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雨花臺區青少年活動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美,交通條件十分便利。
該中心位於南京南郊風景區雨花臺區鐵心橋街道。鐵心橋街距離中華門僅四公裏,面積27平方公裏,現有人口2.53萬。街道生態環境優美,山巒起伏,河湖密布,森林覆蓋率達46%。鐵心橋的交通很方便。寧丹路與* * *青團路縱貫南北,緯九路、環路貫穿東西,94、75、88、113、新汕線等公交經過或直達此街。今年街道加大了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寧丹路、新山線等國內4條道路同時開工建設。中心位於南京市鐵心橋中學,占地近百畝,創建於1968,寧丹路旁。交通便利,88路直達。中心東臨將軍山、漢賦山,南有牛首山,北有秦淮河。周邊山清水秀,名勝古跡眾多,有著名的牛首山景區、將軍山景區、龍泉古寺、大石湖生態遊樂等。校園綠樹成蔭,紅花碧水,是讀書育人的好地方。其前身是南京市第七中學,南京師範學校成立於1984。幾十年來,學校為各條戰線培養了許多優秀人才。
學校擁有壹支職業道德過硬、教學認真、業務精湛、愛崗敬業的教師隊伍。學校現有教職工69人,其中高級職稱18人,中級職稱32人。多名教師獲得省市級各類榮譽稱號。
教學設施設備齊全,包括電教室、微機室、報告廳、科學、化學、衛生實驗室、圖書館、閱覽室等。,投影儀、照相機、錄音機等現代化設備壹應俱全。學校體育器材豐富,活動場地12000平方米,操場8000平方米,水泥籃球場1000平方米。生活設施齊全,學校有兩棟住宅樓。2002年投資近百萬元建設食堂、浴室1100平方米。學校具備對學生進行全過程寄宿管理的所有條件。
第二,“中心”周圍的教育資源非常豐富。
中心所在街道有“四個中心”,即市級優質園區——鐵心橋中心幼兒園、市級實驗小學——鐵心橋中心小學、鐵心橋中學、鐵心橋成人教育中心、三江學院、中山大學鐵心橋校區、江蘇省人民武裝學校、江蘇省機關管理幹部學院旺達分校,以及南京水利學院、水文學院等科研單位。還有將軍山、鄭和墓、南唐二陵、菊花臺、雨花臺烈士陵園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對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陶冶學生情操具有重要意義。形成了教育布局合理、教育層次齊全的立體教育網絡。
第三,我區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
隨著南京總體規劃的逐步實施和河西地區開發的啟動,位於南郊風景區的鐵心橋街道在我區“二次創業”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街道經濟發展以工業為主體,壹、二、三產業同步發展。在產業發展方面,先後規劃了以汽車、電子、精密加工、服裝紡織為主的鐵心橋工業園、橋北核心的銀西工業園、橋北南部的方鼎工業園。2002年,鐵心橋工業園被評為江蘇省鄉鎮企業示範園區。近年來,街道農業以寧丹路苗木產業帶為契機,加大苗木花卉生產基地建設,建成杜南花卉中心和苗木基地2000多畝,在南郊建設精致桃園、安塘窪休閑農業、生態農業等農業現代化項目。在第三產業中,街道依托轄區內的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旅遊業,使旅遊業日益成為街道經濟發展的又壹支柱產業。目前,每年街頭遊客人數近30萬。2003年,街道加大旅遊投入,推出“春牛頭”郊遊節;投資500多萬元,規劃建設了壹期博尼泥王墓和占地225畝的伊斯蘭風情園;投資200萬元修繕龍泉古寺;隨著投資2000萬元建設大石湖生態農業園,旅遊經濟潛力日益顯現。2003年6-9月,街道GDP達4.5億元,稅收2800萬元,經濟實力進壹步增強。在實踐中,我們越來越感到經濟發展的關鍵是教育。只有發展教育,才能為各行各業培養人才和合格的勞動者,為經濟發展提供動力和智力支持,形成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如1998,鐵心橋街道在全市率先創建省級現代教育先進鄉鎮,極大地拉動了街道及整個區域經濟社會事業的快速發展。1998之後發展起來的街道壹二三產業的崛起。此外,近年來,由於河西地區的發展,為了安置拆遷戶,市政府先後在鐵心橋街道建設了兩個經濟適用房項目。未來幾年,鐵心橋街道人口將增加近數萬人,對各級教育的需求將更加迫切和苛刻。在鐵心橋中學建設該中心符合這壹發展趨勢。該中心的成立必將推動我區經濟社會事業的大發展。
總之,“中心”所在的鐵心橋街道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美,交通便利。各級教育資源豐富;加上我們地區經濟迅速發展的迫切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我們堅信雨花臺青少年活動中心的明天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