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探索階段
瓊東南盆地油氣勘探始於20世紀50年代末,先後經歷了(1965)、自營勘探(1965 ~ 1979)、合作勘探和自營勘探(1979至今)三個階段。目前該盆地仍以構造圈閉勘探為主,處於勘探初期。截至2005年底,已鉆預探井和評價井37口,發現大氣田1,小氣田1,含油構造11,累計探明地質儲量1037.9×108 m3,累計生產天然氣365438。
(二)擴大勘探領域
1.崖13-1氣田勘探
運用新技術、新方法、新理論進行早期盆地評價。瓊東南盆地地震資料采集始於1979,采用當時先進的資料采集處理技術,獲得了最好的地震資料。同時利用地震地層學方法對地震資料進行綜合解釋和評價。因此,選擇崖城13-1構造作為第壹批預探構造。
盆地勘探初期,崖城13-1-1井位於崖城13-1基底的隆起披覆背斜構造上,位於富烴凹陷的西側。通過地震資料的詳細描述,準確確定陵水組三段砂巖的厚度和分布,調整井位,確保鉆井成功。預探井發現氣藏後,立即開展氣藏評價、工程評價和經濟評價,迅速實現了氣田的商業化開發。
2.在三個主要領域沒有重大發現。
1983發現崖13-1氣田後,其他三個氣田均無重大發現。壹是北部坳陷帶周邊鉆遇了翻滾背斜構造(崖城8-2)、大型斷鼻構造(崖城8-1、松桃31-2)、披覆背斜構造(崖城14-1、7-4、陵水2-65438+)。二是中新統鶯歌海組-劉皇組濁積砂巖體和高溫超壓的擠壓背斜構造,未發現任何氣田;第三,延安凹陷披覆構造帶油氣勘探無重大突破。
3.取得了新的進展
沈寂多年後,2002年,崖城隆起發現了Ya13-4氣田和Ya13-6含氣構造,盆地東部勘探也取得了壹定進展,給盆地勘探帶來了壹定活力。同時,壹些新的勘探領域提出了更新的研究課題(如某些含氣構造中CO2含量高等。),這需要探索新的領域,不斷努力。
二、盆地特征和圈閉類型
(壹)盆地特征
1.盆地演化
受三大板塊構造運動的影響,瓊海東南部新生代盆地發育於伸展構造環境,經歷了伸展和後裂解兩個演化階段,盆地具有雙層結構。上構造層斷層不發育,呈統壹凹陷,下構造層斷層發育,盆地被分割。
2.油氣地質條件
瓊東南盆地發育三套烴源巖:始新統湖相泥巖、崖城組半封閉海相泥巖和梅山-三亞組淺-半深海相泥巖。只有崖城組煤系和半封閉海相泥巖被勘探證實為有效烴源巖。
瓊東南盆地兩個構造演化階段控制了沈積物的發育,形成了多層體系和多種類型的儲層,形成了四套儲蓋組合。第壹套儲層為崖城組的海灘砂、淺灘砂和扇三角洲砂,蓋層為崖城組二段或其上部的淺海泥巖。第二套為嶺三段扇三角洲、海岸砂、淺灘砂和礁(灘)灰巖組合儲層,嶺二段泥巖(局部梅山組)蓋層。第三套為三亞組海灘砂和淺灘砂組合儲層,三亞組和梅山組淺層泥巖為蓋層。第四套儲層為新近系低潮扇、河道濁積砂和侵蝕谷,蓋層為上半深海相泥巖。
盆地西部地溫高(地溫梯度4 ~ 4.5℃/hm),超壓-強超壓(壓力系數1.2 ~ 2.1)。
(二)陷阱類型
在環亞南部凹陷的幾個構造帶中,主要發育陵水組、三亞組和崖城組的披覆背斜、斷背斜、斷鼻等構造圈閉和與新近系有關的地層圈閉。與邊界斷層有關的斷層背斜和斷層鼻,以及斜坡帶中與斷層有關的斷塊和地層超覆圈閉主要發育在斷層構造帶ⅴ中。斷層構造帶ⅱ主要包括斷層背斜、斷塊和地層超復雜尖滅圈閉,以及斷層ⅱ下降盤內的斷鼻和斷塊圈閉。在南部凹陷深水區的北部生物礁隆起帶中,存在著許多行星帶圈閉。新近系鶯歌海組也發育各種類型的濁積砂體。
三。油氣資源分布特征
(1)油氣資源總量
瓊東南盆地石油地質資源量2.72×108t,天然氣地質資源量1142× 108m3。截至2005年底,累計探明石油地質儲量0.03×108t,探明石油地質資源量2.69×108t。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1038×108m3,待探明地質資源104×108m3,天然氣探明程度8.12%。
(2)分布特征
瓊東南盆地石油資源少,深水區勘探開發的商業價值有限。潛在的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北部坳陷的宋冬凹陷和松溪凹陷,在深水區的南部北礁低凸起也可能存在。其中前者位於淺水區,資源量占41.3%,但凹陷規模較小,有望發現壹些中、小型油田。北滘-南窪(即北滘凹陷)位於深水區,計算的石油地質資源量為1.0×108t,對深水勘探開發的商業價值有限。80%的石油資源埋藏在3500米以下,主要是常規石油。目前還沒有商業發現。
天然氣資源集中,勘探潛力大。天然氣資源主要分布在陵水和延安凹陷,占盆地面積的36.4%。41.2%的天然氣資源分布在淺水區,其余在深水區。預測天然氣深度分布以淺、中層為主,占54.5%,深層和超深層占45.5%。根據氣層滲流特征,天然氣資源以常規氣為主,但地層超壓普遍存在於南部坳陷帶的樂東凹陷、陵水凹陷和延安凹陷深層。在壹些地區,發現了與深部相通的高含量二氧化碳氣藏。目前全盆地的商業發現僅限於延安地區,盆地東部廣大地區沒有突破性勘探進展。深水區仍在評估中,尚未進行鉆探。
