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黃石公園怎麽樣?

黃石公園怎麽樣?

黃石黃石市是湖北省第二大城市,武漢城市圈(國家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副中心城市。武漢是武漢城市圈的極核,黃石是副中心城市。也是推動中部崛起的重要支點城市之壹。

有“百裏金鄉,江南聚寶盆”之稱的黃石市,位於湖北省東南部。東北臨長江,與習水縣、蘄春縣、武穴市隔江相望,北與鄂州市接壤,西與武漢市江夏區接壤,西南與鹹寧市、銅山縣接壤,東南與江西省武寧縣、瑞昌市接壤。基本上境內每個村(很少有村沒有公路)都通往全國各地,滬蓉高速貫穿市區的北角,上接重慶-成都,下接南京-上海;武(昌)黃(石)九(江)鐵路東接浙贛鐵路,西接京廣鐵路;依托長江,水路可出海,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

黃石市位於幕府山北部,是幕府山向長江河床的沖積平原和過渡帶,管轄多座低山。境內較大的山脈有東方山、黃荊山、雲臺山、夫子山、奇峰山等。最高峰是陽信奇峰山主峰南巖嶺,海拔860米,第二高峰是大冶太婆尖,海拔839.9米,最低點是陽信富水南城灘河床,海拔8.7米。長江自北向東穿城而過,北起鄂州市艾家灣,止於陽新縣天馬嶺,全長76.87公裏。市內主要水系有富水水系、大冶湖水系、保安湖水系、海口湖、慈湖、青山湖、三山湖、馬華湖、滆湖、景山園湖、尚超湖等。最大的水系是陽信的富水水系。富水河發源於銅山,自西向東流入長江,全長196公裏,流域面積5310平方公裏。市區陽信長度81公裏。

流域面積2245平方公裏;大冶湖水系1339平方公裏,保安湖水系570平方公裏。境內溶洞眾多,其中不少具有旅遊開發價值。全境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地形破碎,部分地方形成不完整的山間盆地。崗坡壹般比較平緩,沿河海拔較低。

市區形似“入口”,三面環山,壹面臨江。美麗的磁湖鑲嵌在市中心。有東方山、西塞山、非雲洞等旅遊景點。慈湖占地8平方公裏,猶如壹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市中心,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城市建設用地壹般在海拔18-50米之間。

黃石市地質條件較好,地面耐力普遍較高。除部分軟土層低於10t/m2外,壹般在15-20t/m2之間。豐富的地下水和良好的工程地質性質是城市建設和發展的有利條件。

黃石地震設防烈度為6度。

黃石,地處楚、吳末年,地處長江中遊南岸,瀕臨長江、淮海,資源豐富,人傑地靈。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建設山水園林城市為目標,以創建“楚天杯”為契機,以提升城市品位為重點,以實施“潔綠亮美”工程為動力,不斷加大建設力度,從1999的“城建改革年”到2000年的“城建年”,再到200655年,

如今的黃石,街道寬闊平坦,市容整潔有序,廣場郁郁蔥蔥,青山綠水,夜景絢麗迷人,讓人流連忘返,初步呈現出山水園林城市的風貌。

城市功能躍上新臺階。近年來,我們圍繞實現黃石由中等工業城市向現代化大城市“三個跨越”的目標,搶抓機遇,攻堅克難。實施了30多個重點項目。壹是城市道路建設項目已經實施。迎賓大道、湖濱路、沿湖路、慈湖路等十余條城市道路相繼拓寬改造,新建桂林路,啟動高速公路建設工程,全面打通大城市城市道路格局,提高道路等級標準,增強道路通行能力,人均道路面積由1998年的8.86平方米增加到2006年5438+0年初的9.2平方米,增加3.3二是建設了壹批城市配套設施。隨著城市路網的擴建和改造,我們實行了雨汙分流,統壹埋設供電和通訊線路,新建了日處理能力65438+60萬噸的慈湖截汙、日供水量60萬噸的花湖水廠壹期工程、填埋期20年的西塞垃圾處理廠等重點工程,調整和增加了壹批城市公交線路,更新了壹大批新型空調公交客車,到2020年汙水處理率比1998年提高了30.91%,達到48.90%。垃圾、糞便無害化處理率提高20.22%,達到79.4%;每萬人公交擁有量增長4.12%,達到12,438+08個標準站。處於省內同類城市平均水平。三是提高城市綠化檔次。三年來,我們陸續建設了壹大批城市廣場綠地,如迎賓廣場、人民廣場、濱湖綠廊等。全市新增綠化面積達到380多萬平方米,使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0.06平方米,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35.35%,初步形成了點線面結合的城市綠色開敞空間。同時,隨著堤路結合、城市電網改造、現代城市郵電設施完善、電視大樓等文體設施建設,總投資4500萬元的慈湖路三期、總投資3000萬元的下盧大道拓寬改造工程、總投資4800萬元的大泉路二期,按量化目標要求年底前基本完成;慈湖截汙壹期、花湖水廠壹期、西塞垃圾處理場基本建成;隨著李家芳立交橋和李家芳隧道建設項目前期工作的完成,本市大城市道路格局初步開啟,城市功能逐步完善。

