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班主任工作規範_第二講班主任基本工作規範

班主任工作規範_第二講班主任基本工作規範

班主任基本工作規範第二講

所謂中小學班主任工作基本規範,是指中小學班主任在履行職責任務過程中,對其進行評價所依據的規範性要求和行為準則。

A.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務

1.班主任的建設任務

(1).班級文化建設。班級文化建設是班級的軟件,是班級建設的主要內容。後面會有專門的話題,這裏就不說了。

(2)班級組織建設。班級組織建設是班級的硬件建設,是班級集體的物質外殼,是班級正常運轉的前提。(後面會有專題)。

2.班主任的教育任務

班主任的教育任務比以前更新了:

(1).思想道德教育:包括價值觀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民主和法律教育;倫理道德教育(以“忠、孝、節、義、禮、智、信”為準則,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道德標準)。

3.班主任的管理任務

(1).班級學生管理。(以後會有專題講座)

(2)班級物業管理。包括學校公共財產管理;公共財產管理課。

(3)班級信息管理。包括信息溝通渠道管理(樹型溝通、星型溝通、輪型溝通);信息內容文件管理;班級信息流程管理(收集、處理、傳輸、存儲)。

(4)上課時間管理。包括常規的時間管理方法(備忘錄、計劃、價值追求、方向);班主任自身的時間管理;班級集體時間管理;班級成員的個人時間管理。

(5)班級危機管理。它包括危機預設、危機準備、危機確認、危機控制和危機善後五個階段。

二、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方法

(壹)。老師的教育方法:

1.推理教育法。

(1).說理教育的方式:報告還是演講;說話;討論或辯論;引導閱讀;參觀;調查;參觀。

(2).推理教育失敗的原因分析:

A.班主任本人是否有正確的觀點;

B.班主任是否準確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C.推理過程中是否選擇了合適的方式。

d .推理過程中是否考慮了環境因素(註意時間和場合);

E.講道理後反饋是否被重視。班主任可以根據學生後續的行為來組織接下來的推理。

2.激勵方法

(1).責任激勵。魏書生班上的壹切都實行責任制。

(2)想法動機。李鎮西給班級起名,鼓勵學生寫班歌,設計班徽,壹位班主任給學生的名字加上字和號。

(3)獎懲激勵。但是不需要物質上的獎懲。其實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表揚和獎勵,即使成績不好的學生也有上進心。作為壹名班主任,我們應該檢查學生的自我激勵,並采取各種方法來激勵他們。

班主任關老師的家訪就有些不壹樣了。她家訪的對象是表現好,進步大的學生。家訪的原則是報喜不報憂。在這樣的家訪中,家長聽到的都是孩子的成績和進步,所以老師離開後,孩子會受到家長的表揚和獎勵。這樣,學生們就盼著老師家訪了。那些成績不好的同學,看到老師家訪都來不及,很著急。有的憋不住了,就問老師為什麽不家訪。關老師說:“我很想去,但是我又不好意思去,因為我不想告訴妳父母妳在學校表現不好。”等壹下。等妳進步了,我壹定會去妳家的。"孩子問,"如果我整個早上都表現良好,妳會去嗎?”關老師說,“我去。我壹定會去。我告訴妳父母妳今天早上做得很好。“第二天早上,這個同學真的表現很好,好像變了壹個人。於是,當天中午,關老師去他家拜訪,跟他爸媽說,妳孩子今天早上表現不錯。學生家長既驚訝又興奮,因為他們的孩子從來沒有被老師表揚過。他們

覺得孩子不爭氣,沒救了。管老師的表揚讓他們改變了對孩子的看法,這次家訪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管老師通過家訪,引導學生積極改正自己的缺點,以期得到家長的獎勵,不斷進步,讓班裏的後進生從壹個上午到壹天表現良好,再逐漸變好壹個星期、壹個月、壹年甚至幾年,直至壹生。關老師非常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充分尊重他們的意願,鼓勵他們用自己願意接受的方式去上進心。這就是關老師成功的秘訣。

新學期伊始,張老師接手了壹個新班級。這個班幾乎每學期都會換班主任,有少數同學特別叛逆。他們反對老師,經常鬧事。學校老師和家長的嚴厲訓誡使壹些學生自暴自棄,導致越來越多的“破壞性行為”。

