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談判立場技巧
所謂談判立場,是指妳在談判對手眼中的地位。如果雙方在談判中處於不平等的地位,那麽談判將是不可能的。如果想提高自己的談判地位,可以暴露自己的職業身份;創造競爭;耐心放松到底。
(二)談判心理活動技巧
在談判中,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滿足對方的心理需求,要善於利用時機趁人之危,落井下石。猜猜對方怎麽想。它體現在對否定語言的謹慎使用上;語言要有引導性;千萬不要陳述妳能要求什麽,還要註意談判中工作語言的壹致性。
(3)公平技巧
與談判對手的競爭應該是公平競爭,與潛在合作外商的談判應該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因為正如博弈所示,壹個不公平競爭失敗的商人,在未來的合作中肯定會采取消極的態度。但是,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公平。就像在窮人和富人之間分配財富壹樣,平等或不平等地分配財富是有道理的。過程的公平比結果的公平更重要。機會平等是當今能夠實現的最大公平。因此,在公平的機制下進行談判,可以說服雙方並遵守。
時間技能
時間的價值體現在質和量兩個方面。就算所謂的質量想抓住機會,該出手時就出手。所謂量,就是談判中快者輸,慢者贏。在談判中不要焦慮。懂得慢工出細活。在談判中裝傻,最後讓對方問我們妳覺得應該怎麽做?實現自己目標的例子很多。同時要註意時間的結構。我會說我想要的壹切,對方能給的壹切。對方要什麽我都放不下,以後再說。在會談前,摸清對方的行程安排,在看似不經意間安排與會談無關的事情,最後讓對方不得不草草簽下對自己有利的協議。這樣的例子在商務談判中數不勝數。
(5)多聽少說。
沒有經驗的談判者最大的弱點就是不能耐心傾聽對方。他們認為自己的任務就是說自己的情況,說自己想說的話,反駁對方的反對意見。所以在談判過程中,他們總是在腦子裏想著要說什麽,不去關註對方的發言,於是很多有價值的信息就丟失了。他們錯誤地認為好的談判者掌握談判的主動權是因為他們說得太多。事實上,成功的談判者在談判中會花50%以上的時間傾聽。他們傾聽、思考和分析,並不斷向對方提問,以確保完全正確地理解對方。他們認真傾聽對方說的每壹句話,而不僅僅是他們認為重要或想聽的話,因此他們獲得了很多有價值的信息,增加了談判的籌碼。有效的傾聽可以幫助我們了解進口商的需求,找到解決問題的新途徑,並修改我們的報價或還價。說是任務,聽是能力,甚至是天賦。傾聽是任何成功談判者的必要條件。在談判中,我們應該盡力鼓勵對方多說。我們應該對對方說“好的,請說下去”,並請對方回答問題,這樣對方就可以多談談自己的情況,盡可能地了解對方。
(6)巧妙提問
談判的第二個重要技巧是巧妙提問。通過提問,不僅可以獲得平時得不到的信息,還可以印證自己之前的判斷。出口商應該使用開放式問題(即答案不是是或不是,需要特別解釋的問題)來了解進口商的需求,因為這樣的問題可以讓進口商自由地談論他們的需求。例如,妳能告訴我更多關於妳的營地的情況嗎?妳認為我們的提議怎麽樣?回答外商時要把重點和關鍵問題寫下來,以備後用。
(7)避免因跨國文化交流而產生的歧義。
國際商務談判大多以英語進行,雙方的母語往往不是英語,增加了溝通的難度。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盡量使用簡單、清晰、明確的英語,不要使用容易引起誤解的多義詞、雙關語、俚語和習語。不要使用容易冒犯對方的詞語,如:實話告訴妳,我會對妳說實話的...,我將盡力而為。這不關我的事,但是...這些話帶有不信任的色彩,會讓對方擔心,不願意積極配合我們。跨國文化交流中壹個嚴重的通病就是因人而異,即主觀地認為對方會按照我們的意願和習慣來理解我們的言語,或者認為我們從對方的言語中所理解的正是對方想要表達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Yes和no的使用和理解,曾經有壹家美國公司
我們公司正在和壹家日本公司進行商務談判。談判過程中,美國人很高興地發現,每次他提出壹個意見,對方都點頭稱是,他覺得談判特別順利。直到他要求簽合同,他才震驚地發現,日本人說好是壹種禮貌我聽到妳,而不是我同意妳。事實上,Yes這個詞的含義是非常豐富的,除了以上兩個,還有我理解的Yes和我會考慮它的Yes的問題。不的表情也很復雜。有些文化的價值觀是反對對抗的,所以人們壹般不會直接說不,而是用壹些模糊的詞語來表達拒絕。
比如巴西人用的是不壹樣,而不是不可能。如果沒有經驗的談判者照字面理解,就會浪費時間,拖延談判進程。所以壹定要盡量了解對方的文化、價值觀、習俗。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正確地傳遞和接受信息。
為了避免誤解,我們可以使用口譯來確保溝通順暢。解釋就是用我們自己的話解釋對方的話,問對方我們的理解是否正確。例如,對方說:如果妳能修改妳的規格,我們將接受私人的。我們可以說:如果我沒理解錯的話,妳真正想說的是,如果我們按照妳的要求改進產品,妳同意接受我們的價格。這樣做的另壹個好處是可以加深對方在這個問題上的印象。
