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Z,以下是報道,很靠譜。當時親自收的人說有視頻,我忘了在哪裏了,但是我親自看了。看完下面的報道,妳會發現麥對中國有著深厚的感情,他壹直想在舉辦壹場音樂會。他還說,倫敦演唱會結束後,他會來中國玩,在長城上滑行,擁抱大熊貓。但由於當時國家還沒有完全開放,政府的思維還比較陳舊,麥被拒絕了進入中國的大門,現在也沒有機會了。如果當時舉辦演唱會,現在中國的影響力會強很多。
-
“當時主管部門給我們的口頭答復只有四個字‘弊大於利’。我們並不感到意外,因為北京已經準備好了,但中國沒有。”
《中國周刊》記者劉軍北京報道。
“北京工人體育場壹片漆黑,4萬球迷屏住呼吸。熊熊大火突然在舞臺中央燃起,10,9,8,7...壹個黑色的身影從七八米高的火焰底部升起。背景音樂緩緩響起,臺下傳來震耳欲聾的叫聲:‘邁克爾,邁克爾……’"
這樣的壹幕,在1993年9月22日晚,被期待上演。
這壹幕最終沒有出現。中國拒絕了傑克遜。
北京需要傑克遜
1991年,33歲的傑克遜發行了專輯《危險》,創下了31萬的銷售神話。他趁熱打鐵,開始了“危險之旅”世界巡回演唱會,但北京不是其中壹站。
1993,中國改革開放已經進入13年。西方流行文化早已被中國年輕人補了好幾遍,如日中天的傑克遜擁有大量中國粉絲。
傑克遜的世界巡回演唱會沒有在中國停留,這讓賽特文化發展公司(以下簡稱“賽特”)的老板感到非常遺憾。黑子本人也是傑克遜粉絲。“當時世界上沒有人能超越他那令人震驚的力量,尤其是他能來到中國。我認為沒有比這更好的宣傳中國的方式了。”
1993年,賽斯正式向傑克遜發出了在北京舉辦演唱會的邀請,很快得到了傑克遜團隊的熱烈響應。
“我們很多歌手都在模仿他的唱腔和舞步。不管他來不來,妳都無法阻止對中國的影響。但他的到來會讓西方關註中國的正面和文化觀點,這可能會扭轉西方主流媒體對中國的看法。”張洋說。作為賽特的文案,他是邀請傑克遜來中國演出的深度知情人。
賽斯不到20個人,從司機、後勤到文案,都是傑克遜的粉絲。“邀請妳喜歡的歌手到妳喜歡的城市,其實是為了完成我們這壹代人的夢想。”張洋說。
從65438年到0985年,還在北京三中讀高三的張洋愛上了傑克森。他的很多同學都是外交部的孩子,他的父母也能經常從國外寄回壹些傑克遜的視頻。“壹放學,我就去同學家看。任何能模仿傑克遜舞步的人在學校都會像現在的藝術家壹樣受到追捧。"
曾經遙不可及的星星現在就在眼前,那種興奮的感覺張洋記憶猶新:“妳壹直在攀登香山,突然有壹天,妳發現自己站在珠穆朗瑪峰腳下,所有的條件都告訴妳可以繼續攀登。”
1993年春天,張洋去賽特上班的第壹天,整個公司都在忙傑克森的北京演唱會。當時,他的同事稱傑克遜為“邁克爾”。張洋接到的第壹份工作是將美國160頁的演唱會合作計劃翻譯成中文。
他請了精通英語的圈友黃鳳來操作,但同樣癡迷於傑克遜的黃鳳卻仿佛看到了天書。後勤保障如此細致,連舞臺搭建需要的釘子等輔助材料都有嚴格的規格。最讓黃鳳難忘的壹個細節是,更衣室門口要放恒溫25攝氏度的依雲礦泉水,廚師要不間斷地制作恒溫25攝氏度的鮮橙汁,供傑克森隨時飲用。如果北京沒有,就從美國空運過來。
當時中國市場還沒有這種法國奢侈品牌礦泉水。黃鳳根本不知道如何翻譯“依雲”。張洋發動整個公司去查,才知道是個法語單詞。
在沒有電腦的情況下,七天七夜,黃鳳手工翻譯了這部表演“聖經”,至今讓他和張洋受益匪淺。可惜十幾年過去了,那個頂級標準還是派不上用場。“目前的中國市場還不能接受如此大規模的演出。”黃偉說。
壹路綠燈
從壹開始,黑子就知道這註定是壹場賭博。
且不說654.38+05萬美元的成本能否收回,最擔心的是傑克遜之前還沒有外國藝人在中國演出過。文化部能批準演出嗎?