張先生接手後,起初也是默默觀察。在觀察中,他發現壹個同學小王,不僅經常違紀,還在壹天兩頭搞惡作劇,是擾亂班級秩序的“頭號人物”。為了攔住這匹“猛馬”,張老師特意給他設了壹個“陷阱”。壹天放學後,張老師在紙條上寫了壹句話:“家長同誌,您的孩子樂於助人,有勇氣。”然後,我把小王叫到辦公室,把疊好的紙條遞給他,鄭重地對他說:“把這張紙條交給妳父母,讓他們簽字,明天早上交給我,但是送來或者送回來的時候不要打開。”妳想想,這個調皮的家夥能不看老師和家長寫的東西嗎?

第二天,小王第壹個到校,把父母寫的壹張紙條“孩子進步了,我很高興,謝謝老師”,交給了張老師。那天,小王很守紀律,精神抖擻。張老師心想:這個“陷阱”起作用了!

從那以後,張老師就和班裏的很多同學保持著“單線聯系”,時不時給他們發紙條,紙條上根據學生的特點分別寫著“妳家孩子愛勞動”、“妳家孩子讀書好”、“妳家孩子作文寫得很棒”、“妳家孩子團結同學,有禮貌”等等,並偷偷和家長聯系,壹定要寫鼓勵的回信。

壹個學期過去了,張老師再也沒有處罰過任何壹個學生。不僅班級秩序井然,好人好事層出不窮,紀律、衛生、文體活動爭第壹。看到這裏,老師們問張老師他們用了什麽魔法。張老師說:“我設計了壹個漂亮的‘陷阱’?”

(4)榮譽激勵。(常見)

(5)情感動機。我國優秀班主任丁榮老師2007年在重慶參加“全國班主任工作研討會”時給我題詞:“教育需要情感,情感往往可以代替教育”。這充分說明了情感教育的激勵功能。

比如,學生渴望老師真誠地關心他們,老師需要用欣賞的眼光去欣賞和肯定他們,用積極的心態去鼓勵和期待他們。班主任要了解學生的精神需求,在學生需要的時候及時給予真誠的關懷。

壹天下課後,王老師聽到有人叫她。回頭壹看,是肖敏,壹個沈默寡言、不善交際的學生。“老師,我找到壹個按鈕。妳以為是妳衣服的?”王先生的西裝掉了壹顆扣子,但我壹時找不到。聽了肖敏的話後,王先生有點驚訝。看了壹下,圖案差不多,只是有點小,顏色有點暗。王小姐正要說那不是她的。當她擡起頭時,她看到了肖敏充滿喜悅和期待的眼睛。顯然,她很樂意為老師做些事情。可能她沒看出紐扣的區別。為了不讓肖敏失望,王老師笑著說,“這是我的扣子,謝謝妳!妳在哪裏找到的?”她羞澀的笑了笑,說是在教室門口撿的。

兩天後,在閱讀肖敏的周記時,王老師體會到了她的苦心。原來,雖然肖敏的成績壹般,但她非常渴望得到老師的關註。她看到王小姐的扣子掉了,就去了好多商店買這個很像的扣子。她在每周日記中寫道:“每當我看到壹個老師和其他學生交談時,我是多麽羨慕啊!但是我成績不好,不太會說話。老師怎麽跟我說話?這次我終於得到了老師的重視,老師親切的感謝了我。我太高興了!”

讀完肖敏的《周記》,王老師陷入了沈思。她覺得自己平時“兩頭抓,中間帶”的教育方式有問題。因為它只關心“優等生”的成績和“後進生”的轉化,很少關註大多數中學生,從不考慮他們的感受。他們被忽視,被冷落,忽視對孩子是壹種精神傷害!王先生想到這裏,就鄭重地把這個有特殊意義的紐扣放在了書桌上顯眼的位置。當他看到它時,他認為教育者應該善待每壹顆渴望愛的心。沒有誰是可有可無的,沒有誰是不可忽視的!

