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麥肯錫7S模型的模型案例

麥肯錫7S模型的模型案例

7S時代銀行競爭力提升研究

2007年3月20日,中國第五大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正式成立,這標誌著中國郵政儲蓄體制改革邁出了實質性的壹步,也標誌著中國金融體制改革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成果。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的前身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自1986恢復營業以來,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建成覆蓋城鄉最廣、交易量最大的個人金融服務網絡。目前儲蓄網點3.6萬個(其中縣及縣以下農村網點總數的2/3以上),匯款網點4.5萬個,國際匯款網點2萬個。2007年10年末,我國郵政儲蓄存款余額達到1.7萬億元,存款規模居全國第五位,儲蓄市場份額近10%。擁有郵政儲蓄綠卡的客戶超過1.4億戶,郵政儲蓄和匯款每年辦理的個人結算金額超過21.3萬億元,其中城市向農村匯出的資金達到1.3萬億元。盡管如此,中國郵政儲蓄的發展仍然存在壹些問題。與其他商業銀行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基礎設施落後,網絡優勢不明顯。

由於郵政儲蓄和傳統郵政都是* * *營業網點,在郵政建設資金短缺的情況下,郵政儲蓄網點硬件建設投入不足,導致城市網點數量少,空間狹小,裝修陳舊,設備老化,分布位置不合理,缺乏高標準網點,特別是電子銀行、電話銀行、自助服務等。其次,農村網點臟亂差,郵儲品牌形象難以展現;再者,郵政計算機網絡不穩定,影響了全網優勢。

(2)業務類型單壹,市場培育不足。

長期以來,郵政儲蓄只提供存款業務。雖然最近兩年年初開始涉足貸款業務和貨幣市場業務,但金融業務相對單壹,尤其是個人資產和理財業務,公司業務尚未提供。由於產品類型單壹,郵儲的客戶多為低端客戶,因此在與商業銀行爭奪政府機關、大型國企、外資企業和城市高端客戶的競爭中處於明顯劣勢。

(3)人員素質低,制度建設滯後。

在新成立的郵儲銀行,大部分員工都是過去的郵政儲蓄和匯款專業的。學歷方面,高中及以下占79.85%,大專16.57%,大學及以上僅占3.58%。高學歷人才稀缺。從專業素質來看,他們缺乏投資、借貸、理財等方面的經驗,整體素質相對商業銀行較低。而且長期以來,郵政儲蓄壹直按照郵政儲匯的專業化管理模式運作,在資金運作、投資管理、風險防控、內部監督等方面缺乏經驗,缺乏壹套科學的管理和嚴格的內控制度。

因此,基於競爭日益激烈的金融行業,如何快速提升本企業的競爭力成為郵儲銀行高層必須面對的緊迫問題。下面,我們根據麥肯錫的7s模型進行分析研究,以期為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提升競爭力提供壹些思路。

將7S引入就業指導體系

7S模型是美國麥肯錫管理咨詢公司在20世紀70年代末設計的著名管理理論。它著眼於現代企業發展中必須考慮的所有方面,包括戰略、結構、制度、員工、願景、技能和風格。

事實上,建立和完善我國高職院校的就業指導體系也適用於這壹模式。真正高效的、能夠適應市場發展變化的畢業生就業指導機構,應該是能夠及時準確地向學校、畢業生和用人單位傳遞市場動態信息的機構,是能夠市場化運作的機構。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指導部門有必要借鑒成功企業的做法,認真研究其市場化組織策略,緊密結合學校實際,創造性地將7S模式引入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

在就業指導體系中引入7S模式後,戰略、結構和制度仍然被認為是組織成功的硬件,而人、技能和* * *相同的價值觀被認為是組織成功的軟件。壹旦“硬件”和“軟件”的要素成功結合,整個畢業生就業指導體系必將呈現出獨特的“風格”。

二、“硬件”要素分析及應用

(壹)戰略(Strategy)

