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沒有經驗的大壹新生如何應聘產品運營?

沒有經驗的大壹新生如何應聘產品運營?

之前回答過的壹個問題,新開了壹個專欄,收錄了原問答鏈接:沒有經驗的應屆畢業生應聘產品運營/經理有可能成功嗎?——陪家人的羊的回答。——誌虎深夜未眠。請回答。總結壹下:有可能。最快的方法是建立壹個關於產品的知識體系。面試,尤其是應屆畢業生,最看重的是潛力和學習能力。說說我自己吧:211985,文科生(行政管理專業),與互聯網無關,對大學四年只是略有興趣。畢業後在管理咨詢行業工作了三個月,但真的不感興趣,也不樂觀。這期間接觸網絡比較多(其實就是看文章和新聞)。正好那個時候喜歡擺弄各種app,興趣越來越濃。經過對職業發展的慎重考慮,我決定做壹頭逆風的豬。當時我對自己接觸互聯網做了壹個分析:目標是:進入互聯網行業,公司劣勢比較好:1。沒有技能——不需要考慮技術崗。2.經驗不足——大公司除非從學校招聘,否則希望不大。3.今年不行——學校招聘是不可能的。優點:1。更好的邏輯能力——考慮產品。2.以更好的計劃和執行來做事。但是我可以用我快速的學習能力來彌補經驗的不足,先積累知識應付小公司的面試,才能進入這個行業。然後在實際工作中快速提升自己,鞏固自己的知識,然後跳進互聯網的大公司。即:先進入小公司實現向行業轉型,積累經驗,快速提升後再尋求突破。於是為了能夠應付(吹牛)面試,我花了半個多月的時間工作,建立了互聯網產品和運營的知識框架。因為那時候不知道自己適合哪個方向(兩種工作都不做,身邊也沒有人可以咨詢)。最後成功進入壹家電商創業公司。雖然工資沒有增加,但最後還是進入了所謂的互聯網行業。因為人手不足,我既有運營崗位,也有網絡營銷崗位,接觸過各種臟活累活。運營和線上推廣的活動基本都接觸過(為以後吹牛打好基礎)。後來因為各種原因(創業團隊出現各種問題很正常),離職了。此時理論已經建立(之前建立的知識體系已經完善)實踐也已經建立(所有工作都接觸過之後),我在想能不能找個更大的平臺練練手。因為我壹直對金融感興趣,又恰逢互聯網金融的流行,所以我把目標定在了互聯網金融上。然後問題又來了。我以前是做食品電商的,對金融了解不多。怎麽才能入行?於是按照之前的方法,我在投簡歷的同時,整理了壹下自己對於互聯網金融的知識框架。面試後拿到了很多offer,最後進入了壹家傳統金融公司的互聯網金融事業部,負責線上營銷和訂購產品。壹年的時間,我實現了轉型,進入了行業,進入了大平臺,工資是原來的近三倍。以上經歷部分結束,廢話更多。下面說說自己的知識體系構建方法(重點在這裏)1。鎖定壹兩個知識源,產品是人人的產品經理網站,運營是鳥哥的筆記(找這兩個網站花了很長時間,在各種論壇上撿的,對比了壹下,最後選的)2。把上面的幹貨(也就是說壹些真實的東西)都翻出來,不必。3.建立框架:當妳對第二部分的概念有壹點印象的時候,可以嘗試建立壹個框架進行分類。比如看了這麽多幹貨,妳發現運營其實可以分為APP運營、粉絲運營、事件運營等等。4.把文章分類,仔細閱讀,就是把妳之前讀過的比較好的文章,都在妳建立的框架下分類。然後選擇妳最感興趣的,開始壹個壹個的打破它們。5.分而治之,也就是所謂的主題閱讀。比如妳收集了10篇關於活動運營的文章。那麽仔細看完這十條,妳就應該建立壹個關於活動運作的框架,比如活動運作包括哪些程序,關鍵指標是什麽等等。這樣妳的運營就有了壹個清晰的框架(不好意思,妳好像是在問產品,但絕對不會離開祖籍)。面試時:1。妳雖然沒有經驗,但是基本框架妳是知道的,面試官問的問題妳也基本能看懂,也能略知壹二。2.沒有經驗是妳的優勢,因為沒有經驗也可以通過自己的研究比別人更了解。3.殺手鐧——我永遠忘不了當我向面試官展示我關於互聯網金融的思維導圖(不懂的請自行百度)和從全國近2000家互聯網金融公司手工收集的excel表格(認真整理研究,不是簡單粘貼)時他那不可思議的表情。寫了這麽多真誠的話,手都要斷了。總之,如果妳真的想做,不要問妳能不能,想想怎麽做。