(6)目標動機。徐老師已經接手了壹個新班級。這個班的學生很聰明,活潑好動,但是紀律不是很好。為了讓學生養成自律的習慣,徐老師想出了壹個辦法。開學不久,他在班會上對同學們說:“同學們,過去評選三好學生、文明學生、進步學生都是以老師的標準為標準的。這學期讓大家自己定標準,自己選榮譽稱號。妳認為妳能成為壹名‘三好學生’嗎?或者可以做壹個‘文明學生’嗎?還能做個上進的學生?”“選擇自己的榮譽稱號?”

大家都有點不解。老師還說,“每個人思考5分鐘,然後按照“我最想要”、“我希望”、“我覺得我能得到”三個層次在紙上寫壹個榮譽稱號”。在每個頭銜旁邊,都標明了獲得這個頭銜的標準,每個頭銜至少有三個標準。把妳心裏想的寫出來!”

面對同學們驚訝的目光,徐老師接著說:“在這壹學期裏,只要妳努力,達到自己設定的標準,妳就壹定會成功!”話壹說完,教室裏壹片歡騰。每個同學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認真地寫下了榮譽稱號和標準。

從此以後,每當有學生稍有懈怠,或者忍不住犯錯,徐老師只需要悄悄告訴他:“別忘了妳的目標!””“我還是要努力!“學生會羞愧地點點頭,改變自己的不良行為。

讓學生自主選擇榮譽稱號,既體現了教師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也讓學生更加珍惜自己通過努力獲得的榮譽。長期堅持這樣,學生會提高自律能力,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示範法:(常用,簡要)

4.角色模擬法:

(1).特殊角色模擬轉換。(比如“小鬼當家”“如果我是殘疾人”“如果我是失敗者”的經歷。)

(2)社會角色的模擬轉換。(模擬“廢品站”、“兒童銀行”,開設“行為法庭”)

(3)歷史角色的模擬轉換。通過發揮歷史作用,可以縮短歷史人物與現代學生的時空距離,增強傳統美德教育的實效性。

5.提示方法:

(1).環境建議;(2)語言暗示;(3).行為暗示;(4).體驗建議;(5).印象建議。

6.合同法:(正式合同;心理契約)

正式合同壹般包括四個操作階段:

(1).初始階段:老師鼓勵學生:妳是什麽樣的人,老師就是什麽樣的人;

(2).操作階段:學生和老師約定:如果我要老師怎麽辦;

(3).發展階段:學生爭奪同意權,教師確定壹定時間內同意對象的數量,提出達標底線,學生自我表達、自我狀態,通過競爭獲得同意教師的權利;

(4).最後階段:學生在老師的見證下和自己做壹個約定,做了又能怎麽樣。

(二)。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管理模式

1.權威管理模式

權威是權利和威望的結合,是壹種可以改變他人思想和行為的影響力。在管理過程中使用權威,它往往以壹種非常簡單的方式運作。有時候,即使壹言不發,被管理的人也能清楚、迅速地明白要求他做什麽,不要求他做什麽。這是壹種高效、低成本的管理方法。所謂教育權威,是指教育者在教育實踐中對教育對象的心理和行為所施加的崇高影響,不同於強制命令和武斷。

每個人都想用這種管理模式,但不是每個人都能用好。有的甚至事與願違。

2.目標管理。

班級目標管理是指學生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實施自我控制,完成教育教學目標的管理方法。主要有幾個步驟:目標教育、目標制定、目標分解、目標實施、目標評估。

3.系統管理模式

系統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它根據客觀規律,通過規範和準則,對人與人、金錢、時間、空間和信任的關系以及人的行為做出明確的、強制性的規範。管理規章制度實際上是管理者權力的延伸。

註意制度失效的原因:壹是管理者的原因,不管制度是否合理、合情、合法,或者不帶頭執行,或者忽視思想工作和情感溝通,都有可能導致制度失效;二是制度本身存在問題,如內容不嚴謹、條款相互沖突或矛盾、不符合班級實際情況、長期未修訂、程序和保障不落實等。

4.量化管理模式

20世紀80年代,量化管理被引入學校,幾乎成為科學管理的代名詞。現行的班級量化管理制度,是指在制定統壹目標和壹定考核標準的前提下,根據班級的具體情況,在考勤、衛生、紀律、工作、學習等方面制定統壹的標準,進行形式上的定性和定量考核,做出實事求是的評價,並與學生的德育考核相掛鉤的班級管理制度。

