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倉是江南著名的城市。它有4500多年的文明史。春秋時期,吳王在此設糧倉,故名太倉,素有“錦繡江南的黃金太倉”之稱。
大約1小時的車程,我們到達了太倉市區。太倉感覺沒有蘇州現代,但是城市小而精致,沿路的綠化和景觀設計也很棒。
景點1。南苑,明朝萬歷年間首輔王希爵賞梅賞菊之地。清初,他孫子的大畫家王世民將其擴建,並請來當時的疊山大師張南元主持施工。畫家與工匠配合,使南苑成為集造園與繪畫於壹體的歷史名園,為清代以來太倉之首。
在花園的右手邊,妳首先來到壹個紅色的閣樓。整個建築是典型的江南四合院,青磚白墻,閣樓的坡屋頂,紅柱花窗,在這樣的下雨天顯得格外的簡單安靜。
我們被壹個優雅的男人吸引住了,他走進大廳時彈了鋼琴。後來我們才知道,他就是明代“虞山琴派”代表人物徐尚英。除了高超的鋼琴技巧,徐尚英的巨大貢獻是編著了《大黃閣譜》、《西山琴情》、《萬峰閣指法筆記》等作品。在這裏,無論是從磚縫裏冒出來的小草,還是新裝修的盆栽,在青磚白墻的映襯下,都是那麽的生機勃勃,充滿活力。這是我眼中春天的顏色,帶給我們生命的氣息。
穿過這些各具特色的院落,我們來到了園中的人工湖,不得不感慨,陰雨天賦予了我們江南水鄉的獨特魅力:蒙蒙春雨,蒙蒙細雨,錯落的亭臺樓閣,幽深的小橋流水,楊柳野鴨嬉戲......就像壹幅夢幻而古色古香的田園山水畫。園中最著名的織金橋是南園中最引人註目的單孔拱形石橋。橋面高出水面3.4米。從遠處看,它美麗而堅強,像壹道面向水面的彩虹。橋頭東邊百年老樹樸樹,得知金橋在畫,在詩。走過這座九曲橋,我們來到了秀學堂,這裏曾經是南苑的主體建築之壹。當時松江著名畫家董其昌、陳繼儒於明七年來到南苑吉雅,在修學堂飲酒彈琴、作畫吟詩。望向河對岸是公園裏著名的散步場所。南園中的長廊由南向北,止於月波橋,連接大環亭,讓這組建築融為壹體,即使下雨天也可以穿行在這組建築中而不會淋濕。河邊的沙摩亭,石柱的對聯,選自徐青藤的對聯:“柳隔岸垂笑,河映水。”坐在亭子裏,可以看到岸邊的垂柳,身後的竹林,亭子兩邊的銀杏樹,或者水邊的灌木。
景點2。太倉現代農業園
走進太倉現代農業園,雨中清新的空氣隨風飄蕩,滿眼綠色的景色印在我們的眼前。看著壹排排整齊明亮的玻璃大棚,我們的心恨不得飛進這個綠色的農場。太倉現代農業園位於美麗的婁市東部,是壹座以“綠色、生態、科技、人文”為理念,以現代農業為特色的休閑度假勝地。我們首先來到的是現代農業展覽館。整個會場被綠色包圍,讓人的眼睛特別舒服。同時也是壹個很棒的科普教育基地。除了那些主題展區,還有很多綠植環繞的休息場所。如果這個時候有壹縷陽光,就可以在這樣壹個綠色的環境裏喝下午茶,享受這悠閑的午後時光。看到新綠的含苞待放的植物令人賞心悅目,我怎麽也看不夠。真希望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也能在這樣的環境中。綠色不僅能給人以活力感,還能緩解我們的疲勞,使人精神煥發,心情放松。沙漠植物園裏的帶刺植物,蕭雅膽怯地試著觸摸這些鋒利的觸須,簡單而快樂!來到綠源生態濕地博物館,公園門口的大綠墻讓人親切的喜歡!喜歡拍照的女生壹般都會在這裏呆很久不想離開,很清新文藝。綠源生態濕地館是室內人工生態濕地。該館采用人工濕地處理技術與景觀設計的有機結合,模仿自然濕地,種植蘆葦、香蒲、睡蓮、紅豆杉、菩提樹等水生和陸生植物,養殖海龜、珊瑚、錦鯉等觀賞魚和鸚鵡,營造出壹個動植物和諧、極具田園情趣的生態濕地景觀。
景點三。沙溪古鎮
