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電子商務的現狀和未來如何?

電子商務的現狀和未來如何?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訊)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快速演進和互聯網從1.0到2.0的深入,基於虛擬經濟的電子商務正逐漸登上歷史舞臺,發展成為我國新興產業的中間力量。在信息經濟時代,電子商務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呈現出明顯的“乘數效應”,帶動了我國傳統經濟領域的二次騰飛,為廣大應屆畢業生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對我國GDP的快速穩定增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可以說,電子商務作為基礎設施平臺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匯聚了海量的生產信息、交易信息和消費信息,深刻改變著消費行為、企業形態和社會價值創造模式,對中國經濟的深遠意義遠遠超過工業時代。然而,電子商務的發展真的如國家所願嗎?目前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可以用壹個詞來形容——“冰火兩重天”。壹方面是電商企業大規模轉型擴張、如火如荼加速前進的繁榮景象:騰訊在電商領域投入巨資,投入1億美元打造新壹代“B2C+優質商家開放電商平臺”;EBay卷土重來,優先發展基於中國市場的跨國B2C貿易業務;JD.COM商城打破融資記錄,第三輪巨額融資超過6543.8美元+0.5億。相應的,媒體頻頻爆料,電商企業業績下滑,裁員裁員,股價暴跌,虧損倒閉。簡而言之,經營狀況非常令人擔憂。

這種巨大的反差讓我們深思,電商看似“繁榮”的背後真相是什麽?電子商務站在歷史發展的岔路口。它該何去何從?

狀態:

壹是我國電子商務交易規模保持快速增長態勢,規模增長帶來的經濟效益將持續:十壹五期間,我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增長了近2.5倍;2011年,我國電子商務整體交易規模達到5.77萬億,同比增長28.3%,增速比上年加快6.3個百分點,連續多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長態勢。二是B2B電子商務市場地位穩固,成為提振傳統經濟領域的關鍵因素:2011年,網絡購物交易額達到8997億元,同比增長72%,占社會零售交易額的比重由上年的3.3%上升到4.9%。三是網購用戶滲透率快速上升,社會零售占比持續上升:2011年,中國網購用戶規模達到65438+9400萬,用戶滲透率由上年的35.6%上升至37.8%;網絡購物交易額達到8997億元,同比增長72%,占社會零售交易額的比重由上年的3.3%上升到4.9%。

問題:

未來,中國的電子商務將繼續增長,並引領中國的虛擬經濟繼續發展和繁榮。但是,仍需註意的是,中國電子商務仍面臨壹些問題和挑戰,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問題壹:B2B電子商務面臨如何與“真實交易環節”深度融合的發展困境。目前B2B電子商務發展呈現拐點。以阿裏巴巴為例。2012第壹季度,公司營業收入環比下降4.2%,同期凈利潤同比下降25%。環比下降12.1%,會員企業數量有減少跡象。電子商務平臺只提供低附加值、高同質化的基礎服務,如交易信息的“黃頁發布”,難以吸引大量中小企業進入,難以維持規模經濟發展模式。未來如何加強電子商務與制造企業、商業企業的深度融合,尤其是與企業實際交易環節、生產環節(包括采購、生產、銷售)的緊密結合,將成為決定B2B能否突破發展瓶頸的關鍵因素。

問題二:B2C“放大”線下傳統營銷模式帶來的價格競爭困境。傳統制造和商業企業從零敲碎打進入大規模廣泛應用電子商務,線上產品同質化嚴重,營銷成本大幅上升,惡性價格戰頻發,競爭異常殘酷。目前,B2C電商紛紛展開大規模補貼促銷,JD.COM、天貓、當當等紛紛拋出高達數億元的現金補貼來吸引用戶,搶占市場份額。燒錢營銷難以為繼,面臨線下零售企業經歷的類似發展困境,急需轉型。

問題三:如何看待C2C電商市場的寡頭競爭?去年的“淘寶事件”引起了對C2C電子商務市場壟斷競爭的熱議。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集中度普遍較高,尤其是C2C市場。淘寶、拍拍、易貝占據了100%的C2C市場份額,而淘寶90.4%的市場份額可謂“壹家獨大”。雖然電子商務市場進入的技術壁壘、資本壁壘和政策法規壁壘普遍較低,但早期進入者在短短幾年內搶占了絕對的市場份額,少數寡頭壟斷的競爭格局逐漸浮出水面。未來,隨著電商平臺對上下遊產業鏈環節的控制能力日益增強,勢必對C2C市場的合理定價、商業模式創新和市場規則制定產生不利影響,政府迫切需要解決如何營造更加公平開放的市場環境的問題。

未來發展趨勢

目前,我國電子商務的規模經濟增長大於企業價值的增長因素,增長基礎已經放緩,變得不穩定。只有強化“價值觀念”,尋找電子商務與傳統商業的服務差異化,以高端增值服務體現行業的現有價值,才能實現真正的增長。

深度應用:B2B與生產供應鏈有機結合,努力成為現代生產性服務業的主導產業。在原材料、裝備制造、消費品、電子信息、國防科技等重點產業領域,深化電子商務示範應用,推進電子商務平臺與企業內部業務和管理信息系統的融合,實現企業從“采購、制造、流通、倉儲、銷售”供應鏈的集成協同能力,推進企業間在線協同研發、設計、制造,增強產品、產成品、庫存產品的有機轉化和銜接;同時,支持大型工業企業利用電子商務增強與產業鏈下遊企業的協同效應,提升產品配送和售後服務水平。

創新模式:提升B2C平臺的信息整合和增值服務,實現“C→B”商業模式的戰略轉型。B2C平臺以數據的形式完成了電商企業與用戶之間“面對面”消費模式的轉變,積累了海量的用戶基礎信息和交易數據。B2C電子商務平臺作為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橋梁,應充分發揮其信息聚合和挖掘能力,實現企業大規模同質化生產能力與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有機銜接,引導電子商務企業逐步向“柔性按需生產、個性化精準定位、社會化核心聚焦”轉型。

完美誠信:充分發揮C2C第三方信用平臺的服務能力,重塑長期發展和健康競爭市場的基石。構建基於C2C電子商務平臺的第三方信用服務體系,建立以“產品質量水平、商家服務能力、買家消費信用”為核心環節的信用管理體系,實現買賣雙方交易信息的透明對稱;受短期利益驅動的“競爭排名”思想發生了變化,形成了以“誠信排名”為基礎的搜索服務功能;將信用管理與C2C市場的準入和退出門檻相結合,獎勵誠信,懲罰違規,營造健康良性的競爭市場環境。

此外,隨著信息技術的創新和商業模式的創新需求,未來電子商務將與社交網絡、移動互聯網、位置服務等新興平臺借力,完美詮釋“SoLoMo”跨平臺整合拓展的外部發展趨勢。

未來,中國電子商務發展面臨長期發展的瓶頸階段,但我們應該堅信,通過行業、市場、企業多個層面主動主體的不斷創造和不懈進步,電子商務新的商業模式必將走向成熟,增值服務的價值理念必將逐步清晰定位,中國電子商務必將在更加廣闊的舞臺上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