城市環境呈現出新的面貌。近兩年來,我市以“楚天杯”創建活動為契機,以實施“潔綠亮美工程”為載體,開展“城市管理年”活動,城市環境明顯改善。壹是城市投資環境逐步改善。我市加大市容整治、拆墻透綠力度,實施暢通工程,* * *粉刷臨街建築600余棟,拆除違法建築和廣告招牌近千處,面積14.4萬平方米,取締市中心電動麻木車170余輛,取締不具備經營條件、汙染環境的臨街修理、加工、餐飲行業店鋪100家廣場路、交通路、勞動路更新人行道色塊3萬多平方米。今年,天津路更換了高檔花崗巖人行道,設置了盲道,取締搬遷了15街市場,新建了12集貿市場,創造了良好的市容市貌、市場秩序和交通秩序。運用市場經濟手段,改造了38條道路的8000多盞路燈,動員社會力量采用反光燈、電腦畫燈箱、霓虹燈等現代照明技術。,190城市建築亮化,6座橋梁建成,20余處亮化點和30余處過街彩虹建成,慈湖300余處燈箱廣告建成。通過整頓和規範建築市場秩序,查處轉包、違法分包、“陰陽合同”、“同體監管”等擾亂市場秩序事件234起,會同公安部門打擊幹擾工地施工的黑勢力案件20余起,創造了較好的城市投資環境。二是城市生態環境逐步改善。在“楚天杯”創建活動中,我市還按照建設山水園林城市的要求,加強了環境保護。針對慈湖、青山湖水質日益惡化的自然環境,采取投勞結合的方式,組織全市各單位參與扒堤、拆違、清淤、開湖的整治活動,保護環湖岸線,攪動堆放平臺,開湖。為保護黃荊山自然環境,有計劃地關閉黃荊山北麓14開山堂口,關停華新集團紅旗水泥廠等壹批工業爐窯。針對城區大氣汙染嚴重的情況,開展了環境汙染治理活動,使全市757家汙染企業95%以上達到控制標準,氰化物、鉛、粉塵、煙塵排放量分別比“八五”末下降58%、33%和18%。大氣環境質量主要指標保持在國家二級標準,有效改善了城市生態環境。三是市民生活環境逐步改善。今年以來,我市在大力實施民心工程過程中,開展了創建優秀住宅小區活動,通過清理垃圾、拆除違章建築、疏通溝渠、鋪設景點、建設綠地、修復道路、加強物業管理等方式,逐步改變社區環境,使城市管理延伸到小街小巷的居民區。僅通過清除裸露垃圾專項治理,就清除裸露垃圾5萬余噸,拆除居民小區違章建築2.5萬平方米。慈湖小區、錦園小區等5個小區被列入省級優秀居住小區行列。建設居民小區的活動不僅改善了市民的生活環境,也為創建文明社區搭建了物質平臺。

