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現在有途銳,我還是會迫不及待地把它介紹給朋友:它是MLB?Evo平臺與賓利添越和蘭博基尼Urus***,而超豪華品牌的車主顯然永遠不會提起。途銳的實際消費者可能有時間自由和經濟自由,但不需要追求更高來滿足現狀。顯然,低調奢華更適合這樣的生活態度。
去年我試駕了途銳的2.0T雖然動力夠用,但還是價格和政策的權衡。途銳之所以能成為大眾品牌下的豪華車型,這個3.0T?V6動力可以說是撐起了門面。它帶來的不僅僅是動力的提升,還有它低沈清脆的聲音,這是四缸再怎麽增壓都達不到的。在很多人心中,這也是支撐其奢華的最後的尊嚴。
這個3.0T?V6發動機最大功率340馬力,峰值扭矩450n·m,對於這樣壹款2噸多的SUV來說綽綽有余。匹配8AT變速箱,其乘坐舒適性也符合壹款中大型SUV的風格。當妳踩下油門,伴隨著音樂般的聲音,動力的增加是很線性的,不會感覺像很多運動為主的車型。官方公布的0-100km/h加速時間為5.9秒,但在任何速度區間踩油門,車輛都會有非常迅速的反應,這是2.0T無法比擬的。
這款途銳的轉向、油門、剎車踏板都比較重,高速行駛時很穩,面對大彎道也能平八。不過我們試駕的車型不是頂配,後輪也沒有主動轉向系統。但是空氣懸掛系統是標配,這是同級別車型不具備的優勢。
車身對振動的反饋能感受到每壹個零件裝配的完美貼合,厚重的阻尼讓妳置身於安靜的環境中。如果和便宜20多萬的途安對比壹下,妳會切身體會到,遇到顛簸的路面,車輛裝配的緊湊程度還是有差別的。既然定位為豪車,當然有自己壹套嚴格的標準。
雖然油門和剎車踏板很重,但線性調校也很像不久前開的捷豹F-Pace。這種調校的特點是對車輛的控制精度更高,對腳下細微動作的執行精準,不像市面上大部分車型前段不靈敏,後段突然介入,也會在壹定程度上影響舒適性和高級感。
我們的試駕車型配備了10種駕駛模式,每種模式都可以定制,懸掛高度可以手動調節。當妳切換到運動模式時,油門踏板的反應會更加靈敏,底盤的高度也會降低,讓妳擁有駕駛寬體車的激情。
越野方面,4Motion四驅系統當然不可或缺,但是面對復雜路況,升降式空氣懸架更為有效。中控臺的旋鈕可以調節底盤的高度,另壹側的旋鈕提供了六種駕駛模式:經濟、舒適、標準、運動、越野、雪地、個性化。四個車輪配備了EDL電子防滑限制,後輪軸是壹個開放的差異。越野增強模式開啟。即使三個車輪在四個車輪之間打滑,電子限滑系統也能迅速介入,輕松脫困。
從整車試駕體驗來看,途銳顯然是打造了壹款帶有大眾車標的豪華車。相比輝騰這種面子因素大於產品力的D級車,途銳之所以能“活”起來,是因為它的性能和實用性是不可替代的。當然,從外觀和內飾來看,途銳應該也是大眾品牌中的佼佼者。第三代途銳的V型,將格柵和大燈融為壹體,寬體視覺效果營造出的霸氣當然也對得起它的豪華定位。
途銳的長寬高分別為4878/1984/1686mm,軸距為2899mm,確實比途安小。但是從氣場上來說,途銳的下半身,寬體姿態,百萬級豪車的氣場,是典型的歐式風格。途安更多的使用直線和楔形元素,大而大膽。是典型的美式風格,相對更家居,向市場妥協。
雖然人們對第三代途銳的內飾有不同的看法,但我非常喜歡這種以駕駛員為中心的數字駕駛艙。不是傻乎乎的懸浮屏,而是屏幕和棱角分明的內飾輪廓的有機結合,繼承了大眾的經典設計,依然用了很多心思。作為品牌的旗艦,大面積的真皮軟袋,以及實木邊框,內飾用料和做工也可以和Q7、X5平起平坐。
12寸全液晶儀表與15寸大屏連成壹個整體,不像現在很多多屏設計,上面沒有任何遮罩,容易反光。屏幕UI的模塊化設計非常清晰,觸摸屏按鍵設計的非常大,不容易造成誤操作。第三代途銳除了越野和駕駛模式,基本沒有實體按鍵,這也是當今汽車壹個非常主流的發展趨勢。
座椅由ErgoComfor品牌提供,在大眾的很多高端車型上都有配備。它們不僅柔軟舒適,支撐感也很強。再加上車輛本身的寬體設計,就像家裏的沙發壹樣,可以讓妳在長途駕駛中更加放松。同時前排座椅的通風加熱是全系標配,頂配車型還配備了座椅按摩功能。
試駕2.0T車型壹年,再體驗3.0T?V6,讓我更深刻的理解了奢侈品的定義。第三代途銳無論是駕駛質感、內飾用料還是人體工程學都與Q7、X5不相上下,就像它誕生之初就是壹輛帶有大眾標誌的豪華車壹樣。當妳的用車需求更註重內在的時候,比如50多萬可以買空氣懸架,70多萬可以有3.0T?V6,而且目前市面上有不小的優惠,所以性價比當然是同級最高的。
但是,在現在的環境下,有多少人根本不在乎品牌呢?也許,當妳看透了這個世界的浮躁,就已經淡了,妳在追求自己的內心世界。也許這輛大眾途銳是妳最好的選擇。?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