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心理咨詢師?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心理咨詢師?

首先妳要覺得順眼,願意向它敞開心扉。其次要看其專業背景是否靠譜。國內二三級的證書真的只是基礎,不代表他的咨詢能力足夠專業。咨詢小時,親身體驗小時,督導小時,才能代表他的真實水平。建議咨詢時間至少在300小時以上,1000小時左右比較好。再次,看機構,推薦簡單心理學和KY(knowyourself)。他們的咨詢師水準比較高,平臺也比較成熟。問題嚴重的話,建議去精神衛生中心或者三級醫院的精神科。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心理咨詢師?

在選擇心理咨詢師的時候,經常會提到壹個詞,叫做匹配。很多人認為找心理咨詢師要考慮性別、年齡、應用技術等幾個因素,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咨詢師。比如找同性,小孩子會找年紀小的,中年人會找年紀大的。我覺得這樣會更好。

作為壹個工作多年的心理咨詢師,我覺得找心理咨詢師的關鍵是咨詢師的技術水平和性格,年齡和性別無關。就像找裁縫做衣服壹樣,找技術好,剪裁合適,縫紉精細的人。至於他是男是女,什麽年齡都無所謂。

心理咨詢技術大約有400種。許多技術理論對精神疾病有不同的解釋。他們是對的,絕對是錯的。如果他們錯了,他們將不會有效,甚至有害。那些對的,有的是高效的,有的是低效的,就像交通工具,有飛機,有高速火車,有低速牛車。做咨詢,盡量選擇高效的技術,科學地解釋精神疾病形成和消除的理論,是有效率的。

?本文由婦委會特邀誌願者心理問答專家李艷瓊回答。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心理咨詢師?

首先要知道,在正規的心理咨詢機構和提供心理咨詢服務的平臺上,都有每個咨詢師的工作照、資質和技術領域介紹。來訪者(即需要心理幫助的人)可以通過社會渠道對機構和平臺進行評價:了解自己打算選擇的心理咨詢師的專業水平。

在正規的機構或平臺,會有相關工作人員接待來訪者,他們的需求和意圖:登記,預約見面,告知來訪者相關註意事項,以及雙方應遵守的規則、義務和責任。

其次,經過以上環節。“相處”是最重要的環節。

指的是來訪者和心理咨詢師的第壹次互動,對雙方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時刻。第壹次見面的第壹印象貫穿了整個輔導過程。無論是面對面的見面,還是語音交流,雙方都可以通過壹定時間的互動來確定壹個答案是否“兼容”。

另外,有些來訪者會擔心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會不會妨礙心理咨詢的效果?這種擔心不僅合理,而且真實。但是,在心理咨詢中,差異往往是成功的轉折點。在心理咨詢中,來訪者是主角,咨詢師是從屬角色,因為有差異,所以需要心理咨詢。

目前,社會上個別心理咨詢師和個別機構執著於利益,將心理咨詢師比作“救世主”和“萬事通”,讓很多不了解心理咨詢的人上當受騙,給心理咨詢行業蒙上了壹層灰塵。這畢竟是少數。

隨著心理咨詢知識的普及,像我們這樣的組織肩負著普及心理健康知識的誌願者活動,目的是讓人們更多地了解和學習心理健康知識,促使我們每個人通過合理的渠道解開心中的“煩惱之結”,快樂地工作和生活。

謝謝妳的提問。祝妳生活愉快!

本文版權歸作者本人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心理咨詢在中國的發展喜憂參半。妳問這個問題是希望找到壹個靠譜的心理咨詢師。從不同的角度看,可靠的評價標準可能會有很大差異。個人找壹個好的心理咨詢師並不難,但是好的心理咨詢師不壹定適合自己,合適的才是最好的。在選擇心理咨詢師之前,首先,找心理咨詢師的目的是什麽,要解決什麽樣的問題?如果想尋求心理咨詢,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自己的心理問題分為壹般心理問題和嚴重心理問題。如果是後者,找心理咨詢機構意義不大,最好找醫院精神科。

2.這個問題的具體分類,不同類型的問題適用不同的心理治療,達到的效果也會因人而異。心理學的幾大流派是認知行為、人本主義和精神分析,每個流派都有自己的特色。現在很多心理咨詢師都會采用整合療法。

3.個人經濟情況,壹般來說越有名的心理咨詢師收費越高,但是有名的心理咨詢師不壹定適合自己。如果心理咨詢對自己的經濟影響較大,可能會帶來壹些負面影響,比如壓力過大、期望值過高等,也會從整體上影響咨詢的效果。

4.輔導員的個人風格,人有不同的行為風格,會對別人的行為風格采取不同的態度。壹般來說,更接近自己行為風格的方式會更容易讓他們接受。這可以通過咨詢前的溝通大致判斷出來。也可以通過咨詢師在網上展示的各種信息,以及來訪者的評價來綜合判斷。

