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小學生的理科題有哪些?

小學生的理科題有哪些?

這是1-6級的科學知識。

壹.太陽系

1,太陽是壹個巨大的球體,可以發光發熱,給我們帶來光明和溫暖。

2.太陽表面溫度約60000C,內部溫度高達15萬0C到2000萬0C;太陽的體積是地球的654.38+0.3萬倍,地球到太陽的距離約為654.38+0.5億公裏。

3.太陽帶著整個太陽系繞著銀河系中心轉。太陽誕生於約50億年前,壽命約為654.38+000億年。

4、太陽的高度:指人看太陽的視線與人的水平視線之間的角度。

5.太陽的八大行星是金星、水星、木星、火星、土星、地球、天王星和海王星。木星擁有最多的衛星。最讓地球人著迷的是火星,它的環境最接近地球的環境。

6.地球的公轉方向與自轉方向壹致,都是從西向東。壹次革命需要壹年時間。地球的公轉導致了地球上晝夜長短的變化和四季的變化。

7.地球在不停地自轉,自轉壹周的時間是壹天,大約24小時。旋轉時,面向太陽的壹面會被太陽照射,這是白天,稱為晝;背向太陽的壹面在黑夜之外,稱為黑夜。當地球不停旋轉時,晝夜交替的現象就會出現。

8.地球從外到內依次是:地殼、地幔、地核。地殼是地球表面的薄殼,平均厚度約為17 km。地幔平均厚度約2900公裏,大部分地震都是由地幔活動引起的。地核的半徑約為3470公裏,溫度約為3000攝氏度至5000攝氏度。

9.地球表面約71%被海水覆蓋,其余為陸地。地球是唯壹已知的有生命的行星。

10,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有環形山、高地和月海。月球上沒有空氣,所以沒有聲音。地球和月球之間的距離約為38萬公裏;月亮本身不發光,月光是月亮反射的太陽光;月球白天最高氣溫可達1200C,夜間最低氣溫可降至零下1800C以下;月球比地球小得多,只有49個月亮和地球壹樣大,月球的引力只有地球的1/6。

11.月亮是地球的衛星。它不停地繞著地球旋轉。公轉方向是從西向東,公轉周期是農歷的壹個月。

12,月亮的異相叫做月相。月相的形成是因為月亮圍繞地球旋轉,月相的周期在農歷中是壹個月。

13,日晷是古代計時儀器,相當於現在的手表;標準表是古代測量季節和年份的儀器,相當於現在的歷法。

14和1光年是光在真空中行進1年的距離。1光年約為9.5萬億公裏。

二、地球知識

1,4月22日是“地球日”。

2.地球的“臉”是指地球的外貌,簡稱“地貌”。有丫蛋地貌、海岸地貌和冰川地貌。

3.魏格納猜測這兩塊大陸在古代可能是相連的。“大陸漂移說”的應用在礦產勘查和自然災害預測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4.南極附近全年只有“壹天壹夜”。“白天”是整個夏天,溫暖明亮;“夜”是整個冬天,寒冷而黑暗。