睡覺!評論和私信的問題請統壹回復。壹個接壹個:-。“答:其實運營分很多方向,APP運營、活動運營、用戶運營、新媒體運營,看妳的崗位側重哪個方向。自己做活動多了點,就說說活動的操作吧,供參考。活動運營,首先妳要明白,整個活動過程包括幾個部分,根據壹個活動策劃的框架就可以知道:活動背景、活動目的、活動形式、整體活動流程、活動預算和效果預測、風險預案等等。這只是壹個大概的想法,雞蛋基本上沒什麽用。好了,接下來根據我這麽多面試的經驗,總結兩個經常被問到的話題,壹個是經驗,壹個是知識。體驗類:做過什麽活動,效果如何,起到了什麽作用,遇到了什麽磨難,如何克服等等。基本上HR或者運營總監都喜歡問這種問題,因為經驗可以反映很多東西。建議妳整理壹下自己的活動經歷。知識:妳認為什麽是好的活動形式?這裏的活動形式指的是線上活動形式。我問這個是因為我想知道妳是不是真的對活動運營感興趣,那麽妳平時是不是比較關註各種互聯網公司的活動,有意思又吸引眼球的活動等等。(我猜的)。好了,這是它的切入點。這是我以前做的事情,為H5的活動尋找參考。1.找到壹個好的信息來源。在各種營銷網站找了半天,發現數字英語網有壹個專欄,收集了各種H5,完美!Project _數字媒體與職業招聘社交平臺2。快速瀏覽。基本上2014到2015的案子都翻了。3.建立壹個框架。翻來翻去,發現原來看似眼花繚亂的H5活動也可以歸納成幾種形式。於是我建了壹個收藏夾,大致分為以下幾類:&;amplt;imgsrc = " & lta href = "/475 ab 819a 398 AE 8824 e 161e 92542 aa _ b . png " data-editable = " true " data-title = " page of zhi mg . com " >/475 ADB 819a 398 AEA 8824 e 161e 92542 aa _ b . png & lt;/a & gt;data-raw height = " 153 " data-raw width = " 174 " class = " content _ image " width = " 174 " & amp;ampgt;競技遊戲分為競技遊戲和競技遊戲&;amplt;imgsrc = " & lta href = "/4 df8a 20587 bbbdbd 823 D7 b8 c 6143967 _ b . png " data-editable = " true " data-title = " zhi mg . com的page " >/4 df8a 20587 bbcbdbd 823 D7 b 8 c 6143967 _ b . png & lt;/a & gt;" data-raw height = " 88 " data-raw width = " 178 " class = " content _ image " width = " 178 " & amp;ampgt;(註:並不完整,只是粗略分類,有興趣可以繼續深化)4。繼續深挖。在我建立了我的收藏夾後,我每次看到更有參考意義的H5都會把它們拉進我的收藏夾。大概,每種形式都收集了幾個好的案例。然後試著弄清楚每個案例哪裏好。5.自己消化吧。好了,殺手來了——面試時有人再提這個問題,妳可以這樣回答:1。我覺得現在的H5活動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抽獎、測試/問答、拍照互動、比賽。2.彩票類比較有意思。有壹定的品牌活動,其形式大致是這樣的,效果非常傳播。今年大年初壹,我的朋友圈被刷爆了。blablabla3。競技活動大致可以分為點擊類、抓住機會類和搖壹搖類。blablabla最好帶上妳的IPAD,刷壹下就能展示整個收藏。然後,在解釋完所有的情況後,妳可以觀察HR的面部表情是否有不同的變化。好了,牛完了!放假回家!祝大家國慶節快樂!- 10更新。- 2. "大壹或者外行,沒有項目經驗,需要轉行做產品運營,簡歷。