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心理咨詢有什麽要求?

心理咨詢有什麽要求?

我覺得做壹個合格的或者優秀的心理咨詢師並不容易。

心理咨詢是壹項重要而復雜的工作。咨詢師面對的是心理上需要幫助的人。人們來咨詢是為了調整心態,更有效地學習工作,更積極地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從而提高生活質量,過上充實快樂的生活。咨詢師的任務是提高自己的能力。因此,顧問的責任重大而艱巨。誰能承擔這樣的任務?是壹個合格的心理咨詢師。他們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第壹,高超的業務能力

心理咨詢是壹門專業,有自己的理論、方法和技巧。從事心理咨詢的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取得證書後才能上崗。咨詢師必須潛心鉆研心理咨詢理論,掌握心理咨詢的方法和技巧,積極參與心理咨詢的實踐活動,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才能成為壹名合格的咨詢師。

1.掌握心理咨詢的專業理論

心理咨詢在世界上已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心理咨詢工作者積累了大量的經驗,並進行了專業的理論研究,形成了心理學的壹個分支。學校心理咨詢和心理健康教育在亞洲部分地區被稱為心理咨詢。港臺地區的心理學家對咨詢和心理治療做了大量的研究,並發表了相關的學術著作。我國國內心理咨詢起步於上世紀80年代,這項工作在高校尤為活躍。學者們結合心理咨詢的實踐,對心理咨詢和心理健康教育進行了理論研究,相關理論著作相繼問世。咨詢心理學的研究在中國有壹定的基礎。設有心理系的大學組織了系統的培訓,培養心理咨詢的專業人才。這些都為咨詢師提高專業水平提供了條件。

心理咨詢離不開心理治療和心理測試。心理咨詢師要有紮實的心理學理論基礎,掌握普通心理學、人格心理學、教育心理學、醫學心理學、心理測量學等學科的基礎知識,使咨詢工作建立在科學的理論指導基礎上。

2.發展多方面的知識結構

心理咨詢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問題。比如青年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人際關系,人格發展和社會適應,青年學生的職業思維和學習方法,青春期的身心問題,戀愛婚姻等等。這就要求咨詢師具備全面的知識結構。心理咨詢師不僅要有心理學的專業知識,還要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思想指導,堅決抵制壹切違背科學的迷信思想的侵襲。另外還要有教育學、社會學、基礎醫學的知識。只有多方面發展自己的知識結構,才能給探究者正確的啟發、教育和引導。

3.積極參加心理咨詢的實踐活動。

實踐出真知。在心理咨詢中,妳可能會遇到不同心態的來訪者,會提前遇到意想不到的問題。要豐富自己的心理咨詢經驗,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除了書本,還要從實踐中學習。在咨詢實踐中總結經驗,學習和發展前人的理論,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

第二,高尚的職業道德

心理咨詢遵循的基本模式是教育和醫療,所以心理咨詢師既要有職業道德,也要有醫德。

1.熱愛咨詢,具有助人為樂的高尚品格。

心理咨詢是壹項幫助性的工作,需要時間和精力,需要對被咨詢者的理解、同情、關心和耐心。來訪者通常是在精神不愉快、遇到麻煩的時候來找妳。妳需要耐心聽他傾訴,分擔他的憂慮和煩惱,有壹份樂於助人的愛。在壹些發達國家,心理醫生收入不菲,但在中國,這份工作並沒有得到社會的充分認可和接受,有時還得做無償貢獻。以盈利為目的的人很難通過這項工作達到目的。高校心理咨詢面對的是在學校接受教育的年輕人。他們是祖國和社會的希望,他們的身心發展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因此,在高校從事心理咨詢工作的人,應該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對待青少年,為他們的健康成長付出努力。

2.保護來訪者的切身利益,尊重他們的人格和意願。

咨詢師要用自己的態度和行為讓來訪者相信,他們的自我表露不會讓妳震驚,保密是絕對的。尊重隱私、保守秘密是保護來訪者利益的重要內容。永遠不要取笑談論隱私和咨詢與面試關系的人。這是咨詢師最起碼的道德。

我們應該平等地對待來訪者,無論他們的氣質如何,無論他們是否有生理缺陷或某些怪癖,我們都不應該歧視和厭惡他們。相反,我們應該誠實平等地待人,尊重來訪者的個性。咨詢師要善於傾聽來訪者的意見,了解他們的需求,盡可能滿足他們的合理需求。萬壹對咨詢者的分析和處理意見有分歧,也要耐心給出建議,順其自然,尊重詢問者的意願,不要強行執行。要保障來訪者生命健康的獨立權利。