5.南極洲是壹個大陸:南極洲;北極是壹片海洋:北冰洋。

6.李四光是中國地質事業的奠基人。

7.土壤裏有沙子、粘土、水、空氣、小動物和植物。

8.根據土壤中泥沙和粘粒的多少,人們把土壤分為三類:粘粒多的土壤叫粘性土;沙質土壤稱為沙土;砂粒和粘土含量相近的土壤稱為壤土。

9.蚯蚓又叫自然犁,喜歡松軟濕潤的土層。它可以改良土壤。2000年悉尼奧運會的奧運村,用了654.38+60萬條蚯蚓處理生活垃圾。

10,物質在使用和廢物再利用過程中的變化,有的是形態變化,有的是新物質。

11.垃圾處理方式主要有:露天堆放、衛生填埋、焚燒、堆肥、分類回收、再利用等。其中,源頭減量、分類回收、綜合處理是最好的垃圾處理方式。

12,常見的無土栽培方式有水培、鋸末栽培和沙培。

13.礦產資源是地殼長期發展演化的產物,壹般分為:能源礦產、金屬礦產和非金屬礦產。

14.古代植物被埋在地下後,經過長期的變化,會形成壹種能源礦物——煤。在中國的能源結構中,煤炭的比重過大,達到70%左右。

15.能源礦產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氣。

16,巖石的硬度分為10個等級。鉆石最硬,硬度為10,雲母最軟,硬度為1。

17、溫度、水大氣等因素都會造成風化。

18,環太平洋地區地震活動最頻繁。

19、東漢科學家張衡發明了壹種測量地震的儀器——候風地動儀。

20.綠色社區:指設施符合環境保護要求,環境管理體系和公眾參與機制較為完善的文明社區。

21.綠色社區建設包括:綠色建築、社區綠化、垃圾處理、汙水處理、節水設施、節能設施、新能源設施、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居民良好的生活習慣。

22.南京、武漢、重慶是中國所謂的“三大火爐”。在中國,最熱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魯番。最冷的是最北的漠河。

第三,電和磁

1.磁鐵有兩極:南極(S極)和北極(N極)。

2.磁鐵可以指南北;磁鐵可以吸附鐵制品;磁鐵兩極磁力強,中間磁力弱;磁鐵同性相斥,異性相吸。

3.當線圈通電時,它變得像磁鐵壹樣有磁性。在線圈中間加壹個鐵芯會讓線圈更有磁性。

4.中間插有鐵芯的線圈叫做電磁鐵。電磁鐵通電時產生磁性,斷電時消失,磁性大小和磁極可控。

5.指南針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壹。司南是指南針的始祖。

6.地球是壹塊巨大的磁鐵。

7.中國是第三個掌握磁懸浮列車技術的國家。

8.當小電珠、電線、電池連成壹個圈,就形成了壹個回路,電流就可以在回路中流動。

9.我們應該註意節約用電和安全用電。

10、銅、鋁、鐵等容易導電的物體稱為導體。橡膠、塑料、陶瓷等物品。極難導電的絕緣體被稱為絕緣體。導體和絕緣體之間的界限不是絕對的。

11.電動玩具中的小燈泡和小蜂鳴器可以將電能轉化為光和聲音。

12,電流有方向性。使用二極管,電路只能單向通過電流。

13.常見的發電方式:水電、火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

第四,聲、光、熱

1.正確安全使用酒精燈:①點酒精燈時,不要傾斜燈體點火,要用火柴從側面點燃;②酒精燈的火焰分三層,外焰溫度最高,所以物體要放在外焰上加熱;(3)熄滅時,不能用嘴吹,要用燈帽蓋住。蓋子破壞後,提起燈頭,重新蓋上,防止下次被打開。

2.酒精燈的火焰分為三層:外焰、內焰和焰心。外部火焰燃燒最充分,溫度最高。

3.燃燒條件:可燃物質、氧氣和壹定的溫度。

4、紙杯可以燒水。

5.物體壹般都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熱脹冷縮)。但是,水的體積在4℃時最小,高於或低於4℃時都會膨脹。

6.熱量總是從高溫物體傳遞到低溫物體。

7,1千卡= 4.2千焦。

8.熱傳遞有三種方式:傳導、輻射和對流。

9.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氣體、液體、固體的振動都會產生聲音。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傳播。

