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社區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計劃1壹是完善社區各類聯系網絡的建立,充分發揮社區誌願者的積極性和作用,切實把掌握第壹手信息作為民政工作的抓手。
二是積極營造關心和幫助老年人的濃厚社會氛圍,繼續在XX開展孝心評選活動。
三是研究城市低保法律政策,加強對低保線以下家庭的調查、診斷和審核,建立健全各類臺賬。
四、節日期間,走訪空巢老人、困難家庭(春節、元宵節、中秋節、重陽節等。)並組織社區誌願者開展壹對壹和結對活動。
五、熱情聽取居民的來訪,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他們的情況,尋求及時的解決辦法,並給予滿意的答復。
六、針對社區老年人的情況,開展適合老年人的活動,如:重陽節象棋比賽等。)定期舉辦老年人多發病、常見病健康知識講座,充分利用黑板報、廣告牌做好宣傳,讓老年人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安享晚年。
七、發掘社區老年人才,發揮他們的特長,為社區老年人服務。
八、做好優撫工作。定期上門慰問,解決實際問題。
九、根據街道辦事處的安排,做好社會捐贈工作。
十、經濟適用住房資格審核工作要公平、公正、公開。
十壹、按照規定發放老年證、優待證、小幫手、老年卷、老年人津貼,及時上報各種表格。
十二、及時完成臨時街道安排的任務。
2023年社區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計劃2 XX社區XXXX年度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計劃XXXX根據包河區民政局的要求,XX社區的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將按照《條例》的要求更加嚴格規範,確保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應保盡保,不漏報、不虛報 並全力把黨和國家的關懷送到居民家中,努力幫助困難群體逐步脫貧,社區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責任也隨之加大。 這就要求低收入勞動者嚴格按照申請、審核、審批的程序工作,時刻照顧這些弱視群體。在做好安撫和救濟工作的同時,要積極解決下崗職工的再就業問題,把幫助貧困群體盡快脫貧的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根據上級要求,結合社區實際情況,XXXX XX社區低保工作要點如下:
壹是按照民政局的通知要求,做好社區低保工作,做到應保盡保、不漏保、不虛報、不良事件不發生。要積極向低保對象和社區居民宣傳低保政策,努力做到細致、準確、周到,讓低保對象和居民對社區低保工作滿意;
二是加大對低保對象詳細信息的調查審核力度,對低保對象的具體情況了如指掌,從而為低保對象的審核審批提供準確可靠的第壹手資料;
三是嚴格按照包河區民政局和XXX街道民政辦關於低保實行軟件聯網申報的要求,認真學習了低保信息管理部門。
系統”和“民政統計信息管理系統”兩套軟件系統,做到上報數據及時準確,無差錯;
三是認真探索研究落實低保的相關政策,最大限度解決困難戶的生活問題;
四是進壹步規範低保社會化發放操作程序,認真做好“三清單公示”工作;
五是大力宣傳低保相關政策,利用社區網站廣泛宣傳黨和國家關於低保和社區低保的政策。鼓勵有勞動能力的低收入居民積極參加勞動和再就業,通過勞動和再就業幫助低收入居民走出困境,積極為低收入居民探索和尋找就業機會;
第六,組織低收入居民積極參與社區活動,為各種社區服務做貢獻;
第七,社區要積極爭取在低保工作中做出成績,讓上級領導放心,讓低保對象和居民滿意。
XX社區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領導小組
XXXX,XXXX,XX,XX
2023年社區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計劃3 20xx年社區民政工作計劃
壹是完善社區各種聯系網絡的建立,充分發揮社區誌願者的積極性和作用,切實把掌握第壹手信息作為民政工作的抓手。二是積極營造愛老助老的濃厚社會氛圍,繼續在12開展孝心評選活動。
三是研究城市低保法律政策,加強對低保線以下家庭的調查、診斷和審核,建立健全各類臺賬。
四、節日期間,走訪空巢老人、困難家庭(春節、元宵節、中秋節、重陽節等。)並組織社區誌願者開展壹對壹和結對活動。
五、熱情聽取居民的來訪,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他們的情況,尋求及時的解決辦法,並給予滿意的答復。
六、針對社區老年人的情況,開展適合老年人的活動,如:重陽節象棋比賽等。)定期舉辦老年人多發病、常見病健康知識講座,充分利用黑板報、廣告牌做好宣傳,讓老年人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安享晚年。
七、發掘社區老年人才,發揮他們的特長,為社區老年人服務。
八、做好優撫工作(例如今年是建軍85周年)。定期上門慰問,解決實際問題。
九、根據街道辦事處的安排,做好社會捐贈工作。
十、經濟適用住房資格審核工作要公平、公正、公開。