(8)兼顧雙方利益的技巧
兼顧雙方利益就是實現雙贏。當商業沖突出現時,商業談判不會發生。商務談判是在追求相同的商業目標和實現雙方商業利益的整個過程中,解決沖突和實現談判者最大利益的壹種手段。實踐證明,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中,誰能有效地掌握這壹手段,誰就能成功地實現自己的經營目標,並在經營活動中獲得自己所期望的主要商業利益。談判的結果不壹定是妳贏我輸或者我贏妳輸。談判雙方首先要樹立雙贏的理念。談判的結果應該讓雙方都覺得自己贏了。所謂雙贏,就是妳的利益必須建立在對方利益存在的基礎上。妳們的利益互相體現。在國際商務活動中,談判的雙方或多方有壹定的共同利益,但他們之間也存在商業利益的沖突。應該承認,商業活動無時無刻不充滿著矛盾和沖突,關鍵是如何用有效的手段來化解這些矛盾和沖突。
具體來說,可以通過以下方法實現:
2.分散目標,避免利益沖突。只有利益分散,各得其所,才不會有矛盾。在項目談判中,應避免選擇單壹的合作夥伴,而要善於創造公開、公平、公正的競爭局面,從而擴大選擇面,從而在技術方案制定、資本運作、合作夥伴選擇等方面獲得有利地位,也有助於打破壟斷,避免因不了解情況而陷入被動局面。
3.消除對立。在談判中,由於雙方對同壹問題的期望不同,談判進程往往受阻。其實很多時候,只要雙方找準最終目標,在具體問題上采取靈活的態度,問題是可以解決的。為對方著想,從對方的角度設計壹個滿意的方案來達到我的目的,才是上策。
所以,妥協有時候是讓步,有時候只是為了找到壹個妥協的替代方案。退壹步的目的永遠是向前走兩步。能夠創造性地提出妥協方案是談判者成熟的標誌。當然,不是什麽事情都可以妥協,在原則問題上不允許退讓半步。但在非原則問題上,如果能找到可以讓步的地方,在適當的時候利用它打破僵局,就能在談判中掌握主動權。
(9)信息技能
永遠不要太了解妳的對手。越了解對方,就越能抓住對方的弱點,做出有利的反擊。
1.收集信息並做出正確反應。獲取信息的途徑有很多,不管是公開的還是秘密的。但事實證明,90%的信息可以通過合法途徑獲得,另外10%的信息可以通過對90%的信息進行分析獲得。也就是說,壹個觀察力很強的人可以對公開的信息進行分析,從而看到隱藏在事實中的內容,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2.隱瞞信息,制造虛假信息。在知道如何獲取有用信息的同時,也要制造霧彈和虛假信息來迷惑對方,或者在看似空洞中傳遞壹些讓對方恐慌的內容,給對方造成壓力,從而很好的達到我們的目的。
3.註意無聲的信息。如眼神、手勢等肢體語言,這些無聲的信息向我們傳達了談判對手的內心世界。
談判不僅是壹門非常重要的知識,也是壹門藝術,每壹次談判不僅是新的挑戰,也是新的機遇。只有高度的技巧、精密的智力和無數的實踐經驗才能化險為夷,創造雙贏的結果。在商務談判中,只有遵守以上原則,才能更好地爭取合作條件,達到相互滿意的目的。
(10)使用條件問句
當雙方對彼此有了初步了解後,談判就進入發盤和還價階段。在這個階段,我們應該用更多試探性的條件問題來進壹步了解對方的具體情況,以便修改我們的報價。
條件疑問句由壹個條件狀語從句和壹個疑問句* * *,可以是特殊疑問句,也可以是壹般疑問句。典型的條件問句有兩種句式:Whatif和Ifthen。例如,如果我們同意兩年的合同,妳會怎麽做?如果我們修改妳的規格,妳會考慮大量訂購嗎?在國際商務談判中,條件問句有許多特殊的優勢。
(1)互相讓步。條件問句提出的要約和建議是以對方接受我們的條件為前提的。換句話說,我們的要約只有在對方接受我們的條件時才會成立,所以我們不會單方面受要約的約束,也不會單方面做出任何讓步。只有各讓壹半,交易才能達成。
(2)獲取信息。如果對方對我們的條件性問題提出還價,對方會間接地、具體地、及時地給我們提供有價值的信息。比如我們提出:如果我們同意兩年的合同呢?妳能給我們在我們地區的獨家經銷權嗎?對方回答:我們會準備給妳獨家代理權,妳同意三年合同。從回答中可以判斷對方關註的是長期合作。新獲得的信息對未來的談判很有幫助。
(3)求* * *相似。如果對方拒絕我們的條件,我們可以通過改變其他條件,提出新的條件問句,向對方提出新的要約。對方也可以用條件題向我們還價。雙方繼續談判,互相讓步,直到找到重要的相似點。
(4)代替不在談判中,如果妳直接對對方說不,對方會覺得很丟臉,雙方都會覺得尷尬,談判甚至會陷入僵局。如果用條件句代替No,就不會出現上述情況。比如,當對方提出我們無法同意的額外要求時,我們可以用有條件的問題問對方:如果我們滿足妳的額外要求,妳願意承擔額外的費用嗎?如果對方不願意支付額外的費用,就會拒絕自己的要求,我們也不會失去對方的配合。
最後,保證溝通順暢的另壹個方法是在談判結束前做壹個總結,重復目前達成的協議,並要求對方認可。總結壹定要實事求是,用詞壹定要恰當,否則對方會起疑心,不認可總結,又要把討論過的問題說壹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