這個回答是針對壹個空白的大壹新生,有經驗的求職者可以直接忽略。沒有項目經驗怎麽辦?可能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是,沒有工作經驗和項目經驗,怎麽寫簡歷?我想說,沒有經驗就創造經驗!創造體驗!制造體驗!第壹次轉行的時候,從管理咨詢行業轉到了互聯網,沒有什麽經驗。所以在業余時間,我壹直在想,怎麽才能給自己創造互聯網的體驗。當時準備切入產品或者運營的崗位,就在想這兩個崗位能做什麽準備。1.了解工作包括哪些內容,需要哪些經驗。工作類運營,包括事件運營,app運營,新媒體運營,粉絲運營等等。2.分析壹下,有哪些經驗可能可用或者可以創造?APP運營和粉絲運營好像都沒有。事件運營和新媒體運營呢?(1)活動運營大學社團或者班級有沒有搞什麽活動?妳做過網上活動嗎?人人網和微博上的活動不都是線上的嗎?組織優秀班級集體投票?組織女神選舉?這些不都是線上活動嗎?所以能不能在簡歷上多加壹項:xx年到xx年,學校吹牛俱樂部活動部/策劃部主任組織了Renren.com的投票活動,吸引了全校近500人投稿,吸引了近2000人投票。整個活動期間,人人主頁日瀏覽量達到1w。(所以hr會開始問這個,那麽妳在這個活動中的角色是什麽?妳在活動中遇到什麽困難了嗎?在整個活動不熱烈的時候,妳用了什麽方法來宣傳,讓大家貢獻力量?能夠清晰、完整、有條不紊的回答這些問題,相信HR作為創業團隊,至少會給妳第二次機會吧?(2)新媒體運營還可以。除了活動運營,還提到了壹個新媒體運營。什麽是新媒體運營?隨著微博的沒落,現在的新媒體運營基本可以和微信的運營平起平坐了,接下來我就說說我自己的經歷(吹牛比較印象深刻)。在我從咨詢公司轉行做互聯網之前,為了增加互聯網相關的經驗,我開始擺弄微信訂閱號。於是我興致勃勃的註冊了壹個訂閱號,然後開始編輯寫作;然後宣傳,剛開始基本都是自己在朋友圈轉,找朋友幫我轉(順便感謝那些無條件幫我轉發宣傳的朋友)。後來發現粉的上升特別慢,就開始琢磨怎麽順勢而為,怎麽搞小活動等等。後來經歷的粉絲多了,自己的內容也擠不出什麽,然後就開始掉粉等等。所以最後我擺弄了兩個訂閱號沒做,記住壹個。這不就是新媒體運營的體驗嗎?盡管失敗了,但妳可以從失敗中總結:微信官方賬號壹開始就要想清楚自己的定位,明白目標人群是誰;增加粉絲的有效方法有兩個,壹個是順勢推廣,壹個是針對目標人群的特點做活動(我當時在某大學的校園風景明信片上做過壹篇文章,然後請學校的人幫我轉了壹下,結果瞬間爆了。兩天時間,我增加了300多個粉絲,閱讀量達到了幾百。想想我在那之前很久都停留在兩位數的粉絲);有哪些有效的渠道可以用於內容編輯和剪輯?我們必須提前計劃發布。發出來的文章在哪個時間點的閱讀量比較高,因為等等。當妳能從壹次失敗的運營經歷中總結出這些,我相信HR至少會給妳壹個雙方面的機會。(不給就別怪我了——)有人提到了產品方向。產品方向沒有經營的工種那麽細致,但也不難創作。比如妳要應聘壹家社交公司。然後,妳能不能把妳能接觸到的社交相關的app都下載下來,看看大概能劃分出多少類型的社交應用(圖片社交,興趣社交,同性戀社交?),基本風格有哪些(傳統,調侃?),哪個做的更好,哪個做的更壹般,各自的原因可能是要搞清楚什麽然後形成自己的分析報告。這不就是競品分析的工作經驗嗎?還有有沒有可能在簡歷上多加壹行:*我研究分析了100個社交app,形成了3000字的分析報告。我不相信壹個HR看到這篇文章不會很好奇壹個傻傻的應屆畢業生能寫出什麽可笑的分析報告,從而給妳面試。)還有壹個,Axure,必備產品,會用嗎?至少畫壹些原型圖,說說妳的產品想法。也許妳無法避免不成熟和粗糙(我壹直畫到現在都很粗糙),但是如果妳能通過壹個原型文件和壹個需求文檔把妳的產品想法說清楚,那不就說明妳至少具備了基本的素質嗎?我不知道什麽是原型文件,什麽是需求文檔。妳是來搞笑的嗎?)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