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財經新聞 - 北交所成立的原因

北交所成立的原因

設立北交所是資本市場更好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壯大的內在需要,是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必然要求。百度財經《硬觀點》邀請曾在深交所、上交所從業過的行業專家、創投專家進行解讀。

施東輝表示,從多層次資本市場的角度理解,資本市場對於創新型、成長型中小企業的直接融資服務遠遠不夠。

施東輝引述數據稱,大量中小板或創業板上市公司上市時,規模、盈利遠遠超過法定上市條件,甚至超過主板上市條件。實行註冊制後,創業板首發上市企業有壹百八九十家,上市前壹年凈利潤的中位數接近8000多萬。

在施東輝看來,滬深交易所服務的企業更多是規模比較大的企業,慢慢喪失了為中小企業提供服務的功能。

從整個中國經濟發展的進程來看,施東輝認為,專精特新的中小企業在推動經濟增長、促進科技創新以及增加就業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從服務國家大局的角度出發,資本市場確實迫切需要改革,加大對創新型中小企業的支持。

深圳中小板和主板合並後,中小板市場不復存在。在這樣的背景下,有必要對新三板制度進行市場化改革,使它成為有效服務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專業化的發展平臺。

從地方政府的角度來講,地方政府出於發展經濟、建設金融中心的角度,都想建壹個交易所。北京地位特殊,地方政府的呼籲、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推動因素。

回顧科創板開市歷程,從2018年11月5日宣布設立到2019年7月22號開市,歷時***259天。

李湛預計,北交所開市應該會比較快。壹方面,科創板和創業板有很多經驗可以借鑒。另壹方面,精選層很多制度只要略做細節調整就可以整體平移北交所。

施東輝贊同李湛關於北交所將很快開市的看法,在其看來,北交所看起來像是從天而降,實際上不是憑空出世的政策,有很多制度基礎,是萬事俱備下吹過來的東風。

他預計,北交所開市速度相較於科創板有可能會更快。因為有科創板、創業板改革經驗和基礎,經過前兩年精選層改革和小IPO制度改革,新三板已經接近交易所運作方式。

到底什麽時候進行交易?施東輝指出,交易所交易必須要具備三大基本要素:規則齊全、技術系統完備、主體設立。

北交所9月3日已經完成工商註冊,上周末首批業務規則公開征求意見。“技術系統改造、升級、測試也提前有所準備,所以速度是非常快的。”施東輝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