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圖上,從學校整體發展出發,按照現代素質教育思想,敏銳地提出了“壹切為了學生,壹切為了學生,壹切為了學生”的辦學理念,勇敢地喊出了“創建規範特色壹流名校,培養特色合格人才”的辦學目標,科學地制定了“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的辦學策略。
在管理上,以“依法治校、依規治校、研究型學校”為宗旨,建立了分級管理、條塊管理的管理模式,將條塊管理的神經延伸到教育教學、安全衛生、後勤服務——教育教學實行年級主任負責制,每個年級配備壹名教導處副主任兼任年級主任, 和年級團總支書記組成年級管理智囊團; 政教處主任、副主任負責街區安全衛生管理,分工不分離;後勤服務更是涇渭分明:基礎設施維護、宿舍食堂、物業財務、環衛保潔,人人參與管理,肩挑重擔。每周辦公室工作會,放現象,分析原因,議方法,談落實,做到各項工作有措施,有落實。為加強對學生的安全管理和教育,學校對教學區、活動區、生活區實行封閉管理,學生進出三區必須刷卡,既有效保證了教育教學秩序,也有效保障了學生安全。正如很多家長所說,學生進入嶽重,就像進入了壹個“安全島”。
同時,以程鐵安為校長的領導班子要因地制宜,建章立制,先民主,後集中,再決策。從教職工的工作職責到學生的日常行為規範,從教育教學的常規到安全衛生管理,都有章可循。獎優罰劣,獎勤罰懶,津貼與工作業績掛鉤。有能力的人是優等,同等的人是劣等,平庸的人是劣等。從學生到普通員工,從管理人員到普通教師,充分釋放了潛能,展示了風采,實現了從管人到用制度管人的偉大跨越。規矩是方的,管理也就行了。嶽西中學不斷探索實踐,走出了壹條科學、規範、創新的管理之路。
值得壹提的是,“以人為本”無疑是嶽西中學管理模式的核心。精通管理、就業、為人師表的程鐵安,壹直以身作則,總是用實際行動激勵身邊的每壹個人,總是深入到學生和職工中,幫助他們解決學習、工作、生活中的問題。他註重領導班子的凝聚力,充分發揚民主,敞開胸懷,任人唯賢,努力營造和諧健康的人際關系,增強了領導班子與教職工的親和力。可以說,以程鐵安、林人音、王勝利、王軍為壹級機構的領導,都有著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他們是壹個團結拼搏的集體,他們是嶽西中學穩步發展的關鍵。學習當老師就是壹個很好的例子。培養壹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加快青年教師的成長進步,是學校發展的當務之急。多年來,嶽西中學壹直把“推進‘名師工程’,培養壹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作為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的主要目標。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核心是師德建設,因為師德建設是教書育人的基礎,是學校德育的根本點。師德建設關系到校風、教風、學風建設,是學校生命之源。為此,學校以“匡正師德、強化教師能力、鑄造教師靈魂”為主題,深入開展德育和道德建設實踐活動,促進學校道德建設水平不斷提高,發揮教師的育人示範作用。組織教職工開展經常性學習活動,提高教師認識,依法實施教學,通過學習教育法、教師法、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等法律法規,正確把握“以人為本”的師德內涵。通過學習優秀教師的先進思想和事跡,引導教師熱愛工作,把職業作為事業來追求,進而樹立“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職業道德。通過舉辦家長和學生評價活動表揚優秀教師。舉辦論文大賽、演講大賽、課件制作大賽、優質課評優等活動,為教師提供更多施展才華的機會,讓教師體驗收獲的喜悅。同時,將職業道德作為考核教師工作的重要內容和教師職務聘任的重要依據。學校也充分認識到,好的班主任是教育的基地,是動力的源泉,是德育的學校。因此,應通過定期召開班主任工作講座、定期召開班主任工作經驗交流會、定期對班主任進行培訓等方式加強班主任工作。為了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時效性和針對性,每周壹召開年級班主任例會,總結檢查上周工作,討論安排本周工作,使各項工作有序進行,逐壹落實。學校現有職工183人,其中特級教師3人,高級教師70人,教育碩士5人,研究生24人。學校創造良好的環境,通過各種渠道和措施,如專業培訓、繼續教育、外出學習、新老結對等。,它為教師的成長搭建了壹個平臺。廣大教師團結協作,勵精圖治,開拓進取,形成了充滿活力的教師集體,鑄造了壹支愛崗敬業、勇於改革創新、勇於研究探索的教師隊伍。壹大批中青年骨幹教師脫穎而出。崔南生、褚賽芬等教師多次在市縣優質課競賽中獲獎,完成了多項省市教研項目,包括教育部“九五”重點課題《創造性學習與心理健康教育》和省部級科研項目“數學學習中的遷移”。每年在國家級、省級專業雜誌上發表教育教學論文40余篇,胡發高、褚炳南、羅等壹批中青年骨幹教師還發表了個人著作。王軍、楚秀峰等老師指導學生參加化學、生物等國家級、省級競賽成績理想。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
