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家長如何做好初中生的家庭教育?

家長如何做好初中生的家庭教育?

現代教育是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統壹,它們的培養目標是壹致的。家庭教育是每個家庭對社會的義務,也是家庭自身的迫切願望。在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承擔著重要的責任,是關系到國家興衰和事業成敗的大事。家庭教育的基礎在家庭,關鍵在父母。父母作為孩子的第壹任老師,啟蒙教育的引路人,對孩子的教育作用很大。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和補充。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是學校和社會無法替代的。它註重道德教育,教孩子們如何做人,如何生活。這種教育不是通過說教,而是通過父母的教養方式和家庭氛圍。父母是孩子的老師,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學校。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是在家庭教育的基礎上得到加強和發展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共同構成教育的有機整體,是人實現社會化的必由之路。事實證明,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減少和抵禦社會的負面影響,使孩子健康成長,否則,孩子就會誤入歧途。家長是家庭教育的設計者、組織者和實施者,我們必須真正重視家庭教育才能做好。孩子的健康成長有賴於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初中對任何壹個孩子來說都是非常關鍵的時期。這壹時期,初中生正處於生理、心理、思維快速變化的時期,是人生成長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孩子正處於人生成長的轉折點,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初中的孩子離成年的那壹天越來越近了。父母常常在心裏描述孩子的未來,“我的孩子會成為什麽樣的人才?”明天的社會需要做好初中階段的家庭教育,這是培養青少年成才的重要壹環。在此期間,初中生由於自信、自尊、自立、自強的心理活動,行為得到增強,自我意識逐漸發展,但願望與能力之間存在矛盾。渴望獨立,難以獨立;我想成為壹個成年人,但社會還是把他當孩子看待。所以在現實生活中,我經常會和大人產生對立的情緒,采取不合作的態度,有的甚至會產生反感或者對抗。不可預知的行為接踵而至,家長怨聲載道,防不勝防。他們想擺脫父母的監視、庇護和家庭的束縛。他們總想獨立處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種事情,決定自己的命運。他們不願意向父母傾吐心聲,拉大了他們與父母心理的“代溝”。初中生的思維能力和思維品質也隨著生理心理的快速變化,家庭、學校、社會教育和環境的影響,以及學習內容的逐漸復雜化而有了很大的變化和發展。但由於初中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知識水平和閱歷的局限,難免會片面、膚淺、絕對地看問題,或相信壹切或懷疑壹切,或堅持己見或無原則地爭論。如果沒有科學的家庭教育,孩子的道德水平和學習成績會急劇下降,甚至會出現各種劣跡。為什麽有的孩子在小學各方面表現都很好,但到了初中後突然崩潰?家長們很不解,有些家長把原因歸結到學校和老師身上,這是不公平的。其實除了孩子自身的原因,家長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雖然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壹條是父母忽視家庭教育。中學是生活知識的基礎,初中是整個中學的基礎階段。在課堂上,初中生學習的門類比小學生多,各科內容逐漸趨於專業化,接近科學體系。小學時自然科學只講自然知識,初中時則分為生物、物理、化學等。,數學也逐漸發展成多個分支,包括幾何和代數。他們面對的是越來越少的常識知識,這些常識反映的是客觀事物的規律性和知識的嚴密性、邏輯性。在學習方法上,死記硬背成為小學生的主要學習方法,因為小學的學習內容多為常識,需要記憶的多,理解的少。中學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記住所學內容,在記憶的基礎上靈活運用。初中,對於初中生來說,也是最容易分的。但潛力大,可塑性強,也是實施家庭教育的關鍵階段。在教育孩子學習的過程中,要註意保護孩子的創造精神,鼓勵孩子獨立思考;有時候孩子會表現出特殊的興趣和能力,我們應該給予必要的鼓勵和引導。美德是人才的老師,是美德的資本。初中生的全面和諧發展是現代社會的基本要求,單純的知識教育無法實現這壹目標。重智輕德,重學習成績,輕德育教育方法的傾向,也是有害無益的。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務是教育孩子如何做人。