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教育信息化取得了哪些進展?

教育信息化取得了哪些進展?

信息技術廣泛應用於當今社會的各個領域,教育信息化對學校教育的影響也越來越大。特別是在轉變教育思想和觀念、推動教育改革、實現教育手段現代化等方面能發揮顯著作用。

那麽作為壹名教師,面對教育信息化如何應對自如,如何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和教學能力,使之更加符合課堂教學的實際和學生的需求等等。,這些問題必須認真考慮。

1.教育信息化對教師意味著什麽?

教育信息化是以信息為教育系統的基本組成部分,將信息技術廣泛應用於教育的各個領域,促進教育現代化的過程。

教育信息化的技術特征是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和多媒體化,基本特征是開放性、享受性、交互性和協作性。

教育信息化旨在將現代信息技術和教育技術應用於教育過程,以信息化推動教育現代化,使教育和教育在現有基礎上不斷超越新階段。

當然,教育信息化會對傳統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形式、學習方式產生很大的沖擊,而且這種沖擊已經形成。

但這對教育的健康發展和進步是有利的。因為學校教育已經初步嘗到了甜頭。

教師是學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而教育的信息化離不開眾多教師的積極參與,由此可見,教師是推動教育信息化的主力軍。

信息時代,教師如果沒有現代人需要的良好信息素養和信息技術,很難站在3尺講臺上,談不上自己的立場,更容易成為笑柄。

因為當今社會,每個人都已經處於信息適用的環境中。從舉手投足到待人接物,如果沒有相關的信息技術知識和能力,處處都會遇到尷尬的事情。校園是信息化普及的前沿,是教育大樓、教室、研究室、圖書館、辦公室等沒有信息化痕跡的地方。

這只是程度的問題

當然,教師需要課程來完全適應教育信息化。

那麽,在教育信息化時代,教師在教育實踐中應該表現出怎樣的實際表現呢?

首先,要樹立現代教育觀念。

教師要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習的組織者和協調者,即指導、計劃、組織和協調學生的各種學習活動,註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獲取信息知識的能力。

第二,要有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的能力。

教育信息化的壹個重要方面就是利用計算機輔助教育。這就要求教師掌握相關的計算機知識和操作技能,了解和學習必要的軟件,培養設計和制作課件的能力。可以進行自主教育和網絡教育。教育信息化應指向課程整合。

在實際教育中,課程整合是教師教育信息化的壹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如果他能善用合適的教學軟件開展教學,突破教材的重點難點,提高教學效率,無疑會事半功倍,對現有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的改革也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課程整合就是將各種技術手段完善並恰當地運用到課程中,使課堂教學遠離傳統的課本、講義、粉筆和黑板,這是教師現代教育的開端。

但要實現課程整合的目標並不容易。

教師不僅要掌握信息技術的手段,還要深刻理解教育的本質,這門學科教育要達到的目標,教育的重點和難點,傳統教育的優勢和局限性。

在課程整合的過程中,教師不可避免地會遇到難以預料的問題和困難。所以老師要註意積累,有目的的話要經常通過網絡搜索信息或者從紙媒、電視媒體、電子書上閱讀信息,盡量獲取各種有用的信息。對信息來源了解的越多,就越能發現那些常人看不到的提示性信息,也就能不斷提高自己的分析判斷能力。

此外,教師要不斷提高整合相關信息的能力,能夠對課堂教案設計和課件腳本編寫獲得的信息進行創造性的規劃、加工和處理,考慮實際使用信息的最有效方式,體現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組織形式和方法。

根據教育的最新信息,組織調整自己的教學思路和策略。教育學平時往往處於“消極”狀態。對於特別適合計算機等現代媒體輔助教育的教學內容,要及時將其納入課件制作範圍,盡可能制作相關課件,以達到提高教學的目的。

3.教育信息化應著眼於培養學生素質。

註重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是教師面對教育信息化需要關註的另壹個重要方面。

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創新人才。

信息能力是面向信息社會的人才需要具備的基本素質之壹。是每個人在信息社會生活和學習的基本能力。它是進入信息社會的通行證。它是實現國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礎和保障。

教育信息化要把培養每個學生的信息能力作為重要內容。

在信息社會,如果壹個人不能正確地選擇和使用信息,他就有被信息淹沒的危險。

教師要註重培養學生的信息能力,引導和指導學生根據教育需要收集和加工信息,並轉化為自己的能力。要引導學生合理利用網絡、書籍、電視等渠道學習,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自我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造性思維能力。

信息技術教育可以加速上述能力的培養。

在傳統的以知識的傳遞和理解為中心的接受式教育中,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這與現代社會的要求相去甚遠。

要扭轉這種局面,鼓勵學生主動獲取知識,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和思維方法,引導教會學生運用計算機技術和知識積極探索未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