抱著按部就班的態度,黑子開始了與傑克遜演藝集團長達半年的談判。美國提出的第壹個要求讓黑子很尷尬——是在天安門廣場等中國標誌性場館舉行的。
在傑克遜的世界巡演中,選擇廣場作為演出場所是很正常的。莫斯科紅場、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都留下了他的足跡。但是在中國,沒有人想到在天安門廣場舉辦商業音樂會。黑子向美方解釋:“天安門廣場是中國的政治活動中心,不是文化活動場所。”
黑子給了四個備選場地:午門廣場、太廟、天壇、工人體育場。對方最終選擇了當時國內最豪華、最龐大的工人體育場,但要說服工人體育場的管理者並不容易。
當時的工人體育場堪比現在的鳥巢。三年前,亞運會在這裏成功舉辦,但沒有舉辦演唱會的經驗。管理人員擔心草坪被破壞,希望賽特預付654.38+0萬元定金。
壹旁的美國工作人員告訴他們不用擔心。他們租了壹些塑料啤酒盒放在上面,讓草坪可以呼吸,不會枯死。“當他們得知演唱會的主角是傑克遜時,突然表示可以考慮免除押金,並立即上報主管部門。”張洋說。
美國的第二次要求比第壹次突破順利。
傑克遜的演唱會設備至少需要三架大型C-130運輸機。希望中國開辟壹條名為“邁克爾·傑克遜北京之旅”的特別線路。張洋沒有想到,在國家空管相關部門的協調下,主管部門竟然同意了賽特的這壹申請。
“現在想起來很正常,是專機路線,但當時真的很奇怪:哦,怎麽可能?!"張洋說。
不可能的事也發生在北京奧申委身上。既然不是為了賺錢,雙方都希望把演唱會定在壹個特殊的日子,以發揮其宣傳中國的最大效果。1993年9月23日,奧申委在摩洛哥蒙特卡洛爭奪2000年奧運會主辦權,誌在必得。
賽斯想到了這個特殊的日子。雙方同意將日期定在申奧前夕。屆時,在演唱會現場,傑克遜將通過三百三十多家參與現場直播的電視臺,呼籲全球歌迷與他壹起支持北京申辦二000年夏季奧運會。
對於賽特的這個想法,中國奧申委給予了極大的支持,但並沒有站在前臺。“這將成為政府行為,因此傑克遜將在美國面臨更大的壓力,因為他選擇了北京。當時西方不希望中國有展示自己的機會。”張洋說。
進展比預期的要快。1993年5月,在西班牙的世界音樂頒獎典禮上,傑克遜宣布將於9月來北京開演唱會:“壹定要到場!”隨後的兩個月,他繼續向北京釋放善意:從百事可樂向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中國扶貧基金會等五家中國慈善機構捐贈65438美元+0.5萬元;將邀請斯皮爾伯格等10位奧斯卡獲獎導演拍攝宣傳北京的短片,制作費用由他個人承擔...
在張洋看來,傑克遜對中國的熱情與某種偏見是壹脈相承的。
“在傑克遜的潛意識裏,他認為中國不應該是CNN和BBC上的那個中國。他想親眼看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他堅信世界的偏見是可以改變的。”張洋說,傑克遜當時對北京的期望遠遠大於北京對他的期望。
對於美國,中國是有求必應的,對於中國的關切,美國也很配合。美國承諾,中國只需要確保每壹步的實施並獲得批準,不需要向傑克遜支付任何費用。因為電視轉播收入屬於傑克遜公司,光是這個費用就抵消了演唱會的所有費用。美國甚至同意,如果觀眾不夠,中國可以自己組織觀眾。
在這場演唱會上,傑克遜還將做出壹個驚人的決定:以“北京巡回演唱會”作為自己的收官之作,結束自己壹年多的全球巡演,宣布退出北京演藝圈。這意味著傑克遜將放棄9月初的臺北之行,而此次臺北之行是原定“危險之旅”的其中壹站。傑克遜公司承諾,如果他得到演出許可,傑克遜將先去香港,然後去北京,而不是臺北。
如果在9月1之前沒有拿到演出許可證,傑克遜將直接從美國飛往臺北。
北京還是臺北?