城市格局呈現新形象。在創建楚天杯活動中,市委、市政府提出了進壹步優化城市布局的要求,結合城市功能調整,壹是加大城市規劃工作力度。黃石市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已陸續完成,並已通過建設部專家組審查正式批復。根據城市規劃的需要,補充完成了海拔100:1000的航空數字地形圖100多平方公裏。開發區總體規劃已完成,西塞山區、下陸區、鐵山區分區規劃已初審。城市綠地、環衛設施、城市公共交通、城市加油站、城市燃氣等專業規劃已編制完成並報批,城市道路、給排水等專業規劃已編制完成並通過部委和機構審查;青山湖綠化廣場、中窯灣改造等67個修建性詳細規劃已完成;沿湖、老下陸、團城山地區排水管網、青山湖汙水管網、沈霞路北側控制性詳細規劃已編制完成並送審。為拉動旅遊業發展,市規劃局完成了東方山、西塞山風景名勝區規劃,全面啟動了沿江景觀規劃,完善了總體規劃、分區規劃、專業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體系,湧現出壹大批規劃成果,為新世紀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繪制了藍圖。二是按照總體規劃要求,加快了功能區調整步伐。沈陽港中央商務區,鍋廠、第壹軸、造紙廠等廠礦。整體搬遷,啟動了中窯灣舊城改造工程。劃定了西塞冶金電氣工業區新建西塞電廠的紅線。精心打造了市經濟開發區和花湖商務區的城市基礎設施,為高新技術開發區的發展和長江橋頭堡大型商業批發區的形成奠定了基礎。三是城鄉壹體化的城市格局初步形成。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於進壹步加快小城鎮建設,大力實施農業產業化、鄉鎮企業二次創業和整體推進小城鎮建設的意見》,以中心鎮、口子鎮、試點鎮為突破口,堅持科學規劃、精心建設、嚴格管理,努力構建以市區為中心、大冶、陽新為兩翼、中心集鎮為支點的城鄉壹體化城鎮網絡格局。已完成所有鄉鎮總體規劃和40%的村莊規劃,其中還地橋等5個鄉鎮還完成了專業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投資5.62億元建設了壹大批鄉鎮基礎設施。目前,鄉鎮綠化覆蓋率達到30%,道路長度達到353公裏,道路硬化率達到85%,鄉鎮自來水廠達到21,供水普及率達到79%。鄉鎮住宅面積921,000平方米,人均使用面積1.8平方米。特別是還地橋、靈鄉、陳貴、龍崗、寶安、富池等試點鎮和中心鎮,基本實現了供電、郵電、通信、環衛、公交、消防、教育、文化、衛生設施配套。僅移民建鎮壹項,就爭取國家資金6543.8億余元,完成36處民堤搬遷,建設了壹批具有地方特色、風格各異的居住區。同時,陳貴等壹批鄉鎮嚴格規劃管理,整治鎮容鎮貌,加強交通秩序、市場規範和環境衛生管理,打造了壹批具有濃郁現代氣息、地域風格和文化品位,實用、經濟、美觀,自然景觀與地方特色相統壹,特色鮮明,布局合理,設施配套,環境優美的新城鎮,其中:環堤橋。

城建市場形成了新的機制。近兩年來,我市結合楚天杯創建工作,不斷深化城建體制改革,逐步建立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五大市場化運行新機制。壹是監督和維護城市基礎設施規劃、設計和建設項目招投標機制。自1998年起,我市所有建設工程和監理工程進入公開招標,1999年至2000年,城市規劃設計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實行公開招標。今年實施了城市基礎設施維護、綠化養護、環衛服務、道路管理“四位壹體”公開招標。1998年至2000年,招標項目383個,招標金額654.38+0.67億元。二是城建企業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的競爭機制。2000年,建設系統37家國有企業全部改組改制,形成了國家、集體、個人等多種經濟成分參與市場競爭的格局。第三,城建企業公司化運作的新機制。今年,我市基礎設施維護、環衛服務、綠化養護機構全部實行企業化維護服務公司,規範公司化運作。第四,城市房地產項目新型市場化交易機制。通過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實物分配向貨幣分配的轉變,該市及時建立了壹級和二級房地產交易市場,使房地產交易從隱形轉向公開、公平、公正。自1998年以來,房地產交易2.5萬筆,交易金額57億元。五是建立了以市場為導向的多渠道城市建設融資新機制。通過成立城市建設投資公司、設立城市建設專項資金、城鄉共享,以及供電、通信、廣電等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 * *在城市建設上已經花費了近30億元。而且在實施城市維護、養護和服務項目過程中,將傳統的按人頭分配維護改為按招標對象分配,建立了按費用分配城市維護費用的新機制,不僅節約了每年30%的維護費用,而且提高了城建工作者的責任感,增強了他們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