10.常見的管弦樂樂器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弦樂器、管樂器和打擊樂器。

音樂有三個要素:響度、音高和音色。

12,弦樂器* * *盒的作用:讓聲音變大。

13.控制噪聲有三種方法:聲源控制、聲音傳播路徑控制和聲音接收控制。

14,發光的物體叫光源。光以直線傳播。

15.當光線照射到壹些物體的表面時,光線的路線會發生變化。這種現象叫做光反射。不同的物體有不同的反光能力。

16.凸透鏡的作用有:聚焦、放大、成像。

17,太陽光是由七種顏色的光組成的。它們是:紅色、橙色、黃色、綠色、藍色、靛藍色和紫色。

18,普通白光(如太陽光)由七種顏色組成。不同的物體會吸收和反射不同顏色的光。比如壹朵紅花只反射紅光,其他光都被它吸收了。

15,紅綠藍是三種基本色,合稱為光的三原色。所有顏色的光都是由這三種顏色的光組成的,彩電就是利用了這個原理。

動詞 (verb的縮寫)機械和力

1.用於節省勞力或方便工作的工具或裝置叫做機器。從針到航空母艦的壹切都是機械的。

2.杠桿尺平衡的條件:(左)方塊數x鉤碼數=(右)方塊數x鉤碼數。

3.杠桿是壹種發明最早、應用最廣的簡單機械。

4.當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大於關鍵點到支點的距離時,為省力杠桿;

當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小於關鍵點到支點的距離時,是費力的杠桿;

5.當力點到支點的距離=關鍵點到支點的距離時,就是壹個既不省力又不費力的杠桿。

6、省力杠桿費距離,費力杠桿省距離。

7.邊緣有小齒的輪子叫做齒輪。

8.繩索邊緣有凹槽的輪子是滑輪。

9.固定在壹個地方不能移動的滑輪叫天車;天車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10,隨重量移動的滑輪叫動滑輪;動滑輪可以省力,不能改變力的方向。

11,滑輪組省力方便。

力量無處不在。物體之間的推、拉、舉、壓、吸、斥都是力。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力不僅有大小,還有方向。

13.測力計:用來測量力的儀器。上面標註的“n”是力的單位“牛頓”(縮寫為“牛”)的符號。

14像壹塊木頭壹樣,壹個浸在水裏的物體會被水向上推,這叫浮力。浮在水上和沈入水底的物體都受到水的浮力。

15.當物體受到外力時,其形狀會發生變化,同時會產生壹種抵抗變形的力,這種力叫做彈性。當外力消失後,它們會恢復原狀。物體的這種特性叫做彈性。

16、在彈性極限內,物體形狀變化越大,彈力越大。

17、當壹個物體在另壹個物體表面滑動時,阻止其滑動的力叫做摩擦力。凹凸不平的表面是產生摩擦的原因。物體之間的摩擦力與接觸面的粗糙度和物體之間的壓力有關。摩擦對我們既有好處也有壞處。

18,我們知道的力有:重力、彈性、摩擦力、風、水、浮力、反沖、磁力等。

19,鐘擺擺動壹次。擺動的繩子越長,擺動的速度越慢。

20.在中國,水鐘也被稱為“雕漏”、“漏壺”。按工作方式可分為兩種:壹種是記錄漏水時間(排水型),壹種是記錄註水時間(接收型)。

21,擺鐘是利用鐘擺可以有規律擺動的性質制成的;水鐘是利用同等條件下水流的相對穩定性制作的;石英表在電路中采用應時晶體,可以產生頻率穩定的振動。人們利用壹些物體相對穩定的運動規律,發明了各種鐘表。

22.動物和人類都有生物鐘。人的生物鐘五花八門,體溫、血壓、脈搏、情緒、體力、智力,都是周期性變化的。生物鐘對人體健康有很大影響。

不及物動詞空氣和水

空氣是壹種混合物。主要由氮氣、氧氣、二氧化碳、水蒸氣等氣體組成。按體積計,氮氣約占78%,氧氣約占265,438+0%,其他氣體包括二氧化碳和水蒸氣約占65,438+0%。

2.氧氣可以支持燃燒,並且溶於水。(微溶於水)

3.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很少。它比空氣重,不支持燃燒,易溶於水。在壓力冷卻的情況下,它可以形成壹種像雪壹樣的固體,稱為幹冰。幹冰可以用來冷藏貨物,進行人工降雨,在舞臺上模擬雲。

