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學院簡介
湖南環境生物職業學院護理學院於2008年6月1日正式成立。它是在原衡陽衛生學校醫學學科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擁有60多年的教育教學經驗,培養了壹支強大的師資隊伍。現有專兼職專業教師102人,其中碩士以上學歷教師35人,副高以上技術職稱教師50人。目前,護理學院有7400多名學生。
學院面向全國招生,現開設護理、助產、醫學檢驗技術三個專業。護理專業壹直是學院的重點建設專業,包括普通護理和涉外護理方向。* * *有全日制三年制大專(參加全國高考的高中畢業生或相近專業的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五年制高職、三年制中專,還有對口教育、自考專科、自考本科等繼續教育。
護理學院實驗實訓設施完善,設備先進,實驗教學設備儀器1200多臺,總價值800萬元,為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護理學院還與80多家二級以上醫院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保證了學生臨床見習和實踐教學的順利進行,並與多家醫院簽訂了訂單式培養協議。當年畢業生就業率高達98%,具有其他學校和專業無可比擬的就業優勢。
多年來,護理學院全體教職工忠誠教育事業,開拓進取,勇於創新,崇尚德藝雙馨,以培養合格的應用型衛生人才為主導思想,重視學生綜合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培養。他們為我省和全國培養了3萬多名優秀專業人才,現在大部分走上了醫療管理、科研、教學等崗位,受到了用人單位的歡迎。全院師生現發揚奮發圖強、實事求是、勇於創新的精神,深入開展教育教學改革,為護理學院更加輝煌的明天而努力。
湖南環境生物職業學院簡介
我院創建於1975,前身為湖南農學院衡陽分院。1987經省人民政府批準改為湖南林學院,1999積極適應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經教育部批準,由普通院校改為高職院校。2001年3月,經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更名為現名。2004年4月,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準,原衡陽衛生學校並入省林業廳。學院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人,13三個系1學院,分兩個校區,占地面積1208畝,固定資產3.3億元,學校物業建築總面積32.9萬m2,藏書72.02萬冊,擁有10兆寬帶信息網絡和完善的辦公自動化管理。學院秉承“以德強技,愛國愛校”的校訓,堅持“人才強校,特色興校,質量立校,勤學勤勉,特色名校”的辦學理念。近年來,學院先後被評為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綠化模範單位、湖南省文明單位、湖南省園林式單位、湖南省文明高等學校、湖南省科普基地、湖南省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先進單位、湖南省基層黨建示範點。2004年,人才培養水平評估優秀,通過教育部復審。2007年9月,我院被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省級示範性高職院校項目建設單位。
1.專科院校招生專業37個。其中,園林技術、畜牧獸醫專業為國家級教育教學改革試點專業,森林生態旅遊、/室內設計技術、生物制藥技術專業為省級教育教學改革試點專業。畜牧獸醫為省級精品專業,動物傳染病防控技術、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為省級精品課程,園藝技術實訓基地為省級重點實訓基地。根據農林產業發展的需要和人才市場的變化,優化整合傳統農林專業的資源,利用其長期的專業積累。經過不斷調整、不斷轉型、不斷建設,確立了以農林牧漁、土木工程大類為重點的專業建設發展目標,形成了以景觀技術為代表的具有環境美化特色的專業群。形成了以畜牧獸醫為代表的具有服務三農特色的專業群體;形成了以森林生態旅遊為代表的綠色旅遊服務特色專業群;形成了以生物制藥技術為代表的生物產品開發專項專業群;形成了以室內設計技術為代表的優化人居環境特征的專業群體。
2.師專現有職工849人,其中專任教師636人;教授23人,副教授及相應職稱201人,博士生、碩士生導師8人;博士生16,碩士生111。“雙師型”教師446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70.1%;全省首批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1人,省級專業帶頭人2人,市級學科帶頭人5人,省級青年骨幹教師12人。外聘教師156人,其中高級職稱78人。學院是省內為數不多的具有評課教師資格的高職院校。近三年來,我院教師發表論文1761篇,僅學術論文1219篇,其中市級以上優秀論文146篇,出版圖書、教材89部。十五期間,全院共承擔項目213項,其中國家、省、市、橫向項目122項,教育教學項目51項(省級以上16項)。獲得省市科技進步獎8項,省級教育教學成果7項。我院組織的展館在全國森林生態旅遊資源博覽會上榮獲金獎;首屆林業名優新產品博覽會獲金獎2項,銀獎12項;省花卉博覽會獲獎45項,其中金獎10,銀獎21。近年來,教師被評為全國1優秀教育工作者,湖南省優秀教師3人,衡陽市優秀教師5人,學院“十佳教師”或優秀教師33人。
