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中產階級每年在孩子教育上的花費高達30萬元。這樣的孩子後來怎麽樣了?

中產階級每年在孩子教育上的花費高達30萬元。這樣的孩子後來怎麽樣了?

我們常說孩子是碎錢機。這個比喻壹點也不誇張。

隨著人們越來越重視教育,許多家庭在孩子身上花費太多。孩子教育支出的比例甚至達到了家庭收入的50%以上。

在“再窮也不能窮在教育上”的長期觀念下,中國的父母在孩子教育上的投入從來都不“吝嗇”。

此前,某專業機構發布的壹項中國兒童教育投資調查顯示,兒童教育支出主要集中在兩個區間:1到24000和24000到36000,這類家庭基本占43%左右。而38%以上的家庭兒童投資占20-30%。我們可以大致判斷,40%的家庭年收入約為654.38+0.8萬元。

而這也基本是大多數普通家庭的現狀。

不過,在這裏,我想從底層說起。給孩子花30萬甚至更多的中產階級和普通家庭有什麽區別?

1、

小藝(化名)9月份剛上小學二年級。她的父親是成都某著名大學的教授,母親擁有壹家小公司。

小藝的父母非常重視她的教育。無論是興趣愛好還是學習知識課。

所以小依的父母基本上已經為她安排好了未來幾年的學校計劃,從小學到初中到高中,甚至到大學,還有期間的留學計劃。

當然,這些目標規劃學校都是知名院校。包括小依現在所在的小學,都是成都家長心目中的頂尖小學。

為此,小藝的父母早早就在小學旁邊買了壹套學區房。但學區房的投資並不包含在孝義的教育投資中。其在教育上的投入大部分在於堪比總統的日常安排。

從早上七點起床到晚上九點睡覺,甚至包括周末,小易壹年365天,基本都是安排好的。

從鋼琴課、街舞課、輪滑課到遊泳課、繪畫課、圍棋課,再到數學輔導、英語輔導、語文輔導,還有少兒編程、機器人。

而且為了培養孩子的外語,還專門請了外教長期在家,每天和孩子的交流都是英語。不得不說,就算是小怡家的保姆,英語也必須流利地道。

除了英語,我從幼兒園開始每年在日本學習兩個月的日語。

當然,尤其是鋼琴課,小藝的父母希望培養小藝的樂感,所以聘請了著名的音樂老師。課程約1.200元,每節課45分鐘,每周1-2節課。

至於其他課程,小藝父母請的老師基本上是最貴的。她父母秉承貴和貴的優點,好老師必然造就好老師。

2、

小樂(化名)上小學壹年級。他的父親是壹名普通的銷售員,母親是壹家小公司的會計。

不得不說,小樂的父母對小樂的教育真的是佛教到了極致。

小樂幼兒園是壹所公益性幼兒園。學費才幾百塊錢,生活費基本忽略不計。

小樂的父母對小樂的教育投入不大,小學也是公辦小學,學費也不多。

而且小樂除了壹個遊泳班,沒有任何課外輔導班和興趣班。

即使是網絡教學軟件,小樂的父母也經常讓小樂看那些免費的。

對於小樂的教育支出,小樂的父母每年基本投入不到3000元。

3、30萬、3000常見?

看到兩家的投資,有人問,通用嗎?有可比性嗎?

很多人覺得不常見,但那是因為普通人有時候想象不到每年給孩子投資30萬是什麽滋味。

畢竟對於大多數人來說,30萬可能是很多家庭年收入所不能及的。

但是不得不說,很多教育機構組織孩子報名留學,很多孩子光留學費用就達到654.38+萬元之多。

這些家長大多眼都不眨就給孩子報了名。

中產階級在孩子身上的投資真的很慷慨。

比如關於孩子的雙語教育,很多明星家庭也是這麽做的。他們邀請壹些外國學生住在他們自己的家裏。通常這些留學生或外教必須會說英語,為孩子創造壹個良好的教育環境,從而培養孩子的語言。成本不言而喻。

同樣,對於很多普通家庭來說也是常見的,比如小樂。

前壹段大家鼓噪的是總理宣布的現實,即“中國6億人平均月收入不到1000元”。

這是什麽意思?這就意味著孩子在教育上的投入基本上只會局限於保證孩子能上學,對孩子的其他方面基本沒有投入。

這種孩子的教育投資也是普遍的。

4.30萬和3000的孩子有什麽區別?

小藝的學習成績很優秀。因為她爸爸是英語教授,所以對小怡的英語要求非常嚴格。他的英語很流利,現在可以日常交流了。

至於其他方面的學習,在長期的堅持下,也是非常優秀的。而且她從小就拿了很多獎,我相信她還會繼續拿更多的獎。

但相對來說,因為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學習上,即使是過年過節也沒有太多時間玩,所以小易特別難親近。

同齡的小樂,除了遊泳課,基本沒有其他特長。不過有壹點是我沒事的時候喜歡玩手機和平板。

反而是父母擔心孩子看壞眼睛,限制小樂玩手機和平板。為此,小樂和父母經常進行拔河比賽

但是她的性格相對來說還是不錯的。即使面對陌生人,她也樂於和人打招呼,性格非常樂觀。

5、

毫無疑問,在學業方面,30萬的教育小投入絕對優於只比教育投入少3000的小樂。

努力工作是無法彌合差距的。今天差距還很小,但是以後會有更多的差距變化。

至於他的性格,不能說是好是壞。畢竟壹個孩子的性格各不相同。

在這裏,我們來談談父母對對方教育投入的評價。

小藝的媽媽充滿了優越感,尤其是她的孩子每次都能得到老師的高度贊揚和班上的獎勵。同樣,她也面臨著焦慮。壹旦孩子有壹天沒有按照計劃表學習,她總會認為這個孩子就廢了。為此她特別厭煩父母甚至親戚來打擾孩子。

同樣,她也對小樂父母的教育充滿了鄙視,認為孩子玩了就毀了,以後肯定還在打工。

同樣,小易的媽媽看到別的孩子偏某壹科也會充滿焦慮,於是會瘋狂地補上壹個稍微偏某壹科的科目。

但小樂的爸爸認為,孩子應該給她壹個快樂的童年,讓他們壹直沈迷於學習,對他們以後的成長不利。他對孩子的現狀很滿意。

同樣,他對小藝的媽媽也充滿了厭惡,認為這樣的媽媽是瘋了,是在榨幹孩子的潛力。

每個人站的角度不同,自然有不同的想法。但我們無法判斷的是,對孩子的投資是否合適。

看來小易的投入達到了30萬,這是很多普通家庭壹年都達不到的收入。但多少年後,小伊的成長是否如小伊父母所願?還是小依真的會給她塑造壹個好的性格和習慣?會有叛亂嗎?畢竟小藝的父母都認為我們家小藝愛學習。

同樣,我們也不能否認,擁有壹個快樂的童年,很可能在未來爆發出巨大的能量。然而,家長在教育上的投入卻很少。會給孩子壹個好的起點嗎?或者說,未來的某壹天,會不會讓小樂錯過很多機會?

如何看待以上問題?

作為家長,妳認為孩子的教育支出多少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