資源潛力
瓊東南盆地潛在的石油資源包括北部坳陷的宋冬凹陷和松溪凹陷,也可能存在於深水區的南部北礁低凸起。宋冬凹陷和松溪凹陷規模較小,有望發現壹些中小型油田。目前計算的地質資源量為0.8× 108 ~ 2.7× 108 t..北滘-南窪(即北滘凹陷)位於深水區,古近系具有較清晰的箕狀斷陷構造,熱演化程度可能適中。計算石油地質資源量為0.3×108 ~ 1.6×108t,預計值為1.0× 108t。
對瓊東南盆地的八個凹陷,即延安、崖北、樂東、陵水、松南、包道、長場和北郊進行了天然氣地質資源量的計算。目前已發現有商業價值的只有延安凹陷。延安凹陷待發現的天然氣地質資源量為686×108m3。目前有7個凹陷未被商業發現,類比方法計算的地質資源量為9418×108m3。由於瓊東南盆地整體勘探程度不高,特別是相當壹部分勘探潛力位於尚未進入的深水區,天然氣勘探潛力仍然較大。
四、油氣儲量、產量增長趨勢預測
(1)天然氣儲量和產量增長趨勢預測
1.綜合方法預測結果
根據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鶯歌海盆地中長期發展規劃,參考專家評價法的預測結果,采用多旋回哈伯特模型對天然氣儲量和產量的增長進行預測。
瓊東南盆地1990年報告Ya13-1氣田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907.9×108m3,2003年發現儲量153.0×108m3。目前累計探明程度已達9.3%。
預計瓊東南盆地在2010年後將發現更多的天然氣儲量,2006年至2030年每5年平均年儲量分別為55×108、142×108、195×108和65448。2015 ~ 2025年有壹個儲量發現高峰,到2030年累計探明儲量4268×108m3,探明程度38.3%(表7-12-1;圖7-12-1)。
表7-12-1瓊東南盆地天然氣儲量及產量綜合預測表
圖7-12-1瓊東南盆地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綜合趨勢預測圖
圖7-12-2瓊東南盆地天然氣產量綜合趨勢預測圖
自Ya1995投產以來,瓊東南盆地累計產量達到316.6×108m3。根據中海油的規劃,2020年前將維持30× 108 ~ 40× 108m3的水平,2020年後天然氣產量將快速增長,到2030年將達到80×108m3。2006-2030年每五年平均年產量分別為32×104、34×104、38×104、45×104和67×104t,到2030年累計產量為65438。圖7-12-2)。
2.與專家預測的結果相比。
專家認為,瓊東南盆地是壹個富氣盆地,未來25年應重點發展天然氣。盆地南部前景廣闊,未來將有重大發現(表7-12-2)。天然氣儲量綜合預測結果接近專家預測結果的低值,產量預測值接近專家預測的中值。總體來說,處於專家預測的中低值區。
表7-12-2瓊東南盆地天然氣儲量及產量增長趨勢專家預測結果表單位:108m3
(2)預測結果分析
1.資源潛力很大,但勘探過程復雜。
瓊東南盆地探明石油地質資源2.69×108t,探明天然氣地質資源104×108m3,油氣資源潛力巨大。另壹方面,目前瓊東南盆地油氣成藏的控制因素尚不清楚,特別是對烴源巖的認識存在分歧。新近系圈閉缺乏良好的油氣導流系統,不易成藏。此外,高溫和超壓的地層條件增加了鉆井的難度。至此,瓊東南盆地油氣勘探已歷經近50年,已鉆預探井和評價井37口,僅發現大氣田1,小氣田1。探索過程可謂復雜。
2.中小型氣藏是未來天然氣的主要儲量。
預測結果表明,瓊東南盆地2006-2030年累計天然氣儲量可達3230×108m3,並有可能發現多個200× 108 ~ 300× 108m3的氣田,如崖13-1。此外,在深水巖性圈閉中尋找大型氣藏是可能的。
3.天然氣產量將在2020年前緩慢上升,然後迅速增加。
自Ya13-1於1995投產以來,瓊東南盆地天然氣年產量壹直維持在30×108m3左右,2020年前緩慢上升,2020年後快速上升,2030年達到80×108m3。
4.天然氣勘探的三個領域
環南亞凹陷是最現實的勘探區。整個環亞南凹陷勘探程度還不是很高,壹些斷鼻構造圈閉規模較大,面積甚至超過20km2,處於正常壓力帶,具有良好的成藏條件。陵水低凸起-2號斷裂帶目前沒有探明的油氣儲量,但有可能成為瓊東南盆地淺水區天然氣儲量發現的接替領域。陵水凹陷、松南凹陷和包道凹陷的潛在地質資源量達到5000×108m3。瓊東南盆地現代陸坡及其以南的深水區發育新近系非構造巖性圈閉,如低位砂體、巖性異常等。多層系的低水濁積砂體,以斜坡扇和盆底扇為主,砂體面積大(多在50~500km2之間),埋藏淺,有望成為未來潛在的勘探領域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