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財經新聞 - 在第二次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中,美國是如何以合作的方式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

在第二次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中,美國是如何以合作的方式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

5月25日,第二次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S & amp;ED)在北京落下帷幕。從會後雙方公布的壹系列清單來看,無論是戰略對話還是經濟對話都取得了不少成果。不過,從國內媒體報道的集中程度來看,美國將“迅速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的消息無疑是最引人註目的亮點之壹。

令人困惑的是,在5月24日下午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商務部部長陳德銘也明確表示,在第壹天的會談中,“中美雙方討論了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問題,並各自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但沒有達成共識”。雙方只是表示願意在今年下半年的商貿聯委會(JCTT)上繼續討論這壹問題。

事實上,除了加強溝通和對話,S &;ED最重要的職能之壹是兩國代表在兩國授權下,正式確認兩國在壹些低級別對話和工作組會議上達成的共識和進展。然而,縱觀去年6月5438+10月JCTT會談的結果,筆者並沒有看到中美在這壹問題上取得重大突破的報道。事實上,“盡快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承諾並不是美國第壹次提出。第壹輪標準普爾。2009年;即使在2008年6月的第四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中,美方也表示將“通過合作迅速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可以看出,這更像是美國在老調重彈,但在當時全球經濟危機的背景下,媒體更多關註的是中美如何“同舟共濟”,並沒有過多關註。

因此,陳德銘的發言可能恰當地指出了美國在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問題上的真實立場以及目前雙方取得的實際進展。此外,在S&中;ED開幕前夕,美國前副貿易代表埃塞曼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證實了這壹判斷。她直言不諱地說,在2016之前,美國不可能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需要註意的是,2016沒有特殊的政治意義,它與美國大選無關。只是根據世貿組織的規定,成員在加入世貿組織15年後將自動獲得所有其他成員的正式承認其完全市場經濟地位。

作為標準普爾。ED的前身中美戰略對話(SD)和中美戰略經濟對話(SED)在過去幾年的幾輪討價還價中基本上都談到了什麽是容易談的,什麽是可以談的。剩下的是雙邊關系中比較敏感和困難的部分,這是雙方的“核心利益”或“底線”,他們也清楚地知道談判對手的底牌。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無疑是“長期存在的問題”之壹。

這不僅是因為它與中美貿易直接相關,還因為壹大批美國制造業工人、企業和議員不斷向其施壓。對於歷屆美國政府來說,這早已被異化為談判的籌碼。美國在這個問題上保持模棱兩可的態度,試圖讓中國在壹些核心利益上做出讓步,比如人民幣升值的主導權、市場開放、繼續購買美國國債等。長期以來,美歐日等西方發達經濟體在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問題上保持共進共退的態度。其中,美國的主導作用毋庸置疑。2004年,歐盟試圖解決中國的完全市場經濟地位問題,但被美國阻止。

近年來,中國被歐美頻繁提起反傾銷訴訟,其主要原因是中國不具有完全的市場經濟地位。然而,中國等不起——自2001加入世貿組織以來已經過去了9年,即使美國再次推遲加入世貿組織,也只是再等7年而已。很難想象美國的巨額貿易逆差會在短短幾年內發生巨大變化。

“中美關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系,而不是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之壹。”這句話壹直是兩國最高層的共識,並被廣泛引用。奧巴馬政府與其拖延和等待,倒不如大方地順應潮流,與中國攜手面向未來,將目光轉向新能源、新材料、太空、生物和環保等前沿領域。只有這樣,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才能取得壹個又壹個實實在在的成果,甚至造福全人類,奧巴馬也才能兌現上臺前對美國人民的承諾,即“把美國帶入綠色經濟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