4.空氣的溫度稱為溫度。常用的度日是“攝氏度”,用符號“0C”表示。

5.用溫度計測量溫度:①將溫度計懸掛在室外通風處,不要陽光直射;②溫度計距地面約1.5m高;(3)讀數時,保持溫度計垂直,視線與溫度計液柱頂端平齊。

6.太陽的熱能使地球上的空氣流動,形成了風。風是由地區溫度差異造成的。

7.風是流動的空氣。風的方向被確定為風向。風的力量被稱為風力。風越快,風力越強。人們壹般把風力從小到大分為0到12和***13。

8.風向標測量風的方向;風速計測量風力。

9、風對人有好處,也有壞處。

10.龍卷風是壹種風力大、範圍小的旋風。從遠處看,它像壹個搖擺不定的大象鼻子。

11,氣象指數,是氣象條件對環境的影響。

12,每年的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氣象”是指發生在大氣中的風、雲、雨、雪、雷、霧、閃電等現象。“天氣”是指短時間內各種氣象的綜合情況。

13,江河湖海等的水。蒸發,變成蒸汽,升上天空。水蒸氣在冷的時候會變成小水滴。如果高空的溫度低於0攝氏度,水蒸氣就會變成小冰晶。無數小水滴或小冰晶聚集在壹起形成雲。霧和雲是由水蒸氣凝結而成的。

14,水加熱會變成蒸汽,蒸汽冷卻會變成水。

水有三種狀態:液態、固態和氣態。常見的固體水有冰、霜、雪。氣態水,也叫蒸汽,我們肉眼是看不見的。

16.通常水加熱到1000C會突然變成蒸汽,此時的溫度稱為水的沸點。

17.通常,當冷卻溫度下降到00C時,水將開始結冰,當加熱溫度上升到00C時,冰將開始變成水。所以00C是水的冰點。

18,占據天空面積的雲數稱為“雲量”。

19,“雨量”是在壹定時間內,落到水平地面上的雨水深度,通常以毫米(mm)為單位。可以用雨量計測量。

20.像鹽壹樣“消失”在水中的現象就是溶解。攪拌、加熱等。能加速溶解。

21.水靜置壹段時間後,壹些不溶性雜質會沈到底層,這就是沈澱。在水中加入明礬或其他混凝劑可以加速雜質的沈澱。

22.煮沸是壹種常見、簡單、可靠的消毒方法。

23.凈化水的方法:沈澱、過濾和消毒。

七、人類健康

1.細胞是生物體的基本單位。細胞是活的。

2.胎兒在子宮裏慢慢長大。子宮裏有壹根臍帶,把媽媽體內的營養和氧氣給裏面的寶寶。

3.人的成長階段通常分為:嬰幼兒期(0~3歲)、嬰幼兒期(3~6歲)、兒童期(6~12歲)、青少年期(12~15歲)、青少年期(15~28歲)。

4.“五感兄弟”是指人類的五種感覺器官,即眼睛(看)、鼻子(聞)、耳朵(聽)、舌頭(嘗)、皮膚(摸)。

5.神經系統包括:大腦、脊髓和神經。

6.人體消化系統包括:口腔、食道、胃、肝臟、小腸、大腸和肛門。

7.呼吸系統包括:鼻、咽、喉、氣管、左右支氣管和肺。

8.我們呼吸的時候,吸進空氣中的氧氣,呼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清澈的石灰水變渾濁。

9.人體循環系統由心臟、血管和血液組成。

10,常見的食品添加劑有:色素、香精、糖精、防腐劑、膨化劑等。過量使用合成添加劑會導致過敏、畸形和癌變。

11.食物中的必需營養素主要包括蛋白質、澱粉、糖、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素。

12,澱粉遇碘變藍。

13,綠色食品是指:安全、營養、無汙染的食品。

14,塑料飲料瓶裝酒、醋、醬油,不合適。

15,人們用放大鏡和顯微鏡觀察肉眼看不清楚的東西。

16,中國青少年壹般從10-12開始進入青春期。青春期的第壹個生理變化是身高體重的快速增長;第二個生理變化是第二性征的出現。

17,遺傳和變異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壹。

18,遺傳:孩子總會保持壹些和父母相似的特征,這種現象就是遺傳。

19,變異:孩子會和父母產生壹些差異,有的甚至非常明顯。這種現象就是變異。

19,“克隆”的意思是:無性繁殖。壹個生物體靠自身的壹小部分進行擴張繁殖的現象,就是無性繁殖。克隆羊多莉有三個媽媽。沒有遺傳,就沒有物種的延續;沒有變異,世界就不會如此豐富多彩。