首先,我們應該重視道德教育,以促進中學生智力和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要對孩子進行愛國主義、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道德觀的教育。初中是德育的關鍵時期。不應該多考慮孩子的衣食住行,嬌慣孩子,百依百順,有求必應,壹味遷就,甚至用金錢和物質來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孩子從小就陷入享樂主義、拜金主義、拜物教,產生了羨慕、向往高消費的思想,使孩子失去了勤儉節約、自力更生、自強不息的良好品德和成才的遠大誌向。父母要優先考慮孩子學習和成長的需要,重視精神生活條件。要教育孩子樹立自立自強的觀念和意識,把家庭文化建設放在孩子的首位,寧可放慢物質生活,也要重視和加大家庭精神文化的投入。註意培養孩子吃苦耐勞、戰勝挫折的意誌和品德,培養孩子寬容愉快的風度和良好的行為習慣,有意識地制造壹些困難、障礙和曲折,讓孩子自己去判斷、處理和完成自己,讓孩子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增強精神享受,豐富精神生活。這是對孩子最深的愛,最明智的安排,這是有遠見的父母。初中也是智育的關鍵時期。打好基礎,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為規範,往往會讓妳受益終生。家長要正確關心孩子的聽課、復習和作業,並給予必要的指導,引導孩子閱讀壹些有用的課外讀物、輔導資料、學習心得等。,引導孩子科學用腦,培養孩子的觀察記憶能力,提高思維能力,讓孩子有壹個好的學習方法。第三,初中生是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除了合理營養,還要加強體育鍛煉,讓孩子多做戶外運動,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總之,德、智、體全面發展,相互促進,相互依存,不可偏廢,妳的孩子才能聰明、優質、強壯。家庭教育應配合學校教育,采取壹致行動,以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家長要克服單純依靠學校的想法。根據家庭教育的特點,父母對孩子的性格、思想、生活都非常熟悉。只要教育方法得當,就會很容易奏效。父母不能忽視和放松對孩子的教育。他們片面地認為教育只是學校的事情。如果他們把孩子送去學校,他們就是不理會,認為有學校有老師來教育他們。這樣的家庭環境,孩子很難成才。家長要正確對待老師對孩子的看法。為了教育好學生,老師會向家長反映情況,家長要積極配合,互相交流信息,互相教育。不要對老師反映的情況充耳不聞或者持懷疑態度。不喜歡報喜不報憂。妳掩蓋孩子的缺點,逆來順受,逆來順受。表面上是保護自己的名譽,實際上是容忍。我們的父母“恨鐵不成鋼”。他們壹聽說孩子做得不好,就勃然大怒,嚴厲訓斥孩子或者拳打腳踢。這樣只能加深老師、家長和孩子之間的矛盾,適得其反,更影響教育效果。對孩子的要求要和學校保持壹致。學校教育是德、智、體的結合。如果家長在家裏再做壹套,孩子會無所適從。如果家長重視智育,把孩子的學習安排得滿滿當當,孩子就會成為學習的奴隸。如果父母給孩子灌輸不健康的東西,比如如何發財,如何享受生活,誇大社會的陰暗面,孩子會完全抵消學校裏的正面教育。不要用家教代替家庭教育,把教育孩子的責任都推給家教。這是壹種家庭教育的錯位現象。每個人都有愛自己兒子的心。家庭教育要以愛為主,多激勵。家庭教育的特點之壹是以情感為基礎,其核心是“愛”字,這是家庭教育的前提和基礎。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和行為往往起著關鍵作用。孩子的熱情往往體現了父母的熱情,成功的孩子往往是在父母的鼓勵下成長起來的。相反,如果父母對孩子采取壓制甚至歧視的態度,往往會扼殺孩子的智力。愛是家庭教育的基礎,只有愛孩子的父母才會認真考慮孩子的教育問題。同時,讓孩子懂得愛,學會愛,自覺快樂地接受父母的教育。父母不僅要有愛,更需要愛的藝術,更多的理解,更多的鼓勵。進入初中後,孩子的活動能力迅速增強,視野日益開闊,觀察分辨能力不斷提高。父母不再是他們的偶像,在他們心目中的形象也不再那麽高大,這就需要父母自身的素質和更高層次的修養。父母是孩子的壹面鏡子。家長要多關註孩子的壹言壹行和生活細節,用自己的行動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用自己謙虛、真誠、豁達、寬厚的人格感染孩子,用孩子強烈的責任感、事業心、自主性和自強不息的精神陶冶孩子,用孩子的毅力和孜孜不倦的好學精神激勵孩子,讓孩子感受到:我的。總之,家長要不斷提升自己,努力做孩子的榜樣。這樣,父母不僅在孩子心中有威信,而且直接影響孩子的壹生,家庭教育才能產生更多的實效。每個家庭都別無選擇,都要面對教育孩子的課題,這個課題艱難而艱巨,但也充滿樂趣和安慰。作為整個家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生的家庭教育更是如此。兒童是祖國的希望,是世界的未來。要使我們的祖國早日繁榮昌盛,必須有壹批不斷健康成長的新壹代。如果我們的父母和教育工作者能夠抓住機會給予幫助和指導,那麽我們就會有壹代又壹代茁壯成長的接班人。明天的社會更好,孩子是明天的人才。為了讓孩子將來有壹個美好的未來,我們應該立足今天,面向未來,加強對初中生的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