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作為有能力的人的父母,父母應該好好讀的三本書是什麽?

作為有能力的人的父母,父母應該好好讀的三本書是什麽?

前幾天仔細翻看我的博客目錄,感覺所有關於高中家庭教育的內容,我的博文基本都有涉及。從我陪伴孩子準備高考的真實經歷和體會,對教育理念的理解,到案例分析和讀後感,我偶爾會在博文裏推薦壹些我認可的書籍,但我覺得遺憾的是沒有談自己的學習心得。

今天我選擇了“家長高中應該讀的四種書”這個主題來彌補這個不足。同時也希望今天的交流能給家長們帶來壹些啟發,從而有效提升自己,與孩子共同成長。

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在學校有所成就,是每個家長的美好願望,但現實中做壹個稱職的家長並不容易。要做壹個稱職的父母,妳必須學習,思考,實踐,在實踐中主動否定自己。根據我二十多年的學習和實踐,我認為家長應該學習以下四種書。

壹、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是做壹個稱職家長的根本點。

現在社會上流行的東西多,教人求道的東西少。道、真理、原理、規律、根本的東西;技術,方法,技巧,方案,具體的東西。我對家庭教育的理解是,教育的理念就是所謂的“道”,教育的方式方法就是“術”。我在我的第壹篇博文裏用這個內涵解釋了我的網名“敏哲”。

20多年來,我看了100多本國內外的家庭教育書籍。總的感覺是,中國沒有完整的教育理論體系,在經濟領域也是壹樣。這應該也是我們國家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的壹大因素。也是這個原因。這幾年幾乎沒怎麽看國內這方面的書,有些專家寫的書壹看書名就有問題。

關於家庭教育理念的書籍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為我參考書的並不多。現在我給妳推薦四本書。

1。把妳的手給我,我的孩子(Heim G. Girotte),以及如何說孩子會聽,以及如何在孩子會說之前先聽他們說(Guinot的兩個學生)。這兩本書對我建立新的教育理念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Heim g girot是心理學博士、臨床心理學家、兒童心理學家和兒科醫生。紐約大學研究生院心理學兼職教授,Ajder菲律賓大學博士後顧問。他把自己短暫的壹生都獻給了兒童心理學的研究和父母老師的教育。

《把妳的手給我,兒子》這本書可以用六句話來概括:父母和孩子需要互相尊重;愛情需要技巧;良好的關系勝過良好的教育;回應孩子的感受而不是行為;表揚孩子的努力和成績;學會真正傾聽。

《怎麽說孩子才會聽,怎麽聽孩子才會說》這本書,是作者對他的老師海姆·g·吉羅特教育理念的繼承和發展。書中沒有太多的專業術語,就像壹個稱職的街坊媽媽給妳講她的育兒經驗,讓妳覺得特別親切簡單,操作性很強。這本書也為我的博文奠定了基礎——註重案例分析,在對話中捕捉有價值的信息等。

2。影響孩子壹生的教育方法(平井伸之著)這本書是我十幾年前買的,不記得借給了哪個朋友,但它給我留下的最深印象仍然記憶猶新,那就是家庭教育中問題的分類——過度關心(溺愛)和過度幹涉孩子。

3。《情商之門》(美國勞倫斯·夏皮羅著),這本書我已經看了好幾遍了。總的感覺是父母總是盯著孩子的學習,過分關註孩子的學習成績是極其愚蠢的。過分關註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僅會讓孩子失去快樂,還會讓孩子“營養不良”。看完這本書,妳會對孩子的情商有壹個清晰的認識,知道如何幫助孩子提高情商。

在家庭中著重培養孩子的某壹部分情商,會有滾雪球的效果。壹旦開始,事情就會越來越好。對此我深有體會。

第二,父母的思想有多高,孩子就能走多遠。

有人說:“妳的胸懷有多高,妳就能走多遠。”我覺得這句話很經典。我引申為“父母的思想有多高,孩子就能走多遠。“教育孩子應該重在引導他們,而不是代替他們做拐杖。換句話說,就是給孩子釣魚而不是釣魚。引導就是引導,只有走在孩子前面才能稱之為引導。然後隨著他們能力的提高,妳就可以超越他們的父母,也就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需要不斷的學習和了解。有很多書可以開闊我們的視野,提高我們的思想境界。在這裏,我只推薦四本書,算是引玉。

1。童年生活設計(高·)。看完這本書,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美國的教育是多麽發達,東西方的教育差異,然後我有意識地和孩子討論,引導他們為自己的未來做規劃和設計。在這裏,我想和大家談談我對這本書的讀後感。感覺身高不足,這裏就把這本書簡單介紹壹下給大家分享壹下!