八、生物(動物、植物、微生物)

1和螞蟻壹樣,身體由頭、胸、腹三部分組成。頭上有壹對觸角,胸前有三對腳(有的有兩對翅膀)的動物叫昆蟲。

蝴蝶壹生:卵、幼蟲、蛹、成蟲,然後產卵。

3.蝴蝶是由毛蟲變成的。它有壹對復眼,由15000多個小眼睛組成。

4.魚的相同特征是:體表有鱗,用腮呼吸,用鰭遊泳,用卵繁殖後代,終生生活在水中。

5.水質、水溫、放養密度是影響金魚壽命的重要因素。

6.體表有毛、胎生、吃媽媽的奶長大的動物都是哺乳動物。大多數哺乳動物都是色盲。

7.會飛的哺乳動物蝙蝠;非洲獵豹,跑得最快的動物;最大的動物,藍鯨。

8.青蛙是兩棲動物。兩棲動物是環境好壞的標誌,科學家稱之為“指示生物”。

9.大約2.3億年到6500萬年前,恐龍繁衍生息,統治地球654.38+6500萬年。

10,自然界中幾乎所有的生物都與壹定數量的其他生物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食物關系,人們把這種食物關系稱為食物鏈。

11、陽光、水、氧氣、食物等等構成了動物賴以生存的環境。

12,動物冬眠是對不良環境的壹種保護行為。引起冬眠的主要因素是環境溫度的降低和食物的缺乏。

13.動物通過冬眠、準備食物、南飛、蛻皮等方式過冬。

14,達爾文,英國偉大的科學家,他的科學巨著《物種起源》。“進化”的核心觀點: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15、種子發芽需要:空氣、溫度、水。

16,陽光,水,空氣等。是植物生長的條件。

17.壹棵完整的植物壹般由六部分組成: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根吸收水分和養分;莖攜帶水和養分。

18.壽命不到壹年的植物稱為壹年生植物。能捕食小昆蟲的植物叫食蟲植物。

19.水果由果皮和種子組成。

20.光合作用:在陽光的作用下,植物的綠葉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碳水化合物,產生氧氣。

陽光

水+二氧化碳碳水化合物+氧氣

綠葉

21,植物的莖葉具有向光性特征;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和向地性。

22.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無盡動力。

23.細菌是微生物的壹大類,有球形、桿狀、螺旋狀等多種形態。

24.微生物包括病毒、細菌、放線菌和真菌。

25.微生物微小,結構簡單。

26、病菌、細菌和真菌統稱為微生物。

27.微生物在自然界的物質轉化和循環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九、科學探究方法

1,猜測只是壹個可能的答案,它並不總是和事實壹樣。如果妳想知道這個猜想是否正確,妳必須努力去驗證它。

2.分類是壹種重要的研究方法。不同的分類標準導致不同的分類結果。

3.田野調查是壹種重要的科學研究方法。

4.壹般在對比實驗中設置壹個實驗變量,即在對比實驗中只改變壹個條件。

5.收集事實和證據的基本途徑有:查閱書籍、網上搜索、調查、走訪、觀察記錄、做實驗等。

6.人們常常用模型來解釋壹切復雜的、看不見的或不可理解的事物和現象。在表達和溝通時,模型的成功應用往往能事半功倍。

7.議論文:就是根據某個問題闡述自己的思想和觀點,分析和反駁別人的觀點。辯論可以分為:主題辯論、角色辯論等等。

8.科學家的研究結論不壹定總是正確的,但他們的研究方法值得學習。

9.科學探究的過程就是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10.寫小論文沒有固定的格式,壹般要按照提出問題、提出假設、研究分析、得出結論的步驟進行。

165438+

12.完整的調查報告壹般包括:班級、姓名、調查人、調查內容、調查對象、調查目的、調查時間、調查地點、調查方法、調查過程、調查結果和建議。

13.壹份比較完整的調查報告壹般包括:調查時間、調查地點、調查人員及分工、調查目的、調查方法、調查過程、調查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