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盡六軍,沖冠壹怒為紅顏”出自明末清初詩人吳的壹首七言宋媛媛曲。
意思是:全軍哭著穿上白色喪服,卻不知將軍是為了美而生氣。
講的是吳三桂為了妻子陳圓圓攻打李自成。
1644年,明崇禎十七年正月,闖王李自成在長安正式建立大順政權,國號永昌。後來,他率領大軍渡江東征,殺死了明朝的首都北京。
三月初,李自成兵臨傅玄(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縣)城下,京城危在旦夕。無奈之下,崇禎封吳三桂為平西伯,命令他放棄關卡入關。這時,吳三桂已是遼東的連長,駐紮在山海關。
吳三桂接到勤王的命令,出兵入關。當他到達離山海關不遠的河北省馮潤(今河北省唐山市)時,他聽到了壹個壞消息,首都淪陷了,崇禎自縊了,於是他帶領部隊回到了山海關。
四月初,吳三桂親自率領部下前往北京迎接新皇帝李自成。但在途中,我聽說大順軍在北京逮捕了壹大批高官,他們的父親吳襄也在其中。更讓他興奮的是,他心愛的妃子陳圓圓也被搶走了。
據傳說,當時吳三桂勃然大怒,厲聲吼道:“君子不能保婦人,何以見人?”隨即,他第二次返回山海關,投降反叛,上演了“沖冠怒為紅顏”的獨特壹幕,為清廷決勝中原立下了汗馬功勞。
擴展數據:
《圓圓曲》被認為是清始祖吳入仕前的順治九年(1652)。陳圓圓曾經進宮,後來從崇禎皇帝田貴妃的父親宏恬那裏得到了收入,並將其送給遼東總兵和平西伯吳三桂為妾。
李自成農民起義軍占領北京,陳圓圓被俘。出於個人仇恨,吳三桂率領清兵入關,反攻北京,奪回陳圓圓。吳是明代第二位,由國子監編修。他恨吳三桂引狼入室,所以他寫了《袁媛曲》來諷刺吳三桂。
這首詩通過陳圓圓與明末清初名妓吳三桂的聚散,反映了明末清初的壹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婉轉地譴責了吳三桂的叛國行為。
全詩巧妙地將吳三桂、陳圓圓與五福查王、石聯系在壹起,同時又運用了許多歷史典故,使全詩籠罩著壹種深沈的歷史感。
百度百科-圓圓趣
百度百科-吳三桂