“本書以生動的筆觸和詳實的資料,講述了壹個普通女孩在父親的引導下,從小樹立人生理想和職業目標,在預期的人生軌跡上奮力追逐夢想,壹步步實現理想目標的故事,並輔以其他豐富而有說服力的案例,向讀者傳達了壹個理念:在壹個規範的社會裏,人生是可以設計的,應該從童年開始;有了科學理想的人生規劃,人就可以壹步壹步、可預見地實現自我認知和必然成功,而不需要依靠機遇或伯樂。通過充滿溫情的故事,閃爍著智慧和新意。作者闡述了中美教育的差異和“中西結合”的教育方法。”

2。生活設計路線圖(高)。挑兩篇書評與大家分享。

“雖然我在新東方從事留學咨詢,但是在具體操作問題上,見到高老師就像見到了我的親人。為了兒子要去美國讀書,我曾經請帕哥先生回家,用好酒好肉招待他,就像所有擔驚受怕的父母壹樣,請了他很久。在我接觸過的所有留學專家中,丁老師對美國大學的情況和錄取程序了解的最深。人們都知道我是壹個“留學專家”,但人們不知道我背後的專家是丁老師——任何關於留學的問題,我都是虔誠地向他請教,每次都能得到最滿意的答案。我留學所依賴的美國智庫當然值得妳毫無保留的信任!”許小平

“自從有了《童年的生活設計》和《生活設計電路圖》兩本書,我就把它們放在枕頭上,經常讀,就像讀聖經壹樣。去年,大學畢業後,她壹邊實習壹邊申請法學院。到目前為止,美國排名前十的法學院已經有五所錄取了她,包括哈佛。是妳的兩本書和講座打開了我的思路,我的孩子也受到了書籍的啟發,將走上法學院學習的道路。-小木,哈佛法學院學生的父母

3。《妳可以成功》(白寧)《推倒思維之墻》(古典)。看完這兩本書,妳會領略到中國高等院校從世界知名大學學習和改革的軌跡,也會化解妳和孩子在學校和專業選擇上的壹些糾結。說到這裏,我想起了周先生對智育的總結。他說,“智育是培養好奇心和理性思考能力,而不是灌輸知識。”這兩本書作者的成功經驗正是周先生概括的詮釋。

除了這些書,李開復、和余的文章也是父母提高思想水平的良好精神食糧。

三、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

不記得是哪壹年開始接觸和學習父母寫的關於育兒經驗的書,從德國的卡爾·威特的《教育》,國內的哈佛女孩,到周宏老師的壹系列書到蔡老師的《我的職業是我的父親》,到什麽北大,什麽清華。相反,我看的類似的書越來越多。

客觀來說,這幾本書每壹本都有壹定的可讀性和參考價值,但我並不認為越多越好。選擇壹到兩本書進行精讀就夠了。

對於這類書,我今天只給妳推薦兩本。

1。陪孩子走過高中三年(劉成連)。對於這本書,我想在場的很多家長都看過。第壹次接觸到在劉老師博客上看到的那本書的介紹,然後在壹群家長中偶遇劉老師的丈夫李巖先生,相約夫妻倆聊了壹次。同時我拿到了他們給我的那本我壹看到標題就想看的書。

看完這本書,感覺很多* * *聲。這本書給我的第壹印象是平和真實。乍壹看似乎沒什麽特別的,但是如果妳貫穿那些看似平淡的生活細節,妳會覺得有些平淡,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良好的親子關系,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尊重,父母和孩子* * *壹起學習,攜手進步,共同成長的點點滴滴都離我而去。

2。壹個好母親勝過壹個好老師(尹建莉)。坦白說,我沒看過這本書,但是我認識的幾個家長跟我提過。我只在網上看過幾篇書評,相信這本書也是壹本值得家長閱讀的參考書。

第四,案例分析可能更有參考價值。

第壹種書可以幫助我們修正和更新舊的教育思想,第二種書可以開闊我們的視野,提高我們的思想水平,第三種書為我們提供了現實版的模式。然而,即使讀完了所有這些書,也遠遠不足以獲得很多真知灼見,因為建立壹種新的教育思想不是壹朝壹夕的事。況且,壹個好的教育理念,要想靈活運用到現實生活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家長還是需要有針對性的學習和實踐,但是以案例分析為主的書很少。在我的記憶中,只有壹本書屬於這壹類——防止兒童行為偏差的30種方法(平井新壹)。除了這本書,還有壹些關於家庭教育的博客,如、宋和我的博客。

我以後的博文也會傾向於案例分析,也許我會寫壹本書,講述我追蹤家人的真實過程。

總之,我認為父母的學習、提高和改變是教育孩子所必須的,其重要性往往遠大於孩子報什麽課外班。父母不斷的學習和提高,不僅僅是為了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讓孩子有壹個美好的未來,也是為了提高孩子的生活質量,讓孩子的人生更加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