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繁跳槽的人最終會發現,自己的發展嚴重受制於自己的經歷。
出生於1975的Y先生,研究生畢業八年,職業生涯跳過了10個單位,現在卻陷入了職業困境。從去年國慶到現在,發了幾百份簡歷,談了20多家單位,沒有壹家被錄用。即使委托了獵頭公司,也壹直沒有結果。眼看五壹就要到了,我有些著急,就通過朋友找到我,希望能幫忙做職業咨詢和規劃。
八年十跳的“輝煌”
我從他先遞給我的簡歷和後來與自己的談話中逐漸了解到,Y先生在大學期間擔任過系學生會主席和學校活動部主任。他憑借自己的智慧、激情、口才和壹口流利的英語,贏得了熱烈的掌聲,受到了女同學的追捧。他回憶說,到現在還沈浸在自豪和幸福中。
大學畢業後,Y先生被直接送去讀研。然後作為壹名優秀的畢業生進入政府,做了壹名上班族。壹年後,他辭職去了壹家知名外企。半年後,他辭職去了壹家大型私企工作,壹年後升任中層管理人員的副職。半年後,他升任中層經理,僅僅過了壹周,他又跳槽了。這次他跳槽到壹家大型國企做辦公室秘書,8個多月後實在受不了了,辭職去了壹家外資咨詢公司工作。工作了半年多,我又辭職了。這壹次,他自己也感覺到了找工作的困難,四處跑著找工作。前後用了四個多月,最後被朋友介紹到壹家不大不小的網絡公司做辦公室工作。在這家網絡公司得到了重用,從辦公室副主任到辦公室主任兼總經理助理,周期***18個月。然而,當他被副總經理任命後,第二天就辭職了——在壹家更大的私企做辦公室秘書。工作五個月後,因為參與某私企內部糾紛,丟了工作。後來我被這家私企的壹個股東介紹臨時到壹個研究室工作,算是幫忙和課題分析。但他實在受不了研究助理這份工作,於是開始頻繁找工作。其實在聊天中我也發現他不止在八個單位工作過:另壹個上班半個月就走了;還有壹家幹了三天,沒要工資就走了。原因是這兩個單位內部問題太多,去了也沒啥事做。
背景調查的驚人發現
後來我們也對他做了更細致的背景調查,發現Y先生優點突出,缺點也更突出。但是讓我們驚訝的是,他太關註自己了!
他的四次跳槽舉措都有壹個相同的特點,那就是壹旦得到了他認為的名氣和利益,他就立刻離開了:第壹次跳槽是在他以大學畢業生的身份進入辦公室並通過壹年的試用期獲得正式身份後的壹個月內;第二次,剛從副主任升到正主任就離開了第壹家私企;第三次,在壹家大型國企,壹個月後剛出壹套房子;第四次,第壹天宣布互聯網公司晉升副總經理,第二天離職!
背景調查還發現,他每跳槽壹次,就把自己在之前單位的職位“自我提升”壹兩級!比如在第壹家私企,我最多做壹周辦公室主任,簡歷上寫總裁助理;第二家網絡公司是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未滿24小時,但簡歷中註明是高級CEO最後這家大型私企曾經做過總裁秘書,但是簡歷上寫的是董事會秘書。
獵頭放棄推薦的原因
Y先生過度自我和自我推銷的兩個特點讓獵頭公司放棄了對他的推薦。
試想有哪個組織願意用這麽壹個高度自我中心的人?作為企業,無論是對管理者(包括普通員工)的物質獎勵,還是榮譽獎勵,還是職務晉升,都有壹個共同的目的:希望接受者或被接受者承擔更大的責任或做更多的事,為組織做出更大的貢獻。然而Y先生在獲得這些榮譽、職位、物質獎勵後轉身離開,甚至沒有過夜。他把前壹天的上崗證當資本,第二天就去新雇主那裏求職——他只顧自己,根本沒想雇主是怎麽考慮問題的。
當然,獵頭公司不會推薦“自我推銷”,因為自我推銷更多的是自我吹噓和不誠實。當然,我並不是說像Y先生這樣的管理者在職場找不到工作,但我相信至少壹個負責任的獵頭公司是不會推薦他的。因為這樣的人根本經不起專業背景調查。
高端職場拒絕頻繁跳槽
但是,Y先生壹直不明白為什麽找不到工作。我希望我能幫助他。所以,我也給他做了非常中肯的職業輔導,給了壹些非常善意的建議。
要知道,能委托我們獵頭的公司,大多都是行業和區域內的優秀公司,所以當然需要優秀的人才,更何況委托的崗位都是高端崗位。而這些優秀企業委托的高端職位,我們都要做專業背景調查,壹旦知道應聘者有這種頻繁跳槽的經歷,我們肯定不會推薦。如果這些高端求職者隱藏了壹些跳槽的階段,他們很快就會發現,因為專業圈子很小,有很多專業經驗的人是絕對經不起背景調查的。所以不客氣的說,像Y先生這樣頻繁跳槽的人,幾乎已經失去了委托獵頭公司跳槽的資格,換句話說,幾乎已經失去了在優秀企業中擔任高端職位的資格。
