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趙子龍人物分析(2)

趙子龍人物分析(2)

在《三國演義》中,趙子龍下了很大力氣,砍倒了韓德和他的四個兒子韓嬰、韓堯、韓瓊、韓琦等五位將軍。韓德是西涼大將軍,善削山斧,無惡不作,他的四個兒子也都精通武功。那時候趙雲已經七十歲了,但是七十歲的趙雲依舊馬上馳騁,勇猛精悍,還想方設法斬了五個將軍,不得不讓人佩服。面對敵人五位正直成熟的將領,趙雲並不畏懼,反而有了鬥誌。但是,正如程武所說,趙雲是勇敢的,也是無知的。即使已經懵懂了幾百年,他還是有點魯莽,中了埋伏。幸好張保、關興等人及時趕到,才得以得救。

當然,趙雲也是不敗神話。他從未打過敗仗,但與他的勝利相比,這不值壹提。這在人才濟濟、戰亂頻仍的三國時代是非常了不起的。《三國演義》中有趙雲面對敵人亂箭,用槍撥箭的畫面。這裏的“用槍射箭”總是寫得很輕,讓人覺得不驚險,但足以說明趙雲武功高強,有恃無恐。

但是,如果說趙子龍只是勇敢而忽略了他的智慧,那就大錯特錯了。在趙子龍的桂陽之戰中,我們可以看到趙子龍並不是壹個魯莽的人。他識破了趙範的詭計,取得了桂陽,這充分證明了趙子龍的智慧。劉備嫁給孫尚香後,諸葛亮妙計救了劉備,趙雲在其中的聰明才智不容小覷。比如趙雲故意讓孫夫人聽到荊州告急的消息。她壹次又壹次地請求孫夫人幫助劉備逃跑。諸葛亮作為編劇剪輯劇本,趙雲作為現場執行導演策劃完美劇本。還有,第三十五個周期,趙雲發現劉備不見了。他沒有和蔡瑁爭論,也沒有回去,而是耐心地尋找劉備。清代毛宗崗將關羽、張飛可能的行為與趙雲相提並論,凸顯了趙子龍的忠誠與細膩。

二、蜀漢“五虎上將”中的趙雲

《三國演義》中,“五虎將”的排名是“張觀趙馬黃”,即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至於“五虎上將”,只要妳仔細辨認,就能知道這不是官銜,而是美名,是榮譽稱號。

據史書記載,建安二十四年,劉備為漢中王,關羽拜為前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黃忠為後將軍,前三者皆為假節。趙雲被任命為宜君將軍,軍銜略低,但死後能見到史順平侯,是莫大的榮幸。“五虎上將”作為劉備的強大軍事集團,具備三個條件。第壹,他們都很勇敢,武功高超,勇猛善戰。從這個角度來說,“五虎將”都是馬莊裏體魄強健的人,都是不當回事。趙雲的兇殘在長阪眾所周知。

可見阿寶單騎當救星,在趙雲七十歲的時候,還試圖在魏軍斬首五將,二是這五人赤膽忠心,竭力維護政權。趙雲在《三國演義》中的主要作用是保護劉備和諸葛亮及其家人。關鍵時刻,他總是以救世主的身份犧牲自己的生命,足以說明趙雲的忠誠。第三,他們做出了傑出的貢獻。趙雲在《三國演義》中的故事並沒有張觀等將領那麽多,但作為“常勝將軍”和“虎賁將軍”,名不副實,這裏就不細說了。雖然趙雲在軍中的地位和名氣不如張觀和馬黃,但趙雲也算是壹支平衡的力量。他不像張觀那樣接近劉備,他比馬黃更接近劉備。趙雲性格深沈機警,不像關羽那樣狂妄自大,也不像張飛那樣魯莽粗心。他壹生辛勞,為漢朝立下了汗馬功勞。

第三,趙雲這幾年挺受讀者歡迎的。

趙雲是龍,常山是真人。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壹統天下。全國各地的權貴和有識之士紛紛拔高自己的排名,各自投主壹票,揚名立萬。趙雲是其中之壹。由於趙雲相貌堂堂,武功高強,處事得體,深受當地官民擁戴,成為壹方之主。《三國演義》中,蜀國的主要人物都有缺點:關羽驕傲,張飛魯莽,劉備虛偽。只有諸葛亮和趙雲是完美的。趙雲獨騎救星時,糜芳說趙雲投奔了曹軍,劉備不相信,認為趙雲忠心,張飛頭腦簡單。他想要趙雲,殺了他。武將張飛和趙雲比起來,是那麽的不計後果,無腦。這壹次,曹操第壹次看到了趙雲的勇敢,下令不要在背後捅刀子,於是趙蔡赟活了下來,也從側面襯托出了趙雲的完美形象,讓敵人不忍殺之。

縱觀《三國演義》,趙雲的形象近乎完美,表現出忠誠和勇敢。他在戰場上臨危不亂,在軍事知識上和諸葛亮壹樣旗幟鮮明。他被稱為勝利的將軍和完美的英雄。從名將趙雲的言行、功過來看,趙雲不僅是壹個武藝超群的猛將,還是壹個有勇有識的善良君子,在趙雲身上隨處可見,所以趙雲很受人們的歡迎。沈伯鈞先生在其專著《論趙雲》中提到,“在《三國演義》的億萬讀者中,除了諸葛亮之外,最心愛的人物,莫過於趙雲。”周思源先生在獎勵三國人物時提到,趙子龍是按照完美的標準塑造的。《三國演義》中有兩個“完人”的藝術形象。諸葛亮是文學人物,趙雲是軍事人物。趙雲是《三國演義》中最受歡迎的藝術形象之壹。他武藝高超,人品高尚,穩重機智,是儒家將領的完美藝術典範。與此同時,沈伯駿

王先生把趙雲的美德概括為四點:深明大義,忠義諫勇,公正謙虛。趙雲的形象永遠是光明、正義、勇敢、無畏,讓人不得不喜歡。

參考

【1】羅貫中。三國演義[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

[2]沈伯鈞。沈伯鈞說三國[M]。北京:中華書局,2017。

[3]馬瑞芳。智勇雙全深明大義的完人——評《三國演義》中的趙子龍[J]。中學生閱讀,2017,(12)。

[4]周思源。周思源欣賞三國人物[M]。北京:中華書局,2017。

[5]袁興培。中國文學史(第四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6]張浚《五虎上將》與《曹八將》[C]。論三國演義。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付光明,2017,1。

[7]單華鳳。論趙雲形象塑造的成功[J]。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3)。

羅浩波。論趙雲形象的魅力[J]。喀什師範學院學報,2017,(7)。

沈伯駿。論趙雲[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