3.教學改革在長期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不斷研究和改革,創新了“四對齊四銜接”的校企合作模式、“新技術新項目”驅動的服務輻射模式、“專業崗位群-綜合能力模塊-能力要素-教學體系”培養高技能人才的動態模式、“在崗實習-在崗就業”的就業模式和校內農業培訓。
4.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技能培訓所就受當時衡陽行署委托,開始了農林教師幹部技術培訓,壹直延續至今。從農林生物教師培訓到中職農林生物教師培訓、農林技術骨幹培訓,以衡陽為中心,輻射湘南各地區。早期參加培訓的人員,現已成為各單位、各領域的技術和管理骨幹。俄亥俄州立大學終身教授陳、海南大學教授劉、衡陽市蔬菜局長、省管專家鄺碧峰等傑出代表,也相繼晉升為、、許、等省廳局級領導。20世紀90年代末,學院加大職業技能實訓建設力度,建立了適合技能培訓的職業環境,校內擁有16個實訓基地,占地面積26.68萬m2,形成了以種植養殖為特色的產學研結合示範基地。2003年養殖生產基地被省畜牧水產局批準為種豬二級養殖基地,2004年被衡陽市委、市政府批準為衡陽市種豬生產基地、衡陽市人工授精站、衡陽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生產基地有珍稀植物97種以上,18萬株,常規苗10萬株,花卉2萬盆,總價值10多萬元。5438年6月+2003年2月,被省委宣傳部、省科技廳、省教育廳、省科協聯合命名為“湖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2004年6月5438+10月升級為湖南省科普基地,2005年6月5438+065438+10月批準為中央財政支持的培訓基地建設項目。此外,還建成了省內領先水平的湖南森林旅遊資源全景中心。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批準我院建立多種職業技能鑒定站,現有高級鑒定師和顧問35人。開展了各種職業培訓、技能鑒定和資格認證。在湖南省同類院校中,我院是唯壹具有園藝等行業高級技師資格的院校。在林業系統,我院承擔了林木種苗、更新造林、撫育采伐、營林試驗、森林保護、森林病蟲害防治、野生動物保護、野生植物保護、自然保護區巡邏監測、標本、木材采伐、集材、木材運輸、裝卸等幾乎所有工種的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資格鑒定工作。學院被評為湖南省旅遊教育培訓示範點,多次被省旅遊局授予湖南省旅遊培訓先進單位。此外,學院還是湖南省農業援外技術人員英語培訓基地和湖南省林業系統職工培訓基地。
5.德育工作我們建立了農林類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該模式立足於當地獨特的德育資源,采取四個面的措施。學院所在的衡陽,以南嶽烈士祠、夏故居、羅榮桓紀念館、抗戰紀念城、湘南學聯為代表的愛國主義教育資源,以川陜書院、野後書院、石鼓書院、蔡倫故居為代表的中國傳統優秀文化教育資源,以被譽為全省雙文明建設單位、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文明村、世界紅土化的衡南縣共聯村為代表依托這些地方得天獨厚的德育資源,從學生入學開始就經常組織學生參觀學習,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傳統優秀文化教育、法制教育、創業教育;其次,采取教師與學生、企業人員與學生、優秀校友與學生、家長與學生等四種面對面的措施,運用群體集中、個體針對性等多種教育方式,結合農林行業艱苦奮鬥的特點,有效開展了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培養了學生在農林行業艱苦奮鬥的必備素質。大部分同學很快適應了農林行業的專業崗位,大量同學很快創業成功。
6.人才素質我院建院以來,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5萬多名各級各類人才,絕大多數已成為社會精英和國家棟梁。據初步統計,1100多名畢業生擔任了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8000多人獲得了副高級以上職稱。據湖南省林業廳統計,僅我們高校畢業生就占各市技術骨幹的70%以上。傑出代表有湖南大衛公司董事長、省市人大代表歐迪君;滇昆金葉生態建設集團董事長、民營企業家鄧;陳,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禽類傳染病領域有影響力的科學家。自2007年9月以來,我們的學生在湖南省實用英語口語競賽中獲得了壹等獎。我們學院在湖南省大學生運動會上獲得了兩枚金牌和三枚銀牌。
7.學院領導班子我院有10名學院領導,其中姚先明教授任黨委書記,陳堅教授任院長,2名黨委副書記,5名副院長,1名工會主席。10人全部具有高級職稱,其中教授6人,研究員1人;全部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其中博士1;專業學科為哲學1,農林生物4,醫藥衛生2,管理3。全面實行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領導班子思想先進,親和力、凝聚力、號召力強,成為學院事業發展的核心;黨政領導事業心、責任感強,學習力、決策力、執行力、創造力強。截至2006年底,領導班子共獲得1次二等功,先後榮獲全國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先進個人、全國綠化先進個人、湖南省首批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湖南省優秀教師、湖南省首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十大傑出帶頭人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