7月底,雙方所有談判結束,就等著中國的壹塊正式批文。
“弊大於利”
“執行審批程序的文化部,實際上做不到。他們說要發給上級,等上級回復。”張洋和他的同事們不知道發展到哪個水平,所以只能等待。
接下來的壹個月,大家都待在公司,希望有壹天奇跡會敲門。“那時候電話壹響,大家都跑去接電話,像個神經質的人。”
電話裏全是各種詢問。記者們問,有戲嗎?奧申委的工作人員問進展如何,他們馬上就要去蒙特卡洛了...早已焦慮不安的張洋和他的同事們只好強裝鎮定,不厭其煩地壹壹回復:“相信我們,請繼續等待。”
美國別無選擇,只能和中國壹起等待。有時,他們會關切地打電話來,善意地提醒中國他們還需要做什麽。“妳做什麽都沒用。給我們更多的時間。我們壹起等吧。”張揚的語氣壹時間充滿了無奈。
等得不耐煩的時候,Seth會通過朋友問文化部的人最近在忙什麽。突然有壹天,文化部的工作人員打來電話,說想看看傑克遜的視頻。
這是好消息。塞思的人立即收集了傑克遜的音樂會,並把MTV、格萊美和Billboard的獲獎片段發給了他們。
為了不引起贊同者的懷疑,賽特刪除了所有不符合中國人價值觀的場景。“壹些鬼魅、人權的場景,還有國外演唱會粉絲暈倒的場景,看完肯定會擔心引發騷亂。”張洋說。
但邁克爾·傑克遜舞蹈的經典動作——用右手遮住私處的場景並沒有被刪除。在余光看來,這可能是傑克森在中國大陸流產的壹個重要原因。余光是傑克遜臺北“危險之旅”演唱會的策劃人。他曾向媒體回憶,他曾將傑克遜的相關視頻資料寄給內地有關部門,得到的回復是這壹行動被認為“不符合內地習俗”。
目擊了整個事件的張洋不同意余光的說法。“原因並不像余光想象的那麽簡單。文化部不可能因為壹個動作就拒絕傑克遜。”
顯然,文化部也很謹慎。他們通過文化部的朋友了解到,文化部還專門請了三位國內頂尖的音樂人來“審核”傑克遜的視頻。“現在回想起來,似乎有點可笑。那三個都是中國古典音樂的大師,但是壹個西方的流行天王能不能來中國,要由他們來決定。”張洋說。
8月底,9月4日臺北演唱會的日子臨近,不斷有音樂同行從臺北趕過來。臺北演唱會的籌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甚至連門票都已經售出。美國再次致電中方,強調壹旦北京決定舉辦,他們將立即取消臺北演唱會,並賠償臺北損失。
張揚預感到事情已經變得不可逆轉。
傑克遜在臺灣省的演唱會結束幾天後,文化部的口頭答復通過電話傳來——弊大於利。
短短的四個字,蘊含著無盡的智慧。
“我不知道傑克遜來了之後會給中國帶來什麽。這就是傑克遜可怕的地方。當時誰也無法想象他給壹個社會帶來的影響。在壹個相對不穩定的政治環境和外部環境下,讓壹個不可控的事情在中國發生是很可怕的。除此之外,他們還會從其他渠道看到傑克遜在莫斯科紅場的表演資料。”張揚事後分析說。
9月23日晚,1993——傑克遜北京演唱會第二天——又傳來噩耗。北京在第壹次申奧中以兩票之差險勝悉尼。“其實我們壹直認為唯壹能扭轉這種局面的就是傑克遜演唱會。”張洋說。
墮胎後
1993傑克遜和中國擦肩而過的時候,是壹個西方藝術家和東方古國發展的分水嶺。
1993年9月15日,傑克遜的演藝事業因為卷入壹起對壹名男生性騷擾的案件而開始節節敗退。百事取消了贊助合同,直到去世還在各種醜聞中糾纏。
最吃虧的公司是賽特,幾乎花了所有的錢準備傑克遜的北京之行。“那幾個月,公司放下了所有的業務,大家都在忙這壹件事。當時不計成本,賺的錢都去填這個坑了。我們去美國,他們去中國,他們要花很多錢,至少幾千萬人民幣。截至1994年末,賽特賬面虧損80多萬元。”張洋說,別忘了在1994之前,賽特已經簽下了壹大批那英這樣的頂級藝人。
這次競選失敗後,賽斯對類似的表演不再感興趣。
傑克遜去世的消息傳到中國,網上流傳著各種謠言。壹種觀點認為,傑克遜當時不能來中國,因為他想把天安門大門上的毛澤東畫像換成他本人。張揚認為這種猜測是無稽之談。
現在回想起來,張洋說他也認為時機不成熟。“作為流行音樂行業的從業者,我們已經準備好了。北京市準備用他來申辦奧運會,而我們國家還沒有。”張洋說,在壹個最敏感的時代,集中了各種先進因素的西方最具代表性的表演被放在中國面前,流行音樂的影響力和破壞力遠遠大於書籍和媒體。“到現在為止,我認為我們的主管部門是非常嚴肅的。正因為我們所有人都太認真了,壹場商業演出承載了太多的責任,讓這場演唱會變成了泡影。”
在黑子看來,是因為當時中國發展還沒那麽快。“壹下子就接受這種形式,而且還是個人,真的有點受不了。的確我們談得太早了。如果是現在,這個事情肯定會做。”
其實也不壹定。1993大陸流產後,傑克遜要來中國的消息不斷傳出。直到去世前,仍有媒體報道稱,傑克遜曾計劃在倫敦演唱會結束後去中國和上海為世博會加油。
1999年,黑子離開流行音樂行業,張洋繼續在這個行業打拼。當時他就暗暗下定決心:接過黑子的接力棒,有朝壹日讓當年的遺憾成真。但這已經不可能了。他最後悔的是,在大陸流產後,傑克遜曾親口承諾捐款500萬美元在北京建壹所夢幻般的希望小學,但在男童被性侵後,此事不了了之。
當聽到傑克遜去世的消息時,張洋是這樣欺騙自己的:我希望傑克遜的死是壹個商業演出計劃,他會在13年7月倫敦的首場演唱會上從棺材裏出來,給世界壹個巨大的驚喜。但是他知道傑克遜再也不會回來了,他再也不會來中國了。“這可能是我們這壹代人的悲劇。”
我們愛妳,邁克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