如果說“樹木是寫在大地上的詩”,那麽教育教學質量就是嶽寫在紅土地上的詩。為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嶽重人苦練內功,狠抓套路。他們壹絲不茍地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考試、課後輔導、開展課外活動。它們要求教師熟練掌握教材、學生和課堂,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為適應現代教育的需要,從2003年開始,學校啟動了“計算機輔助教學培訓計劃”,要求每壹位教師都能熟練運用計算機開展多媒體教學活動,並能獨立制作課件。嶽重所有壹線教師都能使用多媒體並獨立制作課件。壹年壹度的“多媒體教學大賽”和“課件制作大賽”如火如荼,人人參與,層層選拔,有力地推動了現代教育。學校原有的8個多媒體教室遠遠不能滿足教學需要。為了適應新課程改革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學校為每個教室安裝了多媒體和終端設施,以實現效益最大化。嶽重人全身心投入教學,用研究的態度研究高考,研究學生。學校以年級備課組為組長,關註計劃,重新實施。講課、講學、講評不走過場,流於形式。他們是真誠和開放的。並將教研活動從常規向縱深推進,在高考研究、教學方法、學習方法、心理研究等方面下功夫,在各學科逐漸形成了壹套具有嶽重特色的教材。要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找出課堂藝術、教學方法、備課質量、課堂質量四大註意點,下大功夫。要做好新生的循跡教育,采用設坡、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興趣,指導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高二文理分班後,強調每個老師都要做精美的“蛋糕”,保護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畢業班要做好優秀生培養,狠抓關鍵生,通過“周練月考”,壹卷壹分析,查漏補缺。鼓勵有學習余力的同學挑戰高、精、尖,挑戰壹流名校。嶽西中學考生在清華、北大、科大,尤其是科大少年班的上線率在安慶市同類學校中位居前列,是嶽西中學“培養優秀學生”顯著成績的最好體現。沒有春風,沒有春雨;人才培養,德育為先。嶽西中學壹直重視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把德育放在教育的首位。學校擁有龐大的德育隊伍,形成了以“德育領導小組-班主任-教職工-學生”為主線的德育工作網絡和以“學校-家庭-社會”為主線的德育環境網絡。面向全體學生,通過生動、和諧的教育,培養學生高尚的人格、健康的心理、頑強的意誌、熱愛生活的態度和奮發向上的精神,使他們成為會學習、會做人、會發展、德才兼備、樂於奉獻的建設人才。學校高度重視德育實施,堅持把德育融入教學過程和學生現實生活:國旗下講話、新成員宣誓、烈士陵園祭奠、觀看愛國主義影片、開辦“校園之聲”、出版《啟航》周報;開展歌唱比賽、演講比賽、征文比賽等壹系列課外活動;壹年壹度的科技文化藝術節和秋季田徑運動會是學生們展示個性、才華和鍛煉能力的大舞臺。課外活動時,校園廣播播放校園新聞、美國文學欣賞、經典音樂,伴有學生在運動場上活潑的身影;在音樂室、美術室、實驗室,學生們專心致誌,壹絲不茍;在學生課後上班的圖書館裏,各種報刊雜誌是學生學習知識、吸收營養、愉悅身心的精神食糧;每個星期天,學術報告、專家講座、經驗交流和作業指導讓學生們感到困惑和啟發...嶽西中學校園因持久的德育教育、和諧的德育環境、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而充滿激情和活力。
嶽西中學作為安徽省“心理健康教育實驗基地”,充分發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優勢。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創造性地走出了壹條“以心理健康教育為抓手,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教學改革之路。學校通過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開設心理素質教育選修課、心理教育師資培訓、創建心理咨詢郵箱、心理教育網頁、心理熱線、問卷調查、家長座談會、不同層次的心理咨詢講座、不同層次的學生會議等方式,向學生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心理咨詢。每個班主任和老師都非常重視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識,能夠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和課程特點,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心理環境。柳樹春風到處都是樹,壹朵花吸引了成千上萬朵花。耐心、細致、持之以恒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在認識和接納自我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塑造開朗、合群、自信、獨立、開拓、創新的健康人格。