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促進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和產業化進展通報

促進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和產業化進展通報

(國土資源部公告[2009]第23號)

(編輯或作者的)註釋/評論/備註

為認真落實許部長、鹿心社副部長、王民副部長關於推進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和產業化的重要指示,加強地質資料管理,提高地質工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服務水平和綜合服務能力,國土資源部今年上半年采取多項措施積極推進,為明年全面開展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和產業化做好準備。根據部領導指示,現就推進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和產業化工作進展通知如下。

壹、主要工作情況

(壹)發揮上海經驗的典型示範作用,推動全國工作發展。

去年以來,許部長多次講話強調要推進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的集群化和產業化。今年年初,他在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局提交的《關於推進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和產業化的報告》中作出重要批示。為充分發揮上海經驗的示範作用,我部將對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局的批復抄送各省(區、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批復要求上海市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大膽探索,為推進全國工作提供有益經驗;同時,明確明年將在全國開展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和產業化工作,要求各省(區、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將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和產業化納入國土資源行政管理主體流程和國土資源財政保障體系,結合實際制定方案,為明年全面推進這項工作奠定基礎。

(二)組織專題研究,部署試點。

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以建立地質資料信息數據中心為目標,完成“地質資料開發利用工程”項目論證。該項目已列入國土資源部上報的全國擴大內需項目,該部規劃司已上報國家發改委審核。經簽約部門領導同意,“地質數據信息服務集群化與產業化專項研究”列入2009年部軟科學研究計劃。

為了爭取時間,該部礦產資源和儲量司采取了在立項的同時啟動研究的方法。組織部油氣中心、部信息中心、中國國土資源經濟學會、國家地質檔案館等單位制定研究方案,推進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確定上海、山東、湖北、湖南、青海5省(市)國土資源廳(規劃國土資源局)為試點單位,先行開展工作,總結經驗。

(三)深入研究,徹底調查

我部實地走訪了上海、江蘇、安徽、湖北、貴州等省(市),總結了上海推進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的四條經驗,調研了解了其他省份地質資料管理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探討了解決辦法。在滬、皖、鄂三省的調研報告得到了許部長和王民副部長的肯定。

組織完成對國家地質檔案館機構、人員和經費保障的摸底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全國33個采集機構中,只有1/3為獨立單位,其他均為合署辦公或隸屬於其他單位的內設機構;催收機構中正式員工人數超過5人的只有1/3;征收機構財政撥款只有1/5可以滿足日常工作需要。支撐力弱。

對該國的物理地質數據管理進行了徹底調查。

(四)召開研討會,加強宣傳引導。

6月9日和6月21至22日,我部組織了由13省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地質資料收集機構、國家地質檔案館、實物地質檔案館、部分部直屬機構、高校和三大石油公司參加的研討會,核心議題是如何充分發揮地質資料信息的作用,如何推進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的集群化和產業化。通過討論,進壹步研究了地質資料管理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推進改革的思路。為總結推廣上海經驗,《中國國土資源報》開展了系列專題報道,指導和推動地方工作。

二、工作的初步成果

(壹)提高對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和產業化重要性的認識,牢固樹立服務意識。

1)推進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的集群化和產業化,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是礦政管理的重大改革。礦政管理強調管理與服務的高度統壹。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做好地質資料信息服務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2)推進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的集群化和產業化是解決地質資料管理中存在問題的根本措施。是傳統服務理念、服務方式、服務能力的重大變革。

3)推進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的集群化和產業化,有利於地質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使地質工作更加積極地服務於社會經濟發展,提高地質工作的社會地位和社會影響力;有利於支持信息化管理模式,提高對公眾的服務能力;有利於避免地質工作的重復投入,減少社會投資的浪費;有利於推進地質資料采集機構建設,改善采集機構人員薄弱、經費保障不足的現狀。

4)推進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的集群化和產業化是壹項艱巨而費時的工作,應分步推進。首先,要保證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的正確方向,就要清醒地認識到產業化不是商業化,牢固樹立以公共服務為中心的指導思想。其次,要有統壹的平臺建設和行業標準,引導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的集群化和產業化,確保地質資料信息服務“兩化”工作切實可行。

(二)初步明確基本定位和內涵外延

地質資料信息是公共產品,地質資料信息服務是公共服務。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的集群化和產業化不是商業化,不能以營利為目的。推進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的集群化和產業化,需要建立公益性管理體系,以公益性服務促進產業化發展,探索有效的權益保護措施,確保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產業化健康發展。

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的集群化就是將不同的地質資料信息收集起來,按照標準進行整理後再進行整合,使反映客觀規律的信息不斷更新,更加符合實際。目前的主要任務是促進集群化。

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產業化是地質資料信息的產品化,通過集群化生產多種系列信息產品,為不同行業提供技術支持、決策咨詢等服務。同時,要探索建立制度,根據用戶需求定制不同的信息產品,推進地質信息產品的深加工,以地質信息服務產品為基礎,最大限度地提供差異化、多樣化服務,拓展服務領域,逐步形成地質信息服務產業鏈,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3)工作機制的初步探索

1)以服務為中心的機制。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局把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放在首位,將地質資料信息服務定義為公益性服務,組織有效的政府投入做好服務工作。各省(市、區)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在推進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和產業化時,要牢固樹立以服務為中心的思想機制,把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和產業化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緊密結合起來。

2)政府主導的工作推進機制。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局主要領導高度重視,明確信息化為壹把手工程,相關職能處室協調實施,上海市地質調查院、地質檔案館負責建設,形成了政府主導-職能機構協調實施-依托單位建設-社會化利用的推進機制。考慮到我國現有地質資料采集機構支撐能力較弱,各省(區、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明年要建立壹支以地質資料采集機構和信息工程專業為有力支撐機構的隊伍。

3)資金和技術保障機制。總結上海等五市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經驗,將地質資料信息服務“兩化”工作納入國土資源行政管理主體流程和國土資源財政保障體系,爭取各方面資金支持是工作順利推進的關鍵。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局近四年已撥款4000多萬元用於地質資料的開發利用,未來三年計劃撥款4500萬元用於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的集群化和產業化。專業的技術支持、強大的資金保障、良好的管理機制是上海經驗的重要內容。5月20日,王民副部長代表我部與上海市政府舉行了三維城市地質調查成果移交儀式,將地質數據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成果及時移交給上海市政府,供全社會使用。

三、下壹步工作安排

1)完成推進地質數據信息服務集群化和產業化研究,提出明年國家部署方案、平臺建設和技術標準。

2)配合相關部門跟蹤推進項目立項,為國家地質數據中心的建立提供資金保障。

3)加強對試點單位的指導,為明年在全國範圍內推進不同類型地質數據信息服務集群化提供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