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開展“十大行動”幫助青年就業創業

開展“十大行動”幫助青年就業創業

開展“十大行動”幫助青年就業創業

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決定實施高校畢業生和其他青年就業創業促進計劃。通過實施中小企業吸納畢業生就業政策、公共部門穩崗擴崗等十項行動,充分挖掘就業渠道,充分釋放就業潛力,做細就業服務,引導就業觀念轉變,促進高校畢業生和其他青年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

落實落實中小企業吸納畢業生就業政策。

重點關註中小企業落實各項就業扶持政策,將新參保人員數據與高校畢業生、失業登記數據進行比對,及時推送政策內容。探索“綠色通道”模式,推行網上申請補貼,開展中小企業政策宣傳活動,上門發放政策清單、服務清單、代辦清單,告知政策申報流程和辦理渠道。

實施公選* * *部門穩定和擴大崗位。

在保證全區學前教育、城鄉社區、司法助理員、鄉村醫生“三支壹扶”、“西部計劃”、“四項工程”總量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擴大科研助理員的招聘,鼓勵他們入伍和深造。完成事業單位統壹招聘面試,完成“三支壹扶”招聘,籌集高校畢業生到事業單位、企業實習崗位1000余個。

實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創業服務扶持行動。

開展創業指導交流活動,組織實施大學生優秀創業項目評選、創業園參觀等活動,與創業導師進行面對面互動交流,為有創業意願的大學生提供創業培訓等創業輔導和服務。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創業活動品牌,提供項目與資金、技術、市場對接的渠道。向社會公布創業孵化平臺名單,引導孵化平臺提供政策代理、成果轉化、跟蹤支持、咨詢服務等壹站式服務。

實施“面向未來的職業指導”系列招聘行動。

統籌百日招聘活動、大中城市高校畢業生聯合招聘等招聘活動,逐壹對接高校崗位需求,有針對性地收集發布崗位信息,組織區內外企業招聘。定期組織小型專場招聘會,整合崗位資源到街道、社區開展定向巡回招聘。

實施公共就業服務進校園。

將公共就業服務延伸到學校,開展公共就業服務“六進”校園活動。做好檔案移交政策宣傳、檔案移交和部門間銜接工作,確保檔案安全有序移交。銀川市、石嘴山市、固原市針對區域內高校集中或高校畢業生專業特殊導致就業壓力較大的情況,采取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長、就業局長結對幫扶等措施,送崗位、送資源、送政策、送服務。高等學校應與當地有關部門建立就業服務機構,開展政策咨詢、就業指導、創業培訓、就業服務等活動。

實施離校未就業畢業生服務。

自治區人力資源開發服務中心將與自治區教育廳、高校、技工學校對接,8月底前完成未就業畢業生實名信息轉移,通過失業登記、業務辦理、走訪等方式將畢業生納入登記範圍。向高校畢業生發送公開信或服務公告,方便畢業生查詢求職、就業信息。實行實名登記制的幫扶,逐壹聯系有就業意向的未就業畢業生,為其提供職業指導、崗位推薦、職業培訓或實習。

實施針對青年的技能促進行動。

將有培訓意願的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全部納入職業培訓服務範圍,對城鄉未繼續升學的初高中畢業生開展勞動預備培訓。引導和鼓勵青年在新興產業、智能制造、現代服務業等領域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拓展學徒培訓、技能培訓、新職業和就業技能培訓,采取校企合作、訂單式、定向等培訓方式,提高青年培訓後的就業率。以賽提質,以賽求效,探索適合我區職業技能發展的培養路徑、專業設置、政校企聯動等系統化建設方式,引導青年走技能成才之路。

實施提高就業實習質量的行動。

繼續實施百萬就業實習招聘計劃,重點征集科研、技能、管理和社會服務類實習崗位,開展實習對接活動,提高實習質量和吸引力。積極參與創建國家級高校畢業生就業實習示範單位,切實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實施就業困難人員結對幫扶行動。

以貧困家庭、城鄉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和殘疾畢業生為重點,建立就業援助臺賬,實行動態管理,制定“壹人壹策”就業援助計劃。對離校未就業畢業生進行結對幫扶,優先提供崗位信息,組織培訓實習。對於失業青年,通過登記失業數據庫,及時鎖定目標,可以成立青年就業訓練營,開展職場體驗、就業指導、人力資源市場走訪、職業沙龍等就業服務活動。

實施就業權益護航行動。

開展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專項整治,依法打擊“黑中介”、虛假招聘等違法行為,及時查處濫用試用期、不簽訂勞動合同、不依法支付工資等行為。加快落實就業登記卡取消後的銜接工作,加強信息共享和服務支撐,簡化優化落戶、檔案轉移、登記就業等流程,提供集體戶口、社會保險轉移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