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李樹深簡介及詳細信息

李樹深簡介及詳細信息

人物經歷1979,李書申進入河北師範大學物理系學習。

1983,畢業後留校任教於河北師範大學物理系。歷任助教(1983 7月-1986 8月)、講師(1989 5月-1993 8月)。

1986考入西南交通大學固體物理碩士。1989,拿到碩士學位。

1994年考入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博士研究生。1996,獲博士學位。曾在NEC電器株式會社築波研究所、意大利國際理論物理中心、香港科技大學物理系進行光電器件性能預測研究。

2003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2006年任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副所長、黨委副書記(升至2011)。同年擔任國家創新研究組“半導體低維結構中的量子控制”學術帶頭人。

2009年擔任國家重大科研計劃(973工程)首席科學家。入選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

2011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科學院信息技術科學部),11獲得賀亮合力基金科技進步獎。12年任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所長(至2018年4月)、黨委書記(2065433)。

2015 165438+10月21日,在第26屆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大會上,李述申正式成為發展中國家院士,任期2016至2018。

2017 12,中國科學院官網“院領導集體”頁面更新顯示,中國科學院黨組成員李述申兼任副院長。

2018年5月7日,中國科學院大學領導班子個人調整公告會在玉泉路校區禮堂召開。會議由中國科學院人事局局長孫小明主持。會上,孫小明宣讀了院黨組的決定:任命李述申同誌為中國科學院院長(兼法定代表人)。

主要成果科研總結李樹深主要從事半導體低維量子結構中的器件物理基礎研究。提出了壹個研究半導體耦合量子點(環)電子態結構的物理模型。從理論上確定了半導體量子點可以吸收垂直入射光,發現了半導體量子點電荷量子位的真空退相幹機制。發展了壹種電子通過半導體量子點量子輸運的數值計算方法。

承擔壹個項目&;成就獎李樹深參與並主持了國家八五、九五攀登計劃,國家重大基礎研究計劃(973工程)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科院多項重大、重點項目。2004年、2009年、2017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承擔這項工程

時間項目名稱項目來源2009-2013微納米結構中的量子調制與應用探索國家科技部(973)項目2007-2010中國科學院、國家外國專家局創新團隊國際合作項目2006-201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組。

時間項目的名稱來源於2004年半導體納米結構物理性質理論研究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009年半導體低維結構的光學和輸運特性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065438+2007排名第壹。截至2017,李樹深在國內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發表論文200余篇,包括《美國科學院院刊》、《美國物理評論快報》等。

代表作品(10)

[1].(311)取向襯底上生長的GaAs/GaAlAs量子線和波紋超晶格的有效質量理論。物理修訂版B50,8602 (1994)。

[2].李樹深,夏建柏,袁誌林,徐誌勇,,葛玉英,王軍,張立林,InAs/GaAs應變耦合量子點的有效質量理論。物理修訂版B54,11575 (1996)。

[3].半導體耦合量子點的帶內光吸收。物理修訂版B55,15 434 (1997)。

[4].軸向魔場中InAs自組裝量子點的電子結構。物理修訂版B58,3561 (1998)。

[5].李樹深和夏建柏,InAs/GaAs量子環的電子態。《應用物理學報》第89卷,第3434頁(2001)。

[6].李樹生、、馮、馮松林、鄭厚誌、量子浦亭。親。自然。阿卡德。Sci。美國,98(21),11847 (2001)。

[7].李樹深、常凱、夏建柏和Kenji Hirose,通過Cd1-xMnxTe稀釋的魔半導體量子點的自旋相關輸運,物理評論B68,245-306(2003年)。

[8].李樹深,,夏建柏,GaAs/AlxGa1-xAs量子點分級自組裝的有效質量理論,物理評論B71,155 301 (2005)。

[9].李樹深,夏建柏,GaAs / AlxGa1-xAs量子點分級自組裝的非對稱量子限制Stark效應,列特應用物理。87, 043 102 (2005).

[10].李樹深,夏建柏,N量子點分子的電子結構,列特應用物理。91, 092119 (2007).