如果Y先生不委托獵頭公司,投簡歷應聘,結果只有三個:如果他寫的是真簡歷,沒人要,別說高端職位,就連普通企業的普通職位都不會考慮。如果妳修改了簡歷,或者簡歷是假的,妳申請的是高端職位,幾乎沒有錄用的可能,因為高端職位的用人單位壹般都會做背景調查。不用擔心,即使招聘方沒有經驗,不進行嚴格的專業背景調查,最多半年也不好意思離職。因為壹旦像Y先生這樣的人從普通崗位做到了高位、重要崗位,就會浮到表面,成為組織或行業討論的中心,當然也是問題的中心。所以,用不了多久,他自己的歷史就會成為組織大部分成員的常識,同時業內了解他細節的人也會把他的晚年傳給組織。所以簡歷造假者很快就會灰溜溜的離開。
由此可見,頻繁跳槽的管理者未來的職業生涯絕非陽光燦爛。所以跳槽很正常,頻繁跳槽對妳的職業發展是個大麻煩。
隨意跳槽原因探析
現在,我們來分析壹下為什麽有些人(尤其是年輕的管理者)會頻繁跳槽。
從性格上分析:這類人是有才華有夢想,有主見,自我意識強的人。天賦和夢想讓他不斷追求新鮮事物,所以他有資本在年輕的時候跳槽,不斷跳槽,不斷辭職,入職,再辭職,周而復始。有個人觀點是好事,但也是壞事。這種人通常在剛入職時工作努力有效,很快就會得到賞識,但很快就會把自己的意見帶到工作中,最後直接挑戰公司的發展戰略,認為只有自己才是正確的,最後壹旦自己的意見不被采納就會情緒低落。因為自我意識強的人註重自我價值的實現,卻往往忽略了組織的目標,所以自己的價值沒有實現就會離開,自己的價值實現了就會離開!所以過分關註自己的結果就是頻繁離職,離職時從不考慮組織的目標是否實現。
有這種性格的人,在今天相對寬松的環境下,充分釋放了自己,張揚了自己的個性,使自己能夠在短時間內做出成績,得到組織的認可,但同時又因為自己的個性和追求而不滿足,或者滿足於自己所追求的物質、榮譽、職位,很快就離開了。
但是這樣做的成本是他們通常不會考慮的。
隨意跳槽的代價
很多職場年輕人,大部分都有這樣的職場經歷:在經歷了10年的職場前輪回後,發現自己再也無法升職,而之所以無法升職,是因為頻繁的跳槽經歷。但是,妳走的路是無法改變的,所以壹旦邁出了壹步,就無法收回。這就是隨意跳槽的代價。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今天,我們有壹個相對自由的工作場所。作為職場人,我們應該珍惜這種自由,而不是浪費它。然而在市場經濟相對自由的今天,很多所謂的職場精英並不懂得珍惜。而是打著追求個人夢想的旗號,肆意揮霍浪費自由。他們壹點不願意,壹點不滿意就辭職,頻繁隨意跳槽。導致整個組織效率低下,個人職業生涯在低水平徘徊。不珍惜結果,就會受到懲罰,讓妳的事業之花過早枯萎,讓妳的職業青春期大大縮短。這都是妳自己虐出來的結果。
相反,在這個職場相對自由的時代,壹定是那些不浮躁,靜下心來做事的人。只有安頓下來,安頓在壹個行業,安頓在壹個特定的組織,才能成為未來職場的頂梁柱。作為壹個職場人,在壹個優秀的組織中至少需要四五年的時間才有價值,然後才能學到優秀組織的精髓。否則,妳膚淺,頻繁跳槽,什麽也學不到,在未來社會的大廈裏頂多是磚瓦,而不是棟梁。
也許Y先生這樣的人會說,我自願退出,我願意失敗,別人無權幹涉。但是,在這樣壹個沒有約束力的時代,大家都隨意跳槽了。結果如何呢?不僅是跳槽者個人的損失,更是組織的損傷,增加了整個社會的運行成本,浪費了整個社會的人力資源。我們的政府和國家必須為這個相對自由的工作場所付出代價。這不能不引起那些愛跳槽的人和全社會的警惕和重視。
隨機跳槽者的未來去向。
有人會問:Y先生這種人的職業方向是什麽?答案是:第壹,繼續在低級崗位徘徊,在小公司之間徘徊。當然,我們要繼續忍受低收入和諸多不確定性,同時還要忍受理想和抱負永遠無法實現的遺憾。第二種是自己創業,但失敗的概率至少是99%。為什麽?因為工作不踏實的人,創業更難成功。創業需要踏實和耐心,比打工要高很多,需要更多的堅持和耐心。所以像Y先生這樣浮躁的人去創業,會是他人生最大的陷阱。還不如在職場中的低端位置徘徊,結束這種職場生活。
有人會說,這樣的人適合在大學裏做教授來說話。然後他必須耐心地把博士學位記下來,才能向學生訴苦。有人建議這樣的人去當公務員,但肯定不適合這樣的人。自由職業者是當前相對自由的時代,最適合這類人的職業。但自由職業者的職業曲線更不確定,歷史上可以參考的例子是柳永,他是故意寫歌詞的——這是歷史上這類人的最高職業成就。但這類人大多壹生都在流浪,窮困潦倒,這是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