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叠代,六年領跑行業。
2014年,玉柔團隊成為全球首家發布最薄柔性顯示屏和柔性傳感器的企業,開啟了中國制造柔性顯示屏技術征服世界的第壹步。2018,玉柔在北京發布了世界上首款真正可折疊的柔性屏智能手機——Flex Pai。作為壹款革命性的標誌性手機,它不僅比三星提前半年推出,還被英國BBC評價為“全球手機行業發展史上的標誌性手機”。2020年9月22日,玉柔正式發布了其第二代折疊屏手機FlexPai 2,這是壹款劃時代的新機,其最小彎曲半徑僅為1mm,最大彎曲能力為1.8m,比上壹代提升了約9倍。整機折疊後,可以實現“無縫”貼合,厚度減少40%。
從玉柔技術公司成立到這種全柔性顯示屏生產線的大規模生產花了近六年時間。如果玉柔科技的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劉自鴻決心走這條充滿挑戰的創業之路,周期將長達12年。作為壹家壹直被業界誤解的企業,玉柔在柔性顯示和柔性傳感兩項核心技術的開發上走了壹條與國外巨頭不同的路線,這不僅使中國制造在世界上占據壹席之地,甚至可能引領下壹個時代。
事實上,玉柔全柔性面板的產量在2019年已經達到“競爭對手”傳統有機發光二極管硬屏的水平;在相同的投資下,ULT-NSSP技術方案的產量比其他制造商高出壹個數量級。此外,玉柔全柔性終端產品的屏幕更換成本也是業內最低的。顯然,玉柔全柔性屏的制造良率和成本控制已經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獨辟蹊徑,自主研發並完成變道超車。
在顯示面板領域,日韓企業壹直占據技術主導地位。無論從供應鏈、原材料和關鍵工藝設備來看,日本企業在面板領域都受到上遊公司的限制。要突破以三星為代表的日韓企業構築的技術壁壘,在原有的技術路線上恐怕難以超越,這也是國內主流半導體企業的共識。對於年輕的玉柔來說,為了打破日韓企業的壟斷,有必要“換道超車”。
在柔性顯示技術領域,兩大陣營已經逐漸形成:壹個是以三星和LG為主導的低溫多晶矽LTPS技術陣營;另壹個陣營以玉柔為代表,采用自主研發的超低溫非矽制程集成技術(ULT-NSSP)。在這兩條技術路線上,中國企業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以低溫多晶矽LTPS技術為例,憑借成熟的技術和供應鏈,BOE將其厚度降至0.03毫米,直接挑戰了三星的主導地位。
在超低溫非矽工藝集成技術(ULT-NSSP)領域,玉柔已經在全柔性屏幕彎曲的可靠性、高產量和低成本投資與更簡單的工藝和極低溫度之間找到了平衡。甚至根據技術特點,我們自主研發了顯示電路和顯示驅動系統。憑借這壹不同於傳統技術的自主全柔性顯示技術體系,玉柔在全球率先成功實現全柔性屏幕的量產和出貨,目前已實現產業化。
除了ULT-NSSP航線,智能機械仿真模型也是玉柔的技術亮點。在研發中,它可以快速計算不同材料和層壓方法的柔性、穩定性和可靠性,然後通過實驗對比和驗證來修正材料和層壓方法的參數,形成材料力學參數數據,從而大大提高研發效率並快速實現量產。
直到今天,玉柔使用的材料仍然是壹個秘密。然而,從媒體報道中可以發現,ULT-NSSP技術有效地減少了多晶矽脫氫、離子註入、活化等壹系列過程。,溫度比LTPS工藝低200-300度左右。玉柔科技的創新技術有效地減少了工序數量,節省了設備投資,如RTA(快速高溫退火)和ELA(準分子激光退火),這些設備特別昂貴,並成功地降低了投入成本。同時,在產量方面,多道工序的減少和整體溫度的降低也使ULT-NSSP面板的生產產量高於LTPS技術。值得壹提的是,柔性屏折疊手機FlexPai采用了玉柔科技自主研發的柔性屏。