人員培養2012 12 2月22日,作為學術委員會主任的李樹深表示,國科大的博士培養應該是精英教育,博士生的質量體現了國科大和中科院的教育水平,所以要實行博士資格考試,這對樹立學校的教育品牌非常重要。

李樹深長期擔任中國科學院大學材料科學與光電技術學院院長,首屆本科班1412班主任。在他的帶領下,中科院大學材料學科進入了ESI排名的前萬名,入選了首批國家壹流學科建設名單。他豐富的科教融合經驗,對推進以人才團隊為核心的“科教融合3.0”,推動學校綜合改革,提高整體創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截至2016年底,李樹深已培養博士、碩士50余人,6名博士後出站。2009年,博士生導師李彥超獲得了美國波莉安娜大學優秀博士生獎。根據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國家數字工程技術研究院、國家圖書館參考咨詢聯盟的信息,李樹深對學生的培訓情況如下:

時間題目作者學位2016二維材料的光電性質研究楊覺翰博士2015納米系統非平衡動力學過程的量子力學計算方法研究知望博士2015 Z形石墨烯納米帶in Si(001) 表面吸附和摻雜的第壹性原理研究李靜博士固態量子計算體系中自旋退相幹的理論研究2015博士高性能計算物理方法的發展2014陳博士及其應用2014博士低維量子體系中輸運性質的研究2013自洽波恩近似主方程及其在量子點輸運中的應用博士2065444 Jun 2013海森堡自旋鏈系統中的量子關聯蔡博士2013二維耦合半導體量子點陣列電子結構的計算博士2013連續零點下量子點之間的電子轉移結果觀察。 易平靜博士2013量子自旋霍爾系統中輸運性質的研究安博士2012電荷量子比特的量子測量效率和退相幹的研究葉隱博士2012量子非局域性關聯的研究博士2012拓撲絕緣體表面量子散射效應的理論研究付振國博士206 5438+02在Be、 Zr和CeO2 _ 2表面吸附的第壹性原理研究博士2012低維結構中晶格弛豫的研究博士2011透明導電材料缺陷和摻雜特性的研究崔博士王靜博士2010納米尺度半導體器件的量子力學計算研究蔣博士2010。 低維氧化鋅半導體材料中的激子態熊文博士2010半導體磁性摻雜和p型摻雜的第壹性原理研究梁洪博士2010光子晶體中量子點的自發發射和自旋軌道耦合下的光學躍遷朱政勇博士2009基於自旋相互作用和隱形傳態的量子邏輯門周嶽博士2009二維體系中、 守恒自旋霍爾電導的研究劉博士2009強磁場下二維半導體材料的磁學研究方成博士2009激子自旋軌道耦合體系的物理與應用王建偉博士2009低維體系中的量子相變及其研究方法李彥超博士2009強磁場下量子信息中的量子相變與緊束縛近似模型袁子剛博士2009固體。 介觀體系中的量子糾纏與生熱周麗玲博士2009半導體微結構中電子的輸運性質博士2009半導體材料磁學和光學性質的第壹性原理研究石博士2008耦合雙量子點中雜質態系統的研究博士2008低維半導體材料中摻雜機制的第壹性原理計算博士2008點和量子環中的量子電子結構王傳川大師2008 TiO _ 2納米材料與半導體材料的鐵磁性彭浩博士2008透明導電氧化物Cu MO2的第壹性原理研究方誌傑博士2008 Alingan四元合金的第壹性原理研究王飛博士2008半導體和鐵電材料的第壹性原理計算段宜峰博士20半導體量子點中電子的量子性質研究劉永輝博士2007低維半導體異質結構中的電子隧穿研究龔建博士2007半金屬zb-CrAs和稀磁半導體(Ga, Cr)As薄膜的分子束外延生長及磁性研究畢景峰博士2007雙層半導體系統激子動力學研究王力博士2006自旋鏈中的量子糾纏及量子光學模型研究張* * * 博士後2006條件下直接探測未知量子態糾纏的方案白博士2006量子點的含時電子輸運博士2006半導體納米結構電子結構的計算羅軍委博士2005雙電子量子點電子結構的理論研究及其應用孫博士2005垂直耦合自組織InAs/ GaAs雙量子盤的電子態研究董慶瑞博士2005量子點中強關聯電子的輸運性質遲峰博士2005微波腔量子電動力學系統中量子糾纏的產生金廣生博士2005連續變量量子信息的傳輸理論與糾纏測量王良博士2004可擴展超導量子計算系統中的退相幹艾買提

。阿布·理子

博士榮譽表彰時間榮譽/表彰來源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 * 201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信息技術科學部)。2011年11月賀亮合力基金科技進步獎2015年11月發展中國家院士社會服務時間為工作來源2016年7月-2021年07。5438+05 10-2019 16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2009 -2013黃昆半導體物理科學獎(基金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數理學部秘書長No.11、65438。14專家評審組成員,第七屆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評審委員會委員,信息科學五部,第六屆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科學出版社《半導體科學與技術》專著系列編委;《半導體研究通訊雜誌》編輯委員會;《中國科學叢書G:物理學、力學和天文學》編輯委員會;物理學編輯委員會;評價李樹深在低維半導體物理與器件、光電器件性能預測、固態量子信息等物理基礎研究中的作用,其研究工作被國際同行廣泛引用,包括國際知名半導體物理專家的綜合論文,並被寫入專著。(蘭州大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