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信息化整體方案怎麽做?

信息化整體方案怎麽做?

第壹步:環境分析

對企業所處環境的分析是信息規劃的壹項必不可少的工作,是規劃的基礎。在這部分工作中,需要深入分析國內外宏觀環境、行業環境、企業面臨的優勢和劣勢、發展機遇和威脅。其中,有三點尤為重要。壹是要分析行業的發展現狀、發展特點、發展動力、發展方向,以及信息技術在行業發展中所起的作用。二是要分析和掌握信息技術本身的發展現狀、發展特點和發展方向。第三,要了解競爭對手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包括具體技術、實現功能、應用範圍、實現手段、成果和教訓等。

第二步是企業的戰略分析。

企業信息化服務於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為了進行企業信息化規劃,在這壹部分,需要明確企業的發展目標、發展戰略和發展需求。明確為了實現企業的總體目標,企業的關鍵部門要做好各項工作。同時也要了解企業發展戰略在產業結構、核心競爭力、產品結構、組織結構、市場、企業文化等方面的定位。在此基礎上,通過分析,明確上述要素與信息技術特征之間的潛在關系,從而確定信息技術應用的驅動因素,實現信息化與企業戰略的融合。

第三步,對企業現狀進行分析評估。

對企業現狀的分析和評價要從企業的業務能力現狀和IT能力現狀兩個方面入手。企業經營能力分析是分析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特點,企業各種經營活動的運行方式以及經營活動在實現企業戰略目標中的作用,揭示現狀與企業願景的差距,確定關鍵問題,探索改進方法。信息化現狀分析是對企業信息化現狀進行診斷,包括基礎網絡、數據庫和應用系統,分析信息系統對企業未來發展的適應性,給出信息化能力的評價。

第四步,對企業的關鍵業務流程進行分析和優化。

在前三步的基礎上,分析確定那些不合理、低效、與企業戰略目標不壹致的流程和環節,找到在現有環境下能夠實現企業戰略目標、使企業獲得競爭力的關鍵業務驅動力和關鍵流程,從而根據企業的戰略目標和外部環境進壹步優化流程。如果信息系統的特性能夠與這些直接創造價值的關鍵業務流程相融合,將對信息技術的投資回報做出巨大貢獻,也是信息化建設成敗的衡量標準。這壹步,信息化和企業業務可以融合。

第五步,信息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在對企業戰略分析和現狀評估的基礎上,按照優化流程的業務運營模式,制定企業適應未來發展的信息化戰略,指出信息化需求。需求分析包括系統基礎網絡平臺、應用系統、信息安全、數據庫等需求。

第六步:制定信息戰略

根據前五步的結果,制定和調整企業信息化的指導方案,爭取企業以最合適的規模和成本做最合適的信息化工作。這裏有三個方面的工作:首先,根據企業的戰略需求,明確企業信息化的願景和使命,明確企業信息化的發展方向和企業信息化在實現企業戰略過程中應該發揮的作用。二是起草企業信息化基本原則。它是指為加強信息化能力而提出的基本原則和指導方針。信息化的基本原則就像國家憲法壹樣,代表著信息技術部門在管理和實施中應該遵循的企業規章。是有效完成信息使命的保證。然後就是設定信息目標。都是企業為了實現未來幾年的願景和使命應該完成的任務。對於形成的每壹個業務理念,都定義了IT對其支持的理想狀態,即IT戰略目標。

第七步:確定信息化的總體框架和標準。

在企業發展戰略目標的指導下,基於業務發展和信息化的需求,首先從系統功能、信息架構和系統架構三個方面規劃信息系統的應用,確定信息化架構的總體架構。同時,有必要制定信息技術標準。這壹部分涉及具體技術產品、技術方法和技術流程的采用。它是整個信息架構的技術支持。通過選擇具有行業標準、應用最廣泛、最有發展前景的信息技術作為標準,企業信息化可以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兼容性、擴展性、靈活性、協調性和壹致性。從而提供安全、先進和有競爭力的服務,減少開發成本和時間。

步驟8:信息項目分解

分析整個信息化過程中的資源投入和工作重點存在的問題,確定彌補差距所需的行動,將整個信息化過程分解為若幹個相互關聯、相互支持的子項目,明確每個項目的範圍、業務前提、收益、優先級、預計時間、成本和資源;並對項目進行分配和管理,選擇每個項目的實施部門或小組,確定每個項目監控管理的原則、流程和手段。

步驟9:信息安全分析

對每個項目進行保障性分析,即按照重要性排列優先順序,進行戰備評分,根據結果進行初步選擇,形成路標規劃。然後對項目進行財務分析,根據公司財力決定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