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小學迎來了遊學熱潮,很多學校組織學生出國遊學和國內遊學。記者走訪了解到,北京部分中學已將學生的出行表現納入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根據北京市教委2019年3月19日政策,綜合素質評價將首次納入中考成績。根據政策,高中招生分為提前招生、學校招生、統壹招生和補充招生四個階段。其中,學額錄取分數由中考文化課成績、初中綜合素質評價成績和體育課成績組成。中考文化課和綜合素質評價成績滿分540分,按7:3比例計入。
在遊學熱的同時,也有家長反映,雖然大多數遊學都是自願報名的,但由於學校將其納入綜合素質評價,他們“怕不報”。對此,學校表示,自願參加遊學也可以用其他實踐活動代替。
北京的很多學校都提供研學旅行。
近日,新京報記者走訪了北京海澱、東城區的幾所學校。據家長和學生反映,北京實驗學校海澱校區、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北京109中學、廣渠門中學、北京50中學都已經開始遊學,包括南京、杭州、加拿大、澳大利亞。其中,北京理工大學附中分校、北京實驗學校海澱校區初中已將遊學納入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海澱區某中學的兩名初三學生告訴記者,他們在高二期間參加了壹個為期五天的京杭遊學活動。據介紹,遊學將納入綜合素質評價,他們班是自願報名的。還有壹個初二的學生上學期參加了壹個去蘇杭的調研旅行,他們班讓大家報名。記者聯系該校研學旅行項目相關負責人,對方對此未予回應。
東城區某中學開設了國內遊學和“海外課程”,均面向高三學生。今年學校的“海外課程”活動分別去了加拿大和意大利,為期兩周左右。記者采訪了這所學校的五名學生。除了1報名了加拿大的“海外課程”項目,其他四個學生都沒有報名。
該校國外項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海外課程”由區教委國際教育交流中心等機構向全區學校推薦,寒暑假安排國內外學生互訪,學生自願報名。活動內容以課程教育為主,學生與當地師生近距離交流。此外,該負責人介紹,活動與綜合素質評價無關。
該負責人認為,與家庭獨自出遊不同的是,這類活動主要是學術性的。“不同的學生可能在活動中獲得不同的收益,但總的來說,這樣的活動為學生提供了壹個平臺,有利於開闊視野,增長知識,提高綜合素質。”
催促某人接受采訪
家長擔心活動是“半強制性”的。學校:獨立實踐活動也算。
海澱區某中學初壹學生家長王先生(化名)告訴記者,6月份學校將組織學生去南方學習,班上30多名學生大部分都已報名。“活動是自願報名的,但是聽說遊學會和綜合素質評價分數掛鉤,不敢報,怕對孩子有影響。”另壹位家長於先生(化名)認為遊學很有意義,但他認為活動不應該與綜合素質評價掛鉤。“綜合素質評價將納入中考成績。這不是半強制活動嗎?”當記者問他是否知道考察旅行與綜合素質評價有什麽關系,如何計算分數時,於先生表示不清楚。
記者隨後以家長身份咨詢了學校相關負責人。據該校負責人介紹,綜合素質評價包括思想品德、學習成績、身心健康、藝術修養、社會實踐五個方面。所謂研學旅行與綜合素質評價掛鉤,是指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平臺的社會實踐中,研學旅行可以被記錄為社會實踐,可以自願參加,也可以被其他實踐活動代替。該負責人介紹,這類活動可以由學校組織,也可以由學生在假期進行,只要有照片等相關證明,就可以得到老師的確認。
東城區光明路附近壹所中學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學校的高中遊學可以由學生自願作為壹項內容填入綜合素質評價平臺,也可以由社團活動、選修課等其他內容代替。據悉,該校初中部沒有遊學活動,但有壹個“學農”活動,主要組織在校學生到北京參加為期壹周的學農活動。
2家長說有些收費是商業化的。學校會和旅行社協商。
目前大多數學校都是和旅行社合作開展研學旅行,行程和價格都是旅行社初步擬定的。在記者走訪的學校中,國內5天遊學價格壹般在3000至5000元,海外兩周遊學費用約為3至5萬元。在接受采訪的學生中,大多數人選擇在中國學習和旅行。此外,在費用信息披露方面,記者走訪的學校中,只有少數學校向家長披露了遊學的費用明細,其余學校僅向家長提供了費用總額。
在東城區某中學初二學生提供的行程清單上,有兩個“海外課程”分別是去加拿大11天和12天,總費用為34800元,但清單上並沒有列出費用明細。
海澱區某中學向家長公開了收費細節。在王老師提供的遊學清單上,記者看到,5天的遊學費用為3980元,參觀的地方有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西湖、魯迅紀念館等。行程中也有很多教育內容,比如參加南京大學的講座,漢服感謝老師,杭州西湖光學現象探索等。
“讓孩子跟著學校出去,開闊眼界。作為家長,我是非常贊成的。總價可以接受。學校列出了收費明細,非常透明。”王先生說。但他對收費明細中的壹些具體項目提出質疑,比如活動主題橫幅50元,80元,服務費250元。“遊學的初衷是教育。這種收費是不是太商業化了?”
記者以家長身份,就價格問題咨詢了學校相關負責人。該負責人表示,對於北京的遊學活動,學校壹般會委托旅行社初步制定行程和價格,學校會與旅行社溝通,盡可能降低價格。對於記者反映的問題,該負責人表示會向校領導匯報,並與旅行社協商。
聲音
各方應* * *商務考察計劃。
針對家長的質疑,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遊學與綜合素質評價掛鉤沒有問題,但建議學校提前召開家長聽證會,聽取家長和老師對遊學計劃、具體項目價格、活動內容、綜合素質評價方式的建議。“家長可以在聽證會現場提出問題,然後和學校、旅行社協商。”熊丙奇說,許多家長不清楚綜合素質評價方案以及如何實施,這表明透明度不夠。
“綜合素質評價強調客觀真實。推廣時要結合學生情況,公平對待每個學生,形成完善的評價學生學習能力、身心素養等各方面的平臺體系。”熊丙奇說,遊學可以作為綜合素質評價的依據,但在評價過程中,應該關註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和收獲,而不是他們參加活動的次數。另外,遊學的內容要豐富,要真正重視學生的體驗過程。綜合素質評價如果重經驗,就會形式化,走過場,互相攀比。
熊丙奇認為,如果遊學做得好,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了解其他地區的風土人情和教育環境,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增強人際交往能力。
互連
許多省份已經將考察旅行納入了他們的教育計劃。
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門發布《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提出中小學校要對學生參與研學旅行的情況和效果進行評價,並逐步將評價結果納入學生學分管理體系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記者搜索發現,目前,四川、湖南、廣東等省份已將遊學列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其中,四川省教育廳等11部門2017、廣東省教育廳等12部門2018均出臺了本省《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實施意見》,要求將學生參與研學旅行的評價結果納入學生信用管理體系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