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麽每個帶“秋”字的人都很討厭?比如秋蚊和“秋虎”,臺風也不例外。秋天來了,秋臺風如期而至。未來會如何發展?且聽邊肖為妳分析分析——
玲玲是怎麽“濕透”的?
1
作為今年入秋以來的首個秋季臺風,“玲玲”遠沒有它的名字那麽甜。
9月2日8時,第13號臺風“玲玲”在南海生成。當它還是小女孩的時候,它的強度只有熱帶風暴。
不久後,南海的另壹個熱帶低壓於9月3日淩晨2時加強為今年第14號臺風,隨後在越南沿海登陸,並逐漸向我國海南島南部沿海靠近。
從此,兩朵姐妹花“玲玲”和“刀魚”開始攜手影響中國,風雨影響江浙滬、東北東部和東海、黃海、華東沿海。
它來得突然,走得也相當突然。“箭魚”於4日淩晨停止編號,風力影響減弱,但雨勢尚未結束。監測顯示,海南島東部、廣東中東部沿海有暴雨或大暴雨,廣東汕頭等地有大暴雨。
現在只剩下“玲玲”壹個人在戰鬥,但它越來越勇敢。氣象專家解釋說,經過壹個夏天的熱量積累,西北太平洋上整體溫度較高,對臺風本身有利。而“玲玲”從出生就壹直在海上,沒有陸地的損失。另外,刀魚停編後,西南季風帶來的足夠多的水汽被玲玲吸收,使它越來越“肥”,越來越壯。
預計,玲玲將以10-15km/h的速度向偏北方向移動,即將進入東海南部,強度將有所增強,最大強度可達超強臺風級。將於7日上午進入黃海南部,之後強度逐漸減弱,向朝鮮半島西部到遼寧省東南部壹帶沿海靠近。
未來三天,北上臺風“玲玲”將逐漸給華東、東北沿海地區帶來風雨影響。浙江、上海、江蘇、東北地區,請密切關註臺風玲玲未來動態,做好防禦工作;東海、黃海等海域,要防範大風對航行船舶和海上平臺的不利影響,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此外,海南島、廣東南部等地近期強降雨頻繁,累計雨量較大,需防範降雨疊加效應可能引發的次生災害。
秋季臺風都這麽犀利嗎?
2
在很多人心目中,臺風是盛夏的特產。事實上,臺風壹年到頭都會發生。秋臺風壹般是指9月以後生成的臺風。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室首席預報員艾萬秀告訴記者,隨著季節的交替,特別是副熱帶高壓和海面溫度的變化,影響我國的秋季臺風的特點包括登陸更偏南,更容易出現強臺風,公眾需註意防範。
這是因為在夏季到秋季的過渡期間,太陽的直射點從北向南移動,導致海水溫度變暖。海水積累了更多的熱量,所以為臺風提供了更多的能量,更容易發生超強臺風。
秋季,隨著副熱帶高壓東移南下,臺風路徑將逐漸轉向南移。主要集中在浙南,最喜歡的登陸省份是廣東和海南。
根據中央氣象臺的數據,秋季臺風往往占到超強臺風的近壹半,有時強度還會超過夏季臺風。
值得註意的是,秋季冷空氣活動頻繁。如果臺風在秋季遇到冷空氣,往往會“合力”激發更強的降水,導致受影響地區的風力更強,降雨量更多,受臺風影響的時間更長。
而“秋分”到“小雪”的節氣,正是我國南方晚稻抽穗開花的成熟期。秋季臺風來襲,農作物將嚴重減產或絕收,對農業生產危害更大。
2013,10 10月7日,在福建福鼎登陸的臺風菲特與冷空氣相遇,導致浙江余姚普降暴雨。2017 9月15日,臺風“莫蘭蒂”在廈門登陸後,江浙壹帶普降暴雨,浙江遂昌發生山體滑坡和泥石流。
今年秋臺風我們該怎麽辦?
三
氣象部門預測,未來10天,西北太平洋將有1或2個熱帶氣旋生成。
“初秋臺風較為活躍,但從預報來看,今秋影響我國的臺風總體較少,登陸或明顯影響我國的臺風約有兩三個,與常年同期接近。”艾萬秀說。
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巡視員李明梅提醒,9月夏秋交替,仍是臺風活躍期。華南等地仍需做好防臺風工作。要知道,壹年四季9月平均生成近5個臺風,登陸我國的臺風約為1.8個,且多在廣東、臺灣省、福建、海南等地登陸。有關部門要密切關註臺風帶來的暴雨和大風對沿海地區的影響,做好防臺風工作,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局部秋汛及其地質次生災害的預防。9月我國部分地區將進入秋汛,西北大部、西南地區南部需註意防範局地暴雨洪水及其引發的泥石流、滑坡等災害。
此外,9月份冷空氣活動趨於頻繁,尤其是黃海和渤海,東部和南部海域也可能受到臺風影響。請提前關註天氣變化,引導漁民趨利避害,確保捕魚安全。
經濟日報via科學工作室出品。
記者:郭靖遠
王者之心2點擊試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