5.選擇合適的咨詢形式。壹般來說,面對面咨詢最好,其次是視頻、語音/電話、文字咨詢最差。考慮以上情況後,最好選擇面對面咨詢。

在別人眼裏靠譜的不壹定是最適合妳的,這有助於妳盡快找到適合妳的咨詢師。

我國的心理咨詢服務逐漸增多,很多服務的結果良莠不齊。因此,找到合格的咨詢師非常重要。從從業者來看,可以分為學歷背景和醫學背景。前者通常建立在大學和科研機構。有學歷的心理治療師,因為沒有醫師資格,只能給心理治療。後者設立在醫院,通常由精神病醫生操作。在接受治療之前,他們應該知道顧問(醫生)的資格。

此外,來訪者與輔導員的互動也至關重要。因為每個咨詢師都有不同的個性、價值觀和行為方式,來訪者可能會發現自己和壹個咨詢師在壹起時很放松,而和另壹個咨詢師交談時卻很緊張。另外,每個心理咨詢師都有自己相對固定的治療理論和手段,並不適合所有人。所以,選擇壹個能和自己“匹配”的治療師。通常在與咨詢師的第壹次交談中,咨詢師除了了解病情外,還會與來訪者討論未來的治療方案。如果來訪者覺得自己與咨詢師的價值觀嚴重沖突,或者對建立治療關系感到不安,他們可以大膽說出妳的想法。不用擔心這會“侵犯”咨詢師的權威。通常咨詢師會根據妳的要求給妳推薦壹個適合妳的咨詢師。甚至在治療過程中,只要來訪者認為不合適,也可以進行轉診。

謝謝邀請~

個人認為以下幾點壹定要註意。

如果心理咨詢師願意給妳免費咨詢或者治療,那麽ta壹定不是壹個靠譜的心理咨詢師。因為咨詢/治療收費是心理咨詢/治療的壹個基本前提,如果咨詢是免費的,那麽心理咨詢師和當事人本質上就沒有固定的關系。這樣的心理咨詢從咨詢質量到治療關系都極其脆弱,免費的心理咨詢師很難搞定,不靠譜!

我有個剛大學畢業的學生,她家對面有個怨婦。她天天吵架,不是和老公吵架,就是和別人吵架,或者是和孩子吵架。反正沒時間停。後來女方生病了,去北京某知名心理咨詢師處咨詢,診斷為抑郁癥。前前後後壹年,她花了不到10萬。有壹次他們在走廊相遇,聊了幾句。知道她也是學心理學的,就加了個微信。後來她告訴女方,輕度抑郁癥可以自己解決,並教她壹些自我解脫的方法。壹年過去了,女方基本痊愈。

心理咨詢師或者心理醫生不是萬能的。輔導員適合張三,李四,只是不能接受咨詢師。另外,很多人求人心切,總喜歡找壹些業內知名的咨詢師幫忙。殊不知,去了就已經被咨詢師的光環效應所籠罩,咨詢的質量也會因為名氣而受到影響。

大家都說要找壹個水壹樣的女人。他們為什麽要水壹樣的顧問?水看似沒有規則,其實是世界上最強大的物體。輔導員也是如此。如果壹個心理咨詢師循規蹈矩,用固定的“套路”對待每壹個患者,那麽這個心理咨詢師只能稱得上合格,不能稱得上優秀。對待不同的心理問題,對待不同的當事人/患者,要像水壹樣隨波逐流。任何治療技術和會診程序都不能改變,但可以靈活變通。客戶可以問壹些咨詢師之前做過的案例。

Psy心理研究中心(微信官方賬號:psy2500)

表情行為分析/心理測謊儀/趨勢心理學

我看看這個咨詢師有沒有主管,有沒有體驗師。其次,他是否遵守專業設置,比如每次咨詢50分鐘或1小時,而不是每次做2小時或以上,他收費多少(在北京,咨詢200-700元是市場價),他是否願意把與來訪者的交流局限於咨詢,而不是和他們去吃飯或約會。

這些表面評價通過後,我會考慮咨詢者是否理解咨詢為什麽有效,是否所有的就診都采用認知療法或探索療法。簡單來說:核心自我的完整拜訪,適合探索性治療。核心破裂的訪問適合於支持性治療。

這位輔導員的基本態度是什麽?比如,他是願意貼近訪問的體驗,試圖理解訪問,還是會說“這個人偏執,這個人分裂”?要知道,當我們說壹個人分裂或者偏執的時候,是覺得對方有問題,讓我們無法理解和幫助訪問。

大部分人在做心理咨詢的時候都會經歷壹個慎重選擇的過程。畢竟涉及到個人最隱秘的心理困擾。謹慎是很自然的。如何選擇合適的心理咨詢師?

