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家中的第三個兒子,原名“奧瓦尼斯”,“伊萬”後來根據俄語名字改了。伊萬·艾瓦佐夫斯基小時候在辛菲羅波爾中學讀書。當地壹位建築師發現他有繪畫天賦,推薦他去壹所專科學校。
1833年,艾瓦佐夫斯基考入彼得堡美術學院,進入伏羅比耶夫的畫室學習。法國畫家塔涅爾來到彼得堡後,對青年艾瓦佐夫斯基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塔尼爾擅長畫江湖。他曾經收艾瓦佐夫斯基為徒,教他如何畫大海。
1836年,艾瓦佐夫斯基在學院展上展出了五幅海景,受到媒體的高度評價。
1837年,他憑借兩幅畫作《芬蘭灣風平浪靜》和《卡蘭施塔特的偉大泊位》獲得了大獎金獎和“畫家”稱號。那年他才二十歲。
1838年,艾瓦佐夫斯基回到費奧多西亞和黑海沿岸,開始以繪畫為生。在戶外畫素描,在工作室完成作品。
65438年至0840年,艾瓦佐夫斯基獲得了彼得堡美術學院的壹筆留學經費,先後赴意大利、德國、法國、荷蘭學習考察。在國外辦過幾次畫展,很受歡迎,銷售喜人。
1844年,回國後彼得堡美術學院授予他院士稱號,同時受聘於俄羅斯海軍部,成為專職畫家。他有機會和俄國航海家費·利特克壹起遊覽了希臘群島,後來又遊覽了土耳其、小亞細亞、高加索、埃及、法國尼斯、意大利佛羅倫薩,甚至美國。
艾瓦佐夫斯基於1845年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多西亞,為自己建造了壹個寬敞的畫室。從此,他不再外出寫生,而是以驚人的記憶力和想象力作畫。
1845年,他應蘇丹阿蔔杜勒-馬吉德壹世的邀請前往君士坦丁堡,在1845至1890年間,他曾八次造訪該城。在此期間,艾瓦佐夫斯基被奧斯曼帝國的蘇丹阿蔔杜勒-馬吉德壹世、阿蔔杜勒-阿齊茲壹世和阿蔔杜勒-哈米德二世任命為宮廷畫師,創作了大量畫作。其中,30件作品現在正在奧斯曼帝國皇宮、多瑪巴赫切宮和其他土耳其博物館展出。他的作品也被俄羅斯和前蘇聯的許多博物館收藏,包括聖彼得堡的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和烏克蘭的艾瓦佐夫斯基藝術展覽館。艾瓦佐夫斯基的作品掛在土耳其總統阿蔔杜拉居爾的辦公室裏。
1847年,艾瓦佐夫斯基被授予繪畫教授稱號,位列貴族。31歲時,艾瓦佐夫斯基與聖彼得堡的英語老師朱莉婭·格雷夫斯結婚,他們育有四個女兒。後來,他們離婚了,Aivazovski在65歲時娶了壹位來自Theodosia的年輕亞美尼亞寡婦Anna Boornazian。
1865年,艾瓦佐夫斯基48歲在家鄉創辦了第壹所藝術學校。
1871年建成考古博物館,1880年建成俄羅斯第壹座省級畫廊,壹直存在至今。
1880年,Feo Docia畫廊建成。他壹生留下了近6000幅作品,其中有精品,也有不同層次和價值的季節性作品。
作為俄羅斯最富有的藝術家之壹,他從未停止在Feo Docia做公益工作。他資助了港口改造,並幫助該市開通了鐵路。為表示對Aivazovski高尚人格和良好行為的尊重,Feo Docia杜馬授予他1881市榮譽市民稱號。
1895年,Aivazovski被小亞細亞的亞美尼亞大屠殺所震驚,並以此為題材創作了大量作品,如《驅逐土耳其船》、《特雷維宗的亞美尼亞大屠殺》等,並放棄了君士坦丁堡授予他的壹枚勛章。1897年,畫家迎來了80大壽。他被授予俄羅斯帝國的最高勛章——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勛章。
他在費奧多西亞度過了晚年,用自己的資產為這座城市提供水源,創辦了壹所藝術學校,開始了第壹次考古發掘,並在這壹地區建立了壹座歷史博物館。在他的努力下,Feo Docia建造了壹個商業港口,並將其連接到鐵路網上。1900年5月2日,艾瓦佐夫斯基死於奧多西亞。他的墳墓位於壹個古老的亞美尼亞教堂的院子裏,他的名字用亞美尼亞語刻在墓碑上。碑文是“人固有壹死,留下的卻是世人永恒的記憶。”艾瓦佐夫斯基用南方人的胸懷擁抱了祖國和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