十壹、按照規定發放老年人優待證、優待證、小幫手、老名冊、老年人津貼,及時上報各種表格。(表格見下表)
1.每季度初提交老年卷發行簽名表。
2、每季度初,上報舊卷檢查表。
3、每季度初上報高齡津貼評審表。
4、每季度初,上報舊卷評審表。
5、每季度初,上報老年人死亡月報表卷。
6、每季度末,上報舊卷的死亡季報表。
7、每季度末上報舊卷分布統計。
8、每季度末上報舊卷停止發放表。
9、小幫手月報
10,小幫手匯總表
11,15每個月之前60歲卡,65歲優惠卡,80歲滾月人員名單。
十二、及時完成臨時街道安排的任務。
2023年,在社區兩委的領導和安排下,我社區低保工作將按照《最低生活保障條例》的要求更加嚴格規範,做到應保盡保,不漏報、不虛報,充分把黨和國家的關懷送到居民家中,努力幫助弱勢群體逐步脫貧。新的壹年,社區的低保責任也加大了,這就要求低保工作人員更加認真負責,嚴格按照申請、審核、審批的程序開展工作,時刻照顧這些弱視群體。在做好安撫和救濟工作的同時,要積極解決下崗失業人員的再就業問題,把幫助貧困群體盡快脫貧的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
鑒於社區情況,為了更好地做好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真正讓弱勢群體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為創建和諧社區打好基礎,特制定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方案:
壹是認真學習掌握相關低保政策,不斷完善“聽證”制度,定期公布低保實施情況,接受群眾監督,使低保工作更加“陽光透明”。
二、對低收入家庭實行定期走訪,及時掌握其近期家庭生活情況,實施動態管理。
三、組織轄區內法定勞動年齡、有勞動能力的保障對象參加社區公益工作,做好管理和記錄,為老年人、殘疾人做壹些服務。
四、定期召開低保人員會議,及時傳達上級有關低保政策。同時,聽取低保對象的建議和意見。
五、社區要積極為低保人員創造就業機會,鼓勵他們樹立自力更生的精神,為創建和諧社區做出貢獻。
六、社區居委會應跟蹤監督保障對象的家庭收入和生活狀況。人均收入減少或增加的,核實後應及時向上級部門提供調查報告,請求調整保障金,人均收入增加並超過保障金的,核實後也應及時提供調查報告,低保辦審核批準,停發保障金。
七。負責宣傳和幫助保障對象落實各項優惠扶持政策。
八、接待最低生活保障咨詢。
曙光社會居委會20xx-2-23
2023年社區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計劃5 1。全面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努力擴大就業和再就業。
落實工作責任。把就業和再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增加就業、控制失業作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優先目標。嚴格落實目標管理責任制,落實就業再就業任務,保持就業再就業穩定增長。全年根據區就業局下達的工作目標任務,新增就業再就業900人,其中城鎮下崗失業人員300人,困難人員100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50人,其中組織化人員236人。職業培訓達到320人,技能鑒定達到27人,公益性崗位安置24人,新增網點16個,招聘29人,320個崗位采集就業信息80條。有創業培訓意願的32人,小額貸款推薦的72人,失業人員120人,創業示範社區1人,充分就業社區1人。80個崗位320個崗位采集就業信息,400個崗位1600個崗位發布信息。
二是進壹步實施新壹輪積極的就業政策,目標是統籌城鄉就業,幫助弱勢群體就業,實現充分就業;認真開展“再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周”、“高校畢業生就業招聘活動”等專項活動;認真貫徹落實大報告提出的“以創業帶動就業”精神,完善創業服務體系,大力推進創業帶動就業;建立就業援助長效機制,重點援助有勞動能力、有就業願望的就業困難人員,動態消除“零就業家庭”;加強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繼續鞏固街道和社區勞動保障平臺“六到位”成果,進壹步提高基層勞動保障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加強信息網絡建設,及時更新信息,配合上級部門完善“福州市勞動力資源管理系統”,增加街道勞動力資源和用工企業錄入,努力實現勞動力資源和企業用工需求“兩頭清”。全面推進就業再就業政策的實施,就業再就業的目標任務,開展就業再就業政策的宣傳,用好政策,發揮效果。以增加就業為目標,繼續以再就業為重點,建立創業培訓聯動機制,努力解決體制轉軌過程中下崗失業人員的再就業問題。
第三,開拓進取,努力做好其他中心工作。
加強信息宣傳。及時向上級報告勞動保障重要工作的進展情況;做好政策宣傳和典型宣傳,形成全社會關心、理解、支持勞動和社會保障事業的良好氛圍;繼續完善窗口服務體系建設,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改善精神面貌,提升業務能力;進壹步簡化程序,服務群眾,樹立窗口單位的優質形象。推進就業服務專業化、制度化、社會化。認真組織開展“再就業援助月”,堅持統籌城鄉就業的方針,加強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培訓、管理和服務,推廣培訓、就業、融合的工作模式,擴大勞務輸出規模,打造勞務輸出品牌,加強勞動力市場建設,重點做好破產企業下崗職工、城鎮零就業家庭就業和再就業工作,努力做好高校畢業生和退役士兵就業工作。
