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淺談如何引導企業做好管理評審

淺談如何引導企業做好管理評審

管理評審是企業質量、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三級監控機制中的最高監控,是管理體系PDCA運行模式的“A”階段,在管理體系運行中起著重要作用,是企業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過程。它使體系的壹個運行循環形成壹個閉環,其評價結果既是下壹次PDCA運行的開始,也是持續改進的又壹個循環。管理評審獲證組織的最高管理者應按計劃主持管理體系評審,以確保體系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管理評審是企業管理體系的壹項重要活動,但如何在管理體系咨詢中指導企業做好這項工作是壹個難題。許多企業不重視管理評審,使得管理評審未能發揮應有的作用。為此,筆者就如何引導企業做好管理評審工作論述如下。

壹、管理評審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管理評審與企業實際運作脫節。

有些企業雖然花了不少精力,但由於審核的輸出和輸入與標準的要求和企業體系的實際運行不完全壹致,導致管理評審力度不強,重點不突出,沒有抓住尋求改進機會的主題,效果不大。

2.對管理評審存在誤解。

有的企業管理評審只是“走過場”,把它當成宣傳政績的大好機會,只為留下壹個好印象;其他的企業管理評審都是輕率的進行,只是為了應付外部的審核,憑空填寫壹些空話和套話記錄。如果不涉及實質性問題,會影響第三方審核的審批。

二、管理評審中需要加強的幾個方面

1.加強管理評審的培訓。

在咨詢工作中,加強管理評審的培訓,改變過去單純的培訓,使相關人員明確管理評審的意義,端正態度,認識到以下問題。

(1)管理評審是企業高層管理者應該做的壹件大事。

(2)管理評審是持續改進理念的重要體現。

(3)管理評審有利於提高體系的自我改進能力,是檢查體系運行情況和識別業績、改進機會和變更需求的良好機會。過濾後的輸出可以使組織實現新的目標。管理評審的效果直接關系到組織管理體系的自我完善程度。

(4)實事求是地復習。在管理評審過程中,應從實際出發,註重尋求改進的機會。要根據現狀,抓住重點,深入分析管理體系的主要活動,特別是那些阻礙體系正常運行的重要的、典型的關鍵問題。關註管理體系改進的機會和變更的需求,包括方針和目標的調整。實事求是地做好管理評審工作,可以保持組織管理體系的持續改進。

2.引導企業把握管理評審的幾個環節?

管理評審是壹個過程,和其他過程壹樣,它也是壹個將輸入轉化為輸出的相互關聯或相互作用的活動。如何規劃這壹過程並使其在受控條件下良好運行,如何做好管理評審工作,這就需要企業根據標準要求和自身實際情況進行,並把握好管理評審的以下環節。

(1)精心規劃

管理評審前應對評審的目的、內容、時間、重點、方法、安排和輸入輸出要求進行策劃,並將評審計劃以書面形式發給各部門和相關人員。評審計劃有助於為組織的戰略改進策劃方案提供準確的輸入數據和信息。

(2)精心準備

體系主管部門應根據評審計劃組織各部門及相關人員做好充分準備,並根據評審輸入的要求對管理體系的業績和薄弱環節進行可信的總結分析。各部門準備的文件要突出重點,註重事實和數據。要分析存在的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進建議。管理者代表或體系主管部門應對各職能部門的準備工作進行安排和檢查,對不符合標準的提出持續改進的要求,並對整個管理體系的運行進行初步的綜合分析和評價。最高管理者應認真分析管理者代表或部門的總結材料,找出體系運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與管理者代表壹起研究確定管理評審的議題。

(3)仔細審查

在評審會議中,最高管理者應引導與會者深入討論,打開思路,因勢利導,擇優選擇,獲取知識,果斷決策,明確改進的方向和方法。努力把管理評審會議開成壹個生動活潑、民主討論和總結的會議。最高管理者應對體系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進行驗證,對方針和目標的實施進行評價,對體系運行中的壹些重大問題進行決策,並確定應采取的必要措施。評審的輸出應當關註管理體系及其過程的有效性的改進;資源的需求;方針和目標的適宜性。選定的輸出應作為過程改進的輸入,並傳遞到所有部門或崗位,以實施確定的改進決策和措施。

(4)註重落實

評審會議結束後,管理者代表應組織歸口部門根據會議討論的內容編寫詳細的、有針對性的管理評審報告,經最高管理者批準後發布。各有關部門要根據報告中的決定和措施,制定整改方案,逐項落實。按照PDCA循環法逐壹整改。在整改過程中,必須對實施的措施進行跟蹤和驗證。跟蹤應註意其符合性,驗證應註意其有效性。對效果不明顯或達不到要求的,應責成有關部門采取新的措施,直至有效。

三。管理評審指南示例

筆者在對某企業質量體系的管理評審中,發現該企業的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和體系主管部門都非常重視,要求管理評審要做好,發揮作用。在系統運行報告中,主要輸入的問題和建議如下。

(1)目前,少數與質量體系相關的運行文件是舊文件,如2002年編制的《員工教育規定》和《質量管理規定》。建議相關部門根據目前的組織架構和要求對文件進行修訂。

(2)技術標準、規範等外來文件管理不到位,由多個部門采購發放。相關單位是否使用現行有效版本,沒有部門監控管理,處於不受控狀態。建議技術部對現有的國家技術標準、規範及其他各部門外來文件進行規範整理,收回過期文件,補充不足文件;各相關單位負責向技術部反饋相關新信息,技術部嚴格按照文件要求進行收集、識別、分發、控制和管理。

(3)監視和測量裝置的管理有待進壹步改進。有必要編制和完善內部校準儀器的相關規定,規範自校準記錄。

(4)防雷設施和接地保護裝置的檢查責任不明確。原始文件規定由壹個車間負責檢查。現在某車間提出了沒有防雷設施的檢測資質,不能再檢測;沒有接地保護裝置的具體分布信息,也沒有測試過。建議行政房產後勤部門統壹管理防雷設施的檢測和日常維護;壹個車間每年都有計劃部門下達的任務,有計劃地對接地保護裝置和防靜電設施進行測試。

針對上述問題,最高管理者引導管理評審參與者進行認真討論,履行職責並做出解決上述問題的決議,並設定完成時間。本次管理評審,企業有效解決了日常監控和內審監控無法解決的問題,使企業管理評審達到了持續改進的效果。

四。結論

從上述管理評審中的問題、指導思想和實例可以看出,只要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和體系主管部門對管理評審有正確的態度,重視思想,有針對性地指導工作,把管理評審作為識別組織績效改進機會的有力工具,作為對體系進行全面“咨詢”和“對癥下藥”而不是實事求是地解決實質性問題的“空談會議”的有效手段,管理評審就會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