清華、北大、中科大以及很多普通高校都發來了賀信,對嶽西中學的學生素質給予了高度評價,嶽西中學的畢業生更是受到了社會各界的贊譽。隨著人類進入21世紀,環境問題日益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甚至威脅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嚴重問題。嶽重人清楚地意識到,“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經濟、社會和人類自身追求的重要發展目標。為了保護環境,我們必須依靠教育的力量。學校作為環境教育的重要陣地,理應義不容辭地承擔起這壹社會責任。因此,嶽西中學堅持將其作為壹種辦學理念,滲透在教育教學管理的方方面面。“讓綠色永遠留在學生心中,讓學生保護環境,讓學生有壹個溫暖舒適的學習生活空間”。為了實現人與環境、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發展,
為了將環境教育的內容融入到各個方面,營造濃厚的環境教育氛圍,在潛移默化中提高青少年的環境意識,形成他們自覺的環境行為和道德品質,學校壹方面加大對校園綠化美化的投入,另壹方面加強管理,改進管理方法。學校所有公共廁所都安裝了節水龍頭;所有花草樹木都標有銘牌目錄;開辟校園花園,種上千株各種喬木灌木,還有幾千平米的草坪綠地,因為風景是綠的,景色是綠的。為了營造濃厚的氛圍,學校利用壹切可以利用的場所向學生滲透環保教育,比如水龍頭旁的“請節約用水”的提示,圖書館裏“請安靜帶來和平,讓我默默奉獻真諦”的提示,草坪上“草是生命,請在腳下慈悲”的告白,垃圾桶上“可回收”“不可回收”的警示。學校還建設了藝術雕塑、假山、噴泉、綠色長廊、讀書亭、蘑菇亭等壹大批人性化硬件設施。這些看似無聲的場景,在學校形成了濃厚的教育氛圍,引人註目,令人駐足,極大地提升了師生的環保意識、技能、態度、價值觀、行為等環境因素。
總沒有塵埃擾心,常有綠韻伴書。實施綠色教育,註重在環境中育人,是嶽西中學順應時代潮流的重要舉措。嶽西中學負重拼搏、開拓進取,投資近千萬元建設了高標準的運動場、高標準的學生公寓和高檔的多功能廳。如今,色彩斑斕的校園花園、功能齊全的運動場、宏偉的瞭望臺、宏偉的報告廳,已經成為嶽西中學乃至嶽西全境的亮點和看點。寬闊的運動場上,青綠色的人造草坪和深紅色的標準跑道相映成趣,賞心悅目。它與西跑道旁邊排列的六個深藍色籃球場融為壹體。它壯觀而豐富多彩,運動場體現了嶽重人豐富多彩的生活。在東看臺巨大的帆形天花板的映襯下,整個體育場猶如壹艘向前航行的巨輪,承載著嶽西人民振興教育的希望,正駛向成功的彼岸。走進金碧輝煌的多功能廳,就像走進了神聖的藝術殿堂:絢麗奪目的燈光映襯著舞臺上巨大的天鵝絨幕布,宛如金色的瀑布;高保真音響效果使大廳的每個位置都能清楚地接收到來自舞臺的信息。它的建設成功無疑大大提升了嶽西中學的藝術和學術氛圍,也成為學校開展第二課堂活動的最佳樂園。漫步校園,綠樹成蔭,芳草纏綿,碧波蕩漾,春意盎然;在花園裏,在花壇上,在噴泉和書亭旁邊,花藤長滿了綠葉。古典園林與現代建築相得益彰,自然氣息與人文色彩相得益彰,無不彰顯嶽西中學的典雅與高貴。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獲。正是由於辦學方向明確,辦學思路清晰,辦學措施得力,嶽西中學呈現出校風正、學風濃、人氣旺的良好態勢,實現了升學考試和素質教育的雙贏。嶽西中學在充分重視素質教育的同時,十分註重教育教學質量。通過高考的本科生人數逐年增加,2005年達到545人,此後每年都有較大提高。2009年高考成績創新高,本科925人,其中已高考280人。本科生的成功率和壹本的成功率都比往年高。其中,楚以689的優異成績獲得理科狀元,位列全省理科第24名,全市1。2011高考成績:1196本科達到線,其中壹本375人,比上年增長44%;擁有二本以上的有952人,比上年增加12%;600分以上的有56人,創歷史新高。在各級領導的熱切關註下,在全校師生的不斷努力下,在社會各界的不斷幫助下,嶽重正步入壹個美好的未來。
嶽西人親切地稱之為“大學生的搖籃”。更重要的是,學校裏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越來越融洽。員工們愛崗敬業,為人師表,心往壹處想,勁往壹處使,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學生熱愛學校,熱愛生活,自主學習意識明顯增強。壹些學習困難和道德障礙的學生得到了快速轉化,更多的學生是在幫助別人,氣話的現象少了;認真學習的同學多了,網遊少了;遵守規章制度的同學多了,違紀違規的少了。學生們的夢想目標是用超強磁場吸引他們。“爭創壹流學校、先進教師、優秀學生”形成了濃厚的氛圍,學校呈現出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相處的良好局面。
玉不琢不成器,劍要倚天。在邁向省級品牌高中的征程上,嶽重人不滿足於過去的輝煌,將以飽滿的熱情和創新的精神,凝心聚力,銳意進取,放飛嶽西人的宏偉希望,創造更加輝煌的明天,書寫更加華麗的篇章!
(來自嶽西中學網站文章:《爭創壹流鑄造山魂;桃李育人為本——嶽西中學務實開拓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