“小橋流水人家”是形容江南水鄉的特色詞。江南水鄉,壹直以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優雅婉約的古鎮風情、武農軟語的淳樸民風著稱於世。
第壹次遇見沙溪古鎮,是夜幕降臨。夜幕下的沙溪古鎮格外安靜,春雨也讓沙溪的夜晚更加迷人。雖然夜晚的整體燈光沒有七裏山池塘那麽絢麗多彩,海岸邊也沒有掛紅燈籠,但卻恰到好處,簡約靈動又不失古鎮氣息。這座古鎮免費向公眾開放。這裏沒有太多的商業化。春雨中的古鎮遊客寥寥無幾,顯得格外安靜。這裏的夜晚看似平淡,但與遊人如織、人聲鼎沸的商業古鎮相比,這裏更適合妳來這裏,放松心情,享受原始古鎮的夜晚魅力。古鎮裏有壹家老面館,走進古鎮差不多200米就能找到。這樣的陰雨天氣還是吸引了很多食客來這裏用餐。可以點壹碗面館推薦的奧地利特色鴨肉面,壹碗炸魚面。淡淡的醬色湯汁晶瑩剔透,面條又白又細,幾根蔥花綠綠的,正宗的澆頭是純正的江南風味。水鄉有很多橋,橋永遠是每壹個江南水鄉古鎮的靈魂。石拱橋連接著這些古老的小巷,古韻猶存。這裏沒有酒吧,沿河而建的茶館也很符合古鎮的文化氛圍!有時間的話,泡壹壺好茶,聞著香味品著茶,倚窗聽聽春雨,應該也是壹種極致的慰藉吧!茶館的裝修也很獨特。雖然沒有太多濃妝艷抹的裝飾,但安靜、簡單、清新、優雅。如果妳厭倦了著名古鎮的喧囂和化妝,不妨去沙溪感受壹下江南古鎮的原貌。
景點4。金倉湖公園
太倉金倉湖公園是壹座以騎行為主題的生態、休閑、運動公園。水域面積1000畝。8萬平方米的草坪是休閑娛樂、親近自然的好去處。壹進公園,道路兩旁的桃樹整齊連綿。
來到公園的大草坪。金倉湖畔的舒朗草坪總面積超過65438+萬平方米,是目前太倉面積較大的草坪。如果天氣好的話,在這裏放風箏應該挺不錯的。來到湖邊蜿蜒的木棧道,就能感受到煙霧繚繞的金蒼湖。雖然沒有太多的風景,但是煙波浩渺的湖在雨天卻是另壹番味道,雨真的很大。這次太倉之行的相機鏡頭也是風化的。
景點5。太倉博物館
博物館整體造型為“筒倉”式,淡化“糧倉”式,采用“容器”精神,融入“包容為最大”的中華民族遺產,體現了太倉源遠流長的歷史結晶和人文精髓。室外和室內的設計真的很棒,尤其是室內中央大廳的設計很有氣勢。整個展廳是壹個三層的玻璃天井,中間懸掛著類似竹倉蓋的巨大裝飾物,下面是“六國碼頭”的立體模擬景觀。“太倉”這個名稱來源於元末,作為國家倉庫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當時,這個人煙稀少的沿海村落被吳王選為儲存糧食的地方,此後其功能壹直沒有改變。後因中國縱橫河流發達,海上漕運盛行而得名“太”。當時太倉南門劉家崗至張京關30裏長的範圍,是壹個長碼頭,賈憲貴聚集的地方,有很多商店和旅館。從太倉出航的商船,北至日本、韓國,南至越南、泰國,海上貿易十分繁榮。“六國碼頭”、“錦繡江南黃金太倉”的美稱也隨著商業的推動而傳遍世界。館內有四個基本陳列:復社紀念館、文物陳列館、太倉歷史名人館、“四王”紀念館。靜下心來仔細品味這裏的每壹件展品,妳能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歷史和文化。博物館二樓的太倉歷史文化展很有特色,可以從古代的文物中了解太倉的由來。有原港口的模擬場景,有繁榮景象的圖片,有壹些現實生活的展示,包括當年的商店和特產,還有壹個全息圖像,講述了壹個舊時代的故事。四樓的太倉革命歷史博物館用圖片、文字、實物、雕塑再現太倉的革命鬥爭歷史和革命先烈的英勇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