第四,加強職業培訓。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核心,大力開展職業培訓。全面實施技能人才培訓,加大在職培訓,提高職業技能培訓,加大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不斷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立足實際,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繼續擴大各類社會保險覆蓋面,重點推進農民工、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參保計劃,完成企業養老保險擴面2戶100人;以建立和完善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和服務的長效機制為主線,以建立社會化管理和服務標準為中心,進壹步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繼續實施居民醫保政策,做好居民醫保宣傳、登記和申報工作,努力實現全覆蓋,切實做好殘疾人和低保戶參保工作,讓醫保政策惠及每壹位居民;計劃完成16001城鎮居民醫保。
六、根據特點,采取措施
1,立足轄區特點,采取有效措施服務轄區弱勢群體,促進弱勢群體再就業。同時,積極引導民營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挖掘就業潛力,積極吸納失業人員,把公益性崗位作為解決就業和再就業的主渠道。
2.進壹步落實國家政策。落實社會保險補貼、小額擔保貸款和失業保險政策,盡可能簡化申報程序,為再就業人員提供幫助。
3.積極開拓下崗職工就業渠道。加大培訓力度,就地轉變農民和下崗職工的就業觀念,幫助他們樹立創業意識和主動擇業意識,切實做好勞動力轉移工作。
4、繼續加大勞動保障和社會保險的宣傳力度。
2023年社區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計劃第六章第壹章總則
第壹條為完善我市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根據xxx《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和我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指對人均月收入低於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城市居民的社會救助制度。
第三條建立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保障農村居民的基本生活;
(2)確保規範與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
(3)最低生活保障與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相結合;
(4)鼓勵保證人自立。
第四條持有非農業戶口的農村居民。
第五條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依據基本生活必需品價格指數、社會平均工資水平和市、區財政收入等實際情況確定。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民政部門會同財政、物價、統計等部門規定。經市人民政府批準後,由市民政局負責公布。
第二章擔保對象
第六條凡具有城鎮非農業常住戶口的人員。主要有以下三類人員:
無生活來源、無勞動力、無扶養人或撫養人的居民;
2.在領取失業救濟金期間或者失業救濟金期限屆滿後未重新就業的。
在職人員和下崗人員領取工資或最低工資後,基本生活費和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
第七條申請人有下列情形之壹的,不予擔保:
雖然可以算出家庭人均收入低於低保標準。
家庭有生活非必需的高檔消費品。
三個家庭月人均收入低於當地低保標準。
4.其他情況。
第三章保障對象家庭收入的計算
第八條確定家庭成員。
未成年的孩子。
沒有經濟來源的父母,孩子去世的爺爺奶奶;
3.喪失工作能力,雖然不是完全喪失。
4.父母雙亡或者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兄弟姐妹,以及年滿16周歲以上患有嚴重殘疾的。無法就業的兄弟、兄弟、姐妹和姐妹;
通過法定程序建立了贍養、扶養關系的人。
第九條保障對象家庭的總收入:
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的各種工資、獎金、津貼、養老金等隱性收入;包括工資、養老金、基本生活費和單位所欠的其他收入。
(二)獎學金、生活補貼、勤工儉學等所得。對於在大專院校學習或作為藝術家;