更重要的是,玉柔科技已成為中國少數幾家能夠完全掌握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的企業之壹,它還具有“進口替代”和“壹屏壹芯”的戰略意義。
賦能終端,加速產業化。
市場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預測,2065.438+09年全球可折疊柔性屏智能手機出貨量將接近654.38+0萬部,預計2020年滲透率將在654.38+0%以上。價格、產能和良率是阻礙其普及的最大原因。玉柔第三代蟬翼全柔性屏的量產以及ULT-NSSP技術路線的未來演進無疑是推動市場普及的重要動力之壹。
特別是在解決了廣受詬病的折痕、薄膜破損和顯示故障等問題後,工業化的劍指玉柔開始在ToC和ToB市場快速大規模生產和按需定制。
在ToC市場中,最熱門的是升級版——全球首款折疊屏手機FlexPai 2。屏幕可承受65,438+0.8百萬次折疊(每天折疊65,438+000次後可使用約50年),通過原裝Royole 3STM全閉合線性軸完全閉合無縫隙,展開後無折痕,達到鏡面般的平整。更重要的是,8GB+256GB版本的FlexPai 2僅售9988元,是業內唯壹壹款價格低於萬元的5G折疊屏手機。FlexPai 2搭載了“為折疊屏手機而生”的waterOS 2.0操作系統,該操作系統是玉柔科技的R&D團隊針對折疊屏手機的特點,基於Android Q平臺自主研發的。用戶可以通過智能側邊欄設置在側面曲面屏上輕松快速切換應用。
玉柔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劉自鴻展示了轉軸內部的復雜結構,並表示3STM全封閉線性轉軸包含多達200個精密零件和精密傳動零件,並使用了包括鈦合金和液態金屬在內的多種頂級航空級金屬材料。如此精密的設計為用戶帶來了更流暢的彎曲手感,還可以實現機身從0到180的自由“無級”懸停,可以幫助用戶在平板模式、手機模式和帳篷模式三種模式下完成工作與生活的自由切換。
此外,柔性傳感器技術領域也在快速實現終端商業化創新。例如,最近上市銷售的新壹代智能手寫本《柔姬2》。其主要特點是:目前業內最接近自然書寫體驗的smartbook,可實現紙屏同步、手寫字符即時轉換為電子文檔等功能。同時,它還可以生成手寫視頻,以便用戶隨時回顧記錄時的想法和邏輯,它可以成為商務人士、教師和學生的新工作和創意工具。
在ToB市場,通過將ULT-NSSP顯示技術與操作系統、軟件和硬件相結合的“flexible plus”平臺,玉柔為智能移動終端、智能交通、娛樂媒體、運動時尚、智能家居和辦公教育等六個行業的客戶提供了Flexible Plus解決方案。產品涉及柔性傳感器、柔性集成電路和柔性操作系統。
在推動產業落地的過程中,玉柔已與全球500多家各行業頭部企業達成合作,共同打造柔性電子領域的生態和產業創新應用。隨著更多終端的落地,柔宇電子科技可以解決目前用戶諸多未滿足的在線和交互需求,同時與合作夥伴共同拓展新的應用形態和服務邊界,共同打造“柔宇星球”,以柔宇電子科技為世界帶來巨大的產業變革動力和應用創新想象。
需要註意的是,圍繞柔性屏市場,中韓企業之間的競爭即將進入白熱化狀態。幸運的是,“換道超車”的玉柔已經完全掌握了核心自主技術,這使得中國不再擔心在柔性顯示領域被“卡脖子”。玉柔在技術創新和大規模生產方面的每壹次重大突破都將使國際企業失去技術壟斷優勢,也將使中國企業擁有更多產業話語權和產品溢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