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財經新聞 - 車市報復性消費?不存在的

車市報復性消費?不存在的

自從疫情有所好轉,不少汽車人就期待著汽車市場能迎來壹波“報復性消費”,以緩解1-3月份所帶來的的影響。

結果呢?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的重點企業銷量快報顯示,4月汽車行業銷量預計完成200萬輛,環比增長39.8%,同比增長0.9%,1-4月汽車行業累計銷量預計完成567萬輛,同比下降32.1%。

看似4月車市如期見紅,但我們認為汽車市場並未真正被消費者“報復”到。

為什麽這麽說?4月環比數據雖然是增長了39.8%,但遠遠稱不上報復性消費,反而更像是恢復性消費,畢竟2、3月堆積了不少原本就有購買需求的消費者,4月車市見紅,更多是被疫情抑制了的消費需求的集中兌現。

同時我們還看到,4月同比數據才增長了0.9%,車市還遠沒有回到過去兩年同期的增速水平,可見消費者的購車欲望並不高漲。別忘了,這是在全國各地方政府,出臺汽車消費刺激政策的背景下所取得的成績,要是沒有這輛大馬車在推動,恐怕4月銷量依然得翻車。

具體來看,在二十多家車企已經公布了數據的車企中,其中仍有11家企業無法實現銷量同比正增長;若從2020年累計銷量上看,僅有壹汽紅旗1家企業能實現1-4月銷量同比正增長,諸如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等“頭部車企”累計銷量降幅分別高達50.4%、47.7%、46.7%。

傳說中的“報復性消費”並沒有到來,在11家合資車企中,僅5家4月銷量能實現同比正增長。值得註意的是,上汽大眾、上汽通用這些昔日榜霸並不在其列。

增長的背後秘密

雖然報復性消費沒有如期而至,但不可否認的是,車市正在逐步回暖。其背後除了明面上各地政府的政策、補貼支持外,“暗地裏”廠家和經銷商也使出了渾身解數讓客戶掏出捂得緊緊的錢包。

以回暖速度最驚人的廣汽豐田為例,在配合廣州市政府的“助攻”下,廣豐(廣州地區)的補貼相當激進。置換購車加碼補貼4000-5000元就算了,竟然連競拍指標都能補貼壹萬塊錢,哪個潛在消費者看到不會心動呢?反正作為廣豐車主,我已經酸得不要不要的。

奔馳更是給出了令人無法拒絕的優惠幅度,例如C級能給到7萬左右的現金優惠,某AMG車型在年前甚至要加過萬元精品才能提車,現在已經能做到3萬元優惠了,我們大家車言論的某小編已經蠢蠢欲動。

除此以外,四月下旬,上汽斯柯達官宣降價,全系車型降價幅度最高2.45萬元,SUV車型的起售價門檻更是拉近8萬元區間,成為了近期第壹家官降的合資品牌。

在疫情期間,由於4S店無法正常營業,不少車企還催生出了直播賣車等騷操作,“SUV壹哥”哈弗就找到了老羅在抖音直播賣車。據了解,直播現場12輛半價哈弗F7瞬間售罄,11357張價值2777元的優惠券被瘋搶,預估銷售額達15.65億元。

凱迪拉克甚至還找來了“從不碰汽車”的李佳琦為其上市發布會助力......

變窮是主旋律?

盡管疫情期間會刺激個人對私密出行空間的需求,引起了壹定的購車需求,但與此同時,由於疫情導致諸多企業業績出現大幅下滑,部分消費者的收入也因此受到影響,甚至丟掉工作。這可能會導致原本想購車的人計劃擱置,原本買不買都可以的人暫時不考慮購車。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據統計局數據顯示,2月中國城鎮調查失業率飆升至6.2%。3月失業率數據回落至5.9%,但仍處高位。

此外,就業形勢嚴峻也導致收入下滑。來自西南財經大學的調研顯示,除具有穩定職業或中高收入群體外,其他家庭工資性收入均減少。

工資收入變化(2020Q1)

4月28日,央行發布壹組調查數據:壹季度,有53%的居民傾向於“更多儲蓄”,比上季度上升7.3%;而傾向於“更多消費”的居民僅占22%,比上季度下降6%。

相較於消費,更多人傾向於把錢存起來。壹季度住戶存款增加了6.47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000億元,壹季度國民日均存款710億。

壹季度,居民儲蓄在不斷增加,而消費呈現下降的趨勢。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主任甘犁表示,如果沒有大規模的消費刺激政策,即使在疫情逐漸好轉的情況下,第二季度出現報復性消費的可能性也較低。特別是對於收入減少很多的群體,其儲蓄意願更為強烈。

報復性消費沒等到,卻等來了報復性儲蓄。

值得註意的是,疫情過後貧富差距或將加大。

同樣來自西南財經大學的調研顯示,壹季度,稅前年收入5萬元以下家庭,有超過86%財富維持不變或出現縮水;稅前年收入5-10萬元的家庭,這壹比例超過72%;稅前年收入10-30萬元的家庭,這壹比例則超過59%;年收入100萬以上的,有58%表示財富有所增加。

家庭財富變化(2020Q1)

綜上所述,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變窮是主旋律,但對於已經富得流油的富人來講,由於優質房產在不斷升值,所以他們的財富仍保持增長,強者恒強。

所以啊,並不是我們不想報復性消費,而是在疫情過後發現自己消費不起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