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知識概述和學習要求
中國近代史是中國* * *生產黨領導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歷史。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開展了抗美援朝戰爭和土地改革運動,鞏固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迅速恢復了國民經濟。
從1953開始,中國開始進行社會主義工業化和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逐步從新民主主義過渡到社會主義。到1956,我國基本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進程中,中國取得了巨大成就,初步奠定了現代化的物質文化基礎。但是,在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中,也出現過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運動等倉促輕率的錯誤,甚至出現過“文化大革命”那樣全局性、長期性的嚴重錯誤。
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國實現了偉大的歷史性轉折,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實踐中逐步找到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鄧小平理論指導地位的確立,成為中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保證。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在經濟建設、民主法制、科學技術、國防建設、民族團結、文化教育、對外交往等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綜合國力不斷提升,國家日益繁榮富強,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壹國兩制”構想成為現實,祖國和平統壹大業取得歷史性進展。
通過學習,了解中國近代史上的重要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現象和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能夠閱讀基本的歷史文獻,學習社會調查的基本方法,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釋歷史問題;認識中國的基本國情和社會主義現代化是壹個曲折而漫長的過程。我們可以從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中認識到堅持中國* * *產黨的領導,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的重要性。
第壹單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和鞏固
1,第壹次政治協商會議:
(1)時間、地點、內容——見教材。
(2)第壹屆政協制定的“* * *同壹綱領”在當時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義勇軍進行曲》被選為第壹屆CPPCC會歌的原因:①《義勇軍進行曲》誕生於抗日戰爭時期,曾激勵無數中華兒女奮起抗日。把這首歌作為國歌,可以永遠激勵中國人民居安思危,繼承傳統,奮發圖強。
2.開國大典:(時間,主要儀式)
3.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意義和影響:
(1)是中國歷史上的偉大轉折。(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結束了歷史,開始了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
(2)開辟了歷史的新紀元。從此,中國壹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歷史結束了。中國真正成為了壹個獨立的國家。從此,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
(3)增強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激發了世界上被壓迫民族贏得鬥爭的信心。
4.西藏和平解放:(1)時間:1951年。(2)歷史意義:標誌著祖國統壹,各族人民大團結。
5.抗美援朝:
(1)中國人民誌願軍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的原因有:①美國入侵朝鮮,轟炸中國邊境城市,侵犯了中國主權,嚴重威脅了中國安全;(2)美國派遣太平洋第七艦隊到臺灣省海峽,阻止中國人民解放臺灣省,公然幹涉中國內政。(3)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請求中國出兵相助,但中朝兩國唇齒相依。
(2)抗美援朝勝利的原因:①黨的英明決策和正確指揮;(2)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③誌願軍和朝鮮人民的英勇鬥爭。
(3)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意義: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權,為我國經濟建設贏得了和平環境,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威望。它證明了西方侵略者用武力征服中國的時代已經過去,它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保衛祖國反對帝國主義的決心和信心。
(4)抗美援朝英雄:黃繼光、邱。英雄的主要事跡(見教材。(2)為什麽說誌願者是“最可愛的人”?——中國人民誌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表現出高度的愛國主義、國際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他們勇敢頑強,最終贏得了戰爭,為國家和民族贏得了榮譽。
6.土地改革:
(1)原因:①舊的封建土地制度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和中國社會的發展;②新解放區的農民迫切要求土地改革和土地征用。
(2)影響:①徹底廢除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剝削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2)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政治上經濟上翻身。③鞏固人民政權。(4)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迅速恢復和發展了農業生產,為國家的工業建設準備了條件。
第二單元: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1,第壹個五年計劃(1953-1957):
(1)背景:新中國成立後,經過三年的經濟恢復,國民經濟得到根本改善,工業生產超過歷史最好水平。然而,中國的工業發展水平仍然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甚至不如印度。
(二)基本任務:集中力量發展重工業,為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奠定初步基礎;相應地發展交通、輕工業、農業和商業;相應培養建築人才。
(3)成績:截止1957年底,各項經濟指標均超額完成。鞍鋼大型軋機建成投產,長春第壹汽車廠生產出第壹輛汽車,中國第壹家機床廠沈陽第壹機床廠建成投產。萬裏長江第壹橋武漢長江大橋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已建成“世界屋脊”。以鞍鋼為中心的東北工業基地已經形成,沿海地區的原有工業基地得到加強,華北和西北地區建立了壹批新的工業基地。
(4)意義和影響:中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後的面貌,走向社會主義工業化。
2.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壹部憲法:1954。第壹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憲法規定,中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壹切權利屬於人民。它是我國第壹部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社會主義憲法。
3.三大轉變:
(1)三大改造的內容:、和的社會主義改造。
(2)三大轉變的實質: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
(3)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建立農業生產合作社;
①原因:土改後,農業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但是,我國農業仍然是分散的,難以解決生產工具、資金、水利等問題,難以抵禦自然災害,影響了農業生產的發展,不能適應國家工業化的需要。
②效果:促進了農業的發展,農業產量逐年增加。
(4)三大改造完成:①時間——1956結束。(2)意義——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公有制轉化的任務,初步確立了我國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進入了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類別:【復習】|||添加到搜藏|分享到我貼吧|瀏覽(10021) |評論(21)上壹篇:不懂愛情下壹篇:歷史復習集錦八年級下冊26人分享過此文:5865367Ta的轉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