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小學教師如何配合班主任在學校實施德育與法制

小學教師如何配合班主任在學校實施德育與法制

首先,班主任應樹立良好的道德榜樣,提高自己的德育素質。

因為班主任是班級的教育和管理者,經常和學生在壹起。因此,班主任的思想、行為和道德品質直接影響著學生對學習和生活的態度。初中生正處於對新事物充滿熱情和好奇心的年齡,價值評價體系不成熟,缺乏判斷事物的能力,往往會“跟風”。正因如此,班主任作為學生的“影響源”,應該充分認識到自己應有行為的重要性,也就是所謂的“言傳身教”。此外,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德育素質。東北師範大學名譽教授王鳳仙指出:“德育素質的內涵是隨著德育理念和實體的不斷完善、德育經驗的不斷豐富和德育理論的科學成就而不斷擴展和嚴謹的。”因此,班主任應隨著時代的發展加強德育思想的研究,及時鞏固已有的經驗,並科學地運用到實際的德育工作中去。初中德育仍處於薄弱環節。班主任可以通過定期的討論和培訓,更新教育觀念,鞏固教學方法,真正發揮“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方針。

第二,德育與心理學的融合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學生進入初中也是人生的轉折點。這壹時期,青少年的思維逐漸從經驗主義轉向理論主義,但並不滿足於簡單的說教和現成的結論。因為他們不成熟,所以容易固執和偏激。所以純粹的道德說教顯然是不明智的,也是不科學的。

中學生正處於思想逐漸形成的基礎教育時期。這壹時期,他們心理多變,情緒不穩定,思想活躍,容易接受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但也容易被不良思想和醜惡現象侵蝕和傷害。因此,無論家庭、學校還是社會,都要根據青少年成長不同階段的不同特點,采取各種易於青少年接受和理解的方式方法,把傳授知識與培養情操、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結合起來,把個人成功與國家未來、社會需要結合起來,把思想道德教育與歷史教育、情境教育結合起來,讓廣大青少年在家庭、學校、社會的良好教育環境中感受到同樣的情懷,成長為有理想的人。

這時,德育要靈活運用,掌握使用“無聲”和“有聲”的方法。在處理壹些事情的時候,班主任不壹定要言傳身教。無聲的關心可能更合適,更能讓學生感到溫暖。另外,由於初中生身體變化快,第二性征凸顯,會讓很多學生感到害羞,同時讓他們覺得自己已經長大成人,開始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圍。有些學生還會反抗老師和家長,也就是所謂的“叛逆期”。因此,作為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力軍,班主任應該對學生傾註更多的關心和耐心。其實班主任也是學生的“心理咨詢師”。壹個受到心理挫折的學生的班主任,應該依靠他敏銳的觀察力,及早發現,選擇合適的地點和時機,與學生進行真誠的推心置腹的談話。用老師積極樂觀的態度感染學生,讓學生樹立自信,堅信“既然上天給了人才,就讓它就業吧!”。同時,不同年齡的班主任要發揮年齡優勢,表現出友情和親情。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被成年人尊重,體驗到情感上的歸屬感。總之,師德教育要在充分尊重學生思想的基礎上進行。雖然學生的心智在這個階段還不成熟,但作為“心理咨詢師”的教師應該秉持耐心和智慧,靈活應對學生的問題,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環境。

第三,家訪或與學生家庭溝通必不可少。

學生的道德教育需要教師和家長的參與。但是,有很大壹部分學生對班主任家訪極其厭倦,怕班主任“舉報”,有的怕班主任看出自己是單親家庭或者貧困家庭。如前所述,成長中的學生自尊心很強,所以面對這種情況,教師要改變與家長的溝通方式,通過師生雙方的感染,逐步樹立學生的信心,敢於坦然面對現實,並在此基礎上建立良好的道德價值取向。

第四,必要的社會生活參與是提高學生道德水平的重要環節。

班主任要充分挖掘現有的社會資源,積極開展各種活動。比如組織學生參加募捐活動,照顧老人,做環保倡議。最後,根據學生在每周主題班會上的發言和討論,做出科學的德育評價,以便教師合理安排下壹步的德育工作。每學期組織壹次大型社會實踐。主要形式有:進入福利院慰問老人;走進蔬菜大棚,接受勞動教育;走進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祭掃烈士陵園,接受革命傳統教育。這些活動拓展了德育空間,深化了德育內涵,密切了學校與家庭、社會的聯系,充分發揮了德育網絡的教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