量化管理模型的局限性:(1)。學生表現本身就是壹個模糊量,難以真實反映行為的水平和性質;

(2)不同的人對同壹行為的理解不同,得分也不同。(3)規則再詳細,也很難囊括所有的評價內容。(4)量化管理並不是越細越精確越好;(5)評價者操作中不可避免的情緒偏差。

5.獨立管理模式

1910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學生自治問題”。80多年過去了,許多教育改革家,如魏書生,都註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積極管理自己。

所謂自我管理模式,是指以學生自我約束為基礎,以自我管理為手段,以自我評價為途徑,實現自我發展我的目的的壹種班級工作模式。

這個模式不是每個人每個階層都做得好的。我認為魏書生是最成功的。例如:

“八壹”節就要到了。魏老師建議班幹部組織壹次與部隊的聯歡會。班長問怎麽組織?魏老師說:“我不管,妳班幹部組織。”班長只好硬著頭皮鼓足勇氣聯系部隊。她不知道該找誰,就對站崗的戰士說:“我們同學想和妳聚壹聚。妳會做嗎?”士兵壹聽,趕緊說:“我帶妳去找教官。”指導員對晚會的提議很感興趣,很快就進行了討論。返校後,班長和其他班幹部分工,組織節目。“八壹”那天,班長帶著全班同學去部隊營房參加晚會。士兵們的節目是拳擊,而學生們則唱歌跳舞。聚會非常成功。經過這次鍛煉,班長和班幹部都成熟了很多。俗話說,沒有母親的孩子早早當家。雖然沒有媽媽是壹件壞事,但是增強了孩子的自主性,對孩子以後的發展大有裨益。

陶行知先生說:孩子遇到問題,如果自己解決,就會獲得經驗。自己解決的問題越多,經驗越豐富,知識越多,能力越強。如果換了別人來代替,雖然問題解決了,但是經驗是別人的,自己也沒什麽收獲。所以,想要獲得豐富的經驗,提升自己的能力,就必須自己動手,解決實際問題。

6.民主管理模式

班級管理的民主化是社會民主化的壹個縮影,這種趨勢會隨著時代的進步而加強。班級民主管理模式包括民主選舉、民主決策和民主評價。這也是壹種比較難的管理方法,有些人經常會走入以下誤區:(1)“放手”管理變成了“放手”管理;(2)人人有事做,當官;(3)“民主”理解為“壹切由人民決定”。

7.合作管理模式

“合作理論”是源於美國的壹種先進的教學理論和策略。“班級合作管理”是在教育過程中運用小組互助的形式,讓學生共同參與活動,以最大程度地促進自己和他人的學習與合作,達到相互管理、相互促進的管理目標,並以小組整體成果獎勵他們的壹種管理策略體系。包括:(1)形成“質差群(成員性質互補)”;

(2)建立管理體系(分級負責);(3)實行分級管理;(4)群體獎懲(比如壹個成員獲得獎勵分數,可以被群體其他成員分享,如果壹個成員受到懲罰,他的懲罰分數也會被其他成員分享)。

8.學習型班級管理模式

學習型班級不完全是壹種管理模式,而是壹種教育理念。而且這種理論移植到班級管理中的時間不長,管理方法也很不成熟。我們建議的目的是探索壹種學習型班級的管理方法,期待教師的探索性參與。

什麽是學習類?是指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善於獲取、創造、提煉各種有益的知識,並在這些新知識、新思想、新觀點的指導下,不斷修正自己的行為,努力實現自己願景的壹類人。我希望有興趣的班主任可以探索實踐,我相信他們壹定會工作出有益的結果。

老師們,我們的職業註定了我們要“廉潔奉公,皓月當空,壹腔真情,兩肩道義”!作為壹名“班主任,多麽平凡,粉筆灰染白了青春;可是,三尺講臺那麽遼闊,桃李春風要傳千年!”希望我的講座能為妳們順利開展班主任工作打開壹扇智慧之窗,交出壹根拐杖,這是妳們需要的,也是我們期待的。

謝謝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