全社會貨物運輸量持續增加。
在良好的宏觀經濟環境下,交通部門在繼續深化體制改革的基礎上,大力進行結構調整和企業重組,提高運輸效率和服務質量,交通運輸形勢穩步發展。鐵路、公路和水運是主要的運輸方式。
3.物流市場潛力巨大。
主要基於以下幾點:
(1)汽車行業
中國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和結構調整將大大增加對現代物流服務的需求。
(2)家用電器、電子和通信業
壹些企業正在建立現代物流系統,以滿足現代大規模生產的要求。電子通訊設備和計算機的生產也發展迅速,湧現出許多大企業。這些企業發展到現在的水平,也面臨著物流現代化的問題。
(3)業務系統
連鎖超市的發展促進了配送中心的建設。目前,連鎖超市雖然發展迅速,但與國外同類企業相比,規模仍顯不足。商品配送主要依靠人工分揀操作。隨著經濟的發展、規模的擴大、市場需求的變化等因素,對物流系統的要求會逐漸提高。上海華聯和上海聯華超市的門店總數已經超過65,438+0,000家。
(4)制藥和食品工業
醫藥和食品行業是高利潤行業,壹些企業尤其是合資企業發展很快。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物流運輸系統的規劃和建設也勢在必行。
其他如煙草業,普遍完成了主生產線的現代化,發展迅速。隨著生產的發展,物流系統的現代化將成為企業競爭的最重要領域之壹。
二,中國物流發展存在的問題
1,物流系統效率低,物流成本高。
我國物流系統環節差,運行效率不高,反映出在運輸時間、倉儲時間、基礎設施勞動生產率等方面都有改進和提高的空間。
2.物流基礎設施匹配性、兼容性差,物流技術裝備水平低。
在條塊分割、多頭管理的傳統模式影響下,我國各類物流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缺乏必要的協調,物流基礎設施匹配性、兼容性差,導致系統功能薄弱。
具有冷藏、保鮮、氣調功能的倉庫較少,但很少使用視頻叉車等現代搬運工具。物流企業開發和使用的物流信息軟件性能水平不高。即使某些軟件是合適的,它有時也與客戶系統不兼容。
3.標準化建設滯後
我國物流標準化的滯後主要表現在相關標準和規章制度的缺失,標準的推進缺乏必要的力度。
4.中國物流業管理體制和機制的障礙
由於經濟利益部門化和區域化的弊端,目前,網絡化物流服務企業的成長在中國相當多省市之間的市場壁壘中相當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