3.咨詢師在咨詢與面試的關系中,並不尋求個人需求的滿足。

心理咨詢是幫助來訪者擺脫精神上的困擾和困惑。絕不允許咨詢師在咨詢和拜訪的關系中,在愛與恨、依戀和欲望中尋求自己的需求和滿足。心理咨詢是在利他的意義上幫助人,在詢問者的感情糾葛中我是局外人。咨詢師不能把個人情緒帶入咨詢過程,不能把自己的煩惱和不幸發泄到咨詢者身上,不要把愛恨情仇寄托在咨詢者身上。他對詢問者的關心和幫助是無私的,沒有回報的。此外,顧問不應要求來訪者提供物質回報。即使詢問者主動提供,也應謝絕。在正規的咨詢機構,如果收費,只能嚴格遵守規定,不能收取規定之外的金錢或物質饋贈。

4.用良好的道德規範引導詢問者。

消除心理障礙,恢復心理平衡是心理咨詢的重要任務之壹。但是,恢復心理平衡不能以損害他人利益為代價,也不能在咨詢過程中通過貶低、詆毀他人來發泄怨氣。在幫助來訪者克服心理障礙時,應以良好的倫理觀念為指導。這對於幫助打電話者道德和人格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在高校讀書的年輕人,正處於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年齡。他們對人生、事業、友情、愛情等諸多問題的看法還不夠成熟,難免有壹些幼稚、迷茫的想法。心理咨詢在幫助來訪者緩解心理困惑的同時,要引導他們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引導他們正確處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解決理想與現實、興趣與特長、個人與集體、個人與他人關系中遇到的矛盾。使遊客解除心理障礙的同時,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質也得到了升華。

第三,健康的心理素質

咨詢師本身應該是心理健康的人。因為咨詢師的心理健康對來訪者的理解和技術指導起著輔助作用。咨詢師的心理健康水平越好,在咨詢師和來訪者的關系中能提供的幫助就越大。相反,如果咨詢師本身心理不健康,就會產生扭曲的價值觀和古怪的心態,從而導致咨詢中的困惑和沖突,甚至可能誘發咨詢師的壹些疾病。壹個合格的咨詢師應具備以下心理素質:

1.性格和心態積極健康。

心理健康的人在精神上是積極的。稱職的咨詢師,在咨詢和面試的關系之外,在工作和生活中,積極進取,樂觀向上,充滿活力。這類人可以把自己熱愛生活的樂觀態度帶入咨詢工作中。他們在咨詢的時候,壹方面可以讓心灰意冷的人重拾生活的勇氣;另壹方面,妳不會耗盡精力。他們不會把咨詢工作當成負擔,所以能給咨詢工作帶來熱情和活力。心理咨詢師不僅要以高超的技術治愈人們的創傷,更要以自己高尚健全的人格力量給來訪者以積極的感染和影響。

2.理解,才能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心理健康的人能夠從客觀現實中理解他人,與不同氣質、性格的人交往,理解人們的處境和困難並給予他們適當的同情、支持和幫助。俗話說“智者識人”。理解別人是壹個人智慧的所在,也離不開自己寬廣的胸懷。試想,壹個心胸狹窄,要求苛刻的人,怎麽會有好的人際關系?心理咨詢是與人打交道,需要對如何處理人際關系給予指導。每次面試都是緊張的行為輔導課。如果心理咨詢師缺乏心理健康和人際關系,如何對詢問者進行正確的引導?

3.情緒穩定,無明顯心理障礙。

每個人都有喜怒哀樂,都有世俗的欲望,咨詢師也和正常人壹樣,有自己的喜怒哀樂。但他們善於調度,對挫折的容忍度很高。他們回避談論自己過去和現在的個人問題,也不背負沈重的精神負擔去會見詢問者。他們自己的愛恨怒欲需求,都是在咨訪關系之外得到滿足的。他們自己不可能有明顯的心理疾病。他們同情詢問者,但又不讓這種同情陷得太深。在整個咨詢過程中,他們始終保持冷靜的頭腦和心理上的獨立。

4.敏銳的頭腦,真摯的感情,良好的心理素質。

敏銳的頭腦能使咨詢師在咨詢過程中通過詢問者的言語和表情洞察到其內心世界,從細微的表情中發現常人難以發現或容易忽略的東西。有些來訪者對心理咨詢的本質和原理不是很了解,所以很容易壹開始就拐彎抹角,講壹些枝節問題,隱藏自己真正的問題。壹個敏銳的咨詢師能及時發現問題,引導對話深入。

壹個好的咨詢師壹定要有深厚真摯的感情。咨詢者和詢問者之間的談話應該坦率、認真、真誠。只有真誠,才能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讓人感到信任,毫無保留地敞開心扉。咨詢者的心情要輕松、開朗、自信、充滿幽默,這樣才能緩解詢問者的緊張情緒,在輕松的環境中說出自己的問題。

咨詢師良好的心理素質還表現在註意力高度集中,記憶力好,語言表達能力流利,應對各種意外的應變能力強。此外,妳需要耐心、靈活和警覺。

總之,壹個稱職的咨詢師有很多好的品質。他是壹個品德高尚、專業知識豐富、心理素質健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