選擇治療師是壹個重要的選擇,但沒有硬性和簡單的規則可以參考。在咨詢的過程中,來訪者和咨詢師形成的治療聯盟是治療結果中非常重要的壹部分,所以要選擇壹個讓妳感到舒服的咨詢師。每個人的性格和心理都是不尊重的,治療師也是。有些治療師對妳的朋友很有幫助,但不壹定適合妳。在尋求幫助解決具體困難和問題時,找壹個擅長那個領域的治療師是很重要的,治療效果會更好。比如對於焦慮和抑郁,壹個擅長認知行為治療的治療師可能會得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但壹般來說,不同的治療方法可能效果相同,治療師的理論取向,如精神分析、認知行為或人本主義,都會對來訪者和治療師是否適合對方產生影響。此外,不同風格的治療,如支持性治療(意味著來訪者將獲得更多的傾聽和理解),探索性治療(意味著來訪者需要更多的自我分析和思考),或操作性治療(意味著來訪者將需要練習壹些技巧和方法)。其次,治療師的風格也是選擇的壹部分,比如他是壹個布置作業的治療師,是壹個健談或者更註重傾聽的治療師,還是壹個深陷童年關系或者專註於解決當前問題的治療師。最後,治療周期是短期還是長期也是影響選擇的壹個方面。

來訪者選擇自己的治療師是非常重要的。當他們之間發現問題或不合適時,他們也可以與治療師討論這些問題的原因。對於治療師來說,這也是他們治療過程中壹個重要的治療因素。如果最終結果還是不合適,他們可以考慮停止或者轉介給其他治療師。

感覺妳找到了壹個有活力的輔導員,每個學校都有不同的治療方向。雖然也是強迫癥,但是有人會多了解妳的病因,童年經歷等等。這些和癥狀本身沒有直接關系。

所以用動態導向的心理咨詢師治療強迫癥,效果不會特別好。很多情況下,來訪者沒有耐心反復咨詢,也沒有辦法等待多年的療效。

那麽,什麽體裁對強迫癥更有效呢?壹般的強迫癥比較難治療。如果是重度強迫癥,會嚴重影響妳的生活功能。比如因為強迫癥不能正常出門或者工作。我們壹般建議強迫癥來訪者選擇CBT咨詢師,也就是認知行為療法。CBT咨詢師有很多這種流派的技術,比如ERP,反應阻斷療法,強迫癥來訪者伴有強烈的焦慮。比如他們都覺得我不洗手可能會臟。我可能會生病。很多地方很臟。我摸完其他地方後,總會洗手。他們的認知是有問題的,同時也是不符合現實的。但他們也知道自己的思想有問題,並沒有真的生病。但如果不洗手,妳會有強烈的焦慮感,只有洗手才會讓她感覺更舒服。

因此,ERP的治療是讓來訪者評估他們的焦慮,同時,慢慢挑戰這些現實。這些現實的經歷會從心理上逐漸改變他們的整體認知。她的很多朋友都會知道“我昨天沒有馬上洗手,但是我好像沒事,所以我其實不用洗手。”

所以,總之,也許妳可以換壹個CBT認知行為學校的輔導員。單純的心理咨詢師認知行為多,可以換壹個心理咨詢師。

我自己就是心理咨詢師。在我成為心理咨詢師之前,我也接受過心理咨詢。結合自己的經歷和專業認知,分享壹下我的看法。

首先,心理咨詢師作為壹種社會職業,必須受到法律和倫理的規範,職業是由特定的人來進行的。每個職業都有優秀的專業人士和不合格的專業人士,心理咨詢行業也是如此。所以,如果妳作為來訪者,意識到對方有違反法律和道德的行為,比如性騷擾,甚至人身攻擊,那麽相信自己的判斷,他可能不是妳的心理咨詢師或者不能稱之為心理咨詢師。

其次,這個職業除了基本的法律和倫理規範外,還有自己的職業規範,更重要的是為來訪者保密。壹般第壹次咨詢的時候,咨詢師也會給來訪者介紹壹下。有時候因為個案督導或研究的需要,有些咨詢師會和來訪者商量,記錄咨詢過程,但必須征得來訪者的同意。而且後面如果因為監督需要向第三人介紹案情,也需要匿名,不能出現來訪者的具體姓名、工作單位等具體信息,也是為了幫助咨詢,壹開始就要向來訪者說明。說到這裏,可能有人會擔心咨詢師沒有保密就無法監管,這沒錯,主要還是靠自己的職業道德,但據我自己的了解,在咨詢師的圈子裏,我認識的咨詢師大部分還是有職業道德的,壹般都是嚴格遵守保密協議的,偶爾也可能會有敏感信息可能被泄露的時候(只是因為提供了模糊的信息讓人產生了聯想)。其他輔導員會立即指出進壹步模糊描述的必要性。當然,也不排除有少數心理咨詢師違反保密協議,但我從未見過他們。這樣的輔導員估計在這個圈子裏混不下去。

最後,滿足以上兩個要求,妳的基本安全感就有保障了。接下來妳要考慮這個心理咨詢師和自己的匹配度。當然這個匹配度不是那麽好衡量的。總的來說,看妳自己的感覺。比如心理咨詢師在認知上難以接受婚外戀,可能是有婚外戀的來訪者在咨詢時會明顯感覺這個咨詢師不被接受,讓他不舒服。壹般來說,良好的輔導關系的建立是建立在壹開始就無條件接受的基礎上的。來訪者需要找到能夠無條件接納自己的咨詢師,因為接納是治愈的開始。無論咨詢師接受與否,來訪者都能從感覺中感受到。相信妳的感覺。

以上是我認為適合我找心理咨詢師的三個方面,僅代表個人觀點。另外,給自己打個廣告。本人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擅長抑郁焦慮心理咨詢。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聯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