即就業指導部門根據內外環境和人力、物力、財力、信息等資源,為實現畢業生的就業目標,對就業指導的目標、途徑和手段進行統籌規劃。這是就業指導過程中最難、最重要、也最容易被忽視的環節。

高職院校需要充分利用與地方經濟緊密結合的優勢,成立由政府職能部門、地方人才交流中心、企事業單位代表、學校相關部門組成的就業工作委員會。就業委員會根據當地經濟的發展需要、學校的發展規劃和人才市場的變化,對壹個學校畢業生的就業情況進行SWOT分析(即優勢、劣勢、機會和風險的分析),根據分析結果確定未來壹個特定時期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要達到的目標,進而考慮如何進行戰略規劃,制定相應的策略(包括戰術和策略),從而逐步改進和提高就業指導的質量。

(2)結構

即目標、合作、人員、崗位、相互關系、信息等組織要素的有效安排和組合。學校就業指導中心將學校就業委員會確定的就業策略細化為就業目標和任務,並分解到各個就業指導崗位,再整合到相應的院系或部門,再由這些院系或部門的就業指導機構形成縱向的就業指導管理體系和橫向的就業指導協作體系,從而形成靈活的就業指導網絡組織結構(見下圖)。

首先,要確立學校就業指導中心在整個畢業生就業工作中的核心作用。宣傳辦學特色,研究用人單位招聘需求,接受就業市場對辦學的意見;對內宣傳就業形勢和政策,反饋用人單位需求信息和就業意見,培訓協調相關教師開展就業指導;接受上級部門和學校就業委員會的領導,完成各項就業指導、管理和教育任務;監督協調各部門、各班的就業指導工作,幫助和教育學生轉變觀念,實現提前就業。其次,重視院系、政治輔導員、班主任在學生就業中的主導作用。在各部門成立就業指導小組,配備必要的人員和設備,指導和推薦學生順利就業。

(3)系統

高職院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適合自身特點的規章制度,如崗位職責、工作程序、獎懲制度、工作承諾制等。優秀的規章制度強調的是建設和發展,而不是約束和管轄。

第三,“軟件”要素的分析與應用

(1)員工

國內很多大學在畢業生就業方面做得比較好。他們在成功中堅持的壹個重要原則就是“尊重和重視人”,特別是重視人在改造提升工作中的決定性作用。這些大學認為,所有與畢業生就業直接或間接相關的人員,無論其學歷和資歷如何,都是就業指導效率的源泉。

市場經濟下的高職院校要有市場化意識,從事就業指導的教師要有市場運作的理念、能力和作風。因此,對於每壹所高職院校來說,配備和培養壹支精幹、高效、穩定的就業指導教師隊伍將是壹項復雜而艱巨的組織工作。這支隊伍的建立和發展可以不拘壹格,如“校內自主培養”、“跨校聯合培養”、“校外引進”,甚至可以從各企事業單位或機關的優秀人員中引進,建立壹支在思想觀念、工作能力、工作作風等方面都能適應學校畢業生就業策略的就業指導隊伍。

(B) * * *價值觀(共同願景)

* * *相同的價值觀具有明顯的導向、約束、凝聚、激勵和輻射功能,可以激發全體就業指導教師的積極性,統壹意誌和願望,使他們在齊心協力中實現畢業生就業的戰略目標。要做到這壹點,就必須在準備實施戰略規劃時,下大力氣開展宣傳強化活動,讓所有參與畢業生就業指導的領導和教師都能深刻理解它,掌握它,並積極運用它來指導自己的行動。

宣傳強化需要做到以下幾點:壹是要有針對性,讓參與宣傳強化的教師理解其更深更廣的意義;二是反饋,需要準確預測宣傳強化的作用,及時指導其改進行為,保證宣傳強化的效果;第三,註意宣傳的時效性,及時、定期地加強宣傳,從而給人以深刻的印象,最終使“堅持相同的價值觀”成為每個人的習慣行為;四是要註意因人、因時、因校、因地選擇宣傳增強手段,采取精神鼓勵和物質獎勵相結合的方法,達到長期持久的宣傳增強效果。通過持續有效的宣傳和強化活動,穩定就業指導教師的行為,使他們自然而然地接受指導這種行為的價值觀,從而使就業指導的價值觀為全體教師所接受,使學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持續健康發展。