3 * * *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從親屬處獲得全部贍養、撫養收入;
社會救濟對象和失業職工領取的各種救濟金;
5 * * *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以各種方式取得的全部收入。
在確認保障對象收入時,除計算本辦法所列的各類收入外。還要核實他們的實際生活水平。但優撫對象的撫恤金、定期定量補助不計入家庭收入。單人戶在上月最低生活保障線基礎上人均增加15元。
第四章擔保基金
第十條* * *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月人均實際收入與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差額部分由市、區財政補足。計算公式為:
實際救助=低保標準×家庭人口-家庭月總收入。
第十壹條無工作人員的家庭由市、區政府予以保障。分擔比例為市轄區60%,區屬單位職工家屬40%。區政府負責確保經費由區財政納入預算。中央、省屬企業和市屬駐市單位職工家屬由市政府給予保障,經費由市財政列入預算;職工既是區屬單位又是市屬單位的家庭,最低生活保障由男方確定。
民政對象原享受的救助規範和資金渠道不變。
第十二條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鼓勵他養活自己。
第五章發行程序
第十三條非從業家庭月人均實際收入低於低保標準的,由戶主向當地居委會領取,並如實填寫《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補助申請表》壹式四份。在補貼金額上簽字,報城關辦審核,由區民政局審批,報市民政局備案,並發放《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證》,確保對象憑此證每月到城關辦居委會領取補貼。
第十四條公務員家庭月人均實際收入低於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由在職人員向所在單位領取,並如實填寫《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補助申請表》壹式三份,提交所在單位。簽訂補貼金額,市屬企業報主管部門,中央、省屬企業報工廠工會審核,市、區屬保障對象報市、區民政局審批,區屬保障對象報市民政局備案,並向保障對象領取補貼的單位發放《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證》。
第十五條最低生活保障對象在保障期內獲得新的收入。
第六章管理監督
第十六條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實行動態管理。對象公開,補助金額公開,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
第十七條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農村居民。* * *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的審核發放工作。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期間,家庭收入有所好轉,未按照規定告知行政審批機關而繼續享受待遇的,以及采取虛報、隱瞞、偽造等手段騙取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由民政部門追回,並給予批評教育或者警告;情節惡劣的,處以冒領金額1倍但不超過3倍的罰款。
第十八條農村居民提請縣級以上民政部門不得批準其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和減少或停發最低生活保障金。
第十九條擔保資金實行專款專用、專賬管理。每年年底前,市、區民政部門提出下壹年度計劃。按季(月)撥付給同級民政部門,民政部門根據需要安排使用,及時編制決算,送同級財政部門審批。
第二十條市區民政部門和有關單位。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檢查和監督。
第二十壹條從事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人員和相關單位的相關人員。並造成不良後果的,由其所在部門、單位或者上級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送交司法機關處理:
濫用權力。擅自改變擔保範圍和標準的
2.貪汙、挪用、截留、拖欠存款或收受賄賂。
3.玩忽職守。影響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正常工作的,應當送交司法機關處理。
2023年社區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計劃第七章社區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壹直是居民關註的熱點工作,也是社區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20xx年,我社區將按照上級有關政策規定,積極開展轄區內的低保工作。以下是我們社區今年的工作計劃:
壹是按照民政局的通知要求,做好社區低保工作,做到應保盡保,不漏保,不虛報和不良事件的發生,積極做好低保對象和社區居民的低保政策宣傳工作,努力做到工作細致、準確、周到,讓低保對象和居民對社區低保滿意。
二是加大對低保詳細信息的調查和審核力度,了解低保的具體情況,從而為低保的審核和審批提供準確可靠的第壹手資料。
三、要做到填報數據準確,無差錯。
四、認真探索落實低保相關政策,最大限度地解決貧困家庭的生活問題。
五、大力宣傳低保相關政策,利用各種渠道宣傳國家和社區低保相關政策。鼓勵有勞動能力的低收入居民積極參加勞動和再就業,通過勞動和再就業幫助低收入居民走出困境,積極為低收入居民探索和尋找就業機會。
六、組織低保對象積極參與社區活動,服務社區。
努力做出貢獻。
以上是我們社區20xx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方案。在上級領導的正確指導和監督下,我們社區將積極進取,奮發向上,彌補不足,使社區更加完善,真正為社區人民服務。
2023年社區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計劃8社區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計劃
1,負責管理本社區居民的申請,並先在申請人住所公布,征求群眾意見。對於和群眾壹樣的申請人,由社區居委會收集、審核申請人提供的證明文件。
2.組織調查組成員到申請人家中調查生活水平和生活狀況,走訪知情人和鄰居並進行必要的轉戶,全面了解申請人家庭的基本情況,協調人事、社區民警、居民代表組成城市低保資格評審小組,對社區保障對象的資格進行討論和評審。
3、認真負責地填寫入戶調查登記表,在申請表上簽署意見並加蓋公章,報鎮民政辦。
4.社區居委會應當對保障對象的家庭收入和生活狀況進行跟蹤和監督。人均收入減少或增加的,經核實後,及時向鎮民政辦提供調查報告,請求調整保障金,人均收入增加超過保障金的,經核實後,及時向鎮民政辦提供調查報告,經鎮民政辦核實,低保辦審批後,停止發放保障金。
5、組織轄區內法定勞動年齡、有勞動能力的保障對象參加社區公益勞動,做好管理和記錄。
6、負責宣傳和幫助保障對象落實各項優惠扶持政策。
7.接受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咨詢。
2023年社區低保工作計劃9 1。全面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努力擴大就業和再就業。
第三,開拓進取,努力做好其他中心工作。
加強信息宣傳。及時向上級報告勞動保障重要工作的進展情況;做好政策宣傳和典型宣傳,形成全社會關心、理解、支持勞動和社會保障事業的良好氛圍;繼續完善窗口服務體系建設,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改善精神面貌,提升業務能力;進壹步簡化程序,服務群眾,樹立窗口單位的優質形象。推進就業服務專業化、制度化、社會化。認真組織開展“再就業援助月”,堅持統籌城鄉就業的方針,加強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培訓、管理和服務,推廣培訓、就業、融合的工作模式,擴大勞務輸出規模,打造勞務輸出品牌,加強勞動力市場建設,重點做好破產企業下崗職工、城鎮零就業家庭就業和再就業工作,努力做好高校畢業生和退役士兵就業工作。
第四,加強職業培訓。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核心,大力開展職業培訓。全面實施技能人才培訓,加大在職培訓,提高職業技能培訓,加大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不斷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立足實際,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繼續擴大各類社會保險覆蓋面,重點推進農民工、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參保計劃,完成企業養老保險擴面2戶100人;以建立和完善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和服務的長效機制為主線,以建立社會化管理和服務標準為中心,進壹步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繼續實施居民醫保政策,做好居民醫保宣傳、登記和申報工作,努力實現全覆蓋,切實做好殘疾人和低保戶參保工作,讓醫保政策惠及每壹位居民;計劃完成16001城鎮居民醫保。
六、根據特點,采取措施
1,立足轄區特點,采取有效措施服務轄區弱勢群體,促進弱勢群體再就業。同時,積極引導民營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挖掘就業潛力,積極吸納失業人員,把公益性崗位作為解決就業和再就業的主渠道。
2.進壹步落實國家政策。落實社會保險補貼、小額擔保貸款和失業保險政策,盡可能簡化申報程序,為再就業人員提供幫助。
3.積極開拓下崗職工就業渠道。加大培訓力度,就地轉變農民和下崗職工的就業觀念,幫助他們樹立創業意識和主動擇業意識,切實做好勞動力轉移工作。
4、繼續加大勞動保障和社會保險的宣傳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