(3)技能(skill)

高職院校和企業有很多相似之處。學生就像產品,老師就像員工。好的產品不僅需要好的員工設計生產,更需要好的員工策劃包裝銷售,讓這些好的產品快速走向市場。

因此,要成功實施畢業生就業戰略,高職院校的就業指導教師,即實施戰略的員工,必須掌握壹定的職業指導技能。這些技能的培養和運用有賴於嚴格系統的培訓,只有經過嚴格培訓的員工才能成為優秀的員工。

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就像企業的產品營銷,類似於成功地銷售“產品”,而不是備貨和積壓。但是,兩者也有壹些不同。最大的壹點是,企業的營銷往往賣的是“死”的產品,而高職畢業生的就業指導賣的是“活”的產品,有思想,有行為。因此,高職院校的“銷售人員”需要具備更多的技能。他們不僅要掌握壹定的人際交往、團隊合作、計算機口語應用、外語讀寫、課堂授課等基本技能,還要掌握職業規劃、崗位培訓、求職申請、社會實踐等專業技能。他們應該充分了解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律和現代企事業單位的就業特點。了解工業制造、商務服務、經濟管理、司法行政、財稅等諸多行業的基本內容和特點,了解現代企業管理中常用的壹些先進方法,如ERP、MRP、IS09000、ISO14000、日本的5S和6S、美國的7S、SWOT分析、JIT生產法、頭腦風暴80/20理論、人力資源整合等。這些技能不應該只是壹個或幾個“證書本”,而應該體現在實際的就業指導行動中,用自己的言行引導和教育高職畢業生“外在塑造形象,內在強化素質”,從根本上提高他們在人才市場的競爭實力。

第四,獨特的栽培和應用措施

每個高職院校的畢業生就業指導體系都應該有自己的工作風格。這些風格可以體現在硬件、軟件或軟硬件中。綜上所述,不同的職業院校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重點做好以下八個方面的工作:

(1)願意采取行動。

就業指導體系的組織結構具有流動性、靈活性、鼓勵創新和分散化的特點,因此高職院校在開展畢業生就業指導時往往行動迅速,能夠更好地適應環境和市場的變化。

(二)貼近用人單位。

目前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不采用以往的就業分配和就業管理方式,所以“走近”不是籠統地、表面地面向用人單位。要樹立服務第壹、質量第壹的思想,努力培養不同專業的畢業生,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

(三)樹立獨立創新精神

過度的集中和標準化會扼殺創作者的積極性,所以要倡導在學校中心工作下的相對自主和創新,敢於打破常規和內部競爭,培養和支持各類畢業生就業指導的創新行為。

(4)充分發揮人的作用,提高工作效率。信任、尊重和肯定他人。讓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人員充分發揮和發展自己的才能,切實感受到工作的意義和價值。

(5)學校就業指導第壹,價值觀驅動。物質資源、組織形式、管理技巧都不是決定性因素,最重要的是價值觀所體現的精神動力。學生* *相同的價值觀需要學校就業委員會和學校就業指導中心的實踐和堅定信念。

(六)揚長避短,發揮優勢。

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有必要集中力量服務JL產業或領域。學科和就業領域的過度擴張,必然會沖淡高職院校原有的辦學特色和價值取向,從而迫使其在競爭中處於劣勢。

(7)簡化組織結構。

組織的復雜不利於工作的高效開展,所以上層組織結構要簡單,下層要重視,尤其是科級就業指導組、政治輔導員、班主任在畢業生就業指導中的作用。

(八)寬嚴相濟。

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只有在文化理念、工作原則和價值觀為全體教職工所接受的情況下,才能實現學校內部的高度集中和統壹。正因為這邊很嚴格,我們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自主創新的精神來形成那邊的寬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